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中原告訴你:三毛與王洛賓的「二傳手」

2021-01-18 文心飛翼

導讀

我與臺灣著名小說家司馬中原先生神交以久,直到筆者撰述拙作《玫瑰詩人彭邦楨》(裴高才著,中國文聯出版社)期間我們才書函往返。我們首次電話傳情是一天夜裡,是司馬公給我打來的一通越洋電話。電話中,他向我娓娓道來「玫瑰詩人」的「玫瑰」故事……

裴高才著《玫瑰詩人》書影,中國文聯出版社

我們首次見面是拙作《「鑄劍「先驅蔡以忱》(裴高才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臺北首發與研討之時,彼此相互題籤贈書、留影,留下了永遠的定格。當我向他求證王洛賓與三毛的「二傳手」時, 司馬公十分感動於這個悲涼的故事,立刻繪聲繪色道來…… 

上:前排右起裴高才、童中儀、司馬中原與臺北金甌女中師生

司馬中原:三毛與王洛賓的「二傳手」

裴高才

在臺灣文壇,著名作家司馬中原以聊齋式的鬼怪故事題材小說享譽兩岸三地,素有「鬼學大師」與「講鬼名嘴」之譽。我與司馬公神交於撰述《玫瑰詩人彭邦楨》,一天夜裡,他接到我的書稿後,主動給我打來越洋電話,仿佛仍在耳邊迴響。我們相交於拙作「鑄劍先驅蔡以忱」在臺研討之時,彼此相互題籤贈書、留影,留下了永遠的定格。

司馬中原另一個被人所津津樂道的身份,就是臺灣女作家三毛(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曾稱他為「司馬叔叔」。兩人一同演講,一同古玩淘寶,一同談文論學,一同談人生。司馬先生的太太吳慶璋(曾以「冰清」蜚聲詩壇),也與三毛情誼深厚。殊不知,坊間流傳的三毛和王洛賓的恩怨情仇,司馬也是一位頗知情的「當事人」。

裴高才臺北專訪司馬中原(左)

當筆者向司馬先生求證時,他風趣地說,三毛到大陸認識王洛賓的「始作俑者是夏婕,傳敘者是我,做了傻瓜的卻是三毛」。

大抵是1989年,司馬先生赴香港交流,聽到由大陸流寓到香港的女作家夏婕說起:她在新疆下放時期,曾跟音樂家王洛賓共處過很長一段日子,王洛賓早歲命運悲悽,生活多受磨難,晚年太太又病歿了,他孤伶伶地死守在美麗的新疆,仍然不斷地採集民間歌謠。每天黃昏,他都坐在門前看夕陽;天黑後,總要對著懸在古舊牆壁上的太太遺像,彈一首曲子給她聽。夏婕離開新疆前,王洛賓曾把自己的新作交託給她,請她設法在海外出版。

司馬先生十分感動於這個悲涼的故事,回到臺北,立刻繪聲繪色講給三毛聽。他故事還沒講完,三毛就哭紅了兩眼,她說:「這個老人太悽涼太可愛了!我要寫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飛到新疆去看望他!」

裴高才題詩贈書給司馬中原

三毛說到做到,她不僅真的給王洛賓寫信了,而且病體剛剛恢復就前往新疆拜訪王洛賓。司馬先生談到三毛出發到烏魯木齊前的感情狀態時說:「她去大陸之前,我們在『客中作』茶藝館整整聊了一個下午,那時正是她從樓梯上摔下、跌斷肋骨還沒痊癒的時候,她先說起她斷肋後治療的情況,雖然過了很久,但每次呼吸就痛一次;她說起自從丈夫荷西死後,她的心經常像浸在冰水裡那麼寒冷;也常在夢裡見到荷西,求自己早點和他會合。」

司馬先生聽到此,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很直率地勸慰道:不要那麼悲觀,應該好好安排爾後的生活,如果遇上適合的,不妨再論嫁娶。三毛卻輕輕地嘆口氣,又寂寂地搖搖頭。

當談到三毛以絕望的方式告別人世時,司馬先生認為,這與她當時的心理因素與身體因素息息相關。

三毛最後一次去新疆是1990年深秋,原先預定要去四五個月,但因種種因素,不到原定時間的一半,在聖誕節前就飛回來了。她一回來就掛電話給司馬先生,開口就說,她這次去看王洛賓,一屋子媒體人在等她,她有被耍的感覺……

裴高才著《鑄劍先驅蔡以忱》在臺北首發與研討現場

其實,當時是媒體正在給「西部歌王」做專題片,聽說三毛要來,就來一個「豐富素材」。她有點責怪王洛賓事先沒給她打招呼。後來,經雙方鴻雁傳書,彼此又和解了。有三毛給王洛賓的絕筆信為證。信函云:

洛賓:

謝謝你記得我。想你已經回到了新疆。

我是十一月十六日方才回到臺灣。由香港回來的。

家中有你的信在等我。

星加坡的來信也收到了。

明年1991年,我因西班牙身份證早已過期,護照也將在近期內滿期了,所以被迫要回到歐洲去辦手續。大約是二月就飛去了,預備住半年或一年,以後回不回臺尚不知道。

三毛與王洛賓(左)

我在十一月十四日,在香港與英國老友O’sheal先生訂婚。沒有發新聞,沒有通知任何人,只兩個人悄悄出去吃了一頓晚飯。回臺稟報父母,如此而已。STuve比我長一些。是大學時在德國一同進修時的同班同學。想來新疆已經很寒冷了,但去過之後知道在室內不冷,比較放心。海城(即王洛賓的兒子王海成———筆者注)一家,以及萍萍(您的孫女)和她母親,請一定問候。海城有幾張照片,在我這裡,如果給我海城地址,我可寄出給淘淘。非常感謝海城對我的招待。

洛賓,我走了,祝福我未來的日子平靜,快樂。謝謝。

未來我將往Scotland。回臺只是看望父母而已了。

謝謝你。也祝福你!

平平上

1990年12月11日 臺北市

司馬先生說,此事出乎他意料之外,本來他是要為三毛接風的,因當時實在太忙,就說等聖誕節後要好好請她吃頓飯。哪知,她竟在醫院自殺了!「使我這一輩子都欠她一頓飯」。

(原載《 中華讀書報 》 、新華視界轉載)

歡迎關注,尊重版權

擴展閱讀:

裴高才專訪百歲將軍裴周玉,見證劉志丹的最後歲月

樊星:潛心研究武漢文化的傳燈人裴高才

裴高才:黃陂明代榜眼裴宗範行狀

「耕讀傳家」,「宰相村」的千古密碼及其新時代價值

裴高才:範熙壬營救李大釗始末

裴高才:為「盤龍城」正名-湖北日報

裴高才與北大老校長陳佳洱的過往

裴高才:波音「巨匠」家書抵萬金

古邑黃陂,五位皇帝欽定「木蘭縣」

裴高才:探訪「宰相村」碑刻千古之謎

拂雲堆上祝明妃-裴高才《木蘭傳說》賞析

馮天瑜先生緣何家藏王國維書贈「飲酒詩」

裴高才:我與蔣孝嚴的一段翰墨緣

裴高才:「載人深潛英雄」葉聰榮膺改革先鋒獎章

《無陂不成鎮》告訴你:武漢人從哪裡來?

《共和先驅·范熙壬》披露:從「父子同科」到遺墨還鄉始末

裴高才:清代榜眼劉彬士題匾百年回老家

海內外關注鄉賢「史記」《無陂不成鎮》出版

裴高才:胡風分子「三劍客」

旋風曲戾,勇著先鞭-評論家古遠清序裴高才新作

裴高才:我為王文元作傳的機緣

《無陂不成鎮》述說木蘭傳奇

相關焦點

  • 三毛和王洛賓
    司馬中原講述的王洛賓的一段故事讓三毛大為感動,以致萌發了想要結識他的意願。於是有後來流傳的三毛與王洛賓的一段情感花絮。對於這段公案,作家司馬中原認為王洛賓會錯了意表錯了情。作家司馬中原則因此事動念書寫了一篇《三毛的生與死——兼談她的精神世界》投稿《中國時報》,這篇1997年5月11日見報的文章,卻談到了三毛究竟是怎麼到大陸認識王洛賓的過程。
  • 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王洛賓在直到三毛自殺後,痛哭的已經站不起來,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你走了,人間就冷了!後悔吧,後悔安慰不了她的在天之靈!實際上後悔又是在責備自己。直到三毛去世後,王洛賓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愛著三毛,這一切發現的時候都太晚了。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只恨此心,未能與君同
    三毛和王洛賓聊了各自的經歷和創作。三毛為王洛賓演唱了自己作詞的《橄欖樹》,王洛賓則為三毛唱起了他獄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楊樹》。當唱到「孤墳上鋪滿了丁香,我的鬍鬚鋪滿了胸膛」時,三毛哭了。男女服務員奔走相告,抱來一大堆三毛在大陸出版的書,請她籤名,王洛賓這才得知三毛的影響力原來如此之大。來自粉絲們突如其來的衝擊,使得二人再沒機會靜靜傾談。分別時三毛告訴王洛賓:「9月份我一定再來看望您,請給我寫信。」
  • 荷西之外:三毛與王洛賓的愛情故事
    《明道文藝》主編憲仁先生獲悉後,委託她為王洛賓代送稿酬,這就給了她直接見到王洛賓的一個充分理由。在烏魯木齊只有兩天的逗留時間,其他遊客都興致勃勃地去參觀這座神秘而迷人的異域城市,三毛卻帶著自己的膜拜奔赴她心中的偶像——王洛賓家。
  • 三毛死後,王洛賓非常傷感,寫下戀歌《等待》獻給她
    【編者按】一部根據「西部歌王」王洛賓人生故事改編的舞臺劇作品《你是我的孤獨》,今年3月將於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演。這部作品以音樂劇場的形式,勾勒出王洛賓的音樂人生與情感世界,以他生平的20首歌曲以及三毛的《橄欖樹》,串聯起他的人生經歷和幾段情感糾葛,從中探尋王洛賓靈魂深處的孤獨、鄉愁與愛戀。
  • 當三毛無法破譯王洛賓的「愛情密碼」──絕世之戀
    東北一位朋友看完三毛與王洛賓的視頻之後,對我說:我喜歡三毛!我問她為什麼?她沒有回應。我對三毛的印象是:並不漂亮,但是她很浪漫,專注文化、注重精神、愛冒險……這樣的女孩,心中一定藏著詩和遠方。分手121天後王洛賓和三毛相差30歲。
  • 鬼世,亦通人道--司馬中原
    臺灣有個專門在收音機裡講鬼故事的老爺爺,叫司馬中原。當時臺灣的廣播業非常低迷。。。為了吸引更多的聽眾,「中國廣播公司」辦了一個深夜節目《午夜奇譚》,並由司馬中原的學生推薦,請老先生做了節目主持。老先生能把故事講得如此傳神,不僅是歸功於童年時打下的基礎,而且大多內容都是司馬中原老先生自己親耳聽到甚至是親眼見到的。
  • 三毛和王洛賓的絕世之戀,為何只開花未結果?
    ,三毛被王洛賓的才華和深情打動了。儘管三毛這次在烏魯木齊僅僅逗留了兩天,但是她發現自己已經深深愛上這個鬍鬚鋪滿胸膛的老人。三毛回到臺灣後,心裡都是王洛賓的影子和他的作品,她和王洛賓鴻雁傳書,她給王洛賓寫了火辣辣的信。「萬裡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千裡奔赴卻被逼走,沒多久倆人竟天人永隔
    荷西對三毛的拒絕並不畏懼,三毛的冷淡也沒有澆滅他的熱情,還對他說:等我過了六年再來娶你。三毛沒有認真考慮這一約定,她跟著自己的心去結婚,可是很不幸,由於丈夫的離開,兩個婚姻都結束了。喪心病狂的三毛去西班牙旅遊散心,在那裡她遇見了當年的那個熱戀中的男孩——荷西,荷西依然像往常一樣愛著她。
  • 誰才是三毛心中的「橄欖樹」,歌手王洛賓?高中生荷西?都不是!
    荷西對三毛一見傾心,便向其求婚,他對三毛說:你等我6年,等我讀完大學4年,再服2年兵役,6年後我來娶你。三毛根本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6年後,三毛經歷感情中起起伏伏,偶然機會再次來到西班牙,他想起了那個小男孩荷西,便給他寫了一封信,倆人便在了一起,很快便結了婚。
  • 三毛與王洛賓的扎心愛戀,相差30歲,奔赴萬裡卻在別後121天身亡
    當時的荷西,尚且年少,臉上寫滿了稚嫩,但他堅定的對東方風情的三毛一見鍾情,他請求三毛等他,但當時的三毛一笑而過,並未當真。此時的她,如何會知曉這個稚嫩的少年,會在將來給她帶來一生銘記的快樂和痛苦。三毛畢業之後,回到臺灣,開始按部就班的工作。期間,她交往了一個男朋友,二人愛得你儂我儂,但天意弄人,她的男友在婚禮前夕猝逝。纖細的三毛絕望不已,為求療傷再度奔赴西班牙。
  • 29年前,三毛在醫院用絲襪自縊身亡,死前向王洛賓提了最後的請求
    離別的時候三毛與王洛賓約定,她回到臺北之後兩人要常常通信,而她一回到臺北就迫不及待給王洛賓寄去了一封長信,三毛在信中直接表明了自己對王洛賓的感情——「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不過好在有王洛賓從中擀旋,他告訴三毛,來拍攝的梅子不是無良記者,而是一位朋友。之後三毛的態度便沒有那麼激烈,反而還和梅子成為了朋友,經常去梅子家中做客。但不久後,三毛便離開了烏魯木齊。她一開始來的時候,確實是懷抱著很大的期待來的。
  • 其實三毛並未盡懂王洛賓,只差那一步之遙的「徘徊」
    臺灣作家三毛生前深深愛著王洛賓,王洛賓也完全理解三毛,並也深愛著三毛,這點我不懷疑。不然的話,就不會有三毛在半年內(1990年3月與9月)兩度千裡迢迢來從臺灣來到烏魯木齊王洛賓的家中看望他(第一次住賓館,第二次直接要求住王洛賓家裡),也不會在臺灣3個月內一封接一封地連發15封信給王洛賓,傾情訴愛;不然的話,也就不會在聞知三毛突然不幸辭世的噩耗後,王洛賓極其悲痛,將一生中最後一首情歌獻給了三毛,為三毛而寫,三毛而唱,為三毛而泣!
  • 三毛與王洛賓的「忘年戀」,情由緣起又不可捉摸,有些愛終是錯過
    三毛與王洛賓的這場曠世「忘年戀」,留下的許多遺憾,只恨此心,未能與君同,不禁讓世人唏噓不已。情由緣起又不可捉摸三毛從小就喜歡王洛賓的歌,像《達坂城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等,都是她愛唱的曲,或許這就是兩人由來已久的淵源。直到有一天,三毛在報紙上看到了王洛賓的故事。王洛賓每天天黑時,總要看著破舊牆壁上已故夫人的遺像,為她彈一首曲子。
  • 世人皆知三毛與荷西轟轟烈烈的愛情,卻不知她與王洛賓亦有一段情
    我也是從那部電視劇初識了王洛賓,也是從那裡才知道他和三毛的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一個人的主動,他們便有了故事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訪問王洛賓後,發表了三篇《王洛賓老人的故事》,王洛賓的人生經歷和處世之道打動了三毛
  • 三毛自殺噩耗傳來,王洛賓為她在家中設立靈堂,撫摸發卡醉酒住院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醫院中用絲襪自縊身亡,年僅四十八歲,沒有留下遺書,只給王洛賓和好友小熊寄去了絕筆信。三毛自小便仰慕王洛賓,認為他能將祖國的西部民歌發揚光大,是一位很了不起作曲家。1989年的時候,香港女作家夏婕去新疆訪問了王洛賓,並且發表了幾篇文章。三毛看了文章之後十分興奮,產生了要親眼見見王洛賓的想法。
  • 三毛與王洛賓:藏不住喜歡,演不出熱情,兩人有意,卻終無果
    文藝女神與西部歌王的初識王洛賓的歌聲總是能夠讓人心中產生無限遐想。我想在他的心中也沒有想到,自己以後也為自己譜寫了一支有始無終的戀曲吧。三毛在小時候就對王洛賓的歌有著深深地感觸。而能夠讓三毛產生去見王洛賓的原因,也是因為《王洛賓老人的故事》在臺灣被發表後,裡邊的內容讓三毛感動吧。
  • 三毛跟王洛賓的忘年戀:千裡迢迢尋愛無果,分別121天後上吊自盡
    我本來是不想把奇女子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銜頭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 ——梁羽生1989年,漫畫《三毛流浪記》的作者張樂平先生家裡來了一個貴客,一個和他的漫畫主人公同名的著名作家——三毛前來專程來拜訪了他,三毛跟陳樂平表達了自己的崇拜,而陳樂平也稱讚了三毛的文筆。
  • 三毛繼荷西死後,愛上了比自己大30歲的男人:「西北歌王」王洛賓
    而知道原作者大名王洛賓,還是最近一年的事。三毛參加臺灣一個旅行團,赴敦煌、吐魯番遊覽。來到烏魯木齊,只是為了搭乘東返的飛機,只有半天的停留時間。旅伴們都去參觀這座邊疆城市,三毛卻徑直找到王洛賓住所。王洛賓這時還不了解三毛。
  • 王洛賓:西部歌王,用一生譜寫愛的戀歌
    四天後,王洛賓掙扎著坐到鋼琴旁,為三毛創作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一首情歌——《等待》: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且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