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錢厝: 「網紅」村留住鄉愁

2021-01-08 澎湃新聞
古田錢厝: 「網紅」村留住鄉愁

2021-01-03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閩東日報》第A06版 截圖

近日,「寧德交通旅遊廣播」「寧大大」「寧德熱點」「古田門戶網玉田在線」等寧德本土眾多公眾號轉載了「寧德『土豪』景區,竟拿銅錢鋪路!走完感覺打開財富之路?」這篇推文,錢厝村再次走進公眾視野,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記者了解到,位於古田縣大橋鎮西南部的錢厝錢來山風景區裡正在施工的全國首座「玻璃錢道」吸引了眾多愛好旅行的人們好奇的目光。錢厝村走紅一時,吸引目光的遠不止此。

錢來山原創歌曲《找一間民宿留下》在寧德音樂匯公眾號、QQ音樂、抖音等音樂和短視頻平臺發布後,目前以這首歌曲為配樂發布的景區視頻瀏覽量已超百萬。據介紹,景區將陸續推出更多原創歌曲,讓人們更好地感受景區文化,享受休閒時光。

「錢厝」成新晉「網紅」村

@秋天的童話:驚詫,這麼多錢啊。在哪?在哪呢?就在古田大橋錢厝了。

@紫薇:這個景區還有幾萬株櫻花呢,期待去感受一下!

@小白:錢厝、錢村、錢道,全村人都姓錢,真是太有特色了!

據悉,玻璃錢道上鋪有百萬枚銅錢,每一步都金光閃閃,同時,還有我國不同朝代最具代表性的150種銅錢鋪成的巨大 「錢」字。鳥瞰玻璃錢道,就像兩把金燦燦的鑰匙,走完玻璃錢道,仿佛獲得了打開命運和財富之門的鑰匙。

除了玻璃錢道,錢來山風景區還有一條「有錢路」,它全長666米,由上萬塊巨大的銅錢石刻鋪成,連接著荷花梯田和櫻花谷。這兩條「用錢鋪的路」,是錢來山風景區獨特「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元旦和春節假期,不妨到錢厝走走,也許能拾起你的鄉愁,也帶來新一年的好運。

據介紹,錢來山與千年臨水宮的直線距離僅1.2公裡,是傳說中臨水夫人上山採藥的歇腳地。環繞著錢厝村的錢來山風景區,用遊步道串聯起荷花梯田、櫻花谷、820山谷、飛瀑谷、財神廟、有錢穀、谷裡農場7個片區,打造福建首個「錢文化」山水旅遊風景區,成為集山水觀光、「錢文化」互動、農耕體驗、非遺文化傳承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目的地。

這裡有尋找回來的鄉愁

鄉愁是什麼?

是一間老屋,一棵榕樹;是炊煙嫋嫋,雞犬相聞;

是溪水中嬉戲的童年記憶,是離家多年無改的鄉音……

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韻、靈魂和根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鄉愁記憶。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如今,不少鄉村的青壯年大量流出,祖宅荒廢,讓異鄉遊子的「鄉愁」,成為難以釋懷的「鄉痛」。

2020年12月27日,記者驅車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錢厝村,只見一座座黃牆青瓦的中國風建築矗立村中,綠樹成蔭,環境整潔。

錢厝村是寧德的重點僑村,在外華僑達2000多人,村中僅剩百餘人,且老年人佔了大多數,主要以傳統耕作和水果種植為業。

「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們大力發展旅遊業。」錢厝村村主任於啟叔告訴記者,2017年,錢厝村響應「大力倡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自然觀光與生態休閒並重發展、以創A為目標,發揮古田特色臨水文化」的旅遊發展戰略目標,建設錢來山風景區後,每到周末、節假日,村裡都會迎來成百上千的遊客,有古田縣、大橋鎮的本地遊客來一日遊,也有寧德、福州、廈門等周邊遊客來住民宿、遊古厝、賞美景。

拳拳之心只因故土難離

投資6000多萬元建設這個景區的,正是一位從錢厝走出去的「80後」青年錢小振,在上海打拼的他,3年間往返於上海和古田,出資出力、出謀劃策,還將廢棄的錢厝學校「知青房」,修葺改建成「屋裡廂」民宿。

「屋裡廂,在上海話裡是『家』的意思,我不想讓家鄉在城鎮化進程中消失,我想留住鄉愁。將家鄉的旅遊文化落地展現,這是我熱愛並願意一生去踐行的。」錢小振說。

「屋裡廂」是錢庴村的第一間民宿,錢小振還有更遠大的目標,他要讓總面積1000多畝的錢來山風景區,帶動錢厝及周邊幾個村莊的旅遊業,發展出連片的民宿群,振興鄉村經濟。

@豔豔:如今的錢厝村已經大不一樣了,歡迎來遊玩。

@陽古:這安靜美麗的地方,快樂不打烊。

@極風:找一間民宿留下,隔著玻璃窗看晚霞。

來源:閩東日報

原標題:《古田錢厝: 「網紅」村留住鄉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破解老厝保護與利用難題 福建屏南「空殼村」變「網紅村」
    幾位遊學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倚著老厝的籬笆,面對著潺潺溪流,在畫板上印上一幅幅鄉村畫卷,而他們背後的土胚老厝內,兩位年輕的樂手一把吉他一面手鼓,樂聲飄出老厝的木窗迴蕩在不遠處的廊橋裡。兩位樂手都是龍潭村的新村民,2019年帶著一家人駐村創業,租下一套百年老厝開起了音樂休閒吧。
  • 古田之路——講述遺忘的古田往事
    3、謝閨蜜古下日頭圓隆隆,姐妹送我去籠中,梨花開在梨坪村,多謝姊妹送半路,三月扎濟共椅坐,四月挑花共花箱,(扎濟:古時候女紅)挑花繡朵箱未滿,棒打姐妹兩分散。4、思父母再罵父母無主心,一心只管賣女錢。過了巴地到到浙洋,今日開始是孤身。
  • 一起走進阮厝這座特色民俗文化村——蟳埔
    近日,泉州市「鄉村記憶文化」項目建設成果網絡巡展走進豐澤區特色民俗文化村——蟳埔社區,帶你一起走進這座千年漁村。 民俗文化村 豐澤·蟳埔社區
  • 新厝江兜鄉土館 百年古厝聚鄉愁
    通過場景實物,圖文語音等形式,從清末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各個時期,把具有福清味、莆仙味、古早味的東西,把老華僑特色、傳統民俗、「媽媽的味道」的情景展示給大家,讓大家重拾兒時記憶,感受鄉土氣息,留住鄉愁。
  • ...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會客廳」留住鄉愁 點「靚」藏馬
    藏馬鎮大馬家疃村地處丘陵地區,冬日時節,風過鄉野,儼然成了煙雲流潤的疏離畫境;田疇沃野,養育著世代農耕的大馬家疃村人。「鄉村會客廳」由普通的民居小院打造而成,牆院上繪畫著引發人們鄉愁的美麗畫面。駐藏馬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通過對大馬家疃村進行深入調研和走訪,了解到大馬家疃村268戶村民家中,共有57處房屋處於長期閒置狀態;同時,藏馬鎮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怡人的自然風光。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隴南康縣朱家溝村:紅綠意蘊留鄉愁
    康縣朱家溝民宿 本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12月22日,隴南康縣朱家溝村鄉村民宿,壁爐的柴火燒著正旺,房間裡不覺得寒冷
  • 武漢黃陂大餘灣景區加快提檔升級,永不消失的村莊留住鄉愁
    《中國紀錄》新媒體 高凌翔 武漢黃陂報導大餘灣景區是武漢市黃陂區4A景區之一,隨著疫情持續好轉,大餘灣景區通過新改建基礎設施、修繕老房子恢復古村落原有風貌等舉措加快提檔升級步伐,打造永不消失村莊留住鄉愁。
  • 留住工業鄉愁地!溧水首個工業文化產業街區啟動建設
    讓品質城市留住青蔥記憶,讓都市文化窺見斑駁歷史。突破思維 留住溧水人的工業鄉愁飛燕,見證了溧水工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變遷。1958年,飛燕正式建廠,當時廠名為地方國營溧水機械廠,廠址位於老城隍廟後側;1965年,該廠從城隍廟遷至中山東路,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
  • 「留住古村,就是留下鄉愁」——江西永新洲塘古村「重生」記
    新華社南昌5月4日電題:「留住古村,就是留下鄉愁」——江西永新洲塘古村「重生」記新華社記者範帆青石板路旁的苔蘚爬滿牆根,木質窗雕的花紋精緻典雅,18棟百年老宅被縱橫交錯的巷道分隔,流露出歲月的底色……行走在江西省永新縣高市鄉的洲塘古村,處處散發著古樸而又厚重的歷史氣息
  • 泉州市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
    鄉愁仍在 古厝未老  雕梁飛簷、紅磚白脊,秋日裡的華山村古厝群,掩映在青山綠野間,令人驚豔。隨著首期古民居修復工作完成,這個位於石獅市靈秀鎮的中國傳統村落,風貌重現、氣質卓然。繼華山村2019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泉州市級重點扶持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來,華山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今年又被列為省重點改善提升「十鎮百村」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在各級的關注、支持下,華山村經過保護提升,留住了鄉愁記憶,生機煥發。  從華山古民居的入口開始,一種厚重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 泉州高新區(臺商區):「黨建+」激活鄉愁記憶 「番仔樓」賦能鄉村振興
    素有「十戶八九僑」之稱的龍蒼村,位於泉州高新區(臺商區)東園鎮,面積不大的村子裡坐落著30多幢「番客樓」,靜靜地展示龍蒼村華僑們的美麗鄉愁。  而當這美麗鄉愁與紅色黨建相遇時會出現什麼不一樣的火花?
  • 留住鄉愁!韶關仁化環丹鄉村美景醉遊人
    載著父母到董塘鎮江頭村參加農民豐收節,帶著放假的小孩到董塘鎮安崗「紅色村」探訪革命遺址遺蹟,約上同學到董塘鎮新龍村的農家小院品茶聊天、吃農家菜…… 國慶中秋假期1-7日,韶關市仁化縣環丹美麗鄉村遊遊客量同比上升近5個點,厚厚的鄉情,濃濃的野趣,讓各地遊客流連忘返。
  • 保護閩南古厝 留住美麗鄉愁
    原文連結:《保護閩南古厝留住美麗鄉愁
  • 堅守@臺東 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留住「鄉愁」
    作者:韓淼 陳鍵興攝影:王慶欽只靠老一輩,想要留住鄉愁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臺東,一個人口只有22萬多、聚集了大量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的地區,還有許多像陳春妹這樣的人,希望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留住那份獨特的「鄉愁」。 在以稻米聞名的池上鄉,郭麗津帶著她的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團隊為當地居民提供培訓與服務,幫助他們發現故鄉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學會講故事,創造出落實「慢活」精神的鄉村社區。 郭麗津在臺北工作數年,
  • 古厝新生,看連江三落厝如何成為網紅古厝
    風光旖旎,古蹟繁多的福州市下轄縣——連江,有許多網紅打卡地,連江不僅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地理優勢,也有斑駁古建築值得細品。「連江夕陽漁邊」新晉網紅三落厝,是連江迄今為止發現的保護得最好、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落。它位於連江丹陽鎮坂頂村,依山傍水,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全厝為木石結構,坐東朝西。
  • 霞浦牙城新厝黃氏晉祖撰譜慶典
    新厝黃氏宗祠始祖為紫雲派守恭公,曾在泉州舍宅建開元寺。而後,先祖由泉州分遷安溪縣,不久再遷永福(永泰縣),迨明未清初康熙年間,黃廷瑞、廷球二公秉慈母林氏避世亂之議,由永福轉遷福寧州七都梅花村,並與王、鄭、林、何五姓共同買山地而隱居此地。三世公黃世蘭於乾隆年間遷入新厝,至今三百多年。
  • 廣西「網紅村」被摘牌,活該!
    (素材來源:抖音@新聞夜班廣西)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他們還計劃了一個「網紅村正式開村」的活動。活動當天,他們在村頭立了一塊「網紅村」的牌子,隨後就開始了一場「群魔亂舞」的直播。所以,「網紅村」的牌子立起來還沒幾天,就被相關工作組拆除了。「東方不敗團隊」裡的人,也被叫去進行思想教育,要求他們刪除為了博眼球拍攝的一些毀三觀的視頻,相關帳號也相繼遭到了封禁。
  • 全面小康四川行來閬中五龍村 品「網紅」奶奶手磨咖啡
    昨天,「全面小康四川行」秦巴山區採訪團來到了本次採訪之行的首站——閬中市天宮鎮五龍村,見證鄉村旅遊發展給當地帶來的巨變。 五龍村,緊鄰天宮院4A級景區,距離閬中古城僅20餘公裡,交通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以前我連咖啡是啥都不曉得,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喝過我做的咖啡啦!」
  • 「留住鄉音,記住鄉愁」,我在北侖,挺好的!
    「留住鄉音,記住鄉愁」,我在北侖,挺好的!
  • 禹州又出現「網紅」村!堪稱無梁版的「富春山居圖」超美!
    我市無梁鎮黨委書記朱軍輝通過節目分享了無梁鎮在「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中,用不同的色彩在深度貧困村大木廠村描繪出無梁版的「富春山居圖」欄目一播出受到無數網友點讚禹州市無梁鎮大木廠村地處深山區,以前經濟落後蓋不起房,群眾大多分散居住在土洞內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近幾年,該鎮黨委、政府致力於引導群眾擺脫思想貧困打通山裡山外,靠大山行脫貧之路把搬不走的大山打造成支撐發展的頂梁柱,將大木廠村打造成鄉村振興「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