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能去根嗎?習以為常的擤鼻涕方式竟會導致鼻出血、中耳炎!

2020-12-23 呼吸內科宋安全醫生

鼻炎就是發生在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類型有很多,大多數人屬於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三類,其中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是最令人頭疼的。

慢性鼻炎與全身因素、局部因素、職業及環境因素有關,比如貧血、糖尿病、營養不良、慢性心肝腎疾病、內分泌失調、長期吸入粉塵、長期過度疲勞、溫溼度的急劇變化等都可能引起,常表現為鼻塞、白色黏涕耳鳴、失眠、頭暈、頭痛等症狀,反反覆覆,遷延不愈。

過敏性鼻炎:花粉、紙巾、狗毛、貓毛、塵蟎等都是過敏性鼻炎的誘發因素,典型症狀主要是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鼻癢,部分伴有嗅覺減退

目前,鼻炎還無法根治,主要是控制,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依靠藥物進行控制,遵醫囑規律地治療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活質量。

不要自己濫用一些鼻黏膜收縮劑等藥物,雖然鼻黏膜收縮劑見效很快,但如果濫用可能會引起藥物性鼻炎

鼻炎發作時怎麼擤鼻涕?

鼻炎發作時,黏膜因發炎而腫脹,腫脹就會導致鼻腔不通暢,所以,擤得越大力,越會加重鼻黏膜的充血腫脹。

鼻腔前段的鼻涕:右手輕輕按右側鼻翼,輕輕擤出左側鼻腔前段的鼻涕,同理做另一邊。鼻腔後段或鼻咽部的鼻涕:輕輕把鼻涕回吸到咽部,再吐出去。

暴力的擤鼻子,鼻涕中的細菌就有可能通過咽鼓管湧入中耳腔,進而引起中耳的細菌感染鼻炎發作時,用手摳、挖把紙巾旋轉成長條狀放入鼻孔使勁旋轉都是不建議的,會損傷正處於炎症狀態的鼻黏膜,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鼻出血

最後,建議有鼻炎的人群

戒菸戒酒,注意飲食、環境衛生,避免粉塵長期刺激。避免使用鼻黏膜收縮劑,有可能造成藥物性鼻炎。積極治療急性鼻炎,當感冒鼻塞加重時不可用力摳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應積極鍛鍊身體,適當的參加體育活動。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應儘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場所,並注意戴口罩。

相關焦點

  • 5歲男孩擤鼻涕,導致耳朵「失靈」,原來比感冒更可怕的是……
    5歲男孩聰聰,因為擤鼻涕導致耳朵「失靈了」。 不久前,聰聰感冒了,媽媽經常捏著他鼻子擤鼻涕。幾天後,感冒好了,可聰聰卻喊著耳朵疼,甚至有一側耳朵突然聽不清聲音。醫生解釋說,這是因為擤鼻涕的方式不當,導致孩子患了中耳炎,引發了聽力障礙。
  • 擤鼻涕時不注意的細節……現在改還來得及
    若都回答「是」那你可就危險了……擤的姿勢不對,危機找上門生活環境空氣中的粉塵及汙染物較多時,會促進鼻涕的形成;而若是感冒引起的鼻涕,裡面會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若你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確,就可能讓這些細菌、病毒去往不該去的地兒
  • 擤鼻涕時不注意這個細節,鼻子、耳朵、眼睛都易受損!現在改還來得及~
    ……若都回答「是」,那你可就危險了……1擤的姿勢不對,危機找上門生活環境空氣中的粉塵及汙染物較多時,會促進鼻涕的形成;而若是感冒引起的鼻涕,裡面會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若你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確,就可以讓這些細菌、病毒去往不該去的地兒,造成危險!
  • 使勁擤鼻涕,也能擤出一種病
    原創 徐宏鳴 新手媽咪大家好,我是上海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徐宏鳴醫生。今天我來談談兒童中耳炎,除了急性中耳炎,比較常見的還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的病因與症狀很多家長認為,急性中耳炎的病因是挖過耳朵,或者耳朵進過水。
  • 寶寶擤不出鼻涕?教你如何幫助孩子清洗鼻腔
    各種原因導致的鼻涕分泌增多,鼻涕瀦留在鼻腔中,大年齡兒童(通常3歲以上,部分孩子要5歲以上)可以通過擤鼻涕的方法將鼻涕排出,而小嬰兒或幼兒往往鼻涕不能排出而導致阻塞。
  • 注意:鼻涕≠感冒,流這種鼻涕,要警惕!
    今天鄭州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劉靜炎教寶媽們:看懂寶寶鼻涕的健康信號,幫助寶寶正確擤鼻涕! 寶寶一鼻塞流涕咳嗽打噴嚏,家長就以為是感冒,但其實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如果被當成「感冒」治,反倒延誤了病情,發展成為鼻竇炎、慢性鼻炎! 感冒VS過敏性鼻炎,如何區分
  • 用力擤鼻涕,腦瓜子嗡嗡的響,甚至鼓膜穿孔,可別這麼做了
    1、鼻腔黏液鼻腔黏膜分泌的一種黏液,主要能使鼻子呼吸到金黃色的新鮮空氣,阻擋部分粉塵進入鼻腔。但是當你感冒或得了鼻病時,你的鼻子會阻塞整個鼻腔。擤鼻涕可以緩解短期不適症狀。然而,用力擤鼻涕對人體有害,會對組織結構造成損害。2、急性中耳炎發病概率高達30%。
  • 【硬核解答】感冒了,應不應該擤鼻涕?
    感冒是我們身邊很常見的一種症狀,一些人感冒了就會流鼻涕,並還用力的去擤。那麼感冒了,到底應不應該擤鼻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以前小編也認為 當出現鼻涕就一定要把鼻涕擤出來 鼻涕不就是用來擤的嗎?
  • 清鼻堂科普:這4種行為,最易受到鼻炎侵害
    運動不僅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還能健壯脾胃,讓痰溼運化的能力更加強大,鼻炎也會減輕,所以動起來吧! 堅持運動不僅可以增強機體對抗變態反應的能力,從而減輕甚至痊癒過敏性鼻炎。 還可以因為脾胃的運化能力增強,對慢性鼻炎、鼻竇炎造成的鼻塞、鼻涕多、膿涕都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 這樣給娃擤鼻涕不僅用力還會損傷聽力
    因為耳鼻喉是相通的,如果將鼻孔堵住再讓寶寶用力擤,整個腔體壓力過大,會導致鼻涕隨空氣流動殃及其他的「鄰居」: 鼻涕倒流,有可能會導致鼻竇炎; 鼻涕進入了耳朵,其中的病原體會導致中耳炎; 如果寶寶用力過猛,還可能會導致鼓膜穿孔,造成聽力的損傷。
  • 【漲知識】擤鼻涕這件小事情,你做對了嗎?
    此外,與成人咽鼓管結構不同,小兒的咽鼓管比較短、平、寬,呈水平位,加上小兒機體抵抗力較弱,容易患急性鼻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或由於嬰兒餵奶姿勢不對,引起吐奶、嗆咳及擤鼻涕用力太猛時,細菌便很容易從咽鼓管進入到中耳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另外,給小兒掏挖耳朵,不小心損傷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導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症。
  • 因為這個治鼻炎偏方,差點害了孩子!
    案例2 河南一奶奶誤信蒼耳煎水喝能治孫子的過敏性鼻炎,專門去弄了不少蒼耳,回來洗洗乾淨,磨成粉末,給孫子衝水喝,導致9歲男童多臟器功能障礙,生命垂危。
  • 耳朵進水會引起寶寶中耳炎嗎?中耳炎如何預防?
    發生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耽誤了病情會因為鼓膜穿孔導致耳朵反覆流膿、聽力下降,甚至致聾。 如何判斷中耳炎 中耳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在寶寶感冒後我們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若寶寶出現以下多個症狀,建議及時就醫確診。
  • 每天擤鼻涕用掉兩三包200抽的餐巾紙!14歲少年主動就診後,醫生說...
    暑假第一天,14歲的小天(化名)在爸媽的陪伴下來到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一進診室,沒等爸媽說話,小天就主動與陳志凌主任訴說起病情。他說,自己每天早上起來頭都是昏昏沉沉的,鼻涕特別多,作業寫了沒幾題,就要擤個鼻涕,一天就得用掉兩三包抽紙。一直學習不錯的他,最近上課注意力卻很難集中,記性也變差了,有時老師在臺上講話他都聽不清。
  • 14歲少年每天擤鼻涕用掉兩三包抽紙,最後連上課都聽不清了!原因竟...
    小林從小患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源是花粉,每逢春秋兩季總會噴嚏不止,鼻涕長流。他也曾去醫院看過,但效果不好,後來得知過敏性鼻炎無法治癒,再加上症狀並不嚴重,所以每次也只是買點洗鼻鹽,草草了事。今年初春,小林的身體不適「如約而至」,雖說感覺比以往厲害,但考慮到疫情不能出門,心想忍忍就過去了,可沒想到愈發嚴重:不僅鼻子塞住了,頭也暈乎乎的;寫作業時,寫兩三句就要擤鼻涕。等好不容易熬過期末考試,他實在「憋」不住了,只能主動要求父母帶他來醫院就診。幾天前,父母陪同小林來到了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志凌處就診。
  • 鼻噴霧劑你真的會用嗎?使用不當會致寶寶鼻出血、鼻中隔穿孔
    在孩子生病感冒的時候,很可能伴發急性鼻炎,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治療,以免急性鼻炎轉成慢性鼻炎,醫生會給孩子開一些治療藥物,比如「鼻噴霧劑」。趕巧了,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剛好是——家長如何使用「鼻噴霧劑」給孩子噴鼻子。
  • 怎么正確給寶寶擤鼻涕?這2個錯誤很多人都容易犯
    怎么正確給寶寶擤鼻涕?正確給寶寶擤鼻涕要做好這 3 點1. 擺好寶寶姿勢擤鼻涕的時候最好是採用上身向前傾的姿勢。一次只擤一邊先用手指壓住寶寶一側鼻孔,根據大人的指令,讓寶寶稍稍用力慢慢向外吹氣,另一側鼻孔的鼻涕就可以擤出,同時應該多做吞咽、咀嚼動作。這一側擤完鼻涕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一側鼻腔。注意,擤鼻子時不要讓寶寶太用力,以不讓耳朵有嗡嗡聲為宜。3.
  • 南昌博大耳鼻咽喉醫院:你見過幾種顏色的鼻涕,不同顏色的鼻涕說明...
    那麼,寶寶為什麼有鼻涕,寶寶流鼻涕時家長該如何護理呢? 通過上圖我們能了解到,不是所有的鼻涕都是感冒。所以家長不要一看到鼻涕就手忙腳亂。
  • 其實你得了乾燥性鼻炎
    多數人認為這是上火了,但北京積水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寧指出,這可能是得了乾燥性鼻炎。患有乾燥性鼻炎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鼻內發乾,鼻腔內似乎沒什麼鼻涕,但有刺癢感或是異物感、灼燒感,這會誘使患者忍不住挖鼻子,引起疼痛及少量出血。張寧介紹,這一般是受長期粉塵刺激,或是空氣過幹、過熱所致。
  • 感冒也會引起中耳炎嗎?
    而兒童咽鼓管較成年人短、平、寬,相對來說,患中耳炎的概率大大增加。而許多兒童都是在感冒後期突然患上急性中耳炎,這與小孩在感冒時擤鼻涕和睡眠質量有關。家長給孩子擤鼻涕時,捏住鼻子的兩邊擤鼻涕容易導致分泌物堵塞耳咽管,而正確的做法是堵住一邊的鼻孔,另一邊自然地擤出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