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你會想到誰?「田英章」?「田蘊章」?不,他是姜東舒。
很多當代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曾經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主席,他是「中國當代楷書之王」,這字人見人愛,讓人不服不行!
他是曾經的書協主席,練書法60年,被譽為「楷書之王」!
姜東舒先生是山東乳山人,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他一生致力於書法的傳播於教育,為當代的書法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
當代書法自民國之後逐漸式微,原因大家都懂,在書法斷層的這幾十年當中,總有一些人延續著我們的書法「文脈」,讓其不至於斷絕,以為後世子孫留下一些前人的財富。
民國的書法是一個小高潮,這個時期湧現出了許多的傑出人物,比如在「二王」書法上浸淫一生,且能夠悠遊於晉唐之中的白蕉先生,還有以文人書法著稱的謝無量和馬一孚等人,還有馬公愚、潘伯鷹、沈尹默、鄧散木等等大家……
這些人故去之後,書法開始出現了斷層,而姜東舒先生就是連接此斷層的一個人,他將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結合起來,並且順應時代潮流,在硬筆書法領域,號召起了全民學習書法的一個浪潮,使得書法再一次得到回歸。
舊時的書法家不光是書法要寫得好,在其他的國學素養上也會有一定的成就,姜東舒先生便是如此,他不僅書法寫得好,在詩詞方面也極有造詣,並且善於繪畫,且極有天分。
在1958年的時候,姜東舒先生被劃為「右派」,失去工作之後走投無路的他在「浙江圖書館」,做起了臨時工,並且偶爾寫寫標語。在一次機緣巧合當中,張宗祥看到了姜東舒寫得字,收其為徒,將姜東舒真正領進了書法之門。
張宗祥是誰?他是西泠印社的社長,是浙江圖書館的館長,是少年天才,是國學巨匠。
其實學習書法是真正需要領路人的,入門最關鍵,沒有名師指點可能一生難入書法之門,就想懷素得遇鄔彤,就想黃庭堅見到了懷素與高閒真跡。
姜東舒諸體皆擅,尤其是楷書造詣極高,他的楷書取法唐人,雄健豪邁、勁逸奔放,被世人稱之為「姜體」,其書法特色就是將唐楷與魏碑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自己獨特的面目。
他的小楷作品代表作有《前後赤壁賦》、《唐詩十首》、《柳宗元永州八記》,這些作品在上個世紀曾經引起過強烈的轟動,將中國書法推向了一個熱潮,而這幾部經典作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漸漸絕跡市面上難覓蹤跡。
如今我們三餘書社經過多方找尋,經過全新的整理的編修,將這三部小楷經典編修成《姜東舒書法集》,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這部書法集不僅適合練習毛筆小楷的朋友,也更適合想把硬筆書法練好的朋友,本文多有配圖均為《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欲購此書,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