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支出型貧困家庭被納入救助範圍,可申請7類救助

2020-12-2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月2日訊(記者王榮海)家人患了重病、家庭困難子女學費負擔重……因家庭剛性支出和財產損失超過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曾是社會救助的「夾心層」。今後,這類支出型貧困家庭在武漢可申請救助。武漢市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施辦法(試行)出臺,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申請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需同時滿足四條件:

支出型貧困家庭,是指武漢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因病、因學、因殘、照料老人、育幼、住房等剛性支出費用較大,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可支配收入扣除剛性支出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於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低保)標準2倍的家庭。其中,低於低保標準1倍的為A類支出型貧困家庭,低於低保標準2倍的為B類支出型貧困家庭。

申請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應當同時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一)具有武漢市戶籍的居民(含生活在武漢市且與武漢市戶籍居民共同生活的非本市戶籍的配偶和子女);

(二)提出申請之日前12個月內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超過武漢市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除已有政策明確規定不計入收入外,政府已經給予的各項補貼應當全部計入家庭可支配收入;

(三)在提出申請之日前12個月內,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家庭剛性支出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於本市低保標準的2倍;

(四)家庭共同生活成員財產符合本辦法規定。

家庭剛性支出採取定額與據實相結合的方式確認

家庭剛性支出如何確認?實施辦法對此作出明確規定,採取定額與據實相結合的方式確認。

(一)重特大疾病治療支出。提出申請前12個月內,家庭共同生活成員患重特大疾病或者辦理了門診重症(慢性)疾病的治療支出,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住院治療個人負擔的實際支出,月均高於2倍低保標準的據實確認。

(二)殘疾人照料支出。一、二級殘疾人和三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三級非精神、智力殘疾人和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每月按1倍低保標準確認。

(三)老年人照料支出。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年滿60周歲(含)至80周歲老人的,每月按1倍低保標準確認;有年滿80周歲(含)以上老人的,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

(四)育幼支出。申請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0—6歲(含)嬰幼兒的,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

(五)教育支出。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含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大學階段)學生的,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

(六)住房租金支出。申請家庭在本市沒有自有住房需租房的,每月按800元標準確認。租住公共租賃住房的,按照承租人上一年度實際繳納的月均租金額確認,但最高不超過800元。

(七)多重致貧原因支出。家庭中不同成員分別符合上述單項條件的,支出項可以累加,同一成員符合多項條件的,選取最大支出項確認,本條第六款可與本條其他款累加扣減。

可申請七類救助

救助包括基本生活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七類。

基本生活救助。A類支出型貧困家庭每月按照武漢市低保標準的差額給予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過武漢市低保標準。靠家庭供養的成年無業一、二級殘疾人和三級精神、智力殘疾人,經扣減贍(扶、撫)養人本人的剛性支出後,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超過武漢市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按照本市低保標準給予全額救助。

醫療救助。A類支出型貧困家庭參照本市重點救助對象的醫療救助標準給予救助;B類支出型貧困家庭參照低收入困難家庭的醫療救助標準給予救助。其中,據實扣減的住院治療費用納入補助範圍,按照規定的比例給予醫療救助。

教育救助。支出型貧困家庭列入困難家庭助學範圍,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各項教育救助,並可作為各類學校、相關組織和機構給予困難學生資助的依據。

住房救助。支出型貧困家庭住房條件不超過本市城鎮居民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標準上限的,經申請審核,給予對應檔次的住房保障。

就業救助。對支出型貧困家庭中具備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並處於失業狀態的家庭成員,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給予職業介紹、就業培訓等就業幫扶。

臨時救助。對因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者救助之後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支出型貧困家庭,按照臨時救助相關政策分類分檔給予救助。

慈善救助。對經社會救助後仍需要幫扶的救助對象,及時轉介給慈善組織、社會服務機構,由相關組織和機構通過建立專項基金、設立救助項目,承接政府救助之後轉介的個案,為救助對象開展送醫陪護、照料護理、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連結等服務。

以家庭為單位向居住地或戶籍地申請

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申請,應當以家庭為單位,由家庭成員或者委託其親屬、居(村)民委員會向居住滿1年(含)的現居住地或者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剛性支出憑證、誠信申報承諾書等材料。

對申請教育救助的,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由學生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規定審核審批。

對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行動態管理,一般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每12個月對救助對象進行1次覆審。在獲得救助期間內,家庭經濟狀況發生好轉的,救助對象應當主動向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申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據實進行動態管理。

相關焦點

  • 廣東:因殘、因病致貧對象納入救助範圍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莫冠婷 韓堃)對申請低保、特困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增貧困人口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及個人,視情由當地鄉鎮(街道)或縣級民政部門先行給予臨時救助。
  • 醫療丨國家醫保局:職工大病患者符合條件將納入救助範圍
    11月19日,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該局日前對相關政協提案提出的「職工災難性衛生支出風險保障」公開答覆,明確將統一規範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條件,及時將符合救助條件的職工大病患者納入救助範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職工或因高額醫療費用負擔致貧返貧的困難職工均可申請獲得相應救助。目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救助對象年度救助限額內個人自付住院費用救助比例達到70%左右。
  • 哪些人可以獲得醫療救助?如何申請?
    是否可以獲得醫療救助,主要看其家庭經濟狀況和個人醫療費用負擔情況。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及有關規定,醫療救助的對象範圍主要包括:·特困人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目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救助對象年度救助限額內個人自付住院費用救助比例達到70%左右。2015年以來,各地根據自身的情況進一步擴展了救助的對象範圍,逐步將低收入家庭的老年然、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低收入對象納入救助的範圍。
  • 貧困聽障患兒可申請3萬元救助
    會上「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正式發布,今後貧困聽障患者,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聽障患者,可申請3萬元治療耳聾、重建聽力。  「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聯合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共同發起,首批啟動資金為58萬,主要是為了那些幫助家境貧困的需要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兒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請者可獲得3萬元資助,資助主要用於患者在珠江醫院治療期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
  • 三亞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官方指南來了
    三、納入低保對象,要經過哪些必經程序?凡是提出低保申請的家庭和個人,均應向民政部門提供《海南省社會救助誠信承諾和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和其他申請材料,民政部門受理後,進行入戶調查、家庭經濟核對後,經過審核審批,且審核審批結果經公示無異議,方能納入低保保障範圍。四、納入低保對象,要提交哪些材料?
  • 中國將消滅絕對貧困,那些「無力脫貧又無業可扶的」怎麼辦?
    這樣的困境時常發生,有一家農戶,因家庭主要勞動力突患癌症,一家7口人陷入貧困。左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村子這類突發情況最為「要命」。因為家庭人口多,一些重大疾病的藥物卻往往並不在醫保名錄中,這造成短期內大額的剛性支出,而巨額的醫療支出瞬間就能將一個家庭壓垮。  岜奪村地處半山區,一直以來都是深度貧困地區。全村建檔立卡戶151戶、貧困人口674人。
  • 豐澤臨時救助規定「新升級」,對象範圍……
    對象範圍 凡具有豐澤區戶籍或取得豐澤區居住證(含港澳臺居住證)因發生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可申請豐澤區臨時救助。根據困難情形,分為急難型救助對象和支出型救助對象。
  • 強化基本民生兜底功能 打造社會救助青海樣本
    截至目前,全省共納入城鄉低保對象36.7萬人,特困供養對象1.7萬人。全省社會救助工作平穩有序健康發展,社會救助有效發揮了兜底保障作用。下一步,青海民政部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以下幾方面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強化基本民生兜底功能,打造社會救助青海樣本。
  •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鍋底」  2017年底以來,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持續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後,能穩定地實現「吃不愁、穿不愁」。
  • 民政部:疫情期間兒童監護缺失需第一時間報告並納入救助範圍
    2月11日,民政部下發通知,要求按照兒童自身和家庭情況分類做好臨時照料服務。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兒童監護缺失主要包括: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確認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離觀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因防疫抗疫工作需要以及其他因疫情影響不能完全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兒童。
  • 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啟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17日電(劉孝念)「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第二期日前在定點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正式啟動。  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理事長朱繼法表示,「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是由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與海口市人民醫院共同發起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
  • 先天性心臟病救助項目落戶華中阜外醫院這些條件可申請
    近日,先天性心臟病救助項目「童心項目」落戶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將為更多貧困先心病患者家庭帶來「心」希望。根據救助方案,在項目實施期間,凡18周歲(含18周歲)以下具有中國國籍並具有手術適應症的貧困先心病兒童,經醫保合規費用報銷後,個人支付部分可享受人均2萬元、最高5萬元的項目基金資助;18周歲以上的貧困先心病患者也可提出申請。先天性心臟病是我國6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 雲南關於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來了
    特困救助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延長《實施意見》明確,對低收入家庭中持有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三級智力殘疾人和精神殘疾人以及重病患者,經個人申請,可參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將特困救助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
  • 2020年(第二批)慈善大病救助即日起開展 瀘州這些貧困患者可申請
    即日起,市慈善總會決定在瀘州市範圍內開展2020年(第二批)慈善大病救助。符合要求的患者可於2020年12月18日前將資料交區縣慈善總會或區縣民政局。這是記者12月9日從市慈善總會了解到的。據了解,2020年(第二批)慈善大病救助的救助對象為瀘州市戶籍的患白血病和尿毒症的貧困患者。救助標準為:針對白血病患者,當年自付金額總數超出0.3萬元以上的部分按80%給予救助,最高救助金額不超過1萬元;針對尿毒症患者,當年自付金額總數超出0.3萬元以上的部分按80%給予救助,最高救助金額不超過0.5萬元。
  • 《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
    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全省農村低保對象182.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2萬人,佔農村低保對象58.8%,佔全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22%。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7670元/年,16個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部高於國家扶貧標準,實現「兩線合一」。(二)救助制度體系日益健全。
  • 申請大病救助的標準是什麼?
    在說大病救助以前,先說一下什麼是大病?大家一定要清楚,所謂的大病救助以及大病保險中的大病,和得什麼病沒有關係,只和患病住院花費的「合規費用」多少有關係。而這個合規費用也就是納入合療報銷範圍的費用。申請大病救助的標準為:經合療和大病保險報銷後,剩餘合規費用超過一萬元。大病救助是民政部門對困難家庭的一種醫療保障。
  • 科技賦能 智慧平臺保救助對象「應享盡享」
    社區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幫助胡女士通過掃描登錄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在手機上填寫個人信息並申請急難型臨時救助, 胡女士很快就收到3000元救助金。    今年,民政部門在已有民政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及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應用優勢及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建設,將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開闢信息化社會救助服務新模式。
  • 南通崇川創新支出型保險制度,2295戶困難家庭獲贈「全民保」
    與他有著同樣感慨的,還有困難群眾小顧,他罹患白血病十餘年,需要長期服用進口特效藥,醫療支出巨大,他說,「黨和政府一直把我們這些困難人群記在心上,先是把很多藥納入醫保,現在還給我們買了這麼好的保險,以後我的醫療負擔又要減輕很多了。」12月25日,「情暖崇川」——支出型困難家庭「南通全民保」贈送活動在崇川區啟動。
  • ...社會救助助力脫貧攻堅系列報導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目前,青海省深度貧困地區已納入農村低保對象26.7萬人,佔全省農村低保對象的92%;納入特困供養人員13268人,佔全省特困供養人員總數的74%,基本實現 「應保盡保」。  為持續做好社會救助兜底脫貧工作,青海省民政廳先後出臺《關於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青海省城鄉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辦法(試行)》等文件,為民政兜底脫貧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 文登區舉行「慈善大病困難救助」新聞發布會
    這幾個問題,對今年「慈善大病困難救助」項目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解答。據悉,今年的慈善大病困難救助對象是戶口為文登區的居民,因患病造成當年住院產生的醫療費,扣除各種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後,實際用於日常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低於區低保標準200%的因病致貧家庭(農村12720元;城鎮165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