《成化十四年》的汪直:從廣西叛軍中的俘虜變身為統領西廠的督公

2020-08-21 魔鬼歷史

《成化十四年》是成龍大哥監製的第一部電視劇,本來說起成龍大哥應該是自帶流量的娛樂圈頂流人物,作為演員就已經有了數不清的代表作品。2017年退居二線後,一年間就監製了《機器之血》、《龍之戰》、《逆時營救》三部電影;2019年首次監製電視劇《成化十四年》。按說有成龍大哥的光環加持,這部劇應該不差,但是沒有想到上線僅一周,豆瓣評分就僅是5.5分,處於不及格的狀態。

對這部劇的各種批評都有,原著粉認為它歪人設,追劇粉認為它亮點不夠。

難道這部劇真的沒有什麼看頭嗎?不不!還有一個人,就是探案三人組之中的汪直。十幾集過去了,我覺得簡直就是汪直一個人挑起了這部劇。

01.汪直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汪直雖然只是男三號,但是,他卻是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並且真實的存在於成化年間。

成化元年(1465年),明軍平定了廣西大藤峽瑤族叛亂,戰後叛軍中的小孩、少年被明軍俘虜,經過層層挑選、審查後,合格的人被送入北京皇宮充當太監,汪直就是其中一人,這時候,他只是個6歲的孩子。

入宮後,汪直服伺的是明憲宗的寵妃萬貴妃。萬貴妃雖然飛揚跋扈,但是她沒有孩子,看到汪直還是個6歲左右的孩子,也沒有讓宮裡其他人去欺負他,她對汪直總體來說還算是不錯的。而明憲宗也愛屋及烏,對萬貴妃的宮裡人也多加賞賜。因此這時候的汪直地位雖然不高,但也沒受到什麼苦。

如果說汪直被明憲宗注意到的機會來源於他是服伺在萬貴妃身邊的人,那麼汪直被明憲宗重用,他的第一次機會主要來自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

這一年,有黑眚出現在宮中,道士李子龍和太監韋舍趁機勾結在一起私自進入大內,陰謀造反,但是謀逆之事最終被鎮壓。這件事的發生讓明憲宗心有餘悸,於是派出了信任的汪直協同錦衣衛密探化裝出宮,刺探民間隱事。

汪直回來後將所見所聞全部報告明憲宗,明憲宗非常高興,從此以後開始重用汪直,而汪直也確實把握住了這次機會,開始了自己的事業生涯。

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憲宗建立西廠,任命汪直統領,並且欽定校尉人數比東廠多一倍。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奠定了汪直在明憲宗心中的地位。這就是成化十三年二月中,已故少保楊榮的曾孫、福建建寧衛指揮同知楊曄與其父楊奏橫行鄉裡、草菅人命,被仇家所舉報。這楊氏父子二人於是入京行賄,結果被汪直關進西廠監獄嚴刑拷問,並因此牽連出多位大臣參與楊氏父子的案情之中,於是一時間西廠「權寵赫奕,都人側目」。

02.明憲宗為什麼設立西廠?

李子龍勾結內監圖謀不軌的事件給明憲宗的刺激太大了!他覺得東廠和錦衣衛,並不是完全聽命於自己的領導,他必須建立一個新的特務機構,完全忠誠於他、聽命於他。

因此,「西廠」應運而生。

《憲宗實錄》記載,西廠就是「廣刺督責,大政小事,方言巷語,悉採以聞」。這個組織和錦衣衛、東廠的職能重合了,並且很多人都反對設立西廠。

這不難理解。

設立西廠,就分了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所以一成立就受到錦衣衛和東廠的聯手打壓和抵制。再說,設立西廠就會加深太監的政治勢力,所以以首輔商輅為代表的朝臣也排斥西廠。

錦衣衛和東廠都是前朝設立,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勢力,樹大根深。他們把自己掌握權勢財富放在第一位,對欺上瞞下的手段玩得爐火純青,但是辦事效率卻嚴重落後。而西廠是剛成立的,要啥沒啥,只有依靠皇帝的支持才能與東廠和錦衣衛抗衡。

因此他們對明憲宗俯首聽命,心甘情願成為明憲宗手中的一把利劍,對明憲宗的指令無有不從。

利用西廠,明憲中不僅可以打壓外臣勢力,又可以打壓舊太監勢力。

但是汪直的崛起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成化十三年年五月,內閣首輔商輅等人上疏,言西廠「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網太密」,並聯合六部九卿請罷西廠。明憲宗無奈同意,命令汪直再回御馬監。

但是,西廠畢竟是明憲宗的意思,是明憲宗的武器,他不可能放棄。因此,僅僅一個月以後,西廠又得到機會重開。

與其說明憲宗因為信任汪直而設立了西廠,倒不如說設立西廠原本就是明憲中的一場政治謀劃,汪直不過是借運罷了,對於汪直而言,明憲中的政治謀劃正是他的東風。

西廠設立,汪直當了西廠提督太監,這是汪直事業崛起的最關鍵一步。

汪直一上臺就展現了強硬公正的作風。比如,明成化十三年,南京鎮監覃力朋上京進貢後回去路上,用一百艘船載運私鹽並且騷擾所路過的各州縣。武城縣典史為此責問覃力朋,反倒被覃所毆打,連牙齒都被打斷了,還有一個人被覃力朋所射殺。汪直查訪得知後,將此事報告給明憲宗,明憲宗大怒,於是覃力朋被逮捕並判處斬刑。但是中間出了岔子,覃力朋後來居然僥倖得以免除斬刑!但是這件事情的處理顯示了西廠的辦案效率和忠於皇帝的原則。

03.尚武好戰的汪直,也有真材實料

明憲宗對汪直更加的信賴有加,於是汪直因此權力更大,並且任用錦衣衛百戶韋瑛作為心腹,此後屢興大獄。但是,這些都與明憲宗寵愛萬貴妃有直接關聯,並非汪直一個人可以隻手遮天為所欲為的,他也是要聽命於皇帝行事。

同樣是成化十三年,商輅彈劾西廠的奏章中說:「今汪直年幼,未諳世事,止憑韋瑛等主使……」後來汪直在外監軍時期,又有懷恩評價他「直年少喜功」。

這些評價並沒有影響到汪直,因為汪直很清醒,他知道皇帝頂住多方壓力復立西廠是給自己表現的機會,也是皇帝自己掌權的需要,因此他就表現得更加忠心也更加展現自己的辦事效率和辦事能力。

汪直越能幹,與汪直和西廠的相對比的就是東廠和錦衣衛、外臣的無能,因此東廠、司禮監的太監們被貶到南京,以及導致了內閣首輔商輅等人辭職。

至此,汪直從成化十四年(1478年)開始叱吒風雲,風頭無兩。

成化十四年三月,建州女真侵犯邊境,汪直認為應該前去招撫,可是被司禮監掌印懷恩和大學士萬安等人上書明憲宗所阻。

同年五月,汪直奏請明憲宗開設武舉,並設科鄉試、會試、殿試,「欲悉如進士恩例,詔命試行數年,俟有成效」。同年六月,明憲宗任命汪直帶領通事百戶王英往遼東處置邊務,並賜汪直敕曰遇事可便宜行事,汪直同樣完成的不錯。

可是汪直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沒有戰功,雖然朝廷上風光無限,但滿腔抱負的汪直仍然希望自己有軍功在身。

成化十五年(1479),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女真族侵犯遼東,汪直申請出戰,明憲宗同意了。汪直提拔了遼東巡撫陳鉞為前線指揮,自己坐鎮中軍,成功的痛擊女真部落。汪直以戰功受賞監軍十二團營,而陳鉞的遼東巡撫兼兵部尚書之位也更穩定了。

同一年,汪直視察戰備和韃靼敵情,並出塞攻擊韃靼部落。韃靼部落無故被襲,盛怒之下開始大規模攻擊明朝邊塞。

然而成化十六年(1480年),韃靼兵犯甘肅,汪直親赴甘肅,以王越為指揮,自己坐鎮中軍,挑選了2萬精兵,由王越率領在威寧海子奇襲韃靼部,此戰大捷,汪直於是加封食邑,王越也榮升威寧伯。

也是成化十六年,遼東諸部再犯雲陽,汪直再赴遼東督戰。汪直於成化十七年(1481年),汪直作為監軍,配合王越,連續三次成功抗擊了韃靼的全面入侵,取得黑石崖大捷。

汪直完成了自己的建功立業心願,勢力在成化十四年至成化十八年堪稱極盛。

汪直看上去對打仗更感興趣,成化十四年有了自己的勢力之後,他幾乎年年往邊關跑,而他對西廠的掌控似乎被他遺忘了,對京中的勢力經營也遠不如他對邊關戰爭之事的關心。

這讓他在京城的勢力被持續削弱,朝中文臣不斷上書彈劾他,東廠、西廠內部其他派系也不斷在皇帝耳邊告狀,甚至一些邊吏也開始密奏汪直「釁開邊事、勞民傷財」。

成化十八年(1482年),內閣輔臣上奏汪直和王越、陳鉞結黨營私;御史上奏西廠嚴刑峻法,擾民害國;汪直提拔的小弟東廠提督尚銘又反咬一口,向憲宗告發汪直洩露宮中秘事,憲宗終於對汪直感到厭煩。於是這一年,明憲宗撤掉西廠,將汪直貶往南京,此後再也沒有復出,平安養老。在四大權閹中,汪直的下場算是雖是最好的了。


04.汪直的結局可能是他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對於明朝太監的印象始終停留在王振、劉瑾、魏忠賢身上,認為所有的太監都是大奸大滑、大兇大惡之徒,幹不出來一丁點兒的好事兒,就靠著對皇帝寵妃的溜須拍馬諂媚討好來步步高升,哪有有一絲一毫的才華了可言!

那麼汪直也是這樣嗎?我覺得不是。

單看歷史對他的記載,這個人是可圈可點的,並非沒有底線。雖然後來,他因為在外面太久,跟皇帝疏遠,被貶去南京,此後終生未被起復,但是,我覺得依據汪直的聰明,他既然能夠抓住時機在西廠和朝局中風起雲湧、立於不敗之地,那麼他不不會不知道遠離京城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結果,然而他依舊這樣選擇。對於這樣選擇所帶來的結果,他是明知道結果而為之,那麼很有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這樣的結局,能讓他得到善終,能讓他不會不上其他權宦太監的後塵,這樣的結局就是他想要的;第二,他也確實想做出一些的事情,不要讓「太監汪直」這個名字,在歷史上留下他所認為的敗筆。

因此對於汪直,相信明眼人都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參考文獻:

1. 《明憲宗實錄》

2. 《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

相關焦點

  • 明朝西廠創始人汪直生平何如?
    在成化年間,時來運轉,汪直成為了萬貴妃的內侍,由於汪直溜須拍馬的技術非常了得,他深受萬貴妃的寵信,成為了萬貴妃的寵臣。而成為萬貴妃寵臣的汪直為了報答萬貴妃的知遇之恩,就開始為自己的主子量身打造主宰後宮的計劃,在汪直一系列陰狠毒辣的計劃之下,萬貴妃成為了明王朝這個時期的後宮之主,而汪直也因為有功,步步高升,成為了御馬監掌印大太監!
  • 《成化十四年》裡的汪直——明朝真實版的韋小寶(一)
    最近《成化十四年》是近期熱播的一部古裝探案懸疑劇。由於該劇改編自熱門網絡小說,因此從開播熱度就不小。
  • 成化十四年汪直是怎麼死的 成化十四年全集免費在線看
    最近剛剛和大家見面的成化十四年應該說是劇作不錯的一部劇,案件曲折離奇,線索層疊交織,破案過程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製作強大,頗具電影質感。劇中的太監汪直也是令人關注的角色,那麼汪直是怎麼死的呢?讓影視先驅來告訴你們吧。
  • 明朝那些人:西廠橫空出世——汪直
    嚴格意義上講,「特務政治」成為一張名片就是從明憲宗朱見深的「成化年間」開始的,朱元璋時代的錦衣衛和朱棣時期的東廠,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密探」組織,目的是保衛皇權,所以做很多事還沒有太過分,而西廠不一樣,很多冤假錯案都是借著「保衛皇權」,被奸臣「弄權」。成化年間的人和事很多,我們先從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西廠說起,而提到西廠,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西廠第一任廠公汪直。
  • 探案輕喜劇《成化十四年》上演「舌尖上的大明」
    官鴻、傅孟柏、劉耀元等共同主演的明朝探案輕喜劇 《成化十四年》最近正在愛奇藝熱播中。本來TOP君是衝著推理和探案的劇情去觀看的,結果發現,這完全是「舌尖上的大明」嘛!《成化十四年》中的案子,比如「侯府世子案」,「太子伴讀被害案」都沒有展現主角唐泛的推理能力,也沒有勘察任何現場證據,破案靠的是主角對可疑人物的詢問,對周圍的走訪。
  • 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大太監:明朝成化年間的太監汪直根本不是權宦
    西廠成立與汪直汪直出生於廣西桂平縣大藤峽,生年不詳。在明憲宗登基的第一年即成化元年(1465年),明朝大臣趙輔,韓雍帶兵16萬鎮壓大藤峽起義,在起義軍被鎮壓後,一部分大藤峽瑤族兒童被閹割送入皇宮充當宦官,汪直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幼童,明孝宗朱祐樘的母親紀氏也是在這次行動被俘入宮。
  • 西廠算什麼東西
    西廠是一個短命的機構,但在2000年來的中國封建史中,卻備受政客、學者、民眾的關注。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西廠的創立者明憲宗朱見深、廠公太監汪直、反對者內閣首輔大臣商略三位的角度來了解西廠到底算什麼東西?
  • 家道中落被迫閹割,得貴人相助,太監汪直的叱吒風雲之路
    太監汪直可以說是眾多太監中混得最為風生水起的一個,從一個俘虜到萬貴妃身邊的紅人再到人人畏懼的西廠廠公......他的人生之路不可謂不精彩。成化三年,還是幼童的汪直在大藤峽叛亂中被俘虜,送進宮中。女孩送進宮中可以做侍婢或宮女,男孩送進宮中幾乎都是被閹割,淪為太監。汪直也並不例外。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雖然經歷了身體上的疼痛和不完整,但好在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人——萬貴妃。
  • 明朝有了東廠為何還要建立西廠?疊床架構是制衡方式
    (1)東廠官僚化明顯,辦事不利,成化皇帝很不滿 成化十二年(1476年)宮內發生多次怪事。例如正月,大祀殿祭祀時天氣驟降凍死多人;九月,李子龍與宦官勾結、圖謀不軌被警衣衛發現、抓捕;憲宗總覺有兵刃拼殺極為害怕,即「鼓妖作怪」。 一年接連發生多次怪事,東廠竟然不能偵破。因此,成化極為憤怒。
  • 《成化十四年》by夢溪石
    簡介推薦人:sakuradeath推薦度:強推結 局:HE字 數:1076141字排 雷:感情戲淡文評  這篇文令我如此喜歡的原因,一是背景,二是人物,三是嚴謹總有人說規矩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被那「祖宗家法」限制住,明眼人知道不過是藉口……;至於萬黨和太子黨,明爭暗鬥也是讓我驚訝——萬貴妃和明憲宗的感情雖然很早以前就知道,但看了這篇文我才知道原來萬貴妃真的可以殺掉皇子,為所欲為……  至於人物,最喜歡的倒是汪直汪公公了,但僅限於這篇文裡汪直,不能否認作者把汪直美化了很多,歷史上的汪直擔任西廠廠督時肯定幹了無數喪心病狂的事情,更不用說其他勾結齷齪之事
  • 成化十四年:明朝偵探二人組
    該劇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講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六品推官唐泛和錦衣衛總旗隋州兩人聯手屢破奇案並粉碎幕後陰謀,還百姓太平的故事。《成化十四年》是根據網絡暢銷IP改編的自製網劇,在愛奇藝播出。同名小說也是在晉江文學城連載的作品。近年來許多影視作品都產生於該平臺。
  • 成化十四年唐泛有沒有歷史原型 唐泛是虛構人物嗎
    成化十四年唐泛有沒有歷史原型 唐泛是虛構人物嗎  網劇《成化十四年》宣布4月1日定檔愛奇藝,並發布首支預告片,預告片中:這裡是一切源頭的開始,他們在這裡相遇,他們在這裡共進退,那些人,那些事,原來早已命中注定。
  • 什麼是西廠?西廠到底有多厲害?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此外錦衣衛也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朱棣不重視太祖關於宦官不得幹預政事的禁令,重用親信宦官為東廠首領,起初是直接接受明成祖朱棣的統領,後來指揮管理權下放到了宦官的手中,權力超過了錦衣衛。由於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且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更多關於廣西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成化十四年》反派李子龍上線,仍非大boss
    《成化十四年》中李子龍是一個反派人物,雖然他不是終極boss,但在劇中的李子龍仍然是唐泛和汪植等人不可小覷的一個對手,為人非常腹黑、陰險。
  • 《成化十四年》反派李子龍上線,演員王茂蕾天生的「壞人」
    ​《成化十四年》中李子龍是一個反派人物,雖然他不是終極boss,但在劇中的李子龍仍然是唐泛和汪植等人不可小覷的一個對手,為人非常腹黑、陰險。像成龍的電影一樣,這部由他監製的《成化十四年》同樣沒有讓大家失望,燒腦模式的劇情,和融合了電影的動作性與喜劇性結合的武打動作,讓這部有顏值又有歷史感的大劇充滿了極致的美感。
  • 《成化十四年》一部正義凜然又不失詼諧幽默的明朝破案懸疑文!
    明朝成化年間,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年代。酷愛明史的小夥伴對這些名字一定不陌生,朱見深、萬貞兒、汪直…今天這一部小說正是以明朝成化年間為故事背景的耽美懸疑破案網絡小說,夢溪石大大的《成化十四年》!作品簡介:成化十四年,後宮有個萬貴妃,西廠也有個廠公叫汪直,太子朱祐樘才剛剛八歲,還不知道能不能順利長大成人。皇帝碌碌無為,宦官欺上瞞下,廷臣左右補漏,為惡者得意猖狂,為善者無奈嗟嘆。世道如此,天道何公?這一年,唐泛從翰林院調入順天府,任從六品推官。簡而言之,就是主角邊破案邊高升的故事。
  • 耽改新劇《成化十四年》:非原著黨速效科普篇
    本文標題:耽改新劇《成化十四年》:非原著黨速效科普篇文/辰時計劃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4月1日在愛奇藝上線的明朝探案輕喜劇成化十四年,這部劇改編自同名耽美小說,原著作者為夢溪石,夢溪石太太的大部分小說都是歷史正劇向
  • 西廠雨化田為何那麼牛氣,看看歷史上的西廠,就知道西廠有多厲害
    這個汪直從小就進了皇宮,進了皇宮之後他就一直跟隨明憲宗最寵愛的萬貴妃,並且深受萬貴妃信任,因其辦事效率高,所以也深得明憲宗的信任。汪直當上西廠的廠公之後,就開始從錦衣衛中挑選人才擔任西廠的軍官,這些軍官又自己招募手下,幾個月之後,西廠的規模就超過了東廠。明憲宗成立西廠的動機就是為了打探消息,不過汪直當上西廠的廠公之後,就開始利用手上的權力開始胡作非為。
  • 《成化十四年》「朵兒拉」扮演者鶴男莫名躺槍遭到網友抵制
    在原著小說中,《成化十四年》是以明朝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官鴻飾演的「推理官」唐泛,在傅孟柏飾演的錦衣衛隋州、以及劉耀元飾演的西廠公公汪直的幫助下,屢破奇案,成為一代名臣,並和隋州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不過出於影視化的需要,這部小說在改編成電視劇的時候,還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