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莊亦諧的江湖人生
「我們常說電視行業是『不是妖魔不出活』,光有個性還不行,沒有人是全才,可以包攬所有節目。關鍵是要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上,用合適的個性對應合適的節目。」
快樂的童年時光為王偉忠的人生奠定了一個充滿快樂和趣味的基調。儘管生活艱苦,但他仍記得那些無憂無慮看螞蟻搬家,在牆上畫畫,往人家院子裡扔炮仗的日子。調皮闖禍、逃學把妹,王偉忠都幹過,當年的壞孩子都曾被認定不會有什麼出息,有女孩的人家都不想把孩子嫁給同村的男孩。王偉忠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讀書固然是正道,「但愛搗蛋的人想法不一樣,他們更有做綜藝節目的天分!」
王家這種不愛循規蹈矩的性格,估計來自父親。王偉忠很愛說起當年老爸怎麼泡老媽的事。那時他爸爸還只是一個「開發動機」的普通士官,冒充「開飛機」的飛行員博得老媽歡心。等到女方發現上當受騙時已經情根深種,只得接受現實。後來他自己長大了也跟著如法炮製,冒充有錢有房的闊少追過女孩,不過最後卻被人踢爆真相,出了洋相。他至今都說,不覺得老爸是在騙人,這個叫「戀愛創意」,是一門絕活。
從小時候起,王偉忠就樂於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屬於黑白通吃型人物。「眷村就是草莽江湖嘛,什麼樣的人都有。韭菜餃子可以和回鍋肉一起吃,那為什麼和人交往非得分什麼搭調不搭調呢?看人還是要多看優點,多記他的好處嘛。」
在眷村「混江湖」的經驗,讓王偉忠常能從他人身上,發掘到不同尋常的閃光點。他很喜歡亦莊亦諧類型的人,這一點他認為分寸拿捏最好的陶子。吳宗憲很難「莊」得起來,卻勝在已達「表裡如一,自娛娛人」的境界。「他在生活裡說話的表情、動作、對白和臺上幾乎一模一樣,隨時隨地可以耍寶、賣乖,他是那種但求喜歡,不求尊敬的人。」
大小S現在各自發展,王偉忠把原因歸結為兩人骨子裡的氣質不同。「大S是演員品性,需要有一定的矜持、神秘感,內心不能完全敞開,因為他們是供人瞻仰的;小S是天生的主持人個性,可以把自己放得很低,好像在家開派對一樣,她不介意扮演怎樣的角色。」
大S是花旦,小S是「女丑」。千美易尋,一醜難得,王偉忠明顯更喜歡小S。他也很明白,「丑角」是點綴和陪襯,還少個「正角」。他把男主持人歸為四類:帥、壞、賣、乖,帥有庹宗康,壞有孫鵬,乖有屈中恆,至於「賣」學問的,他找到了留學歸來的蔡康永。
「康永有學問但不掉書袋,懂人情但不說教。普通男人很難問出口的問題,他就問得輕鬆又自然,因為他是中性的,很陰柔,是女生的閨蜜。他可以坦蕩欣賞一個女生的美,眼裡不帶色情的嫌疑,他的規勸讓女生覺得可靠,因為他不會妒忌。」王偉忠一手打造的「康熙組合」分工明確,小S沒章法,嘻嘻哈哈,對嘉賓隱私窮追猛打,蔡康永很知性、心思綿密,擅長撫慰和分享思考。「兩人分開看都有獨木難支,但放在一起,就完整了。」
「我們常說電視行業是『不是妖魔不出活』,光有個性還不行,沒有人是全才,可以包攬所有節目。關鍵是要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上,用合適的個性對應合適的節目。做人一輩子最重要就是找到最舒服的位置、最對味的合作者,婚姻、事業都是如此。」
小S和蔡康永
好的節目最終以人情取勝
「我跟評委定下的標準是嚴格、善意、關心。我們不安排大眾投票,也不喜歡參考網絡意見,因為不署名的意見不用承擔責任,容易傷害人。什麼都聽網友的,就越來越迷失,最後什麼都幹不了。」
兩小孩在巷子裡吵架,張口閉口「我操你媽!」結果一個孩子的媽媽正好路過,另一個孩子看見了,立即鞠躬道歉,恭恭敬敬地說:「對不起,阿姨!」
觀眾頓時笑翻了。王偉忠說,這是真的哦,我們那個時候就是這樣的,愛罵人,動不動就是一句「操你媽」,但我們是有規矩的,比如要對人有信、講義氣,要重感情。
王偉忠回想起來,這些規矩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情字。1987開放赴內地探親,次年母親在北京見到了久別的姥姥,姥姥第一句話就是:「你這一玩,可玩了40年啊!」這一幕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9年剛來臺灣時爸爸19歲,媽媽16歲,兩個人是自由戀愛結婚。1992年4月5日父親過世,封棺之前,我心目中老派、傳統的媽媽當眾在父親遺體額頭上留下輕輕留下一吻。這一吻帶給我無比震撼,這是多麼純粹、浪漫、切實的愛情,從20歲不到開始,相伴一生,善始善終」。2004年眷村改建,媽媽離開老屋時拆下了舊門牌,貼在新家門外,她說,為的是爸爸的魂魄回來還找得到路。這一幕成了《寶島一村》的尾聲。
「好的電視節目一定是老少鹹宜的,一定包含著親情、友情、愛情,有真情」王偉忠自認為把「情」字做得最好的是節目是《超級星光大道》。當年,「超女」的紅火讓他感覺再不做選秀就要落伍了。當時臺灣不少家長對藝人存有嚴重偏見,和年輕一代的想法產生衝突。他想,乾脆把選秀當成情感節目來做,「教小孩子學會怎樣面對挫折,也給父母們一些關於演藝圈的正面訊息。」最終,這個節目成了臺灣全民收看的「溫暖大合唱」。
「人情味」也是王偉忠選評委的一個重要指標。他跟評委定下的標準是「嚴格、善意、關心」。他不安排大眾投票,也不喜歡參考網絡意見,理由是「不署名的意見不用承擔責任,容易傷害人。」「什麼都聽網友的,就越來越迷失,最後什麼都幹不了。」
跟他談到小S在節目裡各種明騷暗賤的挑逗舉動時,他很不以為然:「小S我是知道的,我帶出來的嘛,她有分寸的。上節目的時候你可以玩得開一點,事後編導們會剪掉的,如果錄節目之前告訴她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她就會放不開手腳。」
王偉忠時常教手下的製作新人,做人要有原則,不挖牆角、不偷人創意、不隨便跳槽。說起無奈的事情他也很窩火:「太多人一哄而上,抄襲模仿,以前媒體還監督,現在媒體也靠不住了,都八卦了,沒人管這個事了。」「臺灣現在電視劇製作費用太低了,一集只要10萬人民幣。一天可以拍2、3集電視劇,一拍上百集,瘋了!」他不喜歡的還有「唯收視率論」:「年輕人都在網上看視頻了,收視率真的還那麼重要嗎?」
本質上,「帶頭大哥」還是個很傳統的人。有一次他和小S開玩笑說:「我好怕你突然懷孕,節目怎麼辦?」,轉過來又告訴她「還是家庭重要啦」。大S結婚之前,他和老婆也一直忙著為大S介紹朋友,希望每個年輕人都找到歸宿。
做了30年電視,王偉忠每天都在思考,為什麼要看電視?綜藝節目是不是「垃圾」?久而久之,他得出一個結論——「做節目不是為了賺錢,不要去想紅不紅,製作讓人產生幸福感的節目才是電視人的終極目的。」
這個態度與他製作《寶島一村》的想法是一致的。整部戲平鋪直敘,像侯孝賢的電影,碎碎的,幾無「核心劇情」可言。這裡你看不到《暗戀桃花源》裡移花接木的剪裁功力和起承轉合之間的機巧用心,主創們故意不讓觀眾看到自己,而是在聲響、燈光、視角等上面偷偷下功夫。最後一幕,眷村即將被拆,全村人團聚在一起慶祝新年,這個場景是背對觀眾的,給人一種博大的「背影」感,這是將要離去的人或事物才會具有的特點。感傷、懷念,都在無言中。
王偉忠和賴聲川始終相信一點,好的、成熟的藝術作品,都是做減法的時候多,做加法的時候少,「有這些故事就夠了,還需要更多技巧嗎?」
話頭一轉,賴聲川又開始在桌子上畫來畫去:「哎,你是摩羯座麼?摩羯和天蠍很搭耶……」「對呀對呀,我們倆的老婆都是摩羯的。」王偉忠看了他一眼,氣定神閒地端起茶杯,呵呵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