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爵士校長

2021-02-18 即興

Art Blakey 

(October 11, 1919 - October 16, 1990) 

如果說在爵士樂歷史上存在一座承前啟後的學校,鼓手Art Blakey就是這座爵士學校的校長,從他的樂隊Jazz Messengers走出了幾十位傑出乃至光輝的爵士音樂家。去年值Art Blakey百年誕辰,JazzTimes雜誌做了一期紀念專題,三十多位與Jazz Messengers關聯的音樂家分享他們對Art的記憶點滴。在Art度過101歲生日的10月,也是他的30周年忌日,藉此回顧這位無與倫比的爵士樂領袖。

拍攝於1986年的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紀錄片。出鏡樂手包括:Jean Toussaint,Kenny Garrett,Wallace Roney,Donald Brown,Peter Washington,Cindy Blackman,Terence Blanchard,Donald Harrison,Wynton Marsalis,Wayne Shorter,Roy Haynes。

Art Blakey: Praise the Messenger
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為獨特話語,也為塵俗之姿。長號手Robin Eubanks回憶Art Blakey時模仿他的嗓音說了聲「謝謝」,低沉粗啞的聲音是Art Blakey的標誌——這位傳奇鼓手和樂隊領袖,今年10月將迎來百年誕辰。從Eubanks到Wayne Shorter到Wynton Marsalis,每個人在談及對Blakey的印象時都心懷敬意和喜愛。Blakey,伊斯蘭名Buhaina或Bu,在跨越四十載的音樂生涯裡,為經他樂隊Jazz Messengers走出的音樂家們扮演了老師、導師和父親的角色。Jazz Messengers已然是爵士樂最聞名遐邇和廣受歡迎的私塾,成為一名Messengers是音樂家終生引以為豪的名片。Blakey是現代爵士樂的奠基鼓手之一。他如雷鳴般的交叉節奏和壓棒技術立耳可辨,他的搖擺深不見底。他還充滿人情,身兼多重角色。在音樂家和樂迷中,他的言行同他的音樂才能一樣廣為流傳。通過往昔門徒的言語,Blakey的林林總總盡數展現。這篇文章基於幾十位Jazz Messengers校友的回憶,其中超過一半在個人採訪時談到Blakey,其他分享來自今年1月爵士林肯中心舉辦的第二屆Jazz Congress研討會。他們描繪了Blakey的百年遺產。他的學生們,作為一名音樂家和樂團領袖,都從Bu那裡學到重要一課,Blakey的影響不僅於他們的職業生涯,還延續到他們各自的門徒身上。

Billy Harper (中音薩克斯,1967-69年)

Benny Golson (中音薩克斯,1958-59年)

這個人不搖擺不行。在我們巡演中,他有時會和一些本地樂隊待在一起,那些鼓發出的聲音就像廚具一樣。不過當他坐在鼓後,鼓說出了另一種語言——一種不僅能傳到耳朵還能抵達內心最深處的語言。

Lonnie Plaxico (貝斯,1983-85年)

有時當我和更年輕的鼓手一起玩時,我覺得他們就像走個過場。可是我每次跟Art一起演奏,他都當作生命最後一天那樣對待。我從沒見過他顯出疲態,或是缺乏表演靈感。他從不糊弄。

Charles Tolliver (小號,1965年)

在其他那些偉大鼓手之前,是Blakey發現了那些裝飾音和小鼓聲,以及小軍鼓和低音鼓的偉大組合。他們都是從他那裡學來的。當我開始和他一起演奏時,我因為鼓聲成為我的咒語而變得振奮。如果沒有一個(如他那樣)具備所有這些工具的鼓手,我是不會組建樂隊的。

Javon Jackson (次中音薩克斯,1987-91年)

和Art合作之後,你就會喜歡跟那些某種程度上擁有從他那裡獲得同樣力量的人一起演奏。主要是因為他擊打鑔片的節拍。

Gary Bartz (中音薩克斯,1965-66年)

他打造了我的獨奏板式。第一次獨奏通常很柔和;第二次加大強度;第三次或者當他真的想讓你再演奏時,他會增加強度和音量。於是你就得跟著他:如果他演得更大聲更強勁,你就不能太柔和。我想每個人都從他身上學到了這一點。

Benny Green (鋼琴,1987-88年)

Art會用特定的節拍來跟獨奏者交互,他會給你的演奏賦予形狀和動力……他會把一段鋼琴獨奏以高強度的鼓刷來分解。不是雞尾酒式的鼓刷,是你在胃裡能真正感覺到的鼓刷。

Melissa Slocum (貝斯,1988年)

當時我們在演奏一支中速的曲子,他以他的速度演奏,我以我的速度演奏。他在他對的地方,我在我對的地方,我們離得並不遠。不過還算有足夠的空間容下這難以承受的張力。直到最後我跟著他的速度走了我才意識到,他向我展示了搖擺可以有多深。所有觀眾都被他折服。

Cameron Brown (貝斯,1976年)

坦白說,要真正傾聽和習慣於他對音樂的放置並不容易,但我知道我在跟一位宇宙中絕對的大師級鼓手一起演奏。他常常讓我第一個獨奏,他自有他令人驚嘆的安排。

Lou Donaldson (中音薩克斯,1953-54年)

周二、周三、周四都很精彩,但一到周末人潮洶湧,那就不得了了。一切都變了。尤其當女人們進來時,她們坐在前排,把裙子掀過膝蓋。然後鼓聲震響,節奏加快,每一個音調都是鼓的獨奏。

Joanne Brackeen (鋼琴,1969-72年)

我帶了這個小唱機(到日本),那時我最喜歡的唱片是《Miles Smiles》。有天晚上,整個樂隊都在我房間裡聽音樂。Art沒怎麼說話……但接下來的三個晚上,我們在舞臺上聽到了他在唱片裡聽到的一切——Tony Williams演奏的每一個細節。

Brian Lynch (小號,1988-91年)

在Art Blakey70歲生日音樂會上,他還邀請了Roy Haynes(傳奇鼓手)到場演出。和Roy演奏當然是美妙的,可習慣了Art的鼓,感覺一切都變輕了。Art的節拍太強勁了。

Randy Brecker (小號,1969年)

Art通過鼓來引領音樂。他不太跟你動口說要做什麼……就像被壓路機直接碾過一樣,好刺激。

George Cables(鋼琴,1969年)

他指揮樂隊的方式是換檔,或提醒某人更努力演奏,或確認他們在演奏的東西。你會聽到他在後面喊:「瘋起!」就是更努力演奏的意思。還比如,「順著你的腿跑!」意思是要很深情地演奏。

Chick Corea (鋼琴,1966年)

Wayne Shorter (次中音薩克斯,1959-64年)

有次我們在Birdland演奏,觀眾很吵。Art第一次中斷了演奏。他拿起麥克風說,「我們要在這裡表演音樂。你們在卡內基音樂廳這麼吵試試!誰要是不想聽我們的音樂就滾出去!」然後那裡就安靜下來了。Eddie Henderson (小號,1973-75年)如果你錯了,他會告訴你;如果你是對的,他不會說一句話。顯然如此。

Branford Marsalis (中音薩克斯,1982-83年)

他告訴我必須演奏一首情歌。我那時還不懂怎麼演奏情歌。於是……我就像所有年輕人做的那樣:開始改變所有的和弦,這樣聽起來就不那麼悲傷了。然後他走過來問我,「那是什麼鬼?」我說,「嘿我可不想搞這玩意兒,是你逼我做的,我只是想讓它潮一點。」他說:「這首歌是George Gershwin寫的。Gershwin寫過歌劇,寫過交響樂,他寫過美國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幾首流行歌曲。他可不需要你搞什麼時髦的屁玩意兒。你要按這首歌的樣子演奏。」當時這感覺很糟糕,但五年後我想,「他讓我這麼做真好!」

Geoffrey Keezer (鋼琴,1989-91年)

Art懂得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娛樂,我認為他對這兩者平衡得很好。有些爵士音樂家不跟觀眾說話,他們表現得好像觀眾在舞臺上看到他們是種榮幸一樣。而Blakey像是,「觀眾花了很多錢來看我們,所以我們要給他們一場好演出,以及好的藝術。」

Robin Eubanks (長號,1980/1987-88年)

每場演出中當某人演奏情歌時,都會有個他稱之為「creature feature」的時間。我記得有回在Sweet Basil爵士俱樂部演出時,我背對著樂隊獨奏歌曲的引子,然後我給了一個慢拍讓大家進入歌曲,可是沒人跟進。我轉過身才發現,舞臺上沒有人!因為當這個時間出現時,他就會回到休息室,所有人會跟他一起回休息室。所以這時你必須一直演奏到你聽到小軍鼓或鑔片聲響起。有時他竟然會把鋼琴手丟在臺上15分鐘!

Benny Green (鋼琴,1987-88年)

Art很喜歡讓我們大家互相對立。他會去跟一個人說:「嘿,那傢伙(另一名樂隊成員)怎麼了?」「他說要是他的鐵子在樂隊裡就好多了。可我覺得你就很好啊!」然後他又會去找另一個人說同樣的話。那時我們還是孩子啊,我們都上當了。所以我們上臺時冷眼相對,只跟Art笑。他就喜歡這樣。

Brian Lynch (小號,1988-91年)

在組隊時,他不一定會挑選那些完全兼容的人。你必須往裡頭扔點能動起來的東西。也許是一個對其他樂手十分有挑戰性的音樂家,或是不同的風格。非常Art的一句話:「現在我們來瞧瞧他們要做什麼!」

Bill Pierce (次中音薩克斯,1980-82年)

Art可是個硬漢。如果他覺得你對他或樂隊成員不尊重,他會立刻揍你。你要在他的樂隊裡可以為所欲為。但要不是,你不能以任何方式談論他的樂手,除非出於尊重。

Leon Lee Dorsey (貝斯,1988-89年)

人們還不理解讓樂隊凝聚的藝術這個維度。想想Messengers,要聚合自我和個性……還能撐半個世紀,真是不可思議。

Kevin Eubanks (吉他,1980年)

開始時我還在伯克利上學,後來我搬到了紐約。Art時常打電話給我說,「鋼琴手來不了,你能過來嗎?」他的理念是,一旦成為Jazz Messenger,以後他就會召喚你。他是全心期望你會在場。

Lonnie Liston Smith (鋼琴,1965-66年)

Art從不寫歌,也從來不參加排練。於是,我天,我永遠也弄不明白他。Art就走進門,坐在鼓後說,「好了,開始吧。」第一次他會順著演你的歌曲,然後再在上面加入Art Blakey的東西,這樣就變得更好了。

Bobby Watson (中音薩克斯,1977-81年)

有些事情是Art在音樂中喜歡做的,身為作曲者,你可以圍繞它來作曲。有些事情他一定不會做,但他總是持有開放的心態。所以你知道他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後,就會相應地在不過多失去自我的情況下創作。

Wallace Roney (小號,1981/1986-87年)

Art就像花衣魔笛手一樣四處遊走。他鼓勵年輕人自我約束,在達到一定水平後就可以加入樂隊踏上巡演。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想跟隨他。對我來說,他是真正讓這種音樂保持活力的人。人們談論Dexter Gordon與爵士樂的復興——不,Art Blakey才是那個人。

Joanne Brackeen (鋼琴,1969-72年)

他講故事時天馬行空,你就想說這故事不可能是真的。但他講完故事後,你又會覺得這個故事絕對百分之百的真實。

Stanley Clarke  (貝斯,1972年)

那是在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我們演出結束將要離開,殺害人質的壞事正要發生。離開前晚我一直在喝酒,第二天早上我以為可以再睡15分鐘,結果睡過頭了。所以我一起床就衝向我們集合的酒店大堂……可是Art已經離開了。他就把我丟在那裡!我不得不留在歐洲,賺到錢後再回家。當我回到家後,我直說吧,我再也不遲到了。

Ralph Peterson (鼓,1990-91年)

一位小號手很不明智地戲弄了Charles Fambrough(貝斯手)。忍無可忍之下,Charles後退並扇了那個小號手一巴掌。然後小號手去跟Art說,「Bu,看看Fambrough對我做了什麼!他把我的臉打花了!」Art不喜歡逼叨,但那天晚上,「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小號手……」Art針對了他一晚上。

Donald Brown (鋼琴,1981/1986-87年)

我們去歐洲巡演,回來時Art欠我1100刀。他打電話問我能不能一起來Sweet Basil演出一周。我說:「Art,你把錢還我我才會來。」我知道他很生氣,但他說:「行,我給你寄一張支票,把你的機票買了。你到了以後我會還錢給你。」從Wallace Roney和Kenny Garrett那裡我打聽到,Art找了很多人來做這個演出,可誰都沒去。所以當Art看我到場時,我們都大笑起來,因為我們都知道Art接下來要扯什麼皮。那一周我們演得很開心,演出結束後他給了我一張支票。然而當我回到孟菲斯時支票就跳票了。

Harold Mabern (鋼琴,1960年)

Art說,「夥計們,我要去加點油,回來之後分你們錢。」於是他開車去了,回來時說,「夥計們,我有些壞消息。我被人搶劫了。好玩的是:我把你們所有的錢都放在這個口袋裡,我自己的錢在另一個口袋。他們搶走了所有你們的錢,但不知道為啥沒拿我的!」

Essiet Okon Essiet (貝斯,1989-91年)

Art走過來問我,「你叫什麼名字?」我告訴他:「我叫Essiet Okon Essiet。」他:「啥?」我就連說了三遍。然後當我們演出時,他介紹說:「女士們先生們,貝斯手是,Esiot Von Coon Esiot!」

Eddie Henderson (小號,1973-75年)

和他一起演出的第一個晚上,前兩次獨奏時,我就把我所知的一切都吹了。Art說,「我都不想說你有多笨了Eddie,這就像打牌一樣!如果你手上沒有好牌,你需要藏牌或詐唬。我可不想為你那可憐的底牌伴奏。」

David Schnitter (次中音薩克斯,1974-80年)

記得我和前女友分手時他說,「女人就像巴士。錯過一輛,還有一輛,要不你還可以找找換乘。」

Wynton Marsalis (小號,1980-82年)

有時他會在藍天下呼喚Monk。「Thelonious!快來把我從這些愚蠢的兔崽子裡救走!」

Geoffrey Keezer (鋼琴,1989-91年)

他最喜歡自己說的一句話是,「音樂為日常生活拂去塵埃。」

Bobby Watson (中音薩克斯,1977-81年)

「你不想演奏太久,因為當你演完了觀眾們很高興,你都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鼓掌!」

Ku-Umba Frank Lacy (長號,1988-90年)

他老說,「這是Jazz Messengers,不是郵電局。」這句話的意思是,你不能在這兒逗留太久,就像一個人待在郵局一樣久。你演完自己的音樂,然後就離開。

Robin Eubanks(長號,1980/1987-88年)

「裝甲車不會追著殯儀車。」 「他們在聽到你之前就看到你了。」以及「跟你一起進入墳墓的唯一一樣東西是尊重,你必須贏得尊重。」同樣的話他說了一遍又一遍。

Valery Ponomarev (小號,1976-80年)

他說過最神奇的話是,「真相比虛構更陌生。如果你知道真相,別害怕說出來。」他還多次在說這句話時補充,「買我們的唱片吧。天知道我們有多缺錢。」

Terence Blanchard (小號,1982-85年)

他會告訴觀眾,「別吹這些傢伙。」他說,「你可以吹Bird,吹Monk。別吹這些傢伙。」

Donald Brown (鋼琴,1981/1986-87年)

我學會了準時。做一個言行合一的人。如何妥善安排演出和獨奏。如何上下臺。如何作為個體展現自己以及作為樂隊展現集體。如何堅守自己的信仰。

Wynton Marsalis (小號,1980-82年)

有時你得讓樂手們叫你混蛋。不要創造一種讓人圍著你協商的環境。這是工作,不是邪教。他們能把你趕出去是職業的一部分。

Lonnie Liston Smith (鋼琴,1965-66年)

Bu,他只想讓你做創造。很棒,你真的可以發展自己的風格。你可以做你自己,變得非常有創造力,Bu會強化這些東西。

Kevin Eubanks (吉他,1980年)

他堅持不演奏別人在你面前演過的東西,他稱之為墳頭散步。「這個樂隊沒有grave walker。」所以如果你的演奏聽起來像其他人,他會故意把鼓上上下下全部敲一遍來阻止你。那是他讓你保持創造力的方式。墳頭散步的整個概念一直纏繞著我。

Gregory Charles Royal (長號,1977-78年)

他教我,是生命走進號角,而非相反。你期待了解技藝,但他教給我們的是,把你的心和靈魂與音樂連接起來。

Ku-Umba Frank Lacy (長號,1988-90年)

David Schnitter (次中音薩克斯,1974-80年)

我獲得了更多自信。在他身邊,一直演奏,我作為一名音樂家和一個人都得到了成長。他給我們灌輸了很多妙計。

Leon Lee Dorsey (貝斯,1988-89年)

我認識到對音樂的激情和奉獻是沒有極限的。那將激勵你去練習並變得更好。

Wallace Roney (小號,1981/1986-87年)

這種音樂要求你在更高的水平演奏——如果你能走得更遠,就朝更遠走。每次當你站上舞臺,不糊弄,不動搖。就算你還不夠好,也盡你所能去演奏。專注於你的樂器,去變得更好,並要求每個人都這麼做。

George Cables (鋼琴,1969年)

始終活在當下。他未必需要說出這句話,但那是你會從時刻準備著與Art和樂隊一起演奏中學到的東西。

Ralph Peterson (鼓,1990-91年)

你聽到很多關於Art不付人錢或是讓人追著他要錢的故事,但在那些瘋狂的背後有一個道理:學會為自己發聲。如果你不主動,這個行業裡有很多人會把你逼到絕境。

Wayne Shorter (次中音薩克斯,1959-64年)

讓每個人自行發揮。當有人演奏音樂,就讓他們自己來。安靜地,不擋道。不問任何問題,讓他們放飛自我。

Donald Harrison (次中音薩克斯,1982-85年)

他想培養領導者。培養領導者——那就是他灌輸給我的東西。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帶出了年輕的Christian McBride,年輕的Esperanza Spalding,以及不少後來成為領導者的樂手。就像Art所說,「高舉旗幟」,然後將遺產繼承下去。

Terence Blanchard (小號,1982-85年)

他教我們如何與聽眾建立聯繫。一直以來我都會告訴學生一件事,那是Art Blakey曾經的訓誡,他說:「不要把自己的演奏建立在聽眾之上或之下。直接面對他們演奏。」

Essiet Okon Essiet (貝斯,1989-91年)

我從Art那裡打包的最大收穫是成為大家庭的一員。因為四分之三的現代爵士樂手都從Art的樂隊裡走出。當Art過世後,我並沒有失業,因為有天Freddie Hubbard突然打來電話,我和他一起演出了一年。Benny Golson電話,我也和他待了段時間。Jackie McLean電話,我又跟他去演出。現在我在和Ralph Peterson在一個樂隊。Art留下了太多能幫到我的東西,甚至今天都還能感覺到他的影響。

1981年《The Jazz Life》節目錄製的爵士現場

Art Blakey and the Jazz Messengers at Seventh Avenue South 

Wynton Marsalis-trp, Branford Marsalis-as,Billy Pierce-ts, Donald Brown-p,Charles Fambrough-b, Art Blakey-dr.Track: 1. Fuller Love 2. My Ship 3. The Theme

~ 2020 October ~

 「即興」微信個人號 JazzImprov  

  Jazz is about being in the moment.  

相關焦點

  • 爵士音樂真是的即興solo?帶你了解什麼是「爵士」!
    那就來學爵士音樂,即興演奏爵士音樂爵士音樂之前作為國內比較小眾的音樂形式,這幾年也慢慢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作為爵士音樂的發源地-美國,也成為了眾多爵士音樂愛好者和學生的留學首選。在校的很多教員的名字不只是在波士頓有名,同樣在全世界的爵士界響徹雲霄。
  • 李婕爵士聲樂直播課:學習爵士聲樂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課程直播內容說明你是否也幻想著有一天可以在簇擁著時髦人士的爵士小酒館裡,穿得光鮮亮麗,由身後西服革履的紳士們為你緩緩伴奏,而你自信滿滿地唱起那些攝人心魄的爵士名曲呢?什麼?對自己沒信心?爵士演唱技巧太難?我們這不是把李婕老師請來了嘛。2月24日晚8點,李婕老師將在哎呀音樂開設一堂直播課,和你談談學習爵士聲樂必須了解的那些事。這節課涉及到的內容有:流行聲樂和爵士聲樂的有什麼不同?什麼才是爵士聲樂?在學習爵士聲樂的過程是需要了解一些什麼?如何演唱Swing風格的歌曲?等等等等播主簡介
  • 爵士鼓必殺技:關於「lay back」演奏,你了解多少?
    Lay Back的節奏比音樂節拍的節奏慢一點點,是一個非常舒服的跟拍方式,很多不了解的人經常誤以為是「拍子不準」。那在爵士鼓演奏當中,也會經常用到Lay Back,下面我會具體的舉例。我個人不太喜歡用太多的詞彙去定義一些感覺上的東西,因為這些感受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我們就把它當做是一個新的東西去學習就好,不需要與其他的所謂的概念相關聯。關於這個說法我在第二季俱樂部後面的課程會詳細的與大家討論。
  • 爵士·教育·獨家分享——對話爵士鋼琴家黃健怡
    他是中國第一位爵士鋼琴碩士資深爵士鋼琴家、作曲家、上海JZ School校長J3 Trio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節選) 黃健怡改編堂堂:您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海外爵士鋼琴碩士文憑的鋼琴家,從您接觸爵士樂開始到現在,您覺得中國的爵士教育和爵士市場有了怎樣的變化?
  • 八八小課堂|朋友,爵士舞了解一下?
    爵士舞是什麼樣的舞蹈?在沒有接觸舞蹈之前以為爵士舞只是一種紳士淡雅的舞蹈。在後來學習的時候,才對爵士舞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這是一種急促又富有動感的節奏型舞蹈,是一種外放性的舞蹈,也是一種表達情緒的舞蹈。(八八空間金源校區爵士舞老師 劉然)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潑、生機盎然的一種舞蹈。它的特徵就是自由自在的跳,慢慢發跳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在20世紀末期的流行音樂及舞蹈MV的發展大潮中,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 音樂留學:一鍵了解流行演唱&爵士演唱,全都在這了!
    流行與爵士演唱作為近年來大熱的音樂專業之一,它已經從早先的業餘唱法走向了專業之路。有些人認為,流行與爵士演唱的精髓就在於即興,追求自然的音色與個人情感,因此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方法。不過,任何演唱方式都一定有它遵循的基本規則。
  • 爵士女神張盈原創爵士大碟《Sondia》預售開啟
    中國搖滾教父 崔健:  「恭喜Sondia終於出了中國第一張爵士女歌手原創作品專輯!」  著名音樂人 小柯:  「張盈這樣的少數分子帶領大家還在做爵士這麼高貴的音樂,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著名貝斯演奏家、中國音協爵士學會副會長 黃勇:  「我堅信這張專輯在未來能夠成為我們中國現代音樂的一張文化名片。」
  • 爵士女神張盈發行個人原創爵士大碟《Sondia》,CME 推出爵士女神限量版 Xkey
    選擇自己的英文名作為專輯名稱,張盈希望藉此表達自己「真實」、「本色」的音樂態度。 作為國內罕有的集創作、演唱和演奏於一身的才女,並被眾多樂迷奉為「爵士女神」的張盈,受到音樂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著名音樂人小柯等紛紛對《Sondia》這張專輯給予了高度讚賞:中國搖滾教父 崔健:「恭喜Sondia終於出了中國第一張爵士女歌手原創作品專輯!」
  • Sondia說《Sondia》——爵士女神張盈2014原創爵士大碟
    也許並不完美,但卻100%的純甄和自然,是真正的「盈式」Jazz。因此,若要問我專輯要表達什麼理念?想要通過這張唱片講述什麼故事?說實話,我只能回答:「音樂本身。」既然唱片已經不賺錢,但還是要做,那就一定要這個過程快樂和享受。坦白地講,專輯的製作在時間上也沒有特別嚴格的計劃。有時間就多錄點,沒時間就過一段再錄。連錄音師都開玩笑的說「你這專輯錄得也太隨意了」。
  • 中國爵士第一人:彈爵士,談爵士
    比如主音吉他手艾迪,正是這位馬達加斯加的使館僱員朋友,為崔健這個團隊介紹了好多那個年代中國人無法了解到的音樂,什麼叫funk,什麼是blues,reggae,jazz……可以說,作為馬達加斯加人的艾迪也是中國現代音樂一個啟蒙者之一。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位同樣和崔健一樣成長在北京歌舞團的巨頭,他也是當時ADO樂隊的管樂手,中國爵士樂之父——劉元。
  • 林昶教授免費公開課邀請函---《怡韻琴行.爵士音樂大課堂》第一期
    嘉賓介紹林昶:星海音樂學院現代音樂與戲劇學院副教授受邀任珠海金爵士現代音樂學校CMI的名譽校長一職所創作的作品從流行、爵士、嚴肅音樂(重奏、大型室內樂)、電子音樂均有涉獵。 在爵士表演方面,近幾年多次參與、組織大中型的爵士音樂會。
  • 爵士是什麼
    「爵士表達了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自由,冒險主義,文化多樣性,創新,創造性合作以及民主。」「在民主體制裡,每個人都有一票。在爵士樂隊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聲。」「爵士影響了語言,影響了時尚,影響了社會交互。」「爵士和文化緊密聯繫。你不可能拋開爵士來講一個美國的故事。」「爵士是所有一切。」
  • 中小學校長不應該擔課,要不倒黴的是學生
    也許有人會說中小學的校長代課,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學情況,才能更具體的指導教學,這一點我不否認。以前校長沒有那麼多事兒,擔課無可厚非,可是現在的校長太忙了!校長的事務性的工作太多,沒心思也沒時間去教課。請問校長的重心工作應該放在哪兒?是教學教書育人還是遠接近迎服務上級?
  • 爵士,不是你所認識的我——專訪爵士女王 王韻壹
    爵士,不是你所認識的我Q:好久不見,還是那位「爵士女王」王韻壹嗎?
  • 帶你快速了解爵士唱法、搖滾唱法、Soul唱法、鄉村唱法等演唱風格
    按照演唱風格音樂可以分為爵士唱法、搖滾唱法、Soul唱法、鄉村唱法、民謠唱法、說唱唱法、音樂劇唱法。爵士唱法爵士唱法誕生於19世紀末,從開始出現,便很快被國際樂壇所接受,爵士樂以複雜的即興,豐富的節奏而聞名,其唱法也沒有太明顯的框架,只要聲音自然,一切方法都可以為其所用。爵士唱法分為標準爵士和流行爵士兩種類型。
  • 名師介紹 司徒嘉偉 (爵士歌手/教育家)
    關於司徒嘉偉About Jonas Seetoh一位爵士在這期間他受到了爵士歌手Kurt Elling和爵士鋼琴家/歌手Diana Krall的影響並意識到自己對爵士和即興音樂的天賦。 2011年,打算深造爵士的司徒嘉偉進入英國威爾斯皇家音樂學院攻讀爵士演唱及爵士鋼琴,並以優異的入學成績取得獎學金。2013年他以全系第二的專業成績拿到碩士學位,並獲得全校唯一的校長榮譽獎。
  • 課長島耕作 漫畫中的爵士
    《Don’texplain》by Billie Holiday爵士四大名伶之一的Billie Holiday,早期嗓音甜美的她,在酒精的摧殘下,變成了風中殘燭般的沙啞嗓音,童年時賣身為雛妓的回憶,加上歷任婚姻的不順利,生活的歷練讓他在詮釋歌曲的時候,更能精準抓住其中的精髓,《Don’t explain》就如同她最後對生命所下的批註:噓!
  • 當爵士樂遇上電影——14部經典的爵士電影你看過幾部?
    常見,爵士樂曲是屏幕上男歡女愛的催情蜜劑;或者,爵士樂手的生平事跡,成為導演的紀錄主題或創作靈感;甚至,優秀的爵士樂可以成為影片的靈光片刻,令人過目難忘。爵士樂手的紀實與虛構要了解爵士樂,挑幾部好的樂手影片,或許是不錯的方便法門。以屏幕硬漢角色聞名影壇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除了西部決鬥警匪槍戰,還是位超級爵士迷。
  • 臨縣校長逼學生寫不雅檢討書,不知這位校長要的是什麼效果?
    近日,山西呂梁臨縣某初中的校長任壯飛,由於逼迫學生寫「不雅檢討書」,又用鐵棒打犯錯學生一事,引起了網絡上的熱議。這是一起初三學生疑似早戀傾向的而生發的事件。當事人王軒與小娟,兩人因為有了好感,也就是王軒的室友李華所說的「他和小娟玩得很好」,王軒的母親對兒子所了解的「他和小娟牽過手」。可以說,兩人就是少男少女間一點朦朧的愛慕之類吧。但是就因為王軒對女同學小娟這一點「好感」,或者說是早戀,他經常約幾位男生去小娟的寢室玩那種「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
  • 當爵士遇上漫畫 - 課長島耕作
    《Don’texplain》by Billie Holiday爵士四大名伶之一的Billie Holiday,早期嗓音甜美的她,在酒精的摧殘下,變成了風中殘燭般的沙啞嗓音,童年時賣身為雛妓的回憶,加上歷任婚姻的不順利,生活的歷練讓他在詮釋歌曲的時候,更能精準抓住其中的精髓,《Don’t explain》就如同她最後對生命所下的批註: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