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戒毒的搖滾明星曾用一首歌推倒了柏林圍牆

2021-01-10 約翰檸檬的唱片店

1977年,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David Bowie)發行了自己的第12張錄音室專輯《「Heroes」》,這張專輯全程在德國柏林創作錄製。

那一年,距離1961年柏林圍牆的建立已經有16年之久。

同名歌曲《Heroes》從此響徹全球,在十年之後的1987年,大衛鮑伊在柏林舉辦了一場演出,場面震撼而動人。他本人可能也沒想到,這場演出和這首歌,成為了推倒柏林圍牆的催化劑。

站在柏林圍牆邊的David Bowie

去柏林洗心革面

華麗搖滾鼎盛的70年代,大衛鮑伊功成名就,與約翰列儂合寫的《Fame》更是把他推到了美國樂壇的頂尖位置。

這位搬去紐約的英國人,和一些藝術家或者社會混子在一起,毒癮越來越重,已經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雖說當時的藝術家沒幾個不吸毒的,就算被抓到也不會被封殺,但寶爺(大衛鮑伊愛稱)自省能力很強——發現這樣的生活只會在未來毀了自己。所以他決定換一個環境幫助自己戒毒。

華麗搖滾時期的David Bowie

戒毒的最關鍵是首先離開和自己一起吸毒的狐朋狗友,想到這裡寶爺打算離開美國。最好是再選一個開放有藝術性的地區又不會像紐約如此極端。

在60年代,寶爺就接觸過很多德國的藝術,弗裡茲朗的著名影片《大都會》曾深深吸引他。那時他就在音樂中借鑑過Tangerine Dream的風格。

《大都會》海報

寶爺先是在瑞士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痴迷於德國的音樂,於是決定和他的基友——朋克大王Iggy Pop——前往西柏林生活。

眾所周知,由於二戰的失敗,德國被其他國家佔據。柏林也被四分五裂,最終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圍牆,把柏林分成了冷戰雙方的不同陣營。

而柏林又整個處於東德的領地,於是西柏林地區成為了西德的一塊飛地,這個也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飛地。

西柏林成為一塊飛地

西柏林的物資全部需要西德空投過來,在這個城市可以看到東西方兩種意識形態的共存。大衛鮑伊在這個冷峻的城市裡開始了戒毒生活。

柏林三部曲

變色龍寶爺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觀察和了解柏林,在此期間也發表了三張全新錄音室專輯——《Low》《"Heroes"》和《Lodger》。華麗搖滾只輝煌了短暫的時刻,在這三張專輯中,大衛鮑伊完全蛻變,可以明顯的聽出他對於音樂的探索精神。

更偏愛氛圍音樂,實驗性的音樂,專輯有一大半曲目都是純器樂演奏作品。而《Heroes》這首歌成為了其中最有名影響最為深遠的單曲。

David Bowie在柏林公寓的陽臺

《Heroes》講述的一對情侶的故事,他們一個來自西柏林一個來自東柏林。歌曲的創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於錄音室就在距離柏林圍牆450米的地方,所以隨時都可以透過窗外看到它,用望遠鏡還可以看到東德的蘇聯軍人。

在錄音室裡,寶爺經常會在日落時分看到一位在西德的男人走上瞭望臺,而一位在牆那邊的東德女人也會走上瞭望臺,四目相對。然而一座牆隔開了他們。柏林圍牆在修築的當天,也阻隔了很多探親的人,人們在白天出門可能晚上就被牆阻隔開而永遠無法回家。但無論怎樣,人們對於自由和團員的嚮往都一直在。於是寶爺定下了歌曲的創作主題。

同時,已婚的音樂製作人和專輯的女和聲也有了曖昧,在工作間隙於柏林圍牆下偷偷接了個吻,這一幕被David Bowie看到後便決定寫進歌裡。一對在柏林圍牆下相愛的情侶,是一個有趣的素材。

製作人回憶當時的情形

在德國電子樂隊Neu!的靈感下,大衛鮑伊完成了這部傑作。

以下是《Heroes》的歌詞,中文翻譯來自豆瓣網友於念慈。

I wish you could swimLike the dolphins-like dolphins can swimThough nothing-nothing will keep us togetherWe can beat them-for ever and everOh we can be heroes-just for one dayI-I will be kingAnd you-you will be queenThough nothing will drive them awayWe can be heroes-just for one dayWe can beat them-just for one dayI-I can rememberStanding-by the wallAnd the guns-shot above our headsAnd we kissed-as though nothing could fallAnd the shame-was on the other sideOh we can beat them-forever and everThen we could be heroes-just for one dayWe can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We can be heroesWe're nothing, and nothing will help usMaybe we're lying, then you better not stayBut we could be safer, just for one dayOh, oh, oh, ohhh-oh, oh, oh, ohhh, just for one dayOh, just for one day我想你盡情遨遊 如海豚般,享受波濤洶湧,勇敢而自由儘管不能永遠在一起但是我們卻能永遠打敗對手 我們將成為英雄只為一天的不朽我將成為國王,而你將成為皇后即便無法駕馭這一切但是我們卻能永遠打敗對手 我們將成為英雄只為一天的不朽站在高牆邊,我從未忘卻槍口抵著我們腦後在安寧中,我們親吻著將羞辱丟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將感受這力量,無法反抗那時我們將成為英雄只為那一天的不朽沒有人會幫我們也許我們會倒下,我卻希望你能堅持住只為一天的輝煌 我們將成為英雄 我們將成為英雄我們將成為英雄 我們將成為英雄 只為這一天

吉他手Robert Fripp, 音樂人Brian Eno

戰後的柏林失去了大部分商業投資和工廠,基本也不存在著經濟和貿易。西柏林的人口也很少,大部分是學生和藝術家。整個城市似乎成為了一個巨型藝術工作室,寶爺在這裡祥和的生活,也完成了他的目的——戒除毒品依賴。

隨後他離開了這塊土地,十年後會來書寫更大的篇章。

西柏林聲波

1987年,在《Heroes》誕生十年之際,大衛鮑伊再度返回這座城市,參加柏林之聲(Concert of Berlin)音樂節的演出。

這場演出持續了三天,聲勢浩大,有七萬德國觀眾前往觀看。更有趣的是,演出地點就在柏林圍牆附近,儘管東德不允許人民觀看,但聲音的傳播是沒有阻礙的。於是很多東德人就在牆的另一邊聽完了演出。

Concert of Berlin現場觀眾

David Bowie在第二天演出,他用德語向牆那邊的人民交通——「我們向所有牆另一側的朋友們送上祝願」。音響把聲音傳到了牆的那邊,很快,無數青年都跑了過來。之後Bowie就演唱了這首意義非比尋常的《Heroes》,那一刻,沒有統一的兩國人民一起聽完了這首歌。

這首誕生在冷戰時期,具有特殊意義的《英雄》,響徹兩德的天空上,牆兩側的人民一齊合唱。幾百人為了翻越這堵牆而死,但無論如何,人們對於愛和自由的嚮往都無法阻擋。

演唱的時候,Bowie眼含熱淚,他說這是他最富有情感的一次演出。

David Bowie演出現場照片

僅僅過了一周,蘇聯元首戈巴契夫就被美國要求拆除柏林圍牆,而又歷經兩年,這堵牆才終於倒塌。兩德人民在團聚擁抱之後,也一定會聊起他們聽David Bowie時各自的感受。

2016年1月11日,這位偉大的藝術家離世。德國官方發文悼念這位英雄,感謝他對於推倒柏林圍牆所作出的貢獻。

德國官方發文悼念Bowie的離開

藝術從來無法正面對抗槍枝炮彈,而它代表的自由與勇氣卻比任何事物都更有力量。人們為了那永恆的一天,毫不猶豫選擇成為英雄。

相關焦點

  • 大衛·鮑伊與柏林圍牆
    謝謝你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並附上了鮑伊在2002年柏林演唱會的《英雄》一曲的視頻連結。德國外交部在推特致意大衛·鮑伊,感謝他「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鮑伊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這樣的讚譽是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一年多前就提到的。2014年,柏林圍牆倒下的25周年,大衛·鮑伊國際巡展在柏林展出,吸引了多達十五萬訪客。
  • 搖滾歌手的命運如何被專輯劇透
    將David Jones轉變為David Bowie的人叫Lindsay Kemp, 一位以啞劇聞名的舞蹈家。在他們合作的2年時間內, 他是Bowie的老師,同事也可能是愛人, 是他將舞臺戲劇的元素融入了David的音樂, 由此一種脫胎於傳統搖滾又截然不同的全新音樂類型誕生了: 一種加入了視覺藝術與幻想元素的搖滾。
  • 雖然柏林圍牆被推倒了25年,但牆還記得那些歲月
    柏林圍牆25年前就推倒了,痕跡卻仍然在,是為了遊客而留下。柏恩瑙街,關於這座城市那牆內牆外的歲月的記憶,更是清晰。這兒沒有什麼特意展示給遊客的設計,但人也並不少。早上沿著普倫茨勞堡走。漸漸風景變得灰沉沉,建於戰前的建築上仍留有彈孔。但如今人們卻可以在這兒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悠閒漫步在陽光下。
  • 解密:冷戰時美國曾欲用搖滾樂團擊敗蘇共
    有關文件顯示,美國曾想利用音樂偶像人物鮑勃·迪倫等人幫助撼動蘇聯共產主義的文化基礎,這些藝術家被列入美國政府的一個「夢想之星」名單中。鮑勃·迪倫比利·喬是第一個在蘇聯巡迴演出的美國明星,並被炒作為「美國流行音樂明星首次給蘇聯帶來完整的舞臺搖滾表演」。比利·喬
  • 他們用生命翻牆:柏林圍牆的血色記憶
    為了自由可上天入地 儘管奔向自由如此兇險恐怖,但很多東德人誓死一搏,他們以無窮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採取並創造出很多匪夷所思的逃亡方法,令世人大開眼界,佩服之至。4,地道:東柏林一個男子從他家挖地道,經過地道從柏林圍牆的下面鑽到了西柏林。這個地道挖了好多年,每天的土裝到汽車後備箱運走,終於這個深12米的地道挖通了,沒驚動東德秘密JC就帶走了好多人順利到達西柏林。
  • 柏林,牆
    諾曼·福斯特爵士為國會大廈修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玻璃圓頂,卻能與古典主義完美融於一體、交相輝映。正值深秋,道路兩旁的樹木如火焰一般的紅,遍地都是落葉。在國會大廈旁的河岸邊,一低頭,竟與柏林圍牆的遺址不期而遇,地上的銅製銘牌寫著「BerlinerMauer(1961–1989)」。
  • 《明星的誕生》曝主題曲 "推倒歌"《Push me》上線
    作為一首富有節奏感的舞曲,《push me》輕快動感的旋律很容易讓人「上癮」。演唱者們的歌聲風格各異,卻都年輕富有感染力,不少網友聽完都覺得「耳朵已懷孕」。因為「push」的空耳,有網友們給《Push me》取名為「撲哧歌」。而另一個來自網友腦洞產物的別名——「推倒歌」,則更受網友們喜愛與討論:「『Push me』不就是『推到我』的意思嗎?捂臉~」雖然被叫做「推倒歌」,其實《Push me》的歌詞充滿滿滿的正能量,表達了娛樂圈藝人對於夢想的執著追求、積極向上的奮鬥態度。
  • 《明星的誕生》曝光主題曲 「推倒歌」《Push me》洗腦上線
    《明星的誕生》曝光主題曲 「推倒歌」《Push me》洗腦上線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潘宣 2016-09-30 12:46:25
  • 柏林圍牆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倒塌的?
    不允許人民用手投票的政權往往也不允許人民用腳投票。1961年8月12日晚10時,在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烏布利希在他的別墅裡宣布了建柏林圍牆的決定,他說:「為了社會主義,我們必須這樣做。」  柏林圍牆是兩堵牆  很多人認為柏林圍牆是一堵牆,實際上,柏林圍牆是兩堵平行的牆,相隔約150米之遙,中間的區域是所謂的「死亡地帶」,內有警犬、瞭望塔、泛光燈、鐵絲網、防車輛路障和武裝警衛
  • 風格變了又變他是「搖滾變色龍」(組圖)
    密碼2:歌詞「重遊」柏林,緬懷青春1976年底,大衛·鮑伊和音樂人布萊恩·埃諾及伊奇·波普(Iggy Pop),一起在當時的西柏林租了一個小套間,開始了旅居生活。當時柏林圍牆依然矗立,也正是因為這道牆的存在,讓大衛·鮑伊寫下了《英雄》這樣的名曲。
  • 行走德國「柏林圍牆」下.「原創」
    在我的記憶中,對柏林圍牆印象最為深刻,我真的想看看這柏林圍牆,是怎樣一座世界著名的牆。民主德國為防止居民外流,一夜之間,在柏林城區,圍繞西柏林建起155公裡的圍牆,並且射殺逃向西柏林的人。西柏林成為蘇軍佔領區中一個孤島,國中國,實施非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用飛機空運物資作為供應。
  • 他一出現,什麼明星都靠邊站
    一句「搖滾音樂家」,不足以概括他的傳奇。僅從音樂上,他是華麗搖滾宗師,而在後期靈樂、放克、電子樂等多鍾音樂類型都有涉獵,並留下了傳世作品。如果用一個字去形容他,Sir想到的第一個,就是變。「搖滾變色龍」這個聽起來兩不相干的中性詞組,其實是對他的最大褒獎。
  • 披頭四樂隊是藝術搖滾的代表樂隊,沒有點人生閱歷,還真聽不懂
    在The Wall中,Roger Waters虛構了一個叫Pink Floyd的搖滾明星,並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心理歷程附著到這個虛構的人身上。這個自傳體的專輯有兩條主線,一條線是Pink Floyd的人生發展,包括從出生、在還很年幼的時候父親戰死、接受學校刻板的教育以及後來成為一個搖滾明星墮落而後猛醒。
  • 她是首位被曝光的吸毒女星,曾是搖滾歌后,退圈後兩嫁外國人
    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娛樂圈當中,有很多明星都曾經因為吸毒被抓,因為這件事情,有很多人的前程都毀掉了。但是在娛樂圈當中,第一位吸毒被曝光的明星是誰呢?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女明星,這也是一位大家曾經非常熟悉的女歌手,她的一生也是非常坎坷了。正文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名字叫做羅琦,她出生在中國的江西省,在她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唱歌,也曾經登臺演出過,所以她也算是一位小童星了。在長大之後,她依然非常喜歡音樂,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羅琦接觸到了搖滾音樂,之後就發自內心的喜歡搖滾音樂。
  • 一夜之間建起了阻隔幾百萬德國人的柏林圍牆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 現在柏林圍牆原址擁有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柏林輕軌北火車站和柏林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圍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 柏林圍牆兩邊的那些事
    有點跑題,本篇說說柏林圍牆兩邊的一些奇聞異事,同時輔以圖片,這些圖片有些是我照的,有些是引用的,因為很多重大歷史時刻本人沒有親身經歷當然就不可能拍攝照片了。     很多來柏林的旅遊者都會問這個著名的柏林圍牆到底在哪?可現在的不少柏林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了。你說不定還真找不到。事實上兩德統一之後,老百姓們都全力拆除了這面牆,如今僅保留了幾個區域。
  • 羅琦:打架,瞎眼,戒毒,為什麼大眾會再次接納這位大陸搖滾一姐
    有一天,主唱生病來不了了,羅琦拿著話筒,唱了一首《路燈下的小姑娘》,(這首歌是1987年鄧潔儀翻唱Modern Talking的《Brother Louie》的中文版)給大夥震住了:小姑娘可以啊!以後就你了!從那天起,羅琦開始了用嗓子養活自己的人生路。除了音樂,她沒有半點值得託付的,喝酒飆車,成了打發空餘時間,填補寂寞的辦法。
  • 有形的鐵幕:柏林圍牆是怎麼形成的?
    氣球只是一種逃離方式,為了穿過柏林圍牆,東德人有開卡車撞牆而過的,有偽裝成蘇聯軍官混過界的,有挖地道的,有自製潛水艇的,有偷扒在卡車底部混過的,有在樓頂用蹦床彈飛、然後傘降西柏林的,可謂上天入地、各顯神通。
  • 德國紀念柏林圍牆修建59周年
    本文轉自【中新網】; 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開始動工修建。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次年,兩德完成統一。59年後的今天,德國柏林舉行活動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圖為當地時間8月13日,一位路人凝視著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內擺放的花籃。
  • 德國導演文德斯:柏林圍牆倒的那晚,我們喝光了全部的酒
    德國導演文德斯:柏林圍牆倒的那晚,我們喝光了全部的酒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編譯 2019-11-08 14:1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