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旅》:藍天野和李立群飆戲好看嗎?

2021-02-19 澎湃有戲

賴聲川的《冬之旅》是一次戲劇界「汪辜會談」式的大碰撞,《茶館》中的「秦二爺」(藍天野)要和《暗戀桃花源》中的「老陶」(李立群)同臺飈戲。 CFP 圖


警告:澎湃新聞稿件,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

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

撰文:奚牧涼

「我是看著你的戲長大的」這句話,要是講給一些中年藝人聽,或許不免尷尬,但對於藍天野、李立群兩位先生而言,這卻是實實在在的讚美。今年88歲的藍天野已可謂是大陸話劇表演藝術家中的活化石,而63歲的李立群亦是臺灣表演工作坊早期輝煌的扛鼎人物。雖然藍先生一度將興趣轉過向繪畫,李先生近年來也主要在大陸發展,但他們二人身上仍然凝聚著海峽兩岸話劇演員黃金一代的風採。

所以說導演賴聲川通過此次《冬之旅》完成的,已可謂是一次戲劇界「汪辜會談」式的大碰撞,試想一下《茶館》中的「秦二爺」要和《暗戀桃花源》中的「老陶」飈戲了,這可真讓人遠不止是「小激動」呢。

不過進入劇場前我細細想來此次「巔峰過手」,倒是生出了隱隱的擔心:藍先生和李先生的既往畫風其實相差蠻大,短兵相接會不會關公戰秦瓊?藍先生即便在表演法十分傳統的北京人藝,舞颱風範也是出了名的「正」;如果說《茶館》中的于是之先生是遊刃有餘,鄭榕先生是慷慨激昂,那麼藍天野先生就是英姿勃發,要的就是一出場身量一展雙眸一望,就是碰頭好。而李立群先生帶給我們的印象反而更多來自他的喜劇角色,他的表演一貫活潑自如,但歡喜背後又能蘊含人生的淡淡憂傷,譬如他在《紅色的天空》中飾演的老李,便是整出悲劇最歡樂卻又最悽傷的一筆。

經由幾乎完全不同的精進路徑直至表演事業巔峰的兩位先生,之間的風格鴻溝其實不僅是個人的,更是海峽兩岸的;雖然廣為流傳的故事是,李先生自上世紀80年代最早在日本看到有藍先生出演的北京人藝《茶館》的電視轉播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地看了三十餘遍,但這仍不足以將我的顧慮徹底打消。

所幸《冬之旅》最終的演出,寬慰了我這一層的憂慮:藍先生明顯放下了不少自己既往的舞臺腔調,李先生亦用標準的北京話將自己的表演「規矩」了許多;兩相歸中後,雖然兩位先生也還是沒有破天荒地會合在同樣的表演路數上,但他們的角色設定偏巧與他們的表演風格形成了互文式的契合,最終也可謂幫助了二位先生消解了違和、達成了和諧。但是我忽然發現,演前的憂慮若與演後的憂慮相比,便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冬之旅》真正的頑疾,反而是其通體的空洞、拖沓早已從劇本開始,傳染至導演、表演、舞美的各個方面。

《冬之旅》的劇情,如果較為詳盡地概括,可以這樣表述:陳其驤帶著對當年「文革」時他出賣老金的愧疚,多年後上門負荊請罪,幾次三番甚至將懺悔寫於自傳,終於得到了老金的原諒。可當老金忽然慍怒於陳其驤似乎在借公開懺悔為自己賺取好形象時,後者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同樣身患癌症即將走向生命盡頭的老金,最終選擇與陳其驤一泯恩仇。

對,按照劇本的原名《懺悔》,這是一個有關「文革」、有關贖罪的故事,它確實觸及了歷史與人性的一些深水區;但按照常理,這樣的故事似乎除了懺悔本身,還應該著重於這樣兩個重要問題:當年二人結下了什麼恩怨,這恩怨又對二人的未來造成了何等影響。可或許是陷於「文革」的題材與戲劇的形式,《冬之旅》最終的文本不僅言及二人的前史——尤其是那段特殊年代的背叛吞吞吐吐、籠而統之,且更是乾脆將文筆就集中在了二位老人多年後來來去去、拉拉扯扯的「道歉—不接受—道歉—接受」的糾結之中。

全劇行進到40分鐘時,劇中人還在用「那件事」代指那場背叛,賣這麼長時間的關子,就真的只能說劇情過於寡淡了。我確實不理解作者為何要煞費心力也不討好地虛構出一段其實在當下現實中處處有影的故事,如果她真想談、觀眾真想看對「文革」的懺悔,去年廣受關注的「卞仲耘丈夫不接受宋彬彬道歉」事件其實都更為合適;那一段跨越50餘年的恩怨,甚至根本不需藝術加工,就比《冬之旅》更震撼人心。

在這種局面下,似乎是為了讓二位劇中老人還能絮絮叨叨起105分鐘,作者加入了老金喜歡舒伯特的《冬之旅》、陳其驤喜歡詩歌這樣的設定,但看來看去這些關於藝術的討論似乎最終也無力為淡薄的劇情力挽狂瀾,而更多化為了作者從書本中苦求創作靈感的註腳。

於是最後的最後,《冬之旅》徹底淪為二位老人的一場若即若離的愛恨情仇;若從這一角度說,本劇倒還是飽含溫情的。但不知為何文本又竟然多處做出老金與陳其驤似乎是「斷袖之情」的暗示,甚至下文中將會提到的年輕歌者都與老金有「要不要我為你歌唱?」「你太純潔了我不能汙染你」這樣引發全場鬨笑的臺詞,讓我甚至一度錯以為本劇前40分鐘諱莫如深的「那件事」也許都與此有關。我由衷希望這一現象只是我等年輕觀眾腦洞亂開後的錯覺,因為我也難以接受這樣的情節竟然出現在眼前這兩位我格外尊敬的先生的演出中。

然而更加遺憾的是,本劇在一度創作已然這種局面的情況下,二度創作不僅沒有「幫忙」,反在「添亂」。或許是導演想要突出兩位先生的舞颱風範,本劇很多橋段都貫徹了「白描」的理念,兩位先生在被高低錯落的臺子強行劃分出的狹促演區中或坐或立,燈光變化與配樂除了在橋段與橋段之間有所使用,於橋段之內幾近徹底摒棄;加之兩位先生應該真的是無法實現高強度的調度設計,於是他們二人基本整場都在用不疾不徐的臺詞與肢體「悠然」地表演,場面如劇本一般寡淡、拖沓,讓有時我身邊運轉作響的投影機都比舞臺之上更吸引注意力。平心而論,如果不是倚仗著兩位先生極強的個人魅力與表演積澱,這樣的場面早已能具有催眠觀眾的效果;俗話說「看戲看角」,未曾想《冬之旅》最終真淪為了一出只能看角的作品。

此外,本劇的一、二度創作還有不少頗令人不著頭腦之處,最令人痛心疾首者即為那位一身白西裝的帥氣歌者。本來本劇多次穿插他現場歌唱《冬之旅》的橋段,甚至把中文字幕投影在屏幕或天幕上,不僅沒有烘託出氣氛,反而因仿似現場歌唱會而十分跳戲;更加令人費解的是,唱歌小哥還一次次走入劇情與老金對手,一開口就將他與藍先生雲泥之別的「演技」暴露無遺。對手便對手吧,但為何唱歌小哥如是幾次三番下來,我也沒弄明白,他到底是在代表老金放的音樂,還是在代表老金的第二人格,抑或在扮演一位具體的親人或傭人?我揣度,答案可能根本就是開放的,三者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

賴聲川導演在去年的作品《讓我牽著你的手……》中,即採用了這種音樂人跳入跳出劇情的手法,當時我對此就頗感不適;想不到今年在《冬之旅》中這一手法更進一步,實在令我無話可說。除此以外,劇中人不時改行如「我走入房門…」的自白介紹自己的行動,劇中人隔空對話時帘子降下又升起,最後一場還安排臺下的託兒貢獻打火機,這些手法的使用也都實在是勉勉強強,含含糊糊,不如不用。

如果把《冬之旅》定位為一件藝術品,那麼如上所述已經闡明它顯然是不合格的;但如果將其定位為一件藝術商品,那麼《冬之旅》似乎也十分合理:它的主要賣點是兩位老藝術家的碰撞,創作團隊費盡心力成功將其完成,作品全程也都在高亮他們二人,那麼那些被這一賣點吸引入劇場的觀眾,想必也能自認物超所值了。只是兩位老藝術家,乃至萬方、賴聲川,真的希望我們將《冬之旅》定位為藝術商品麼?我不敢妄作猜測。只是從小「看著你們的戲長大」的我的本心,真的不希望事實是那句刺耳的「對」。

最後,我要直白地吐一個槽:請戲劇人不要再用片面、扭曲、無聊的橋段黑記者了!你們藝人魔高一尺,難道媒體不會道高一丈?而且別忘了,觀眾這群上帝才真是全知視角呢;你們在舞臺上耍什麼小聰明,他們心裡都明鏡著呢。

相關焦點

  • 與戲劇的不解之緣 臺灣著名表演藝術家 李立群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賴聲川和主演李立群曾是表演工作坊的合作夥伴,之後曾分道揚鑣,這部《冬之旅》可以看作是二人時隔二十多年後的又一次握手。賴聲川、藍天野和李立群在討論劇本李立群介紹說,他和賴聲川認識有三十年,其中合作了十幾年。比起導別人的戲,賴聲川更喜歡自己創作,而這次他居然被《冬之旅》所吸引。《冬之旅》經藍天野發祥,接著萬方把它創作出來。
  • 《冬之旅》:他譯艾略特,他聽舒伯特
    QQ音樂 1月18日下午,周日,是話劇《冬之旅》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的最後一場。「對的,今天比較順。」「前兩天都還在修。」之前的舞臺上,幾乎全靠他們的表演撐起了整場。13日、14日,《冬之旅》將來到南京,作為南京青年戲劇節的一部分。
  • 【送福利】在大夏天看藍天野李立群的《冬之旅》
    萬方話劇作品《懺悔》獲頒2012年老舍文學獎優秀劇本獎,後改劇名為《冬之旅》,於2015年由賴聲川導演,藍天野、李立群主演。而去年,李立群重新回到舞臺,和北京人藝的老戲骨藍天野合作,演出了《冬之旅》。這是他和當年的老夥伴賴聲川闊別21年後,再度攜手合作。1983年,李立群和賴聲川、李國修一起成立了臺灣「表演工作坊」,11年間一起創作了23個戲。1995年,李立群把表坊的股份賣給了賴聲川,隻身來到大陸拍電視劇。20多年過去,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是當年「表坊」的主人之一。
  • 《冬之旅》的冬之旅,下一站:西安
    上周末,賴聲川話劇《冬之旅》重慶站完美落幕,藍天野、李立群兩位老戲骨的精湛表演,在兩個小時之內帶給大家無數的溫暖和感動。這個主創平均年齡高達70歲的團隊,讓人在「寒冬」中感受到的人性之美。來看看重慶的小夥伴們怎麼說吧。
  • 李立群:這位大叔好犀利
    ……說到這,你以為我們今天的主題可能、也許、大概是要大量剖析闡述李老師和《冬之旅》嗎?但賴聲川覺得以《懺悔》為題過於明顯,劇中既然有舒伯特的《冬之旅》,不如就叫《冬之旅》,原作者兼編劇萬方也同意了這樣的改動。
  • 李立群 | 追求精神裸奔的人
    從《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到2015年開始與藍天野合作的《冬之旅》,作為臺灣劇場界少有的骨灰級演員,李立群是受到戲劇文藝青年們頂禮膜拜的大師。1992年7月16日,于是之和他主演的看家大戲《茶館》最後一次登上人藝舞臺。那是第374場。二十多年過去,像當年藍天野替于是之搭戲一樣,來自臺灣的李立群,要為90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先生搭詞。演出的劇目是老搭檔賴聲川指執導,曹禺的女兒萬方編寫的話劇《冬之旅》。
  • 88歲「老人藝」藍天野再登臺 主演話劇《冬之旅》
    88歲「老人藝」藍天野再登臺 主演話劇《冬之旅》 2015-04-01 10:42:59來源:深圳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話劇《冬之旅》。
  • 你沒有辦法不喜歡的李立群
    《冬之旅》在這十幾年內,李立群大部分時間在內地拍攝電視劇,努力賺錢養家,為在加拿大的妻子和三個孩子提供經濟支持。 好戲: 我們知道您最近一直在演《冬之旅》。在這之前您有多久沒上過舞臺了?李立群: 大概五六年沒有上話劇舞臺了吧。跟賴聲川分開二十年演過六七個吧。 好戲: 現在覺得對自己來說上舞臺還是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嗎?李立群: 沒有什麼舒不舒服,舞臺就是舞臺。
  • 李立群:演員一輩子都得做好「感官記憶和情緒記憶」 | 演員經紀匯.公開課
    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咯^^本周依舊我當班^^李立群老師,那絕對是戲骨中的戲骨,甚至說是表演藝術家也絲毫不為過。曾經我在劇場中觀看過李立群與藍天野出演的話劇《冬之旅》,一場戲下來就被李立群老師那種「涓涓流水」「水滴穿石」的情感能量深深打動,久久不能平復內心的複雜情緒。
  • 李立群,一位全方位、實力派的老戲骨
    《冬之旅》福州公演倒計時第4天!想一睹大師們風採的您是不是小心臟越來越激動了?
  • 93歲藍天野 「朋友圈」辦「回顧展」,近百條圖文分享藝術人生瞬間
    藍天野 資料圖,甘南 攝15集紀錄片回顧舞臺藝術生涯之前,北京人藝為不少老藝術家都拍攝了紀錄片,基本上都是大量的資料和訪談彙編。而這部《藍天野》最特別之處在於,因為藍天野至今還活躍在舞臺上以及各種藝術活動當中,因此兩年多的拍攝時間裡,鏡頭跟隨藍天野的足跡,在他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的現場,拍攝到了大量珍貴的鏡頭,真實記錄了這位九十多歲的老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腳步,堪稱最充分最豐富。紀錄片從藍天野的青少年時代開始講起。
  • 賴聲川與李立群|友情真的歷久彌新!(《小燕之夜》圖文版特別放送)
    小燕:所以經過20年再次的合作,也不是很容易的,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劇本,叫《冬之旅》,本來不叫這個名字,名字還是你(賴聲川)改的對吧?立群:本來叫《懺悔》,因為《冬之旅》是舒伯特的曲子。他覺得《懺悔》太直白,後來編劇也同意。所以改了這個名字。
  • 「人物」李立群——羈旅歸來
    他不斷嘗試突破,拓寬戲路,在《絕代雙驕》,別具一格,以卡通化的肢體、表情,誇張呈現了張牙舞爪而讓人忍俊不禁的李大嘴。同樣的方式,他塑造了《神鵰俠侶》裡的歐陽鋒。很多演員會混淆舞臺劇和電視劇的表現方式,放了,收不住。馬景濤是一個優秀的舞臺劇演員,卻常常因為過火的表演風格,在影視劇裡為人所詬病。在這一點上,李立群和金士傑都十分了不起。
  • 老人那些事兒丨李立群:演員的一生是不可能箭無虛發的
    他是《溫州一家人》裡的周萬順、《半生緣》裡的祝鴻才、《小魚兒與花無缺》裡的李大嘴、《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老龍王、《西虹市首富》裡面的王多魚他二爺;他也是《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裡的王地寶、話劇《推銷員之死》裡的威利、話劇《冬之旅》裡的陳其驤······李立群,1952年5月2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縣,祖籍河南孟州,中國臺灣舞臺劇、相聲、影視演員。
  • 李立群:語言美學幾乎走到盡頭|一刻·大人物
    ▲李立群飾演《暗戀桃花源》中的老陶(現何炅飾演)2014年,已經闊別舞臺多年的李立群,接到了來自賴聲川的電話,邀請他出演話劇《冬之旅》,賴導一句「我們都老了」,最終促成了別後經年的合作。▲ 李立群飾演《冬之旅》中的陳其驤 2014年,正在劇組拍戲的李立群,臨時被賴聲川拉到烏鎮看了兩天戲,他和戲劇節的緣分就此結下。到今年,烏鎮戲劇節已經辦了四屆,是每年國內戲劇圈的一個大事兒。
  • 能跟「戲王」王志文飆戲的,只有李立群——《最長一槍》(下)
    演員的演技有人說,王志文就連眼袋都是戲,雖然為免誇張,但是王志文的手眼身法步,外加銷魂的臺詞,還是那個「戲王」,平淡中蘊含著經典,給人無招勝有招之感。貫穿整部戲,但王志文李立群的,只有熟悉了他的朋友們在他的微表情,他知道這個電視劇裡的自己的舒適適區進入了,他展示了自己,最高的哲人之間,誰連鵬,哥哥,我這個外人也格外的強烈許亞軍夏立克高捷餘皚磊4人最在我眼裡是夏立克的「皮特」,和這部爸爸去哪兒裡的好爸爸,有一段時間變成了惡相,也多少有些
  • 李立群:戲骨人生
    在剛播出的《我就是演員》第十二期節目中,這場由關錦鵬導演的《八個女人一臺戲之夢會》終於亮相,李立群在裡面一人分飾兩角,一會是溫柔指導女主角的導演,一會是已成亡魂但卻依舊威嚴的「雷老爺」。短片裡,李立群將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狀態在短時間內切換自如:當導演時柔聲和氣,做亡魂時不怒自威,而留給他揣摩人物的時間僅僅只有幾個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在他過去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不算特別。
  • 名額放送 「丁乃竺的會客廳」系列之 ——追憶我與【表坊】的似水年華
    隨後的十年,李立群合作,分別飾演《暗戀桃花源》(1986年首演版、1991年版、1992年電影版)中的「老陶」,和金士傑、陳立華一同出演《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89年),一人獨挑大梁,演出《臺灣怪譚》(1991年)等諸多【表坊】經典作品,見證了【表坊】創團後輝煌而精彩的十年!
  • 如何捕捉舒伯特《冬之旅》之美?
    》中美的結合導讀:本文通過對浪漫主義早期作曲家舒伯特的聲樂套曲《冬之旅》的創作技法的研究,總結出這部龐大的套曲在音樂與文學之間的完美結合,以及戲劇性表現和鋼琴伴奏的器樂之美。——如何欣賞舒伯特《冬之旅》丨「它雖然陰暗,但卻能觸動人心。」 提到舒伯特,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他的那些浪漫而感傷、溫厚而純樸的藝術歌曲,說到藝術歌曲,我們又不得不提起他的兩部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