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留在,我的心中……」1980年2月,一曲《鄉戀》經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傳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40年後,這首歌的原唱,曾因這首歌深陷輿論風波的李谷一被評為謳歌改革開放的歌唱家,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歌唱家李谷一
40年間,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幾乎歷經從「無」到有,重新發展,而這背後,更凝結著一代代歌唱家、詞曲創作者以及相關從業者不懈的努力。
大概沒有任何一位歌唱家像李谷一一樣,與大銀幕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繫。
上世紀70年代,李谷一開始為電影和電視劇演唱主題歌和插曲。1976年出品的特殊時期最後一部電影故事片《南海長城》的插曲《永遠不能忘》便是由李谷一演唱的。
電影《南海長城》劇照
特殊時期結束後,我國迎來文化藝術的復興,電影事業走在了時代浪潮的前端。那時,不管是故事片、紀錄片還是科教片,都配有插曲,而這些插曲的演唱者,往往都是李谷一。
第一部電影故事片《黑三角》的插曲《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是由李谷一演唱的,《淚痕》的插曲《心中的玫瑰》是由李谷一演唱的,風靡全國的電影《小花》的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以及主題曲《絨花》也是由李谷一演唱的。
電影《小花》劇照
李谷一幾乎壟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電影銀幕,有時候是作曲家來找李谷一,有時是電影導演點名要她來唱,還有時候是製片廠的領導指定由她來唱,就連這些插曲也是根據「李谷一」量身定做。
80年代,整個電影市場形成了「每片必歌,每歌必李谷一」的現象。很多觀眾為了能多聽一下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甚至不惜走進電影院將這些電影看了七八遍。
李谷一舊照
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首場春節聯歡晚會,影視OST女王李谷一演唱了9首歌曲,創下了「春晚演唱歌曲最多歌手」的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她的一曲「黃色歌曲」《鄉戀》,不僅將晚會現場的氣氛推向了最高潮,也意味著中國大陸對於流行音樂的解禁,李谷一也因此被稱為「大陸流行音樂鼻祖」。
李谷一在首屆春晚演唱《鄉戀》
1984年除夕,李谷一再次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深情演唱了一曲《難忘今宵》。沒想到,這一唱就是38年,如今的《難忘今宵》早已成為春晚的標誌。
用觀眾的話說,提起李谷一就會想到《難忘今宵》,提起《難忘今宵》就會想起李谷一,兩者都在才是春晚。
1984年春晚李谷一首唱《難忘今宵》
不僅如此,李谷一還是最早走出國門的內地歌唱家,早在1985年便分別在法國巴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舉辦了四場獨唱音樂會,在海外掀起了「李谷一熱潮」。
1985年李谷一在法國、荷蘭舉辦獨唱音樂會
歌手想要唱紅一首歌不難,首首唱紅卻太難得,而李谷一,正是這樣的歌手。
李谷一巨大的成就背後,卻深藏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李谷一舊照
李谷一於1944年出生在雲南昆明,年紀很小便跟隨父母遷回老家湖南長沙,居住在嶽麓山腳下的至善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李谷一的骨子裡,有著湘妹子的直爽與潑辣。
李谷一舊照
17歲時,她被選入湖南省花鼓戲院,3年後便挑大梁主演了花鼓戲電影《補鍋》,榮獲1964年和1965年湖南省和中南五省優秀表演獎,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
然而,也是這部戲,使得李谷一在1970年被下放到瑤寨。在那裡,她當了4年的「衛生幹事」,不僅要自覺清洗花鼓戲團的痰盂和便池,還要充當赤腳醫生,為大家開藥打針拔火罐。
1965年《補鍋》團隊在懷仁堂受周總理等中央首長接見
1965年李谷一等受邀觀摩國慶遊行大檢閱
1974,李谷一歷經兩次失敗,終於考入中央樂團,擔任獨唱演員。
1979年12月底,萬裡長江系列片《三峽傳說》在中央臺播出,第二天,《文匯報》刊發消息稱這部電視劇裡有一首很優美動聽的歌曲,緊接著,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每周一歌》欄目播放了這首由李谷一演唱的《鄉戀》。
李谷一為《三峽傳說》演唱插曲《鄉戀》
隨著歌曲的風靡,風波也接踵而至。這首與以往「高、快、響、硬」的風格截然不同的歌曲,被冠上了「靡靡之音」「腐蝕群眾」「廁所歌曲」的帽子,演唱者李谷一也成為了很多專家口中的「黃色歌女」。
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組織了一個「群眾最喜愛的15首抒情歌曲」評選活動,15首歌裡,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佔了4首,還不包括雖然得到十幾萬張投票,但因爭議過大未能入選的《鄉戀》。
李谷一舊照
為了抵制「流行歌曲」的浪潮,反對派抨擊道,「投票的都是流氓,這是流氓喜歡的歌」,甚至還組織了與此對應的「15首革命歌曲」評選,結果參與人數寥寥無幾。
隨著爭論越發激烈,音協領導出面,希望李谷一改變一下唱法,重新錄製《鄉戀》,李谷一所在的中央樂團也不得不警告她:「如果再這樣唱下去,樂團便沒有適合你表現藝術才華的土壤了,只好請你另謀高就,最好是回湖南。」
李谷一舊照
在那個年代,被工作單位辭退,幾乎意味著李谷一的藝術生命要就此終結。
然而,李谷一隻留下一句:「我就是個倔脾氣,你不讓我這麼用,我就這樣用!你不要我這樣唱,我就非要這麼唱!」
李谷一舊照
支撐李谷一說出這句話的,是廣大群眾對她的支持。
被輿論裹挾之時,李谷一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觀眾來信,下鄉演出,全場觀眾高喊著李谷一的名字,紛紛要求要聽《鄉戀》,甚至李谷一剛唱一句,便能引來全場大合唱。
1983年春晚開設了4條觀眾熱線,是成千上萬觀眾的觀眾來電,逼迫著廣電部部長吳冷西作出了解禁《鄉戀》的決定,為李谷一正了名,使她擺脫了長達3年的口誅筆伐。
1983年春晚,李谷一含淚演唱《鄉戀》
也許是因為自己遭受過誤解,受到過委屈,李谷一格外「護犢子」。
1982年,李谷一受命組建中國輕音樂團,帶領著團隊躲過了「反精神汙染」的危機,克服了沒有經費支持、自負盈虧、沒有國家編制和人員指標、沒有辦公和排練地點等困難,歷時4年,將其打造成一個成熟的音樂團體。
她發掘了付笛生、任靜、韋唯、張宏生、黃卓等一大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在崔健和搖滾樂尚有爭議之時,力排眾議邀請崔健演出,尊重和保護著中國流行樂壇的新鮮血液。
中國輕音樂團部分演員簡介
1991年,因為一篇不實報導,李谷一一怒之下將輕音樂團當紅歌手韋唯和報導作者告上法庭,被稱為「中國樂壇第一案」。
2000年,已是東方歌舞團黨委書記兼第一副團長的李谷一,因為揭露歌舞團領導班子的腐敗問題,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遭受恐嚇與威脅,她毅然退出領導崗位,以示清白與決心。
擔任青歌賽評委期間,她毫不避諱選秀節目潛規則,一句「在同等演唱水平前提下,長得漂亮一些的選手要佔便宜」也曾引起軒然大波。
對於這些,李谷一從來不放在心上,用她的話說,湖南妹子「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
在工作方面,李谷一直言無愧於心,可面對家人,她卻有說不盡的自責與愧疚。
李谷一曾經與自己的恩師金鐵霖有過一段婚姻。當初,他們不顧世俗的眼光,談起了師生戀,又在重重反對聲中步入了婚姻。
李谷一與金鐵霖
可是,隨著李谷一的聲名日盛,兩個人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少,又因為遲遲懷不了孕,金鐵霖怕耽誤李谷一當媽媽,提出了離婚。
後來,李谷一的鐵桿歌迷肖卓能走進了她的生活。婚後不久,李谷一生下了兩人的女兒,在肖卓能和李谷一名字裡各取一個字,取名肖一,寓意兩人堅貞的愛情。
李谷一與丈夫肖卓能
生下女兒不久,李谷一又回到了舞臺。80年代初,李谷一正遭受著批判,還要跟隨中央樂團下鄉慰問演出,最忙的時候,一年演出200多場,幾乎沒有時間回家。
因為丈夫工作也很忙,夫妻兩個不得已將4歲的女兒送到了外地親戚家,半年以後,當李谷一去看女兒時,女兒變得又瘦又黑,幾乎已經不認識媽媽。
李谷一與女兒肖一
後來,李谷一受命組建中國輕音樂團,又是忙得不可開交。
有一次,李谷一正帶團在外地演出,女兒卻在學校摔倒,導致手臂骨折。李谷一忍著心痛,沒有回家,卻在半月後得知,女兒的骨頭接歪了,需要打斷重接。
這時,正趕上丈夫也在發高燒,家裡的老人催促李谷一趕緊回家,李谷一卻因為正在南寧劇院演出,怕對不起觀眾,只在電話裡跟孩子說了一句:「孩子堅持住,媽媽很快就回來了。」
手術做完後,家裡人給李谷一打電話,聽到女兒哭著說「媽媽我好疼,你快回來」,李谷一淚如雨下。
李谷一與女兒肖一
可是,媽媽李谷一的全部精力還是都投放在輕音樂團上。
輕音樂團沒有辦公和排練地點的時候,李谷一把團員們叫到自己家開會,40多人把14平米的小客廳圍得水洩不通。愛人下班,只能躲到外面抽菸,或者到廚房站著看書,女兒放學,也只能躲進保姆那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裡,趴在床上寫作業。
李谷一作為團長,對待團裡的年輕人無微不至,大到演出安排,小到衣食住行,她都要一一過問。以至於有時候,女兒都在想,是不是不做李谷一的女兒會更好。
1985年李谷一為首鋼工人演出
小時候,她叫李谷一「媽媽」,可李谷一總是聽不見。後來,她跟著輕音樂團的老師一起叫李谷一「李團長」「李老師」,不論聲音多小,李谷一反而一下就能聽見。從那之後的十幾年裡,女兒再也沒有叫過李谷一「媽媽」。
兒時的隔閡,往往一旦產生就會持續一輩子。女兒長大後,跟母親相處起來,也總像是「兩個女人在對話」,始終存在著感情距離。
對此,李谷一也只能哭著說一句:「我不是個賢妻良母,我愧對於家庭,對不起女兒。」
李谷一與女兒肖一
2000年,李谷一因舉報東方歌舞團事件陷入輿論風波,身心俱疲,病倒在醫院。可是同一時間,丈夫肖卓能在雲南出差時突發腦溢血,陷入深度昏迷。權衡之下,女兒請假去了雲南照顧爸爸,只能將媽媽託付給親戚照顧。
經歷這一場考驗,女兒與媽媽的關係卻破了冰。
李谷一與丈夫肖卓能
此後,李谷一從東方歌舞團領導崗位退下來,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丈夫,關心女兒。
李谷一曾對女兒說過一句話,「肖一,媽媽忙了一輩子,對你和爸爸付出太少了。原來,再多歡呼也抵不過你爸的一個憐愛的眼神,再多風光也抵不上有你為我喝彩,你們才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2019年,李谷一與丈夫肖卓能合照
可惜的是,2020年5月29日,李谷一的愛人肖卓能先生去世,永遠離開了李谷一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