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缺愛的人,長大後有哪些表現特徵,怎樣給予心理治療(推薦)

2021-01-10 實戰思維

我們無論在生活中或是在工作中,都會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大部分人溝通交流起來,都很輕鬆自如,但有的人很難溝通,或者不合群,甚至稍微和他開個玩笑,就有可能發怒,這樣的人,無疑讓人感到很困惑,不敢與其過多深入的交心。

其實,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和童年有關。

對於,性格有缺陷的人,和童年缺失愛,有很大關係,你的童年的色彩是什麼樣的,長大以後就決定了你的性格。

有句話說得好,有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的創傷,有的人用童年的幸福治癒長大後經歷的創傷。

童年怎樣被養育,長大就如何度過一生。

童年缺失愛的人,通常表現如下特徵:

1、敏感、不自信、在朋友中很不自在

如果童年時期,家庭中缺失母愛,女孩一般自我保護比較強烈,擔心被傷害,在社交中通常表現不自信,不敢和朋友說話,或者不敢去插話,只能當一位默默的傾聽者,不能很好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見。

小溪,生活在農村,家裡比較窮,在農村中算是比較窮的了,可見家裡的經濟條件,什麼樣子。小溪是老大,家裡又有2個妹妹,缺少兒子的家庭,在農村又被人看不起,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這樣小溪性格上非常的要強,由於是老大,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承擔起來了。

農活、養家餬口、家務等沉重負擔,一個人承擔,母親是一個遊手好閒的人,家裡的事情什麼也不管,經常在村裡打麻將,這樣的生活環境,讓只有9歲的小溪心靈上埋下沉重的枷鎖,由於母親的作為,和小溪的父親經常吵架,有時吵架嚴重時,小溪的父親就會動手打小溪的母親。

這樣的場景讓小溪的幼小的心靈更加封閉,不敢去享受自己9歲女孩應有的童年。

從此,小溪不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當童年的玩伴喊她時,也不敢出去一起玩,甚至,在上學時,都不敢正眼看老師,總是低著頭,坐在班級的角落裡,一個人孤苦伶仃,有了一定的自閉心理。

後來,小溪的母親嫌棄家裡太窮,無法養活她的在外面的花銷,深夜偷偷的一個人跑了,聽村裡的人說,和鄰村的一個男的一起私奔的。

這讓小溪的心理完全崩潰了,她不敢想像自己的母親,怎麼會是這樣的人,於是,初中沒有上完,就輟學了。

小溪的心理特徵:敏感、不自信、不敢和朋友溝通、交往,和她童年的家庭環境直接有關。

在沒有得到父母情感的養護的人,心理往往是被拒絕、責備、否定這樣的灰色詞彙佔據著,長大後在和人交往時,會表現出不安、焦慮、恐懼、自卑等特徵。

他們這種心理會一直影響,甚至是他的一生,他的這種性格對自己的家庭、子女後代,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這就是潛移默化的效果。表現上可能看不出,甚至工作上表現很優秀,但是心理卻是非常空洞。

那麼,針對這種童年缺失父母愛的心理,能不能得到治療或者治癒呢?

下面說下在我們無法改變過往,無法改變童年經歷的情況下,怎樣讓自己的心理充滿陽光,少一點陰暗,讓這一米陽光照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家庭身上。

A、找回不自信

自信是一切快樂的根源,一個人自信都沒有,不可能取得成功,不可能有個健全的心理。那麼,我們首先讓自己的內心中的自信種子,一個顆一顆地發芽。

比如,我們可以考取一個證書,如果你是一位程式設計師,你可以參加國家舉辦的計算機軟體考試,通過自己的一點點的努力,拿到一個證明自己專業能力的證書,即使一次沒有成功,沒關係,我們一年2兩次考試機會,我們可以年年考,總有一次,我們可以成功。

一旦成功,我們的自信心就會大大提升,有了這個證書,單位也會給我們升職加薪,這樣一系列的連串反應,讓自己的自信心又一次加強。

如果,你是一位專職寶媽,那麼可以考一個和錢有關的證書,比如,消防證書。你可以不用去工作,只需掛靠在別人的公司下,即可每月領工資,完全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都會讓自己慢慢覺得非常有用、有價值。看看周邊的人還在每天按時上下班,拿到的工資和自己一樣,甚至不如自己,這種自信心是不是很爆棚!

B、找回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

我們的童年的缺失的愛,已經無法挽回,時間不會倒流,這些是客觀事實,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我們可以經營長大後我們自己家庭的愛,當你把自己家庭的愛,經營好了,自己童年缺失的愛,一會慢慢回來,因為你在經營自己家庭的愛時,無形中心理的孤獨、膽怯、敏感、自卑也在一點點的消散,因為你的心理正在射入陽光。

具體實施,有很多方法,比如,在周末或者五一假期、十一假期等小長假,帶上自己老公、孩子一起去焦外散心、野炊等戶外活動,都是經營家庭幸福感的措施,幸福感會慢慢佔據自己的心田,讓童年的遺憾慢慢消失,慢慢的讓自己的心靈生活在陽光下。

2、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配生活在這個家庭

這種心理通常和父母的童年的教育有關係,尤其那種父母性格比較要強,又沒太多文化的父母,他們在我們童年時期,教育我們的方式,往往是:吼、罵、打!

他們經常說的話是:「笨死了!沒有用!你還會啥!」等等,類似這種傷害我們童年自尊心的話,當時就像一把刀子一樣插入我們的心田,那種被父母斥責、謾罵的話,猶如萬箭穿心。

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這個家裡多餘的,不配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己對自己完全是否定的。

這樣的童年,長達後讓我們不敢建立自己的家庭,擔心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樣受傷。

小徐,6歲時,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他父親性格火爆,一點就著的那種,對小徐教育非常嚴格,6歲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級,可是,他父親購買了大量的書籍:古詩、三字經、還有很多甚至大人才看懂的名著,每天安排的作業滿滿的,讓小徐一點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稍有不懂的問題,比如識字、數學中圖形題,不懂了都不敢向父親請教,因為在父親看來,非常簡單,他父親會劈頭蓋臉的大聲斥責,他父親經常說的話:」我教你多少遍了,這麼簡單都不會,要你啥用啊!豬腦子啊!「。

慢慢的,小徐有了問題也不問,就過去了,這樣的成績怎麼能提升呢,成績不好,他父親就責罵,這樣惡性循環,小徐心理感覺自己就是這個家庭的累贅,不如不出生,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對於小徐的童年,主要因為父母的性格造成了他對自己、對家庭失去了希望,失去了信心,那麼,有什麼措施去挽救這樣心靈的不完美呢?

長大後的小徐,已經20歲了,每年過年都不回家,一年中和父母的通話不到5次,這種情況,有哪些針對性措施呢?

a、通過社交軟體和父母文字、視頻交流

父母年齡大了,他們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或者說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和他們溝通。

比如,我們給父母打電話,不知道說什麼,或者說不想聽到他們的聲音,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和他們溝通,閒暇時,和他們發發文字,這樣慢慢的和他們的交流多了,幸福感也逐漸的提升了。

等到了一定次數,心裡放開了,我們偶爾還可以給他們視頻連線,距離產生美,等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心裡距離縮短了,我們可以回家看望他們一下。

這樣關係緩和了,童年的那種無助感就慢慢消散了。

b、當我們有了自己家庭時,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讓他們帶,這個請記住

有的讀者感覺是不是有點殘忍啊,自己的孫子看不到,他們是多麼難過啊,沒辦法,父母的性格那麼剛強,自己童年遭受的無助感,難道還想讓他們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嗎!

父母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這是客觀事實,所以我們童年深受他們的不好的影響,讓我們的童年心理充滿了灰暗,就不能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了,我們偶爾可以帶著自己的子女看望他們,但是,自己孩子要自己帶,給自己的子女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充滿家庭溫馨的童年。

相關焦點

  • 長期缺愛的人,他們會有怎樣的表現
    01缺愛和被愛的人,過得有多不一樣?曾經被如何對待決定你在關鍵時刻如何對待自己我的一個心理諮詢師朋友,跟我講過一件令她蠻欣慰的事。不幸的是,很多人長大後,也保持著敏感、討好的慣性,在工作和感情中都委屈自己。03小時候缺愛的孩子,長大會怎樣?童年缺愛的女孩子長大後不太懂得愛和被愛。1.從小缺愛的孩子不懂愛。
  • 從小一直缺愛的女生會有哪些特徵?
    迴避型人格的主要表現是封閉自己的情感世界,童年的失愛經歷會使他們對「被拒絕」有一種恐懼感,進而使其對人際關係的發展存在一種抵制情緒。 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自卑心理」的形成是由於童年的不被認可或悲慘遭遇。
  • 缺愛的人在戀愛中的幾大表現
    缺愛的戀愛表現 由於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缺愛的人非常害怕且不善處理親密關係。在戀愛中,大致分為以下幾點表現: 不敢主動去愛 正常來說,一方喜歡另一方,喜歡的一方會主動出擊,通過聊天,暗示,付諸行動等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愛意。
  • 長期缺愛的人,都有這幾種異常表現
    01缺愛和被愛的人,過得有多不一樣?世上有三件事無法隱藏,貧窮、咳嗽和愛。「缺愛」,也是一件無法隱藏、欲蓋彌彰的事。上學的時候,你記不記得總有某一個人很沒有自信。明明他學習很好、表現優秀,老師同學都覺得他是個好孩子,可是他總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
  • 愛人,是最好的心理治療師
    避免愛上同一類人安娜三次愛上酗酒者,其中一位在婚前根本看不出有酗酒跡象。原來,她的父親就死於酗酒。在她小時候,不管她多努力,都無法得到父親的注意,更無法使父親為愛她而戒酒。長大後,她似乎只對身具酗酒心理特徵的男人「來電」。潛意識中,她覺得,惟有當她能用愛感化酗酒者為了她而戒酒,把她從父親身上得不到的愛與注意力給她,她才能得到滿足。
  • 虐貓、虐狗的變態心理:從缺愛到報復社會
    視頻中男子將一隻白色的貓鎖在籠子裡,用剛燒開的水澆貓,被路過愛心人士發現,立即制止並報警,男子被警方帶走,貓咪被送往寵物醫院治療。該男子所屬公司20日下午宣布,調查核實後已與該男子解除勞動關係,並拿出5000元用於燒傷貓的後續治療。「開水澆燙懷孕母貓」事件如同以往的虐待小動物事件一樣,在輿論場掀起了激烈反響。那麼,有些人為何會做出這樣兇殘的行為呢?
  • 原生家庭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而原生家庭的關係:一個孩子的不幸,往往都是從缺愛開始的。1:缺愛的定義是什麼?缺愛一般指缺少關愛的孩子的一種心情表現形式,著調於悽涼寂寞的非樂觀主義。
  • 你在愛情中的心理年齡是幾歲?愛情中的「小孩子」怎樣才能長大?
    都說人一旦陷入愛情中,心理年齡就會退化,變得越來越幼稚,像個小孩子。那麼,你知道自己具體像幾歲的小孩子嗎?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子」都有些什麼特徵?一個成年人為什麼會退化成「小孩子」?這些「小孩子」又怎樣才能夠成長起來呢?
  • 你的愛人,是你最好的心理治療師
    安娜三次愛上酗酒者,其中一位在婚前根本看不出有酗酒跡象。原來,她的父親就死於酗酒。在她小時候,不管她多努力,都無法得到父親的注意,更無法使父親為愛她而戒酒。長大後,她似乎只對身具酗酒心理特徵的男人「來電」。潛意識中,她覺得,惟有當她能用愛感化酗酒者為了她而戒酒,把她從父親身上得不到的愛與注意力給她,她才能得到滿足。
  • 缺愛的女孩,從小就有這幾種特徵
    所以別人給她一點愛的時候就攥得死死的,別人要走時,也抱得緊緊的。每天都活在「他到底愛不愛我」、「他會愛我多久」的焦慮和自我消耗中。沒有人讓她感受過被愛,也沒有人教她如何愛人,這樣長大的女孩,又何止小雲一個。缺愛的女孩,一顆糖就能被人哄走。
  • 缺愛的女生在戀愛中會有什麼表現?
    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一種人們主動給予的情感,也是人們會自覺期待的的情感,在兩性交往中,人們往往會通過被愛的程度來衡量幸福感。缺愛,顧名思義,是一種內心極度缺乏被愛的感覺。對於缺愛的女生總的表現就是:1.渴望愛,但不相信愛2.心思脆弱敏感,自我認可度低3.外冷內熱,習慣性的拒人於千裡之外那麼跟缺愛的女孩子
  • 童年創傷的代價是對愛一輩子的渴求,用童年治癒一生的心理指南
    文|顧子魚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阿德勒  如果你正準備要做父母,或者是你初為人父人母,我覺得有必要讀一本書《童年之謎》,這本書教會你,從胎兒時期就開始學會如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怎樣陪伴孩子成長。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童年有多缺愛的女孩,長大後就有多卑微
    可是她還是依舊待在他們身邊,就為了抓住那可憐的一點愛,正如她自己說的:「打我也沒關係,兩個人一起,總比孤單的好。」起初以為是她不自愛,但童年都沒被愛過的女孩,長大怎麼懂自愛呢?童年有多缺愛,長大後就會有多卑微。02電影就是現實生活的縮影,生活中不缺乏松子的影子。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從小缺愛的女孩子,會一直卑微下去嗎?
  • 長期缺愛的女人,與人相處時會有這些表現,男人謹記
    現在很多人會把缺愛掛在嘴邊,時時覺得自己生活沒人關心沒人疼愛,缺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樣判斷一個女人是否缺愛,這裡總結了5點,請參考。01 會自卑缺愛的女人,會因身上一處火多處的不完美,十分自卑,其實這些不完美在別人眼中沒有很突出,但在自己身上難免會無限放大。
  • 德勝康聯劉泉鵬主任:脊髓空洞症都有哪些表現呢?怎樣治療呢?
    可有頸、肩、上肢和上胸部疼痛,麻木或寒冷、蟻行或刺癢等感覺,有時疼痛劇烈,呈灼痛或鑽痛性質。亦可出現下肢痙攣性癱,括約肌功能障礙和血液循環及神經營養障礙,如肢體發紺,多汗或少汗,皮膚乾枯,指甲變形以及霍納氏徵等。
  • 張愛玲《金鎖記》:長期缺愛的女人,有三個藏不住的特徵
    但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是被人深深愛著的。社會很現實,有些女人,從小爹不親娘不愛,養成了自卑懦弱的性格,長大以後又將自己藏愛一個套子裡,小心翼翼的試探外界社會,遇到一點點她覺得危險的事情,又將自己藏了回去。可以這樣說,愛可以滋養女人,被愛情滋潤的女人,神態裡是對生活的熱愛和滿足,是獨立且自我向上的。
  • 《人間失格》,缺愛的童年一生的傷
    是怎樣的人生經歷,讓作者會寫出這樣的書?又是為什麼這樣的書會被奉為經典之作?這本書先是用3個葉藏的手扎來敘述,後面是寫作者的一些經歷,生活感悟,整本書帶著濃濃的灰暗色彩,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喪"貫穿始終,整本書用這樣的色調與讀者產生共鳴,直擊每一位讀者內心的深處敏感脆弱的部分,精準的表達出讀者內心"缺愛小孩"的感受,展示了典型的抑鬱症人格的思維模式。
  • 《我家那閨女》:孫堅怒懟母親「童年缺愛,我喪失結婚的能力。」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孫堅感覺童年生活極度沒有安全感,也常常處於絕望和恐懼中。甚至他上高中時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內心除了難過竟還感到一絲絲解脫。由於從小缺失愛,也沒享受過幸福家庭的生活。孫堅對婚姻持有較悲觀的態度,他沒有信心自己懂得愛會愛,能夠經營好一個家庭。而他太明白一個不幸福的家庭所帶來的巨大傷害。因為這些沉重的心理包袱,他自然對婚姻產生抗拒。
  • 從小不缺愛的人,現在過得怎樣?
    瀟笑著說,她曾經也問過母親:「你不擔心我一輩子不嫁人?」 母親說:「你有我和你爸的愛你,也有喜歡的工作,如果覺得這樣很好,一輩子不結婚也沒關係。」 瀟再問:「萬一我老了,沒人端茶倒水伺候,怎麼辦?」母親說:「你知道怎麼過好現在,就一定知道怎麼過好以後,我一點兒都不擔心。再說,人不能為了老了那幾年,身邊有個照顧自己的人,就委屈前面的幾十年。不划算。」 聽瀟說完,我腦海裡閃過一個詞——「完整」。
  • 愛說謊的人面相特徵有哪些
    一個人愛不愛說謊話其實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不同的,而很多人都會被一些人的謊話所欺騙,而愛說謊的人面相特徵有哪些?2.嘴唇長得薄的人謊話連篇 嘴唇長得薄,意味著這個人說話犀利,並且能說會道,這種人善於交際,懂得怎樣與人交流,知道做怎樣說出好聽的話,以至於他們為人其實不夠真實,逢場作戲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信手拈來,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夠達到目的說謊話是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