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當代楷書之王」,這字人見人愛,讓人不服不行!

2021-01-15 三餘書社

看到標題,你會想到誰?「田英章」?「田蘊章」?不,他是姜東舒。

很多當代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曾經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主席,他是「中國當代楷書之王」,這字人見人愛,讓人不服不行!

他是曾經的書協主席,練書法60年,被譽為「楷書之王」!

《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姜東舒先生是山東乳山人,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他一生致力於書法的傳播於教育,為當代的書法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

當代書法自民國之後逐漸式微,原因大家都懂,在書法斷層的這幾十年當中,總有一些人延續著我們的書法「文脈」,讓其不至於斷絕,以為後世子孫留下一些前人的財富。

民國的書法是一個小高潮,這個時期湧現出了許多的傑出人物,比如在「二王」書法上浸淫一生,且能夠悠遊於晉唐之中的白蕉先生,還有以文人書法著稱的謝無量和馬一孚等人,還有馬公愚、潘伯鷹、沈尹默、鄧散木等等大家……

《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這些人故去之後,書法開始出現了斷層,而姜東舒先生就是連接此斷層的一個人,他將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結合起來,並且順應時代潮流,在硬筆書法領域,號召起了全民學習書法的一個浪潮,使得書法再一次得到回歸。

舊時的書法家不光是書法要寫得好,在其他的國學素養上也會有一定的成就,姜東舒先生便是如此,他不僅書法寫得好,在詩詞方面也極有造詣,並且善於繪畫,且極有天分。

在1958年的時候,姜東舒先生被劃為「右派」,失去工作之後走投無路的他在「浙江圖書館」,做起了臨時工,並且偶爾寫寫標語。在一次機緣巧合當中,張宗祥看到了姜東舒寫得字,收其為徒,將姜東舒真正領進了書法之門。

《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張宗祥是誰?他是西泠印社的社長,是浙江圖書館的館長,是少年天才,是國學巨匠。

其實學習書法是真正需要領路人的,入門最關鍵,沒有名師指點可能一生難入書法之門,就想懷素得遇鄔彤,就想黃庭堅見到了懷素與高閒真跡。

姜東舒諸體皆擅,尤其是楷書造詣極高,他的楷書取法唐人,雄健豪邁、勁逸奔放,被世人稱之為「姜體」,其書法特色就是將唐楷與魏碑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自己獨特的面目。

《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他的小楷作品代表作有《前後赤壁賦》、《唐詩十首》、《柳宗元永州八記》,這些作品在上個世紀曾經引起過強烈的轟動,將中國書法推向了一個熱潮,而這幾部經典作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漸漸絕跡市面上難覓蹤跡。

如今我們三餘書社經過多方找尋,經過全新的整理的編修,將這三部小楷經典編修成《姜東舒書法集》,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這部書法集不僅適合練習毛筆小楷的朋友,也更適合想把硬筆書法練好的朋友,本文多有配圖均為《姜東舒書法集》內頁。

欲購此書,請點擊下面惠購:

《姜東舒書法集》

相關焦點

  • 田蘊章、田英章,是真的水平不行,還是被人嫉妒
    現在很多人都說田蘊章和田英章的書法不行,真的嗎?他們寫楷書最為常見,也是他們的代表作,楷書雖然是標準化的書法,試問一下真正有幾個寫書法的會靜下心來研究楷書的。 一提二田,直接罵二田兄弟寫的字垃圾人品不好愛炒作。
  • 一位「富二代」寫得楷書,一個字值50萬,當代書法界幾乎無人能比
    這裡面的「王謝」就是書法家輩出的「王謝」家族。唐代武則天時期,有一件《萬歲通天帖》記載了王羲之家族8位成員的書法,皆極精妙。在書法史上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官二代」,也是一位「富二代」,他的一幅楷書賣出了6000多萬的天價,這幅作品字數不多,折合起來,一個字能值50萬,這樣的價格能夠在北京賣一套別墅了!在當代書法家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他。
  • 一位廁所清潔工的書法,被啟功連連點讚,稱他「中國楷書之王」
    通常來說楷書好的人,都懂得掌握好結字法則、用筆、用墨,來平衡字的重心,把控字的外形。而有了楷書功底的書家,其行書、草書、包括大字榜書穩重、勁道、大氣。反觀沒有楷書根底,走捷徑的,其行、草書多輕飄、浮躁、散亂,自謂飄逸、意趣、隨性。縱觀古今,行草書好的大師,一般都有一手好楷書。
  • 當代書法大家盧偉濱,楷書《心經》欣賞,英姿峭拔骨力遒勁,好字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楷書是學習書法入門的必修課程,楷書是在學習其他書體時候能夠給足動力的源泉。所以學書法寫好楷書是學術人的義務和責任。楷書之所以為楷書,因為它必須要一筆一畫寫就,不可隨意為之,方成其法度。在我們平常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去求數量,通臨整本字帖最好是把筆畫和單字這兩關解決以後再說。
  • 硬筆楷書的一個經典範本,這字寫得太美了!
    當代書法史上,有一位書畫家,他既能作二米見方的榜書,亦能寫細如粟米的小楷,其妙心獨運熔鑄篆、隸、行、草與魏碑諸體於一爐,別樹一幟,為我國書壇一絕。為世所公認,被譽為「中國當代楷書之王」。他就是原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姜東舒,一位低調到塵埃之中大書畫家。
  • 書法:楷書四境,達到的人真不多!
    四個系統楷書的取法,當代都有學習者,因人素養不同而水平不齊,有佳者,但大多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對楷書的層次認識不足。以筆者拙見,楷書有四境。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善用筆者,下筆自有八面威風,神完氣足,而不善用筆者,雖填滿四隅,也總讓人覺得有缺陷。在很多時候,巧妙的結構是由高超的筆法聽致,兩者之間有密切關係。古代法帖,筆法精湛,結字獨具匠心,而由筆法巧布結構,往往是其精彩超絕之處,如挪位造險、揖讓避就、斡旋照應等,使每個字在自然變化中各有其姿,得其勢,整齊中有參差,參差中見齊平,跌宕有態,弛張有致,氣貫而神馳,流麗更生動。結構和筆法,兩者密不可分。
  • 當代著名詩人北島,精選8幅楷書欣賞:清雅秀逸、鏗鏘有力!好字
    ;而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已不可能推行全民用毛筆寫字,甚至大多數人已不會用毛筆寫字了,但並不能否認現在的人不聰明,不繼承傳統的東西。今天課代表要分享的乃是當代著名詩人北島的書法作品。或許很多人對「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句詩很是熟悉,而看北島的書法正如其詩一般,或清雅秀逸、細膩溫潤,或銀勾鐵畫、鏗鏘有力。可以說,北島其人的秉性、文學思想也恰如其分地體現在了它的書法之中。
  • 日本人的習慣到底有多「變態」?特別是這三點,網友:不服不行!
    所以我們能看到在世界各國有很多中國遊客的身影,這也能反映出我們國家現在越來越強大,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人們都有條件出門旅遊。而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國家一般都是東南亞地區,其中日本、韓國以及越南等都是熱門的旅行地,也是中國遊客出國的首選。特別是日本這個國家,大家對他印象非常深刻。
  • 最適合臨習的名家楷書經典碑帖,記得收藏!
    顏真卿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名臣、書法家,與柳公權並稱「顏柳」「顏筋柳骨」,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聲:「天台白雲……」看著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鉤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都體現在這個「永」字上了。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呀!此後,王羲之用了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 他乃歐陽詢繼承者,將楷書寫到極致,被譽為「清朝歐楷第一人」
    清朝書法,帖學之風下降,碑學興起,清朝書法家大多學習唐楷,而唐楷之中又以歐楷最受喜愛。舉一個例子來說,王澍、成親王和翁方綱等書法家都學習歐陽詢的楷書,而且清朝時期盛行的「館閣體」也是由歐楷發展而來。不過,清朝時期,寫歐楷最好的一個人,當屬姚孟起,他也因為歐楷精美絕倫,被稱為「清朝歐楷第一人」!姚孟起在書法史上的名氣並不大,不過他的書法,是真的是精美絕倫,我們看史料中對他的記載,就可以探知一二。
  • 田英章最新硬筆楷書作品,水平如何?
    有朋友問我,當代著名書法家,田英章這幅最新硬筆楷書書法作品,水平如何?田英章的硬筆楷書水平沒得說,無論是他最新的硬筆楷書作品,還是三十年前的硬筆楷書作品,其結構都無可挑剔,當今書法界少有人能把硬筆楷書寫成這樣,堪稱楷模。
  • 楚人美,不服不行
    華語恐怖片,一提到這五個字很多人都表示不屑。由於規則的限制,華語恐怖片裡不能有「鬼」。於是某些痴迷於拍攝恐怖題材的導演煞費苦心地想出了一個乍一看絕頂聰明的辦法——將一切怪力亂神歸結於人為。《山村老屍》雖然楚人美與貞子頗為相似,但兩者的不同之處也一眼可辨。
  • 周慧珺新版楷書字帖欣賞,800個常用漢字筆法演示,好帖請收藏
    就好比書法家從古至今的書法家也是屈指可數的(當代的書法家不能和古代同日而語)。所以小編認為,學書法的首要是選帖,字帖是書法學習的最好的參照物,俗話說:照葫蘆畫瓢,選擇好的字帖就是學好書法的第一步。對此,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周慧珺女士的楷書,周慧珺女士的楷書融合的米體字的特點,筆力遒勁,而且美觀耐看。
  • 21位近代書法家楷書大比拼
    張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號南場丈人,70步後署爰翁、爰皤。四川內江人。當代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畫大師。一生多富傳奇色彩。早歲即有藝名。享高壽。
  • 跟啟功學書法:筆畫輕重變化,28字「七大要訣」,楷書字姿更靈活
    當代書法泰鬥啟功先生的楷書,源自經典,又自有面貌,區別於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以其矯健的點畫、精美的結構、優雅的意境而獨樹一幟,深受大眾喜愛。細觀啟功先生楷書,字勢靈活,瘦勁其形,婉潤內蘊,堪稱經典。
  • 袁天罡的識人術:「王」字少一筆,你最先想到的是一個什麼字?
    說起袁天罡,可能大家都會比較熟悉,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極為少見的「半仙」,也就是一個從事預測佔卜的神秘人物。袁天罡在歷史上很有名,但是也很神秘,他神秘到了連生卒年也沒有留下來,人們只知道他生活在隋唐年間,在隋朝做過官,634年被唐太宗徵召入宮。其他的許多事情,都只能靠「傳說」了。
  • 虞世南楷書集字唐詩,創作好素材!
    《書斷》卷中列其隸、行書為妙品,稱其書「得大令(王獻之)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存焉。秀嶺危峰,處處間起」。《述書賦》云:「永興超出,下筆如神,不落疏慢,無慚世珍。」足見歷史地位和對後世的影響。我們看細節:
  • 鍾繇為什麼被稱為「正書之祖」?看看他的楷書章法就知道了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及特殊的時期,鍾繇不但是魏國的重要官員,而且書法極好!是當時最重要的書法家代表,小楷造詣深厚,地位非常高。傳世作品也主要是小楷,在後世影響深遠,並被譽為「正書之祖」,與後代的王羲之並稱作「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