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七八十年代電影插曲,被稱為大陸流行音樂鼻祖的她,為何每十年總要陷入一次輿論風波?

2020-08-28 人民藝術家

「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留在,我的心中……」1980年2月,一曲《鄉戀》經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傳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40年後,這首歌的原唱,曾因這首歌深陷輿論風波的李谷一被評為謳歌改革開放的歌唱家,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歌唱家李谷一

40年間,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幾乎歷經從「無」到有,重新發展,而這背後,更凝結著一代代歌唱家、詞曲創作者以及相關從業者不懈的努力。

每片必歌,每歌必李谷一

大概沒有任何一位歌唱家像李谷一一樣,與大銀幕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繫。

上世紀70年代,李谷一開始為電影和電視劇演唱主題歌和插曲。1976年出品的特殊時期最後一部電影故事片《南海長城》的插曲《永遠不能忘》便是由李谷一演唱的。

電影《南海長城》劇照

特殊時期結束後,我國迎來文化藝術的復興,電影事業走在了時代浪潮的前端。那時,不管是故事片、紀錄片還是科教片,都配有插曲,而這些插曲的演唱者,往往都是李谷一。

第一部電影故事片《黑三角》的插曲《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是由李谷一演唱的,《淚痕》的插曲《心中的玫瑰》是由李谷一演唱的,風靡全國的電影《小花》的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以及主題曲《絨花》也是由李谷一演唱的。

電影《小花》劇照

李谷一幾乎壟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電影銀幕,有時候是作曲家來找李谷一,有時是電影導演點名要她來唱,還有時候是製片廠的領導指定由她來唱,就連這些插曲也是根據「李谷一」量身定做。

80年代,整個電影市場形成了「每片必歌,每歌必李谷一」的現象。很多觀眾為了能多聽一下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甚至不惜走進電影院將這些電影看了七八遍。

李谷一舊照

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首場春節聯歡晚會,影視OST女王李谷一演唱了9首歌曲,創下了「春晚演唱歌曲最多歌手」的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她的一曲「黃色歌曲」《鄉戀》,不僅將晚會現場的氣氛推向了最高潮,也意味著中國大陸對於流行音樂的解禁,李谷一也因此被稱為「大陸流行音樂鼻祖」。

李谷一在首屆春晚演唱《鄉戀》

1984年除夕,李谷一再次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深情演唱了一曲《難忘今宵》。沒想到,這一唱就是38年,如今的《難忘今宵》早已成為春晚的標誌。

用觀眾的話說,提起李谷一就會想到《難忘今宵》,提起《難忘今宵》就會想起李谷一,兩者都在才是春晚。

1984年春晚李谷一首唱《難忘今宵》

不僅如此,李谷一還是最早走出國門的內地歌唱家,早在1985年便分別在法國巴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舉辦了四場獨唱音樂會,在海外掀起了「李谷一熱潮」。

1985年李谷一在法國、荷蘭舉辦獨唱音樂會

歌手想要唱紅一首歌不難,首首唱紅卻太難得,而李谷一,正是這樣的歌手。

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

李谷一巨大的成就背後,卻深藏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李谷一舊照

李谷一於1944年出生在雲南昆明,年紀很小便跟隨父母遷回老家湖南長沙,居住在嶽麓山腳下的至善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李谷一的骨子裡,有著湘妹子的直爽與潑辣。

李谷一舊照

17歲時,她被選入湖南省花鼓戲院,3年後便挑大梁主演了花鼓戲電影《補鍋》,榮獲1964年和1965年湖南省和中南五省優秀表演獎,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

然而,也是這部戲,使得李谷一在1970年被下放到瑤寨。在那裡,她當了4年的「衛生幹事」,不僅要自覺清洗花鼓戲團的痰盂和便池,還要充當赤腳醫生,為大家開藥打針拔火罐。

1965年《補鍋》團隊在懷仁堂受周總理等中央首長接見

1965年李谷一等受邀觀摩國慶遊行大檢閱

1974,李谷一歷經兩次失敗,終於考入中央樂團,擔任獨唱演員。

1979年12月底,萬裡長江系列片《三峽傳說》在中央臺播出,第二天,《文匯報》刊發消息稱這部電視劇裡有一首很優美動聽的歌曲,緊接著,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每周一歌》欄目播放了這首由李谷一演唱的《鄉戀》。

李谷一為《三峽傳說》演唱插曲《鄉戀》

隨著歌曲的風靡,風波也接踵而至。這首與以往「高、快、響、硬」的風格截然不同的歌曲,被冠上了「靡靡之音」「腐蝕群眾」「廁所歌曲」的帽子,演唱者李谷一也成為了很多專家口中的「黃色歌女」。

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組織了一個「群眾最喜愛的15首抒情歌曲」評選活動,15首歌裡,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佔了4首,還不包括雖然得到十幾萬張投票,但因爭議過大未能入選的《鄉戀》。

李谷一舊照

為了抵制「流行歌曲」的浪潮,反對派抨擊道,「投票的都是流氓,這是流氓喜歡的歌」,甚至還組織了與此對應的「15首革命歌曲」評選,結果參與人數寥寥無幾。

隨著爭論越發激烈,音協領導出面,希望李谷一改變一下唱法,重新錄製《鄉戀》,李谷一所在的中央樂團也不得不警告她:「如果再這樣唱下去,樂團便沒有適合你表現藝術才華的土壤了,只好請你另謀高就,最好是回湖南。」

李谷一舊照

在那個年代,被工作單位辭退,幾乎意味著李谷一的藝術生命要就此終結。

然而,李谷一隻留下一句:「我就是個倔脾氣,你不讓我這麼用,我就這樣用!你不要我這樣唱,我就非要這麼唱!」

李谷一舊照

支撐李谷一說出這句話的,是廣大群眾對她的支持。

被輿論裹挾之時,李谷一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觀眾來信,下鄉演出,全場觀眾高喊著李谷一的名字,紛紛要求要聽《鄉戀》,甚至李谷一剛唱一句,便能引來全場大合唱。

1983年春晚開設了4條觀眾熱線,是成千上萬觀眾的觀眾來電,逼迫著廣電部部長吳冷西作出了解禁《鄉戀》的決定,為李谷一正了名,使她擺脫了長達3年的口誅筆伐。

1983年春晚,李谷一含淚演唱《鄉戀》

也許是因為自己遭受過誤解,受到過委屈,李谷一格外「護犢子」。

1982年,李谷一受命組建中國輕音樂團,帶領著團隊躲過了「反精神汙染」的危機,克服了沒有經費支持、自負盈虧、沒有國家編制和人員指標、沒有辦公和排練地點等困難,歷時4年,將其打造成一個成熟的音樂團體。

她發掘了付笛生、任靜、韋唯、張宏生、黃卓等一大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在崔健和搖滾樂尚有爭議之時,力排眾議邀請崔健演出,尊重和保護著中國流行樂壇的新鮮血液。

中國輕音樂團部分演員簡介

1991年,因為一篇不實報導,李谷一一怒之下將輕音樂團當紅歌手韋唯和報導作者告上法庭,被稱為「中國樂壇第一案」。

2000年,已是東方歌舞團黨委書記兼第一副團長的李谷一,因為揭露歌舞團領導班子的腐敗問題,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遭受恐嚇與威脅,她毅然退出領導崗位,以示清白與決心。

擔任青歌賽評委期間,她毫不避諱選秀節目潛規則,一句「在同等演唱水平前提下,長得漂亮一些的選手要佔便宜」也曾引起軒然大波。

對於這些,李谷一從來不放在心上,用她的話說,湖南妹子「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

成功的歌唱家,卻不算賢妻良母

在工作方面,李谷一直言無愧於心,可面對家人,她卻有說不盡的自責與愧疚。

李谷一曾經與自己的恩師金鐵霖有過一段婚姻。當初,他們不顧世俗的眼光,談起了師生戀,又在重重反對聲中步入了婚姻。

李谷一與金鐵霖

可是,隨著李谷一的聲名日盛,兩個人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少,又因為遲遲懷不了孕,金鐵霖怕耽誤李谷一當媽媽,提出了離婚。

後來,李谷一的鐵桿歌迷肖卓能走進了她的生活。婚後不久,李谷一生下了兩人的女兒,在肖卓能和李谷一名字裡各取一個字,取名肖一,寓意兩人堅貞的愛情。

李谷一與丈夫肖卓能

生下女兒不久,李谷一又回到了舞臺。80年代初,李谷一正遭受著批判,還要跟隨中央樂團下鄉慰問演出,最忙的時候,一年演出200多場,幾乎沒有時間回家。

因為丈夫工作也很忙,夫妻兩個不得已將4歲的女兒送到了外地親戚家,半年以後,當李谷一去看女兒時,女兒變得又瘦又黑,幾乎已經不認識媽媽。

李谷一與女兒肖一

後來,李谷一受命組建中國輕音樂團,又是忙得不可開交。

有一次,李谷一正帶團在外地演出,女兒卻在學校摔倒,導致手臂骨折。李谷一忍著心痛,沒有回家,卻在半月後得知,女兒的骨頭接歪了,需要打斷重接。

這時,正趕上丈夫也在發高燒,家裡的老人催促李谷一趕緊回家,李谷一卻因為正在南寧劇院演出,怕對不起觀眾,只在電話裡跟孩子說了一句:「孩子堅持住,媽媽很快就回來了。」

手術做完後,家裡人給李谷一打電話,聽到女兒哭著說「媽媽我好疼,你快回來」,李谷一淚如雨下。

李谷一與女兒肖一

可是,媽媽李谷一的全部精力還是都投放在輕音樂團上。

輕音樂團沒有辦公和排練地點的時候,李谷一把團員們叫到自己家開會,40多人把14平米的小客廳圍得水洩不通。愛人下班,只能躲到外面抽菸,或者到廚房站著看書,女兒放學,也只能躲進保姆那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裡,趴在床上寫作業。

李谷一作為團長,對待團裡的年輕人無微不至,大到演出安排,小到衣食住行,她都要一一過問。以至於有時候,女兒都在想,是不是不做李谷一的女兒會更好。

1985年李谷一為首鋼工人演出

小時候,她叫李谷一「媽媽」,可李谷一總是聽不見。後來,她跟著輕音樂團的老師一起叫李谷一「李團長」「李老師」,不論聲音多小,李谷一反而一下就能聽見。從那之後的十幾年裡,女兒再也沒有叫過李谷一「媽媽」。

兒時的隔閡,往往一旦產生就會持續一輩子。女兒長大後,跟母親相處起來,也總像是「兩個女人在對話」,始終存在著感情距離。

對此,李谷一也只能哭著說一句:「我不是個賢妻良母,我愧對於家庭,對不起女兒。」

李谷一與女兒肖一

2000年,李谷一因舉報東方歌舞團事件陷入輿論風波,身心俱疲,病倒在醫院。可是同一時間,丈夫肖卓能在雲南出差時突發腦溢血,陷入深度昏迷。權衡之下,女兒請假去了雲南照顧爸爸,只能將媽媽託付給親戚照顧。

經歷這一場考驗,女兒與媽媽的關係卻破了冰。

李谷一與丈夫肖卓能

此後,李谷一從東方歌舞團領導崗位退下來,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丈夫,關心女兒。

李谷一曾對女兒說過一句話,「肖一,媽媽忙了一輩子,對你和爸爸付出太少了。原來,再多歡呼也抵不過你爸的一個憐愛的眼神,再多風光也抵不上有你為我喝彩,你們才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2019年,李谷一與丈夫肖卓能合照

可惜的是,2020年5月29日,李谷一的愛人肖卓能先生去世,永遠離開了李谷一和女兒。

相關焦點

  • 74歲登春晚17次,她是大陸流行音樂鼻祖
    文/黃老邪東方衛視春晚中,霍尊和李谷一老師兩人合唱了一首《一念花開》,人們驚嘆於美妙中國風音樂的同時,更加感慨霍尊李谷一兩位神仙組合,儘管年齡相差懸殊,卻在曼妙的音樂烘託下,令人在視覺方面感到心曠神怡,「霍尊李谷一合作太仙了」也瞬間登上熱搜。
  • 八十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到底有多火?
    不可一世的天王天后,不能超越的唱片銷量,不拘一格的另類搖滾,不可思議的音樂電視,這一切構成流行音樂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彩。毫不誇張的說,那是一個「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的年代,整個流行音樂都似乎要在十年內徹底燃燒殆盡。至少麥可·傑克遜就把最好的自己都留在了八十年代。
  • 10首七八十年代的老電影歌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值我國結束十年動亂、改革開放初期,電影業迎來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時期,恢復上映了一大批文革前的中外優秀影片,引進了一批外國新片。同時也新拍攝了一批新影片,今日與跟大家分享的是這個時期拍攝的一些影片插曲。
  • 耳熟能詳的七八十年代中文流行金曲有他
    開始前我想先聊聊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這部電影,來開始今天的分享。片中男主因緣際會,一頭撞進他心目中巴黎的黃金時代——那是艾略特、畢卡索、達利以及布努埃爾們在塞納河畔漫步、抽菸、爭論藝術觀點並且創製各自美學樣態的時代。
  •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歌手:毛阿敏、劉歡、田震、崔健、韋唯、那英
    毛阿敏大陸的八十年代,當代流行音樂正處於萌芽狀態,翻唱模仿港臺歌手風靡一時,但不管怎樣,都給廣大老百姓開拓了娛樂的空間。,聲情並茂的唱腔和活潑健康的舞臺形象令沈小岑風靡整個八十年代。她獲得的歌唱大獎不計其數,包括文化部"十大歌星"和中國首屆金唱片獎。1984年田震出道唱歌;並在1986年,以經典曲目《最後的時刻》奠定了自己的歌唱地位,她的歌曲演繹持續到新世紀。如:愛如彩虹、執著, 野花、鏗鏘玫瑰, 水姻緣、好大一棵樹, 執著、乾杯朋友。
  • 中國流行音樂開山鼻祖黎錦暉,大陸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源頭
    今天有幸看了黃新原寫的一篇《黎錦暉的人生旋律》文章,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陸的流行音樂就已經很是「流行」了。最初接觸流行音樂大概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我正在濟南師範大學校園裡,鄧麗君、譚詠麟等港臺歌星的歌風靡一時,我一直以為大陸的流行音樂是從港臺傳過來的,現在才知道大陸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源頭。也顛覆了我幾十年對於流行音樂起源的認知。
  • 她被稱為華語樂壇流行音樂的裡程碑,這不無道理!
    聽過她歌聲的人,只要再次聽見前奏響起,就知道,是她。她仿佛永遠屹立在七八十年代,隔著悠長的時光,依然能瞥見那道溫婉典雅的身影。1966年,臺灣文娛產業已經起步,金馬獎唱片公司舉辦歌唱比賽,13歲的鄧麗君以一首《採紅菱》拔得頭籌,獲得冠軍。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臺灣出品的一部倫理悲劇片,取材於臺灣民間故事,講述的是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尋找失蹤多年的母親的故事。《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大陸一經播放獲得廣泛共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一部賺取無數人眼淚的影片。在那個精神作品相對貧乏的年代裡,故事中感人的母子情節讓善良的人們難以抑制同情的淚水,在淚水中宣洩著人類天然的母子情深。
  • 你好,這是我的八十年代!
    看著電影,合著蘇芮滄桑的嗓音,唱哭了多少人……三毛寫的詞,仿佛便是她一生的寫照。幾乎70、80、90後都會哼唱的歌,既嚮往遠方又懷念故鄉,那棵橄欖樹。1986年,崔健在北京的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上第一次唱了這首歌。那真誠而嘹亮的嘶吼,直白的歌詞,一句句唱到了人們的心裡。有的人聽見情愛,有的人聽見迷茫,有的人聽見理想,有的人聽見時代。從此,崔健被稱為「中國搖滾第一人」。
  •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經典服飾,穿過的都暴露年齡了
    從古至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年度和時代都有相應的流行元素,各個時代都有其相應的歷史產物,使得不同年代的人們,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溫馨回憶,今天咱就說說七八十年代的經典服飾。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女士格裙子,很有時代特徵的裙子,現在看起來一點都不土,是那個時候年輕女孩的最愛。
  • 七八十年代,在農村有種潮流叫「的確良」,為何現在不流行了?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說起「的確良」三個字,年輕的朋友們也許有些陌生,但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確良服裝」確實曾是火熱的「流行時尚」。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作家路遙那唏噓動人的農村愛情小說《人生》裡,「全村首富」家的女兒巧珍與心上人高加林約會時,就穿著一身「米黃的短袖上衣,深藍的的確良褲子」。
  • 為什麼人們都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下)
    還有一位大神,就是圍棋界的聶衛平大師,常常獲得圍棋賽的冠軍,為國人爭得不少榮譽,他因此被稱為「聶旋風」,可見棋藝之高,讚譽不絕。八十年代的體育領域,最值得自豪,值得一說的要數中國足球,可以說是國足歷史上水平相對最好,也是廣大足球迷最解氣的年代。古廣明、陳金剛、沈祥福、賈秀全等優秀隊員,以及蘇永舜、曾雪麟等優秀教練,為中國男足打出了自己的氣勢和水平。
  • 猛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為啥? ​
    還有一位大神,就是圍棋界的聶衛平大師,常常獲得圍棋賽的冠軍,為國人爭得不少榮譽,他因此被稱為「聶旋風」,可見棋藝之高,讚譽不絕。八十年代的體育領域,最值得自豪,值得一說的要數中國足球,可以說是國足歷史上水平相對最好,也是廣大足球迷最解氣的年代。
  • 三首七八十年代老電影歌曲,曲曲精彩!
    三首七八十年代老電影歌曲,曲曲精彩! 《等到滿山紅葉時》插曲《滿山紅葉似彩霞》 《廬山戀》主題歌《飛向遠方的故鄉》
  • 他被稱為粵語流行樂鼻祖,那個年代就連譚詠麟張國榮也是甘拜下風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許氏兄弟,許氏兄弟老大冠文最有才華,被稱為冷面笑匠,凡是他拍和出演的電影都是經典之作,可以說在星爺沒出名之前喜劇電影的頭銜是被許冠文所霸佔,他的知名作品有《鬼馬雙星》、《半斤八兩》、《摩登保鏢》等影片,全是他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老二許冠武則為人和善,也出演過電影
  • 【時光留聲機】七八十年代迪斯科"Boney M.組合"
    還記得80年代初的「黑燈舞會」嗎?        當年沒有迪廳,按捺不住快樂欲望的年輕人就在自己家裡,悄悄地隨著「板兒磚」錄音機或者雙喇叭錄音機裡播放的《巴比倫河》和《爸爸真酷》歌曲的旋律快樂起舞,甚至由此帶來了「黑燈舞會」的流行。
  • 張薔復出,告訴你什麼是八十年代的迪斯科
    說起張薔,如果把時間往回撥三十年,她是最火的「迪斯科女皇」,1986年,只有19歲的張薔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女歌手」,和惠特尼·休斯頓、鄧麗君列在一起。而隨著張薔的復出,她把人們的關注點,重新拉回到了那個被迪斯科球照得閃閃發光的80年代。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臺灣出品的一部倫理悲劇片,取材於臺灣民間故事,講述的是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尋找失蹤多年的母親的故事。《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大陸一經播放獲得廣泛共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一部賺取無數人眼淚的影片。在那個精神作品相對貧乏的年代裡,故事中感人的母子情節讓善良的人們難以抑制同情的淚水,在淚水中宣洩著人類天然的母子情深。
  • 為什麼說現在的電影沒有七八十年代的好看了?
    總覺得回憶中的電影大多數來自90年代。比如雙周一成的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比如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等等。70年代和80年代的電影代表作應該是《少林寺》、《廬山戀》、《五福星》系列、《最佳拍檔》系列……從年代上來說:七八十年代的電影人是中國的電影市場的奠基者!
  • 淺談日本動畫中的小眾音樂(二):日本動畫黃金八十年代的歌曲變革
    同年晚些時候,動畫《貓眼三姐妹》的OP,由杏裡演唱的《CAT』S EYE》也開始問鼎公信榜冠軍,它與《想い出がいっぱい》一同標誌著動畫歌曲在1983年迎來重大變革,從此我們能夠將其直接與日本流行音樂相對應。儘管還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但八十年代是日本動畫的黃金年代這類主流意見並未受到挑戰。正如動畫歌曲所能印證的那樣,1983年是轉折期而非衰退期,它昭示著一個豐富多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