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銷售額突破百億,安踏如何做到同時擁有兩個百億規模的品牌?

2020-12-22 LD講故事

中國的運動服裝行業,這兩年崛起的勢頭非常明顯。2018年整個行業的增速達到20%,2019年「雙十一」,運動服裝行業同比增長超過35%。

產業成長的趨勢站在風口上,這說明,運動服飾在中國的使用場景正在生活化和時尚化。目前中國運動服裝行業的規模大概在2000億元,世界排名第二。

李寧品牌憑藉「中國李寧」逆襲而上,另一個中國的運動品牌——安踏,也是不逞多讓。過去這兩年,安踏又多了哪些事情,讓他們的品牌完成升級呢?

安踏收購FILA

2019年,安踏的股價上漲100%,成績斐然。雖然安踏的主營品牌營業額只增長18%,但是旗下的另一個休閒運動品牌FILA,在2019年營業額增長80%,表現異常突出。光上半年的銷售額就超過65億元,全年銷售額預計超過100億,是中國銷量第一的國產單一品牌。

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主要是FILA的客戶群主要是年輕人,中國有2700萬大學生,按均價1000元來計算,平均每三個大學生就有一個人穿FILA。

在過去的中國國產運動品牌裡,單一品牌第一名就是安踏自己。2019年安踏便擁有了兩個位列市場前三的品牌,銷售額又各自超過100億。這個體量不只在中國名列前茅,在全球安踏集團也僅次於耐克和阿迪,是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和李寧一樣,過去的安踏是從高性價比入手,主要面向四五線城市的消費者,價位和定位使得品牌無法進入高端市場。但是,2019年安踏做到了。

跟李寧有特殊的歷史積累不同,安踏的單一品牌價值沒有那麼高,安踏選擇的是併購和多品牌戰略。

安踏收購的目標都有這樣的特性:品牌定位中高端,要麼歷史積澱好,要麼專業性強,有自己的忠實用戶。

有這樣的目標,安踏在收購之後,就會運用自己在中國市場的運營能力,將這些品牌在中國消費者面前重新打造一遍。

安踏旗下現在一共有23個品牌,這裡面最值一提的就是FILA,FILA在2019年可以說是現象級的表現。

FILA屬於中高端品牌,1911年創立於義大利,圍繞著網球、高爾夫、運動生活等場景設計產品,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受追捧。但是在安踏收購的前幾年,FILA在中國的表現並不好,2009年安踏以6億港幣收購了FILA。

新品牌賦能

那收購FILA之後,安踏又是怎麼把這個品牌運營成銷量過百億的頭部品牌呢?

原先安踏的主品牌採用的是批發模式,管理批發商才是安踏最擅長的方式。但是從一開始運營FILA,安踏就打定主意要做直營,在2019年上半年,FILA在全球開了1788家直營店。直營帶來的精益管理,為FILA在中國的快速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FILA品牌的代言人,安踏請的不是專業的運動明星,而是高圓圓、馬思純、黃景瑜這樣的大眾時尚明星。FILA的客單價在500-1000塊錢,比安踏高出一個檔次,70%以上的毛利率,也證明FILA品牌的高溢價。

比如FILA最火的爆款老爹鞋Disruptor 2,設計靈感來自FILA 1996年的經典鞋。這款鞋鞋跟超過五釐米,又厚又大。這款鞋一經推出,很多歐美明星都在穿,還被球鞋雜誌Footwear News評為了2018年的年度鞋款。

對比巴黎世家這些奢侈品牌的球鞋,FILA的價格只有十分之一,是更多年輕人的選擇。這款鞋的爆紅直接帶動了FILA的品牌知名度,在全球和中國的銷量迅速攀升。

嘗到多品牌發展甜頭以後,安踏在2019年又花了46億歐元收購芬蘭的亞瑪芬體育。這給安踏帶來了13個高端運動品牌,戶外裝備的奢侈品牌始祖鳥、頂尖的網球拍品牌Wilson、滑雪裝備Atomic和戶外運動品牌Salomon 等等。

安踏的這次收購完善了它的品牌矩陣:大眾品牌安踏,中高端時尚品牌FILA,高端專業品牌始祖鳥。用不同定位的品牌,把消費者各種使用場景都承包下來。

用多品牌戰略來分攤流行的風險,在服裝行業早已不是新鮮事,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特步、匹克都收購過新品牌。但難點在於,怎麼運營才能實現像FILA這樣實現高增長?

中臺效應

安踏給出的答案是:用五大中臺,去運營三大品牌事業群。安踏把公司分成品牌和中臺兩部分。

首先是中臺,中臺類似於集團內部的服務者,幫品牌免除後顧之憂。

在中臺裡面,安踏設置了集團生產、採購、職能、零售和電商五大中臺。這些都是不同品牌可以共用的能力,在集團層面統一發力,能享受到單一品牌沒有規模效應。

職能中臺主要負責的是人力、財務、法務等基本的公司職能。安踏把批發商管理、實體店鋪運營、電商渠道運營這些在品牌運營過程中積累的能力,放到零售和電商中臺裡,去賦能所有的品牌。

比如,始祖鳥在中國的擴張沒有太多經驗,通過這兩個中臺,安踏可以迅速幫品牌做好選址、對接商場,以及設計電商投放策略這一系列運營工作。

不過,生產和運營這些放到中臺的職能,其實還不算是品牌的核心職能。能不能讓消費者喜歡併購買這個品牌的產品,才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這就要看品牌了。安踏的23個品牌被規劃到專業、時尚、戶外三大事業群之下,分別是以安踏為核心的專業運動事業群,以FILA為核心的時尚運動事業群,以亞瑪芬體育品牌為核心的戶外事業群。

為什麼要把23個品牌分別放到三個事業群呢?有兩點好處:

一、同類品牌彼此之間有更強的協同效應;

二、頭部品牌可以帶動腰部品牌,腰部品牌可以比單一品牌爭取到更多資源。

那品牌事業群的核心職能都有哪些呢?分別是產品設計、品牌和營銷,這些核心職能定義了「品牌是誰?」,「用戶如何理解你?」等關鍵問題。

公司發展壯大之後,就容易組織僵化,調整速度慢。而中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這個問題,各個品牌能專心地從用戶需求出發,去設計產品,保持品牌的活力。

安踏的組織架構調整,對於這個多品牌發展十分重要,會影響這個品牌未來十年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安踏集團電商年流水突破100億!它是如何做到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安踏集團電商本年度流水已經突破100億元。安踏是如何做到的?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安踏集團旗下的安踏品牌位列運動鞋服類目第三,國內第一;斐樂品牌位列運動鞋服類目第五;安踏兒童位居母嬰鞋服類目第四,斐樂兒童排名第九;可隆體育增速達到101%;此外,亞瑪芬集團旗下始祖鳥、薩洛蒙等品牌均進入戶外鞋服類目前二十名,增速領先行業。
  • 習酒銷售額突破百億大關,「十四五」計劃年增長超15%
    新京報訊(記者 薛晨)12月12日茅臺集團習酒公司(以下簡稱「習酒」)在杭州舉行的2021年全國經銷商大會上曬出成績單,習酒提前實現2020年的既定目標,圓夢百億。據悉,習酒2020年銷售額已達到103億元。
  • 安踏孵化10年的FILA賣瘋了,370億買的「鳥」還沒飛起來
    外部零售環境充滿變數,其兩大核心品牌「安踏」、「FILA」依舊增長強勁,尤其FILA,營收增速高達73.9%,規模飆升至147.7億。Amer Sports的表現堪憂,9個多月虧損約12億,這顯示出,安踏國際化的關鍵一步,整合壓力猶在,成敗依然未知。全球疫情仍在發酵,打亂了安踏原本的發展節奏。「全年的業務,樂觀說不上,我們也不認為很悲觀。
  • 安踏是國產第一運動品牌,那排在第二的是誰?排名令人意外
    自從安踏在21年前打響自主品牌的第一槍開始,國產運動產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這麼多年下來,安踏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耐克、阿迪達斯的體育運動品牌。除此之外,鴻星爾克、李寧、361°、特步等本土品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15元一瓶,卻做到百億的銷售額,你我都喝過的保健酒
    中國勁酒在今年僅憑一款保健酒產品就達到百億銷售額,其在保健酒行業也一直是旗幟般的存在,這背後靠的是勁牌公司優秀的企業文化,因為他們深知只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定位小瓶即飲,精確抓獲消費者心理。在市面上大多數飲用酒都是大瓶包裝的情況下,勁牌公司根據消費者酒量細分不同容量的瓶裝。
  • 海爾旗下年輕品牌統帥年銷售額破百億
    在上月海爾電器披露的2019年財報中,創立僅10年的年輕品牌統帥在洗衣機和熱水器業務方面均保持了較高增速,年銷售額超100億元,成功躋身家電「百億俱樂部」,成為頭部陣營中最年輕的家電品牌。營收從0到100億,家電企業需要走多久?1968年創立的美的,用了32年;1996年創立的方太,用了21年;1988年創立的創維,用了16年……100億是一個門檻,更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展節點。
  • 蔡徐坤代言FILA:體育品牌進入「流量」紛爭下半場
    1997年,FILA在美國銷售額達到6.87億美元,全球銷售額為14億美元,一度達到歷史巔峰。 但是,進入2000年之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時尚潮流的轉變,諸多不成熟的投資及經營策略使得FILA逐漸沒落。2003年,FILA的全球銷售額僅為7.92億美元,較1997年峰值下降了43%,但韓國分部的業務卻欣欣向榮。
  • 蔡徐坤成為FILA代言人:體育品牌進入「流量」紛爭下半場
    蔡徐坤xFILA 微博開屏 對於此次合作,FILA 品牌官方發言人表示:「一直在不同領域做跨界嘗試的蔡徐坤不斷突破自我,撕下固化標籤的精神與FILA的品牌精神高度契合。」1997年,FILA在美國銷售額達到6.87億美元,全球銷售額為14億美元,一度達到歷史巔峰。但是,進入2000年之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時尚潮流的轉變,諸多不成熟的投資及經營策略使得FILA逐漸沒落。2003年,FILA的全球銷售額僅為7.92億美元,較1997年峰值下降了43%,但韓國分部的業務卻欣欣向榮。
  • 私募八月報:證券類私募進入增量時代,漢和資本突破百億,百億私募...
    二、私募行業情況證券類私募從存量時代進入了增量時代,管理規模突破3萬億元根據基金業協會最新備案數據顯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計四、百億規模私募機構名錄漢和資本發行6年長期封閉期產品,管理規模突破百億8月證券類百億私募機構增加1家,存量共計45家。
  • 安踏遇到「煩心事」,主品牌收入被收購的FILA超了!
    從財報公布的數據來看,自2009年收購而來的FILA在上半年營收已超過經營近30年的安踏主品牌,且後者的增幅還處於放緩之中。這意味著,安踏面前也擺上新的問題:當FILA與主品牌已平分秋色,且前者已處於優勢地位之時,公司接下來將如何應變?
  • 店寶寶:直播聚光燈下的百億市場—大碼女裝
    超大規模的人群自然就帶來了一個大規模的市場,例如減肥、健身、服飾等等。而我們要說的大碼女裝就是一個百億規模的市場。大碼焦慮「普通人購物根本想不到一個買XXL碼衣服女生的辛苦。」淘寶大碼女裝店主鄧甜說。鄧甜身高1米65,體重接近200斤,正是體會到自己買大碼衣服的各種不便,於是自己就做起了大碼女裝的生意。
  • 安踏總裁鄭捷:如果沒有收購FILA,很難做出收購亞瑪芬的決定
    圖為安踏體育2018財年全年業績,集團收入、經營利潤和股東應佔利潤均創新高按品類分,鞋履銷售額同比上漲 22.5% 至 86 億元,服飾類銷售尤其強勁,同比大漲61.4% 至147 億元,佔總收入的61%,配飾類銷售額則同比增長 43.9%至 7.6 億元。
  • 快手投資百億建數據中心、伺服器規模前五意味著什麼?
    6月6日,快手宣布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投資百億自建數據中心,這是快手首個自建的數據中心,面向快手未來五年內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場景,設計容量為30萬臺伺服器,將擁有最大規模的離線計算伺服器集群,是業界最大的專用於大數據/AI的數據中心。
  • 今世緣六年仍走不出江蘇省 拿什麼實現百億目標?
    這並非今世緣首次提出百億目標,2020年曾提出未來五年營收破百億的戰略,同時表示,省外收入佔比將達兩成。2014年登陸資本市場的今世緣,發展至今營收已經翻番,但是省外收入一直未有太多起色,佔比始終在5%左右徘徊。而地處江蘇市場,同城酒企洋河股份市場優勢明顯。
  • FILA斐樂:近年突然火起來的百年義大利品牌
    【來源:北國網】說起運動服飾品牌,大家可能立馬想到的國際品牌是adidas阿迪達斯、nike耐克、puma彪馬這些廣為人知的品牌。但隨著人們審美個性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個性潮流的設計,這讓更多的國際品牌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 40萬起家,打造百億休閒食品巨頭,今身價40億,坐擁40多家子公司
    他找到自己兩個兄弟李永良和李永魁,3人一起籌集到了40萬作為創業資金。1993年李永軍在深圳寶安成立了「喜之郎」公司,正式步入果凍產業。正所謂萬事開頭難,當時的果凍行業已經是「百家爭鳴」時期,不過經過深入調查仔細分析對手,李永軍發現雖然果凍企業有很多家,但規模都不大,不然就沒有什麼品牌。
  • 原來FILA是安踏旗下品牌!
    而小編發現在中國的國產品牌中,安踏品牌是讓小編我比較吃驚的一個品牌。因為我突然間發現之前一直覺得還可以的一個運動品牌FILA居然是安踏旗下的產品。這個品牌的風格與安踏相比會更加時尚一些,更加適應年輕的喜好!這家運動品牌並不會像其他的運動品牌的產品那樣,就有運動的舒適感而沒有時尚感。小編覺得這家的產品是在保證舒適度的前提下彰顯了它的時尚性!畢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時尚又好看是非常重要的。
  • 主品牌被反超 到底安踏的FILA 還是FILA的安踏?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每日財報27日報導,近日,國內運動品牌安踏體育(02020.HK)發布公告稱,2020年第三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實現低單位數的正增長。而F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實現20%-25%的正增長。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斯凱奇、李寧、亞瑟士、舒華、喬丹體育、匹克
    今年,Drapers對斯凱奇的評價是 ——「斯凱奇作為全球最大且知名度最高的鞋類品牌之一,它了解女性消費者,懂得她們的需求,知道如何與她們對話,並清楚如何去影響她們!」
  • 安踏體育加速「瘦身」 聚焦主業27億出售健身器材品牌
    同時,安踏在公告中表示,安踏體育持有亞瑪芬體育52.7%的股票權益,預期合營公司將取得約2000萬美元的利潤,該利潤將反映於合營集團的財務報表,該預期淨利的52.7%將確認為於出售事項完成後,安踏體育分佔合營公司相關財務期間損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