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有沒有新冠肺炎病毒?離體後能活多久?是否有變異?這些問題有...

2021-01-18 驅動中國
來源: 驅動中國   2020-02-04/13:28 訪問量:

昨天晚上九點,湖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時,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等抗疫一線醫療隊伍負責人就目前民眾集中關心的病毒傳染問題進行了集中回答。

空氣中到底有沒有新冠病毒?病毒脫離宿主多久後才喪失感染能力?

蔣榮猛主任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其中飛沫一般是打噴嚏或者咳嗽,但是飛沫的傳播距離有限,往往最多不會超過2米,並且隨飛沫散播的病毒並不會懸浮在空氣中,而是很快沉降到地面或者其他物體表面。所以對於飛沫傳播,我們日常佩戴普通醫用一次性口罩便能在一般場合下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而N95口罩更為適合一線醫護人員和與患者密切接觸者。

由於沉降的附著效應,實際上病毒傳播最大的隱患還是在於接觸性傳播。尤其是公共場合的門把手、電梯按鈕等等,接觸汙染後的表面會在手上沾染病毒,所以必須認真洗手。如果不洗手直接用手進食、揉眼、接觸口鼻都會引發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病毒一旦在物體表面附著,通常情況下可以存活數小時,如果物體表面十分光滑,並且溫度和溼度適宜,那麼新型冠狀病毒最長可存活5天。而對於空氣而言,空氣並不能支撐病毒飛沫懸浮,也就不存正在空氣中病毒會存活多久的概念。

無症狀感染是否是因為病毒變異了?又有多強的傳染性?

蔣榮猛主任稱,從目前分離的病毒來看尚未發現有明顯變異。而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依照目前普遍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病毒傳播的認知,需要有打噴嚏、咳嗽等症狀的支持,在這些病症下,病毒才會從一個宿主的身體上轉移到另一個宿主身上,如果無症狀患者並沒有咳嗽、噴嚏的情況,實際上這種傳染性並非沒有,只不過是非常弱的,不需要過於恐慌。

已康復的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是否會長久免疫?

對於此問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表示,在體溫連續三天正常並經過兩次核酸檢驗都呈現陰性的狀況下,就已經意味著病人沒有可複製能力的病毒,已經不具備傳染性了。

而痊癒後的患者,因為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可以能夠及時的防禦同樣病毒的侵染。儘管這種抗體並非永久性,但是依照目前的研究來看,至少在半年內,抗體的抵禦強度是不足以讓康復者再度患病。

此外,對於低齡兒童的是否易感,有沒有必要服藥預防等問題,專家組也一一進行了回答。其中低齡兒童確屬易感人群,但兒童相比老人往往症狀較輕。此外,專家建議不主張沒有病症的人亂服藥,畢竟目前沒有合適的藥物能夠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對於目前流傳的雙黃連有效的傳言,沒有充分的臨床證據能夠支撐這種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城市辦公樓中央空調是否容易造成疫情擴散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表示,在當前條件下,應該對包括中央空調系統在內的整個環境進行消毒處理,最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再打開中央空調。萬一有疫情出現,應該停止使用中央空調,按照相關的要求,不僅對中央空調系統,還要對整個環境進行綜合消毒處理,經過評價合格以後,再看看中央空調是否可以打開。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康復者抗體能持續多久?愈後復陽患者是否有傳染性?打疫苗...
    8月21日晚的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對近期外界關注的病毒變異、愈後復陽、冷凍生鮮頻頻被檢測出病毒陽性等問題,以及疫情防控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行了解答。
  • 病毒在空氣中能存活多久?人體能否自愈?專家回應來了!
    病毒在空氣中可以存活多久?糞口傳播如何控制?有無新的傳播途徑?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表示,  病毒是通過飛沫和接觸來傳播,飛沫一般通過咳嗽打噴嚏出來,在空氣中傳播距離非常有限,大概一米到兩米。它從人體出來很快就沉降了,不會在空氣中飄浮。從這個角度講,空氣中不會有病毒,也就不存在病毒在空氣存活多久的問題。
  • 新冠病毒變異影響有多大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李司坤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行動中,人類對這種致命病毒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美國科學院院報》近日刊發的論文提出,當前新冠病毒根據不同人群的免疫能力,已經發展出三個亞型。
  • 新冠肺炎病毒變異元旦還能外出遊玩嗎
    面對英國新冠病毒變體的消息,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面臨哪些新變化?元旦臨近,春節也要來了,新的人員大規模流動,又會對疫情防控帶來什麼影響?2020年12月21日晚的央視《新聞1+1》節目中,總臺記者白樺、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對大眾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追問新冠病毒變異
    新冠病毒適應和感染野生型小鼠,正是因為有了這個N501Y突變。該突變大大增加了RBD與受體ACE2的親和力,能使本來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變得能夠感染小鼠。專家分析認為,與以往發生的新冠病毒變異相比,19日宣布的變異之所以引起公眾恐慌,是因為變異病毒傳播速度極快。根據英國相關部門數學模型推演,變異新冠病毒傳播率提高了70%。
  • 變異新冠病毒風險有多大?我們能拒之國門外嗎?接下來要怎麼做?
    12月19日,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的消息引發世界關注。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變異後的新冠病毒傳播速率提高了70%。 23日,英國衛生大臣馬修 漢考克在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說,該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新的變異病毒傳播性更強,似乎比前一種變異病毒變異程度更深。新的變異病毒是由南非輸入的。
  • 病毒是否變異?血漿療法是否管用?鍾南山給出新回應
    首先開放實驗,確實發現它能使相當一部分患者在15天之內病毒轉陰,特別是和一些其它藥物對比的話,發熱症狀還有病毒消失的時間是大概早一天,另外副作用不算很大,很個別出現耳鳴,停藥以後就消失了。屍體解剖目前非常重要十七年前的非典,也是通過屍體解剖了解除了肺部之外,全身臟器受損的影響情況。
  • 肆虐英國的變異病毒威脅有多大?是否會對疫苗有效性產生影響?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0日直接發出警告,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全球都在關注,變異的新冠病毒威脅究竟有多大,而出現的變異是否會對疫苗的有效性產生影響?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21日表示,變異病毒約包含20個基因突變,當中7至8個涉及刺突蛋白(S蛋白)。新變種病毒株在英國有兩個不同組群,分別在威爾斯和英格蘭流行,也曾在歐洲、巴西等地出現病例。梁卓偉提到的、新冠病毒出現的刺突蛋白變異尤為重要。刺突蛋白中含有某些種類的胺基酸,可以利用體內的弗林蛋白酶來分解細胞壁,從而得以進入人體細胞。
  • 新冠肺炎病毒會變異嗎?(附張文宏醫生看法)
    今天(7月6日)中午12時06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通過微博談「29%新冠病毒樣本現D614G變異」一事。詳情張文宏表示,最近大家都在關注新冠病毒是否發生變異,引起了更大範圍的傳播,還沒有上市的疫苗是不是也面臨無效的威脅。
  • 【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在英格蘭加速傳播 世衛稱無證據顯示英變異病毒...
    2020-12-15 05:44:09來源:FX168 【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在英格蘭加速傳播世衛稱無證據顯示英變異病毒表現有不同】當地時間12月14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英國發現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已在英格蘭地區感染上千人,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病毒會隨時間改變,已有多種變異出現,關鍵在於其是否會影響公共衛生。
  • 有效性能保持多久?病毒變異是否影響...
    有效性能保持多久?病毒變異是否影響效果?科學技術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疫苗研發專班專家,國藥集團負責人介紹新冠病毒疫苗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產新冠疫苗有效性能保持多久?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傳播性高70%,有何殺傷力?疫苗接種受影響嗎?
    新冠病毒一直在突變,新亞型也陸續出現,英國的這一變異毒株有何殺傷力?疫苗研發和接種是否會受到影響?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斌。「新冠病毒作為一種單鏈rna病毒,本身就比雙鏈的dna病毒更容易產生突變,每經過一次複製,就會積累一些變異。」李斌說,C肝病毒和愛滋病病毒,也是單鏈rna病毒,它們在複製過程中會頻繁突變,這也是C肝和愛滋病至今尚無疫苗的原因之一。新冠病毒一直在突變,此次在倫敦以及英格蘭南部快速傳播的變異毒株有何不一樣呢?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有3點值得警惕,三分之二倫敦確診患者與之相關...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過去數月已有很多新冠病毒出現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
  • 英國承認變異病毒的傳播已「失控」,病毒已傳到南極36人感染
    變異病毒致死率更高嗎?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表示,病毒會隨著時間變異,這是自然發生且在預料中的。英國報告此次變異後的病毒更易傳播,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更可能導致重症或死亡,世衛組織正與科學家合作了解變異如何影響病毒行為。
  • 浙江大學發現新冠病毒至少有30種變異 歐洲的變異比美國更致命-新...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超過240萬個新冠肺炎病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目前在歐洲發現的這種病毒比在美國發現的要致命得多。4月21日,據外媒報導,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冠狀病毒已經變異成至少30種不同的菌株,並且變異後的毒性程度還不同。並且發現中國和歐洲的菌株是最危險的,而美國的菌株則更溫和。
  • 西媒:病毒變異會否讓新冠疫苗失效?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12月15日發表了題為《病毒都出現了哪些變種?會不會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的報導稱,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這句話聽起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所有病毒都依靠變異生存,病毒變異是一種常態。
  • 最近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彈,過年能回家嗎?
    首先這是兩個問題,一是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彈,二是今年過年能不能回家。其實在進入冬季以來,各地疫情確實有小幅反彈的跡象,另外過年是可以回家的,但必須是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原因有以下三點:01:低溫的環境讓病毒的活性、傳播能力得到增強進入冬季之後,氣溫降低,病毒的活性和傳播能力都得到提高。而在冬季,受制於寒冷的氣溫和乾燥的環境,民眾自身免疫力下降,此消彼長,病毒對人類的威脅大大增加,這也是在冬季多地發現本土確診病例的根本原因之一。
  • 空氣中會飄著病毒?抵抗力強就不會被傳染?患者坐過的椅子有病毒...
    不敢出門,萬一空氣中有病毒怎麼辦?感染者走過的路,呼過的空氣多可能有病毒?病毒聽說在空氣中能停留24個小時?出門回來身上穿的衣服是不是都是病毒?感染者摸過的電梯按鈕和摸過的門把手都可能有毒?面對噌噌猛漲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和鋪天蓋地的各種新聞,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顧慮?
  • 感染新冠病毒對身體有多大影響?
    為此研究人員決定追蹤患者的基因組,以尋找能夠解釋這種神秘現象的基因變異。《科學》周刊刊登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指出,這些基因組可被用來識別感染病毒風險最大的人和不易感染的人,同時還有助於尋找新療法。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很可能利用該基因進入呼吸道細胞。專家指出,ACE2的基因變異可能使病毒更容易或更難進入細胞。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兩周前率先展開了一項重大研究工作,以期收集世界各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遺傳數據。研究人員專門為該項目創建了一個網站,並與大型生物樣本庫取得了聯繫。
  • 新冠病毒能存活多久?空氣中3小時,塑料和不鏽鋼上長達2至3天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加劇,在美國,消毒清潔用品正在從貨架上迅速消失,人們擔心自己接觸到的每一個東西:地鐵扶手、熟食櫃檯和馬桶座圈。但是新冠病毒究竟能在物體表面停留多久呢?一項新的分析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存活3小時,在銅上存活4小時,在硬紙板上存活24小時,在塑料和不鏽鋼上存活2至3天。不過,這篇於3月11日發表在medRxiv預印本資料庫上的論文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今年2月發表在《醫院感染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幾十篇以前關於人類冠狀病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論文,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在體外能存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