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年的今天,辛棄疾出生。他,生於亂世,出身行伍;他,矢志抗敵,奔走沙場,血濺戰袍,最終卻不得不以筆為劍,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和嘆息。他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他的詞,藝術風格多樣,既有氣吞山河的豪氣雲天、大氣磅礴,也有退居山野的悠然閒適、多情細膩。他的詞,是否你也爛熟於心、信手拈來?是否也曾鼓舞你,讓你熱血難涼?
《辛棄疾的英雄豪情》
作者/葉嘉瑩
節選自《南宋名家詞選講》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稼軒詞,我伯父喜歡藏書,他收藏了一套精美的稼軒詞,是元朝的木刻版本,我曾把那套書放在書桌前。
有人曾問我:「葉老師,你平生念了這麼多人的詩詞,如果在這些詩人詞人中找一個人與你做朋友,你願意找誰?」我想了半天,最後說只能是辛棄疾。辛棄疾這個人真的是有眼光、有見解、有才能,而且懂權變的豪傑之士。我這樣說畢竟口說無憑,只要講他平生的幾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在辛棄疾差不多二十一歲的時候,北京的耿京起義。耿京本是一個農民,他趁金主完顏亮帶兵北伐,後方空虛之際,聚眾起義,聲勢浩大,發展到幾十萬人之多。當時辛棄疾自己也已聚集了兩千義士,而他居然率眾投奔了耿京。
從前我與四川大學的繆鉞教授合寫過一本《靈詞說》,辛棄疾那篇是我負責寫的。在文章中我曾提到,辛棄疾到了南方以後,曾給南宋的皇帝上了很多封論政治論軍事的奏疏。在他的《十論》中,有論戰的一篇文章,他說,一般情況下,農民頭腦比較簡單,他們很容易就揭竿而起了,可是因為考慮得不夠周密,很容易導致失敗;士大夫呢?他們考慮得雖然周到,但是缺乏勇氣,因此知識分子最好與農民相結合,這樣才容易成事。
一般的士大夫往往自命不凡,不肯低首下心地去跟農民合作,而辛棄疾真是了不起,他自己也有隊伍,卻投到農民起義軍領袖耿京的麾下。而且他曾對耿京說:你雖然聚集了幾十萬義軍,可是如果與祖國沒有聯繫,就失去了根基,不能夠成就真正的大事。耿京同意他的話,於是派辛棄疾等人渡江,去建康見高宗。高宗召見了他們,並且給了他們封賞。從此,後方的起義軍就與政府取得了聯繫,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我們中國確實出過一些偉大的仁人志士。
辛棄疾的詞,有的寫自然山水,有的寫兒女柔情,然而在這種種不同之中,他所隱藏的底色是什麼?我們說辛棄疾的詞是一本萬殊——從一個根本生出千萬種不同的姿態,不管他寫的是什麼,他的底色都是那種英雄豪傑的志意在被摒棄壓抑中所受的挫折,這本身就是含蘊曲折的。正是因為他的本質是雙重的曲折的,所以,儘管他用像詩那樣直接言志抒情的表達方式寫了很多豪放的詞,但他的這些「詩化之詞」仍然有詞的特美。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西北是什麼地方?是淪陷的神州,是北宋的大好河山。可是,他沒有說這些,他只是說:我看到西北方的天空上的浮雲。
「倚天萬裡須長劍」,如果西北有浮雲,我就需要用一把長劍把它掃蕩了。為什麼長劍可以掃蕩浮雲?這齣於《莊子》。《莊子》有《說劍》一篇,用了一個比喻,他說有這麼一把了不起的劍,可以「上決浮雲,下絕地紀。」
像辛棄疾這樣的英雄豪傑,本來需要一把寶劍來「上決浮雲」,收復西北的神州,那麼他有沒有得到這樣的劍?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今天來到這裡,我看見了什麼?我只看見四周聳立的高山,如此的阻絕,如此的寂寞,而劍潭中的寶劍在哪裡?潭是空的,而且潭水非常寒冷。再向上看,茫茫的天宇上,只有一片明亮的月光和淡淡的疏星,哪裡有劍氣的光芒?
但辛棄疾不是一個甘心失敗的人,他要找一找。「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燃犀」的典故出自《晉書》中的記載:據說溫嶠平定了一次戰亂,回來時經過采石磯。采石磯也叫牛渚,聽人說水下有神怪之物。便叫人燃犀下看,因為普通的燈火蠟燭一遇水就滅,傳說用犀牛角燃著在水中就不熄滅,火光一照,果然見水中有稀奇古怪的東西在遊泳。
辛棄疾說,為了找到寶劍,我也點上一個犀牛角,但是我還沒有下去,剛剛走到水邊的欄杆旁,天上的風雷就震怒了,底下是魚龍的慘變。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他在湖南建立飛虎營,被人說是「殺人如草芥,用錢如泥沙」;他在福建製造盔甲,設立備安庫,被人說成「殘酷貪饕,奸贓狼藉」:每當他要有所作為,那些壓抑讒毀馬上就來了,他現在不是又被免官了嗎?上片主要寫風景,但是他寫得百轉千回,包含了多少悲哀、多少感慨!
寶劍沒有找到,飛又飛不起來,那麼以後怎麼辦呢?寫到這裡就出現了一個轉折,「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當你真的不能再上馬據鞍、殺敵復國的時候,你何妨找一個地方安安穩穩、自由自在地生活呢?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俯仰人間千古興亡,多少朝代興起,多少朝代滅亡,我辛棄疾一生一世不過百年,我有多少悲哀?又有過多少歡樂?就在今天,一時之間,千古興亡的悲慨、百年悲笑的往事都湧上了我的心頭。
「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此時已是日暮黃昏,看來船不會再向前走了。我辛棄疾一心想要奮發有為,但國家情勢卻像船一樣被系在了岸上,無法再前進了。
《水龍吟》是辛棄疾歷經挫折失意之後的作品,是辛棄疾豪放的詞。他寫得慷慨激昂,有直接的感發,具有詩的美;同時有幽微曲折的言外之意,具有詞的美,這是詩化之詞中最高的一種境界。
辛棄疾 · 詞
辛棄疾的詞,
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
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
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
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青玉案 ·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宋]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
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辛棄疾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
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
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
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
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
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搵英雄淚?
《一剪梅·遊蔣山呈葉丞相》
[宋]辛棄疾
獨立蒼茫醉不歸。
日暮天寒,歸去來兮。
探梅踏雪幾何時。
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岡頭曲岸西。
一片閒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鳥不須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宋]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
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圖/視覺中國
你最喜歡辛棄疾哪一首詩詞?
點擊「寫留言」分享🍃
你點的每個在看 我都認真當成喜歡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偉 編輯/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