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熱點敏感話題,排片卻如此慘澹,為《生門》導演鳴不平

2020-09-02 奇遇電影

奇遇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這二十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也屢屢成為熱點問題。

其中,城管與佔道經營的攤販之間的衝突事件,不時上演,成為全民討論的公共事件。

比如,2009年瀋陽的夏俊峰事件,城管與管理對象之間的矛盾衝突,前所未有地暴露在公眾面前。


城市固然要發展,市容市貌成為評核一座城市是否文明的重要標誌;

但,城市光鮮的背後,那一個小小攤子,也承擔著多少底層人民養家活口的責任。


特別是改開四十年,中國城鎮人口佔比驟升,大量的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擺地攤成為許多人的謀生手段,但也對城市管理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壓力。

城管與攤販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城管」,就是粗暴執法、不近人情的,英語中甚至出現了一個的新詞「Chengguan」。

Urban詞典收錄了「Chengguan」詞條


而對於城管本身而言,它是直接面對基層的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我們也鮮有機會能了解,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這麼多年以來,它給公眾的印象總是欠佳?

大概是這個機構如同其他行政機構一樣,沒有多少機會敞開供大眾予以了解。


即將於這個星期五(8月28日)公映的紀錄片《城市夢》,第一次將鏡頭對準了城管這個群體,甚至將街頭上激烈的衝突,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大概是近年你在電影院裡所能看到的,最感震撼的電影。


這份「震撼」,是來自於它所展現的,都是我們熟悉的場景:

城管趕人,攤販激烈對抗,幾乎每一天都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片中的每一幕,都驚心動魄,因為它們是真實的衝突。



《城市夢》的導演是陳為軍。據悉,這也將是他的紀錄片收官之作。


三年前,陳為軍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為舞臺,拍下了紀錄片《生門》,聚焦一群早產孕婦的生育過程,鏡頭甚至直接對準手術臺,把準母親們痛苦的分娩過程以及手術過程真實地記錄下來。


這部殘酷又真實的紀錄片,在網絡平臺總播放量破億,在豆瓣上迄今仍保持9.5的超高分,堪稱是近年最成功的國產紀錄片之一。

《生門》這樣嚴肅的紀錄片,全網破億播放,豆瓣9.5分,被稱為近年中國紀錄片的神作


現在我們才知道,原來早在《生門》拍攝完畢並公映之前,他也同時完成了《城市夢》的拍攝。

與《生門》中,醫生與患者雙線並行一樣,《城市夢》同樣將鏡頭對準兩方:


一條線索是城管,代表權力執法者;

一方面是攤販,它們代表底層生存者,代表草根。


2014年,當時年近40的王兆陽,來自河南鎮平縣農村。

用他的話來說,他的一家,是典型的「老弱病殘」。

王天成、王兆陽父子(圖片來自預告片截圖)


70歲的老父親王天成患有心梗,老母親李書香也是癌症患者。

1998年,王兆陽離開家鄉,前往深圳打工,一次意外的工傷讓他失去了右手,成為殘疾人。

用老父王天成的話來說,他就是那些在改革開放大潮裡被甩下來的人。


2000年,王兆陽一家來到武漢,開始靠著打零工謀生,最終,一家人落腳在魯磨路,做些小營生。

早些年,洪山城管考慮到這家人的困難,給他們找了一個商亭。

這家人先是經營雜貨,漸漸地,他們開始賣水果,也賣服裝。

本來是3平方的小亭子,硬是擴大到30多平方的攤位,水果擺出人行道,幾乎佔據了道路的一半。


這條魯磨路靠近大學,人流量大,靠著這個小小的崗亭,養活了一家人。

期間,王兆陽娶妻生女,生下了女兒萍萍。

如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一樣,萍萍很懂事,也很爭氣,不僅考上了武漢本地的初中,學習成績也不錯。


日子再艱難,但萍萍確實成了全家人的希望。

當年萍萍已經初二了,再堅持幾年,升上高中,考上大學,然後,她就能真正地留在城市,改變命運。


王家的水果攤,在魯磨路已經擺了十四年,隨著建設文明城市的任務越來越緊迫,城市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個水果攤,也成為了最後的執法難點。

對於王家來說,他們已經在此經營多年,與周圍的居民已經是是街坊鄰裡,對周圍環境也並沒有產生滋擾,更何況,一直以來佔道經營的也不止是他們一家。


這個攤位,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十四年來,靠著每天起早貪黑,養活了一家五口。

而對於城管來說,讓街道整潔是他們的職能,同時,他們也必須服從上級管理部門的部署,參與創建國家衛生文明城市。


附近的攤販經勸諭,也大都搬離了,唯獨王家卻一直巋然不動。

城管曾多次出動執法,但一轉身,王家的攤位又擺出來了。

王天成是個倔脾氣,幾次執法中,甚至大打出手掌摑城管,對他們吐口水。


他認定了城管是欺負弱勢群體,對執法不理解,他的火氣越來越大,在激烈對抗中,甚至躺在馬路上,以死相逼。

城管每次執法,都無功而返,這個水果攤,成了遠近聞名的釘子戶。


《城市夢》讓人驚訝的,是對執法者的描述。

在中國那些城管與民眾衝突的新聞中,城管總是以粗暴執法者的形象出現。

很少有媒體能深入這個系統,去探究他們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例如,對於被管治對象,是如何決策的?

一旦遭遇到抗爭,城管正常的應對機制是怎樣的?

《城市夢》得到洪山區城管的允許,得以持續對這個群體進行跟蹤拍攝。


姑勿論最終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有多少是面對鏡頭之下不自然的反應。

去年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批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裡,有人提出疑問,城管的部分,是不是多少有些「演」的成分?

最好的方式,大概就是留給觀眾去觀察,去確認。

但片子裡那些不經意的小細節,卻毫無疑問,很真實。


比如,經過與權力的幾次誠意交流之後,王兆陽也開始接納城管方提出的方案:另覓新的合適又合法的地點搬遷,同時城管方也會提供足夠的協助,那些協助甚至超出了城管本應負擔的職責範圍。

在城管胡毅峰陪同王兆陽尋找新址的路上,王兆陽終於慢慢放下防備,真誠地說,「你們是實實在在為我著想,我現在終於有這個感覺了」。


閒聊中,王兆陽甚至還問胡毅峰,你多大了,有幾個小孩?

在得到答案之後,王兆陽感嘆一聲,哦,跟我一樣,都是姑娘。

這種充滿溫情的閒筆,在這部充滿了激烈交鋒的片子裡,顯得更為珍貴。


城管胡毅峰在片中佔據了很大的篇幅,他的形象顛覆了很多人對執法人員的印象。

他那時三十出頭,在片中挨過王父的打,有一次還被王父逼到牆角,說,你在我眼裡還是個小孩。

為了完成任務,胡毅峰也沒有過激的反應,幾乎是任由打罵。


對上,胡毅峰有上級,上級之上還有上級,他們對城管的工作提出了近乎嚴苛的意見。

比如,好不容易勸動了王氏父子,當王兆陽的母親李書香看到城管部分幫忙聯繫製作的全新的商亭時,感動得快要掉淚。

「不是要感動,是要服從管理。」

在聽取了胡毅峰的報告之後,他的領導,是這麼評價。


《城市夢》對於幾位官僚的紀實,生動活潑。

這一場近兩小時的城管與攤販的「戰爭」,持續了八個月之後,最終還是解決了。

具體是怎麼解決的,大家請去看電影好了。


這麼一部電影,聚焦於基層矛盾,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一個小小的商亭,涉及了城市管理,也同樣關懷了底層人民的艱苦生活,以及他們的夢想。

可以說,它就是當今中國一些現狀的縮影。

法與情,法與理的對立和統一,民生的艱難,底層民眾的夢想,都在此閃著火花。


在紀錄片界,陳為軍是早已成名的國際級紀錄片導演。他的不少作品,都大膽地直面社會殘酷現實。

比如他的成名作《好死不如賴活》,近距離地拍攝了駐馬店愛滋病村馬深義一家面對愛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經歷。


這部紀錄片榮獲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和英國國家最佳紀錄片獎,是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的一次成功嘗試。

陳為軍的另一部紀錄片《請為我投票》入圍了2008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長,這是一次饒有意味的實驗。


《請為我投票》講的是在武漢常青第一小學三年級一班的一次民主選舉班長。為了最終能夠成功當選競選班長,小候選人和他們的家長使出了各種成人世界中才看到的手段。


在陳為軍的鏡頭下,並沒有什麼離奇的人和事,他更多的是關注發生在身邊的事。

他說生、老、病、死、戀愛、婚姻這些是全世界人都能理解的話題。

《城市夢》也一樣,矛盾衝突的雙方,說到底都是些小人物。


片中有一段,一個城管隊員在執法遇阻後,不禁感慨:

「他們是生活弱者,我們是工作的弱者,沒有辦法。」


這場矛盾最終能得以解決,也是基於有權者並沒有把自己掛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平等地與人民溝通。

畢竟,除了「管理」,「感動」也很重要。


能理解民間疾苦,多從普羅百姓的角度出發,執法才有迴旋的餘地,如此,那些激烈的甚至流血的衝突,或許就能少一些。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本文是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相關焦點

  • 《陽臺上》《過春天》排片慘澹 文藝片門庭冷落之態如何改善
    原標題:文藝片須找到自身的宣發模式3月15日,兩部風格鮮明的青春片《陽臺上》和《過春天》登陸全國院線,儘管前者有「當紅小花」周冬雨身兼主演和出品人,後者的好口碑在影迷群體中口耳相傳,然而無論排片場次還是票房都非常慘澹。
  • 《生門》導演新作:值得被記錄的《城市夢》
    紀錄片《城市夢》的導演陳為軍,在他的導演手記裡這樣寫道。他也想呼籲,觀眾能多看反應真實生活的紀錄片,這樣我們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我們的社會怎麼了,我們該怎麼辦。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高產的導演,但他的每一部作品幾乎都可以被載入中國紀錄片史冊。無論是豆瓣9.5分的《生門》,還是曾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單元的《請為我投票》。
  • 中國電影生門何在?
    這部被稱為「真實電影」的影片《生門》是曾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導演陳為軍的電影首作。電影以其中四個產婦家庭迎接新生命時悲歡交集的抉擇和經歷為切口,用跌宕起伏的情節,寫實震撼的畫面讓觀眾看到自己的「生門」。三劍客表示希望通過這部電影的實驗,在殘酷的市場中為不同口味的電影尋找生路,探尋中國電影行業的「生門」。那麼,消息中所謂的「三劍客」究竟是誰?電影《生門》又有何魅力?
  • 百鳥朝鳳電影人為何紛紛為其鳴不平?
    近日,電影《百鳥朝鳳》在電影圈內惹得「滿城風雨」,不少電影人出面為其「鳴冤」,甚至該片的63歲製片人方勵還當眾下跪求排片
  • 蘇州藝術人文影院聯盟「TMT一起聊電影」專場活動•獨墅湖影劇院湖畔映像第261期丨《生門》導演收官之作《城市夢》
    2004年,一部講述河南愛滋病家庭的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獲得多項國際大獎;2008年,講述小學生班級選舉的《請為我投票》入圍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2016年,一部《生門》聚焦產房內外的「生與死」,在歌頌母愛偉大的同時,也有人性的反思。
  • 6部電影5部破億,唯獨郭德綱新作票房慘澹,嶽雲鵬發文心疼師父!
    相比之下,郭德綱新作的票房可以說相當慘澹了,唯獨它沒有破億,甚至累計票房還不到兩千萬。郭德綱一直被觀眾定性的標籤就是相聲演員,期間也多次出演過影視劇,有主演有客串,但大多被網友評價為「爛片」,郭德綱為此回應說「人活著不是為看評論的」,因此關閉了微博評論。此次親自導演了電影《祖宗十九代》,又開通了評論。
  • 《急先鋒》票房慘澹墊底,香港娛記聲援成龍,懷疑影院經理收紅包
    ,畢竟站在風口上,豬都是可以飛的,更何況能被定為春節檔的電影,自然是很好看的。對此,很多人感到非常的吃驚,認為成龍主演的電影,不可能會出現如此慘澹不堪的情況日前,香港資深娛記朱皮通過社交帳號聲援成龍,為他主演的電影《急先鋒》鳴不平
  • 成龍主演電影票房慘澹,觀眾斥責影院排片太少,放映時間極其刁鑽
    其實這個答案很容易被找到,不妨可以從票房排名指標當中去對比,從國慶節第一天開始,《急先鋒》的排片佔比只有18.6%,這無疑會直接影響到票房收入。時間越拖到後頭,排片佔比越來越小,截至今日只有8.3%,這是佔比數據是個什麼概念,大多數影院當天可能只會排一場,頂多再追加一場,但絕對不會超過三場。
  • 《路邊野餐》只放十天 導演:沒想掙錢不跪求排片
    原標題:「我沒想過掙錢,不跪求排片」 然而,影片上周五公映後,每天的全國排片佔比不足百分之一,三天總票房勉強破300萬元。片方此前打出「只上映10天」的宣傳口號,還有人質疑這是在搞「飢餓營銷」。如此慘澹開局,看似灑脫的「10天」,正成為一個提前作出的無奈宣判。
  • 《驚濤颶浪》今年最後一部災難片,慘澹
    但整體來說,災難片在今年數量並不算多,尤其是缺少主打愛情題材的災難片。12月7日登陸內地院線的《驚濤颶浪》是一部久違的愛情災難片,北美上映時,《驚濤颶浪》票房表現搶眼,僅上映三天便拿下了1150萬美元票房,至截稿前,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5200萬美元,不過,影片並未在中國市場迎來「大爆」,至截稿前,該品上映四天僅獲得800多萬票房實屬慘澹,雖說災難片很吸引中國觀眾,但在《海王》鋪天蓋地的觀影潮裡,排片佔比僅有15%難以讓觀眾都看到,尤其是周末排片都不到10%,成績不理想很正常
  • 《生門》導演陳為軍推出新作,《城市夢》講述城管與小販的「攻防...
    以城市治理為題材的紀錄片《城市夢》8月25日在廣州舉行提前看片會,片中城管中隊副隊長李忠於的這句話打動了不少觀眾。 《城市夢》出自高分紀錄片《生門》導演陳為軍之手,講述武漢繁華街道上城管與小販的一場「攻防大戰」:小販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女共五口人靠著一個舊報刊亭謀生。十多年來,他們把舊報刊亭違章改造成雜貨攤、水果攤,佔道經營。
  • 影城副經理為《城市夢》打call:好電影值得一看,我願意排片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8月27日,越來越多的影城願意拿出影廳,為《城市夢》排片。而此前一天,成都排片的場次數字僅僅為1。8月26日,《生門》導演陳為軍最新紀錄電影《城市夢》在成都峨影1958舉辦首映禮,製片人戴年文、監製陳梁與觀眾分享電影選題的由來,以及拍攝剪輯幕後的故事。眾多影城經理前來鑑賞這部陳為軍的收官之作,「笑中帶淚」「好看」「感動」「有望衝擊奧斯卡」,他們給與這部電影超高的評價。
  • 與《美隊3》「衝突」後,製片人下跪求排片,這部遺作有點東西
    然而就在《百鳥朝鳳》上映時,不巧與《美國隊長3》的排片日期發生了衝突,於是導致《百鳥朝鳳》票房慘澹的不成樣子,該片製片人方勵為了給這部大師的遺作增加排片不得不說,方勵的這一跪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上座率終於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影片的排片也從原來的百分之一瞬間升至百分之七點四以上
  • 紀錄片版《生門》:打開中國家庭的生活之門
    可以說,《生門》不僅是有關生育的故事、婦產科的故事,還是40個普通中國家庭的故事。以細膩的鏡頭語言敘述生命之初的粗糲,以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發現普通家庭的悲喜,2017年年底開播的《生門》是罕有的以生育為題材的國產紀錄片。
  • 《生門》導演陳為軍推出紀錄片新作《城市夢》記錄城市管理「攻防...
    《城市夢》海報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生門》《好死不如賴活著》等高分紀錄片的導演陳為軍近日推出新作《城市夢》,該片將於8月28日上映。《城市夢》以城市治理為題材,講述武漢繁華街道上一場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攻防大戰」。8月24日,《城市夢》在廣州舉行提前看片會,有觀眾表示該片「非常真實」,「可以引發不同角度的討論」。《城市夢》的故事圍繞武漢一支城管中隊與小攤販王天成一家展開。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女共五口人靠著一個舊報刊亭謀生。
  • 趙本山徒弟新片上映4天票房不足5萬,導演曾發文:影院不排片!
    票房如此之慘,是什麼原因呢?在上映第二天,導演發文聲稱影院不給影片排片。是排片太低導致票房慘敗嗎?從貓眼可以看出影片排片確實很低,但是是因為影片口碑不好還是其他原因呢?我們不得而知。《怪癖英雄》於2017年在甘肅開機,影片號稱集結了西部題材、黑色幽默以及特效槍戰等多種影視元素,勢要為觀眾朋友們帶來一個新奇又刺激的故事。影片開拍時還是很受關注的。
  • 《生門》導演新作《城市夢》8.28上映
    8月26日,《生門》導演陳為君收官作品——城市管理題材紀錄片《城市夢》在成都峨影1958電影城舉行首映。100多分鐘觀影過程,不少觀眾都感嘆真是顛覆了對紀錄片的印象,真的像是在看一個精彩的故事片,全程有笑點也有淚點。
  • 趙本山徒弟新片上映4天票房不足5萬,導演曾發文:影院不排片!
    但是影片公映後票房慘澹,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上映兩天後的11月15日,嬌嬌發布了一段視頻。錄製視頻的人問嬌嬌票房怎樣?  票房如此之慘,是什麼原因呢?  在上映第二天,導演發文聲稱影院不給影片排片。     是排片太低導致票房慘敗嗎?
  • 經典案例: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另闢蹊徑,聚焦社會話題引發觀眾共鳴
    >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2013年,愛情喜劇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選擇3月21日上映,雖然上映首日不溫不火,僅取得1100萬元,但在隨後的第一個周末裡,該片排片量激增
  • 生門李家福萬千新生兒的救世主
    今天又去看了一下生門,感慨太多淚點也多,我是看了生門才被李家福主任圈粉的,李家福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主任,55歲鹹寧人30多年的婦產科醫生生涯,被患者譽為最有人格魅力的產科醫生,「人送外號中南第一刀」這句話成了生門這部紀錄片裡面的全部笑點,根據李主任自己的回憶2013年初,武漢電視臺某欄目找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宣傳部門。稱要和央視合拍一部反映醫院婦產科工作的電視劇,當時的劇名暫定為《婦產科的故事》總共需要拍攝8集。相關領導找到李家福徵求意見,李主任第一反應是拒絕。李主任是這樣說的,在手術室裡架起攝像機,或多或少也會影響手術的進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