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學--惡中有善,引人向善

2020-12-24 糖糖坤哥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

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菜根譚》

那些做了壞事但是怕人知道的人,雖然是作惡,但還留有一絲改過向善的良知;

那些做了好事卻急於想宣揚的人,他們做善事的同時卻留下邀功圖名的偽善。

人不是天生智慧,再聰明的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但是犯錯之後,勇於改正,也是一種向善的表現。這和那些做了善事,就誇大張揚的行為相比,反而有可貴之處。《菜根譚》中講的「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表達的便是這種看法。為那些做了壞事的人,我們不能總是抓著錯誤的尾巴不放,反而應該挖掘錯誤背後的善念。

惡中猶有善路,寬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

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癒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每個人都有錯誤,如果執著於其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於懷、放不開,限制了自己的思維,也限制了對方的發展。即使是背叛,也並非不可容忍。能夠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也將以他堅強的心志在氛圍中佔據主動,以其威嚴更能夠給人以信心、動力,因而更能夠防止或減少背叛。

寬容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寬容要以退為進、積極地防禦。寬容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寬容。寬容的最高境界是對眾生的憐憫。

人活一世,誰都會犯錯,但是犯了錯誤、做了惡事並不意味著我們的人生不存在善念。對於我們個人來說,發現這種善念,並努力改正錯誤,善念就會被激發,如果日後我們繼續堅持的話,善念就會累積為善良的人生。我們對待別人時,不要總看到他的錯誤,只要稍微歪歪頭,我們就能看到他錯誤背後的閃光點。如果此時,我們能給予他及時的教導和感動的話,他的人生也許就會因此而改變。

善處即是惡根 ,人類最可怕的一種本質,是偽善

所謂偽善,即是「在他人眼中顯得善」。

一個人所表現的善良,也許是帶有某種目的的。在你困難的時候,向你伸出手的人,不一定真想幫你,只是想讓你看到他幫你的樣子。

帶有功利性的偽善,遲早逃不過別人的眼睛。

李敖曾經問著名作家三毛為什麼去非洲,三毛說:「我很崇拜史懷哲,想要幫助那些黃沙中的黑人。」

李敖卻更尖銳地問:「你說你幫助黃沙中的黑人,你為什麼不幫助黑暗中的黃人?你自己的同胞,更需要你的幫助啊!舍近而求遠,去親而就疏,這可有點不對勁吧?」

三毛當時答不出話來,因為李敖這套道理看起來無懈可擊,卻是實實在在的批判偽善。

世道人心,說不清道不明,很難以善惡論好壞,很難以忠奸辨英雄。

人生如戲,都是演員。

正如邱吉爾所說:「人類永遠無法擺脫的最卑賤的情感,就是偽善。」

相關焦點

  • 哲學與人生
    唯有哲學是沒有人去聊的,而我又比較喜歡哲學,未免會有點遺憾。  關於哲學,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以至於有不少的誤解。一提到哲學,人們不免覺得過於高大上,是講道理的學問,或是認為太虛無縹緲,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這些怪不了大家,因為我們現行的教育體系中,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這樣相關的課程。
  • 胡適《哲學與人生》2
    現在且說第一個例子:2500年前在喜馬拉雅山南部有一個小國——迦葉——裡,街上倒臥著一個病勢垂危的老人,當時有一個王子經過,在別人看到,將這老丐趕開,或是毫不經意地走過去了,但是那王子是賦有哲學天才的人
  • 胡適《哲學與人生》4
    想要理解人生的意義,自然要研究哲學,去參考已往死的哲理。
  • 我來拆哲學01 哲學,人生的最佳解答!
    在讀完MBA後,如果說再要學點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哲學。之前聽到哲學兩字,覺得和我毫無關係。
  • 三民主義的進化人生哲學
    這三大主義基本上承傳了中華道統的德治、王道、仁政的政治理想,但加上了民本精神,其哲學基礎是民生,首先是解釋民生問題,使民生樂利,能解決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必需與生活娛樂。因而這民生問題的解決是靠聰明才智高的人出來奉獻犧牲,以「仁愛」為基礎,來實施服務的人生觀,使全民享福。
  • 曉龍:《子夜聊齋》是引人向善
    曾有前輩認為曉龍是在通過講鬼故事宣揚佛法,當時他似懂非懂,現在恍然大悟:自己講的故事裡很多因果,某人年輕幹了什麼事後來才有了某種遭遇,因為做壞事遭到了報應,這便是佛教中的因果,無形當中提醒大家不要做虧心事,引人向善。直到2008年12月14日,《子夜聊齋》舉行「驚情十年老友新朋狂歡派」,這檔節目劃上了一個完整的句號,《子夜聊齋》成為了一代人永遠的記憶。
  • 可以改變人生的哲學課,聯合國哲學顧問奧斯卡大師親授
    是的…… 這是我人生40年來,遇到最奇特的一個人;我覺得,人的一生中,應該認識這樣一個人。 奧斯卡關心的,不是你的學習、不是你的知識、不是你的文憑、不是你的財富、不是你的地位、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自己,你自己的生命。
  • 從電影《天使之城》看人生哲學
    我們常談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談人生的哲學,但或許通俗一點來講,我們所探討的是關於這個世界運行規律的一系列核心信念,是我們對一切事物的價值排序。我們的信念和選擇在線性的時間裡,在我們身上積累著影響,最終從內化於心的信念轉為外化於行的外顯。有網友說:「人生哲學是一種私人意義的『真理』。
  • 《美麗笨女人》:3位女人平淡生活哲學人生
    她們生活和愛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人生也開始步入全新的階段。這就是《美麗笨女人》:3位女人平淡而又生動的哲學人生。同時也讓周蓉意識到一位真正女人的生活哲學。也更詮釋了生命真正意義的人生哲學。可見在任何時候,我們的家庭婚姻需要夫妻良好的溝通,而不能以自私的心態來代表自我方向,真誠、大方向必須調整為兩人三觀一致,才能達成更完美的生活結局。
  • 李尖尖為什麼叫人生哲學家 李尖尖人生哲學有哪些經典語錄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不只是人間真實,還是人生哲學家,小小年紀總會發出讓人深省的言論,有著許多充滿哲學的語錄被大家記錄下來,李尖尖為什麼叫人生哲學家?有哪些經典語錄?下面帶來全面介紹。  李尖尖為什麼叫人生哲學家?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不只是人間真實,還是人生哲學家  1、人生就是你越思考,越無法理解的東西。
  •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與人生哲學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與《八大山人研究》這本書的相似之處在於,朱良志先生通過文獻資料與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尤其注重曹洞宗思想對八大山人的影響,而不同之處在於《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更加側重於從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朱良志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中國哲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所以用12個章節,從多個視角解析八大山人的藝術思想,繼而從中探尋八大山人乃至宇宙中人的生命價值。
  • 梗後柯佳嬿的人生哲學
    從幼兒園老師到金鐘視後,她擁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而人生最有價值的遇見,是重新遇見了自己。比如在《必娶女人》裡,柯佳嬿就把那個有稜有角、性格多面的女主角蔡環真演得很細膩卻又不至於過火,後來她也因此得到了人生第一個金鐘獎,這何嘗不是她認真付出的結果?
  • 錢穆:從中國戲劇看人生哲學
    此三者之配合,可謂是人生之藝術化。戲劇本求將人生搬上舞臺,但有假戲真做與真戲假做之別。世界即舞臺,人生即戲劇,若把真實人生搬上舞臺演出,則為真戲假做。京劇則是把人生藝術化了而在舞臺上去演,因此是假戲真做。也可說戲劇是把來作人生榜樣,所以中國京劇中之人生,比真實人生更具理想,更有意義了。
  • 銀河映像:杜琪峯的人生哲學
    杜韋兩人的關係就好像巴菲特和芒格,在偶然的時間碰到對方便一見如顧擦出火花,銀河映像正是由這兩人形成奇妙化反,按投資話術說這是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共振。看銀河映像其實更多是在看杜琪峯的人生哲學,在很多細節可以看出老杜在為人處世上有大智慧,但凡有些經歷的人應該都很有共鳴。
  • 理財理到最後就是理人生,投資說到底是在講人生哲學.
    其實,投資自己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是重要的。需要小心的是,這句話很容易為那些收入支撐不起高配,卻超前消費的年輕人提供一個理想的藉口——我沒有儲蓄,因為我把錢都投資到自己身上了。在如今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人們很容易被消費洗腦,商業廣告不斷刺激著人們的欲望,我們一次又一次消費或許只是在不斷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卻美其名約」投資「。
  • 極限挑戰《漫步人生路》,人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嚴敏的人生哲學
    極限挑戰《漫步人生路》,人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嚴敏的人生哲學嚴敏導演是前四季極限挑戰的核心,也是極限男人幫的核心,可以說沒有嚴敏,就沒有極限男人幫的現在,當嚴敏導演的人生哲學運用到這檔真人秀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他必定會成為一檔成功的國民綜藝,再加上黃渤
  • 《評價女王》的人生打分哲學
    最近小編有一部follow的十分緊密的劇——《評價女王》,以女主人公的職場、生活和愛情為焦點,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廣告公司內的人生百態,堪稱公關狗廣告狗
  • 什麼是哲學、哲學專業?
    第十種: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學的產生皆起源於疑問。第十一種:胡適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看到這些,大家是不是已經感到暈頭轉向了呢?
  • 漫畫大師蔡志忠送給現代成年人的——人生修行哲學
    而箍著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前行的,是無數的人生困惑,從十幾歲的煩惱,二十幾歲的迷茫,到四五十歲的中年危機……一個困惑不解決,便在心上鎖了一把鎖,當鎖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人生的路,不知道怎麼走了,或者是舉步維艱,走不動了!對我們這一代的成年人來說,都是一次考驗,答得好的人只是極少數,更多的人即使現在到了年尾,也還是在迷茫、掙扎當中。
  • 什麼是哲學?
    人生在世,總想投身社會,實現自我,創造一個輝煌的世界,但這一過程也是一個充滿矛盾鬥爭和痛苦的過程,我所主張的哲學是一種教人以經得起痛苦和磨練的人生態度之學。現在大家都在談論提高人的素質。其實,素質也就是境界,就是人生態度。提高人的素質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2.哲學超越知識和科學半個世紀以來習慣於認哲學為關於最普遍的規律之學的人,也許會覺得我的這種哲學觀太空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