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二代」寫得楷書,一個字值50萬,當代書法界幾乎無人能比

2020-12-22 三餘書社

我們如果仔細盤點古代的一些書法家的話,就不難發現,他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的特徵,除了天分以及藝術敏感度之外,他們的大多都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

比如王羲之家族書法家輩出,劉禹錫有一句詩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面的「王謝」就是書法家輩出的「王謝」家族。

唐代武則天時期,有一件《萬歲通天帖》記載了王羲之家族8位成員的書法,皆極精妙。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到了唐代、宋代、明代,幾乎所有的書法家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因為在網絡和印刷術不發達的時代,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書法資源才能培養出一個書法家,而對於普通人來講,見到一本字帖,尚且不易,平生只為稻粱謀,吃飽肚子就不容易了,學書法根本就是貴族藝術。

在書法史上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官二代」,也是一位「富二代」,他的一幅楷書賣出了6000多萬的天價,這幅作品字數不多,折合起來,一個字能值50萬,這樣的價格能夠在北京賣一套別墅了!在當代書法家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他。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這件作品便是5年前在北京保利拍賣會上的《楷書華嚴經殘卷》,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張即之。

如果說宋朝的書法在北宋有「宋四家」在支撐著的話,那麼到了南宋的書壇,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個就是我們的天才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另外一個就是被譽為「宋朝殿軍」的張即之!

張即之乃是大詩人張孝祥的後人,世代的富貴且為官人家,他是一個十足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在一個優渥的環境中,受到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滋養,又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張即之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宋史》當中是這樣記載他的書法的:

他以能書聞天下,其書法大字古雅遒勁,細書尤俊健不凡。

這裡的「大字」是指大字楷書,細書乃是小楷。

有過書法經驗的人都知道,晉唐楷書傳世的作品皆為小楷,最大的楷書如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也不到10公分,著名的《九成宮醴泉銘》才3公分左右,所以在「二王」一脈書法影響中成長起來的書法家,對於大字的創作和書寫往往會捉襟見肘,而古人又沒有經典大字作品作為參考,所以書壇能夠寫好大字的並不多。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直到張即之的橫空出世,給大字楷書領域彌補了一個空白,從此學習大字楷書有了絕好的範本。

那就是張即之著名的大字楷書作品《書杜甫詩》。

這件作品如今是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乃是古代大字作品當中的傑出作品,具有「乘風破浪」的氣象,全卷每個大字都16-20公分大小,有13米多長。

這件楷書《杜甫詩》輕、重、緩、急極富節奏感,點畫之間顧盼生姿,奇趣橫生。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如今我們將這件張即之大字楷書《書杜甫詩》按照原作大小進行超高清的掃描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有人買到這件作品之後評論道: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搞了一幅張即之的《書杜甫詩》大楷手軸,激動不已!張即之的字很多人臨過,但他的大楷的確是妙趣橫生、卓然不凡!細細一品頭皮都發麻,看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真正好字!這個出峰、這個枯筆、這個提按!真是大筆似刀、小筆如劍、筆筆若金石之錚錚!我何年何月才能達到這樣的運氣和布勢啊!

欲購張即之此大字楷書《書杜甫詩句》,請點擊下面惠購:

張即之楷書《書杜甫詩》長卷

相關焦點

  • 硬筆楷書的一個經典範本,這字寫得太美了!
    當代書法史上,有一位書畫家,他既能作二米見方的榜書,亦能寫細如粟米的小楷,其妙心獨運熔鑄篆、隸、行、草與魏碑諸體於一爐,別樹一幟,為我國書壇一絕。為世所公認,被譽為「中國當代楷書之王」。他就是原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姜東舒,一位低調到塵埃之中大書畫家。
  • 當代書法大家盧偉濱,楷書《心經》欣賞,英姿峭拔骨力遒勁,好字
    楷書是學習書法入門的必修課程,楷書是在學習其他書體時候能夠給足動力的源泉。所以學書法寫好楷書是學術人的義務和責任。楷書之所以為楷書,因為它必須要一筆一畫寫就,不可隨意為之,方成其法度。在我們平常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去求數量,通臨整本字帖最好是把筆畫和單字這兩關解決以後再說。
  • 大字楷書獲書法蘭亭獎,雖然寫得很好看,卻僵硬死板
    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浙江書法家婁東昇的楷書獲得佳作獎二等獎。中國書法蘭亭獎是書法界的最高獎,能在這樣的大展上獲獎,足見婁東昇創作實力之強。漸漸地就擅伸長而不知斂,只是朝一個方向發展,斂藏的妙處也就體會不到。每一個字也是需要縱斂、露藏相間的,留一些韻味讓人去琢磨、玩味,而不是傾盡全部。
  • 明星夏雨寫楷書,字體工整有力,終得顏真卿楷書精髓!
    ,他的行書那可是無人能超越,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即使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王平羲之的《蘭亭序》,為的就是能學到書法藝術精髓。說到當今的著名書法家那也是非常的多,比如田英章的「田楷」是最為有名的,很多書法愛好者肯定也臨摹過田楷吧,還有一些農民也非常的喜歡書法,經過十幾年的學習自己的書法也寫出了藝術美,今天我們介紹的一位書法愛好者是一位明星,他就是夏雨,當聽到是夏雨的時候大家肯定也會好奇,難道夏雨也會寫書法嗎?如果你是夏雨的粉絲那肯定也看過夏雨的書法作品吧?
  • 書法界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位「書聖」就不懂楷書!
    我們之前曾經解讀過許多關於古代名家草書的文章,在很多朋友的留言當中,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為啥要寫一些花裡胡哨的草書,好好寫楷書不行麼?很多人總會認為,那些寫草書的,楷書一定寫不好!試試真的是這樣的麼?當然不是,有人說在書法界有一個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首先,我們從書法的源流上解讀下,五種書體的由來。
  • 跟啟功學書法:筆畫輕重變化,28字「七大要訣」,楷書字姿更靈活
    當代書法泰鬥啟功先生的楷書,源自經典,又自有面貌,區別於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以其矯健的點畫、精美的結構、優雅的意境而獨樹一幟,深受大眾喜愛。細觀啟功先生楷書,字勢靈活,瘦勁其形,婉潤內蘊,堪稱經典。
  • 書法名家孫曉雲,小字楷書寫《中庸》,這水平,可不是吹出來的
    當然了,要想寫好小字,技法是一方面,還要能在方寸之間體現出宏大氣象,給人一種寬綽且大氣的感覺。怎麼才能做到呢?最基本的一點,你在結體的時候,可以嘗試著橫向伸展,寫扁一點不要緊,千萬別寫得太瘦長。光這麼空空的說,感覺有點無趣。下面,咱們來欣賞一下當代書法名家孫曉雲,小字楷書寫的《中庸》。這水平,可不是吹出來的。
  • 甘肅老漢喜歡書法,一天寫1000多個字,漢字贏得專家稱讚!
    文 / 小七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楷書鼻祖鍾繇的書法,還有的網友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也有的網友喜歡歐陽詢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被很好地傳承下來,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能隨處見到書法作品,書法也走到了千家萬戶
  • 他是「中國當代楷書之王」,這字人見人愛,讓人不服不行!
    很多當代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曾經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主席,他是「中國當代楷書之王」,這字人見人愛,讓人不服不行!他是曾經的書協主席,練書法60年,被譽為「楷書之王」!當代書法自民國之後逐漸式微,原因大家都懂,在書法斷層的這幾十年當中,總有一些人延續著我們的書法「文脈」,讓其不至於斷絕,以為後世子孫留下一些前人的財富。
  • 王羲之失傳1000多年的小楷,據說已陪葬唐太宗,成為書法界的傳說
    小楷乃是一個書法家的必備功夫,作為一個書法家,你的草書境界不一定會很高,這是天分所限,但你的小楷若是寫得不好,那一定是功夫不夠了。褚遂良曾經編修一本目錄記載了皇宮內藏的王羲之法帖,這本書便是著名的《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在這本書法目錄當猴子那個,將王羲之的一部小楷法帖列為「正書第一」,也就是「楷書第一」!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常有人說,寫唐楷難以入國展,其實這只是片面的認識。且不說在歷屆國展都能出現的褚遂良、顏真卿系列的作品,在十二屆國展上還出現了一件柳體作品。在當下的書法展覽中,有個現象就是取法精純的作品越來越受關注。12屆國展明顯取法歐陽通的作品歐陽通是歐陽詢的二字,其楷書得歐陽詢親傳,自然具有乃父楷書的骨力洞達的面貌,但也有不同之處。
  • 田英章最新硬筆楷書作品,水平如何?
    有朋友問我,當代著名書法家,田英章這幅最新硬筆楷書書法作品,水平如何?田英章的硬筆楷書水平沒得說,無論是他最新的硬筆楷書作品,還是三十年前的硬筆楷書作品,其結構都無可挑剔,當今書法界少有人能把硬筆楷書寫成這樣,堪稱楷模。
  • 78年的美女,硬筆寫鍾繇楷書《宣示表》,這才叫書法
    相比軟筆而言,由於書寫工具的不同,硬筆書法的變化不像軟筆那樣多,掌握起來呢,需要考慮的要素也相應少了一些。如果您只是從實用角度考慮的話,只是想讓寫出來的字工整美觀一些,那麼,您只要掌握好整體的結體布局,處理好點畫的長短疏密,把字形弄的平穩工整一些,寫出來的字就不會太難看。
  • 王剛演活了和珅,還能寫一手好字,書法是
    本期話題:王剛演活了和珅,還能寫一手好字,書法是影視圈的佼佼者!畢竟人家的本職工作並不是書法家,只是一個愛好而已,能利用業餘時間把書法寫得這麼好,已經非常難得了。,那他們倆誰書法寫得好呢?和珅恐怕是無人不知了,他是清朝第一大貪官,是乾隆皇帝身邊的紅人,和珅能做乾隆皇帝身邊的紅人一定有真才實學,不然光靠拍馬屁的功夫也不可能位極人臣。的確像筆者說的那樣,和珅的文採真的很高,他不僅精通多國語言,還擅長詩文、書法,是一位全才,怪不得乾隆皇帝那麼寵信他。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書法史上個個成名的書法家幾乎都是全才,對於經史子集皆能通曉,這也是一個書法家最基本的素養,沒有一定的學問基礎,其書法也並不會長遠。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
    一般來說,了解了楷書的藝術特點,有了楷書的基礎,再學其他字體會相對容易得多。點雖落墨不多,但寫起像大筆畫一樣,有起筆、行筆、收筆的完整過程,而且在表現能力上有時甚至比大筆畫更勝一籌。所以,點的寫法不可輕視,必須認真琢磨才行。其次說說的筆法。橫絕大部分漢字,或長或短,都有橫的筆畫。橫和豎好像字的支架,關係到字勢是否穩定堅實。寫橫貴在能於曲勢中顯平直,平直中顯曲勢,橫的形態應由直和曲相輔相成。
  • 顏真卿楷書真跡欣賞,全世界只有一件真品,被珍藏在日本博物館!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吧,王羲之的名氣在我國的書法界名氣非常的大,特別是他的代表作
  • 書法:楷書四境,達到的人真不多!
    四個系統楷書的取法,當代都有學習者,因人素養不同而水平不齊,有佳者,但大多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對楷書的層次認識不足。以筆者拙見,楷書有四境。
  • 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草書其實曾經是魏晉時期日常交流的主要書體,作為士大夫階層的讀書人,在寫書信的時候,往往以草書寫就,我們如今看到了許多晉人的信札,多數是以草書或者行草寫成的。王羲之行書《遠宦帖》而以草書為主要交流手段的方式到了唐代中晚期,已經被楷書所取代,自此之後,楷書便成為了通行書體,草書往往只出現在了書法家的群體當中,時至今日也是如此。
  • 一位廁所清潔工的書法,被啟功連連點讚,稱他「中國楷書之王」
    自唐朝之後,楷書便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基礎書體,雖然唐之後依然會有很多天賦異稟的書法家不以楷書作為基礎書體,但那只是鳳毛麟角,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若想練好書法,最好是從楷書開始入手。為什麼呢?通常來說楷書好的人,都懂得掌握好結字法則、用筆、用墨,來平衡字的重心,把控字的外形。而有了楷書功底的書家,其行書、草書、包括大字榜書穩重、勁道、大氣。反觀沒有楷書根底,走捷徑的,其行、草書多輕飄、浮躁、散亂,自謂飄逸、意趣、隨性。縱觀古今,行草書好的大師,一般都有一手好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