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雯:我們歡迎年輕人來這裡

2021-02-19 藝術西區

她應該是沙坡尾最年輕的人。

儘管當年她放棄記者這份鐵飯碗,投身商界的時候,已經41歲了。但這並不影響她一直很酷地保持著年輕的狀態。

我們認為的年輕,是一種果敢狂熱、無所畏懼、追求新鮮的精神狀態,跟年齡無關。

這個時代最酷的人,總是懷著一絲改變世界的美好夢想。

當然在那些老成世故的所謂成年人看來,這樣的夢想顯然是太天真了,而且不切實際不合時宜。

但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陳曉雯的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14年前,陳曉雯扔掉了媒體鐵飯碗,這一年她已經41歲。

怎麼會生出這股破釜沉舟的勇氣?陳曉雯輕描淡寫地說,因為記者「當到頭」了。

在那個時候,紙媒的日子還很好過,可陳曉雯就是想出去試試,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而就在3年前,在看過房地產的世界之後,陳曉雯再次轉身跳進另一個世界——招兵買馬進軍文創產業。

她的第一件轉型作品,就是如今被視作鷺島「文創名片」的老廈門地標——沙坡尾。

記者改行

沒有半點能用來「玻璃心」的時間

和很多「50後」一樣,陳曉雯的青年時期被打上了很深的時代烙印。

她下過鄉,當過中學老師,做過婦女工作,最後還是聽政府的話,去完成一項「政治任務」——為一家境外報刊組建廈門記者站,並當上了站長。

在她的記者生涯裡,主要負責一份叫《今日廈門》的專刊,每個月寫一些介紹廈門方方面面的文章。

說是一名記者,其實更是充當著連接兩地紐帶的角色,既向香港宣傳廈門,又為一些本地項目尋找有實力的香港投資方。後來機緣巧合投身房地產界,也正是得益於這段經歷。

上世紀90年代末,金融危機讓原本已經入夥一房地產項目的港商臨時撤資。

因為擔心項目「流產」,作為「牽線人」的陳曉雯在多方推舉支持下,開始接觸房地產行業。

2000年正式辭職組建自己的公司時,陳曉雯已經跨入不惑之年。

人到中年突然轉換跑道,陳曉雯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半點能用來「玻璃心」的時間,所有精力都被迅速投入到尚處於草創階段的新企業裡。「那時我們都不懂,只好每天學萬科,萬科做什麼,我們就學什麼。」陳曉雯說,真正開始創業後,她才深刻體會到——自己筆下曾寫就的企業家創業史有多麼流於形式,「你只看到成功企業家光鮮亮麗的一面,根本想像不到這一路走來有多艱辛。」

不過,創業經歷帶來的好處是,她覺得自己的心態像永遠停留在40歲那年,還敢拼,還敢闖,還敢每天去迎戰千頭萬緒的問題。「如果繼續留在體制內我現在已經退休,可能每天就只跳廣場舞了。」

廈門情結

用人文思維來丈量商業決定

按照陳曉雯自己的評價,她的房地產事業做得「中不溜秋」,既不像一些同時期起步的本地大佬們,企業已經做到了上市,又沒有在一輪輪的產業危機中被大浪淘出去。

不過,一些如今被視作廈門房地產標杆的項目,卻正是出自陳曉雯之手。比如廈門官方目前使用的樓盤精裝標準,就是參照陳曉雯公司2006年打造的「濱北國際」的各項參數制定的。

2004年,陳曉雯與湖裡區政府籤約,共同開發鍾宅村。

陳曉雯說,這一次經歷,為她後來介入沙坡尾改造帶來了很多可借鑑的經驗。

彼時的鐘宅建設被徵用了上萬畝土地,但陳曉雯團隊在前期調研時發現,一個有600年歷史的畲族聚居地,就藏身在鍾宅村內,如果全部推倒重建,那麼數百年歷史就將到此終結。

陳曉雯說,多年記者從業經歷讓她更傾向於用人文思維來丈量商業決定,「這是廈門島內唯一的原住民族代表性村莊,如果完全抹滅掉實在太可惜了。」

陳曉雯帶領團隊經過再三規劃,為鍾宅村民「量身打造」了「三個一」方案,即每戶給予一套出租房、一個店面和一套自住房。同時,保留一部分集體資產和擁有600歷史的老村景。

在位於沙坡尾的辦公室裡聊到這個話題時,陳曉雯興致勃勃地從辦公室裡翻出好幾本講述鍾宅歷史的圖冊,還有一本鍾宅族譜,這些全都是她自己出資替村民修訂的,書裡每一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她都如數家珍。

有了以「文化為先」開發鍾宅的成功經驗,三年前,當思明區政府為開發老城區向社會廣發「英雄帖」時,陳曉雯毫不猶豫地帶領新組建的年輕團隊,一頭扎進沙坡尾。

這一次,她闖入的是另一個新領域——文創產業,而投資回報時間卻是遙遙無期。

共同記憶

不要孤芳自賞,要的是全民參與

沙坡尾,是幾代廈門人的集體記憶,從小就住在廈門海邊的陳曉雯,忘不了的是那舊時的漁村風情,還有空氣中揮之不去的淡淡魚腥味,「我們這一代人沒有誰的生活與它無關。」

事實上,在陳曉雯的團隊介入之前,一些外地大型開發商也很看好沙坡尾的地產商業價值。但是,單純的拆遷再建,對這一塊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寶地來說,似乎過於簡單粗暴了。

陳曉雯認為,老城區絕不能大拆大建,而是要賦予舊街景以新活力。她的觀點,與思明區政府不謀而合。

於是,2012年,將沙坡尾打造成「廈門人的文創區」這一理念,被正式開始付諸實現了。

通過一次次斡旋和談判,陳曉雯帶領著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年輕創意團隊,拿到了一些廢舊廠房的使用權。

利用這些空間,她們打造出了藝術西區等經典文創項目。

不過,陳曉雯堅持,她不要那些曲高和寡的純藝術,她要做的是「能帶著大家一起玩」的草根藝術,「我們不需要孤芳自賞,我們要的是全民參與。」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陳曉雯寧願「讓利」給一些有想法、有頭腦的年輕人,以便宜的租金或是以合作形式邀請他們來沙坡尾開店經營。但前提條件是——他們要輪流每周牽頭舉辦向社會開放的藝術活動,「我們歡迎年輕人來,我們能替你找房子、規劃甚至幫你營銷,但前提是你一定是有想法、有創意的人。」

現在的沙坡尾項目仍然處於「燒錢」的階段。

但沙坡尾的慢慢改變,讓陳曉雯很有信心,她看著這裡從被邊緣化的破落漁村,變身為如今漸漸受年輕人推崇喜愛的文化寶地。

而年輕人對這片土地的「反哺」,也正是陳曉雯看到的希望所在。

很多事情,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呢?

人物名片

陳曉雯,1959年生。

福建省人大代表,廈門國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沙坡漁港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0年畢業於集美師專,投身商界前,曾輾轉教育、婦女、政府及新聞界十餘年。

因為我們都是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熱愛著這座城市。

廈門日報記者 林雯

--◆

藝術西區。

生活在這裡,文藝在這裡。

歡迎來玩。

相關焦點

  • 人物風採| 平凡中的堅守--陳曉雯
    我是張某某,我來拿開庭傳票了,現在在法庭門口了」、「好的,你過安檢後進來,在大廳稍等一下,我現在就過去」。被當事人稱為小陳書記員的就是陳曉雯,在這一聲聲的電話鈴聲中,她一天的忙碌工作就開始了。 2016年12月,陳曉雯通過全省法院書記員考試進入泗洪縣人民法院孫園法庭工作。
  • 馬雲鄉村教師提名丨樂清教師陳曉雯:一支豎笛開啟鄉村孩子的音樂之路
    8塊錢一支豎笛成為山裡孩子學音樂的起點2015年,陳曉雯來帶大荊鎮第六小學以後,發現自己是學校300多名學生唯一的音樂教師。「這裡的孩子音樂基礎十分薄弱,對於唱歌,沒有高音概念,更是從未接觸過樂器演奏。」陳曉雯說,這裡的不少學生父母都在外打工,為生活奔波的家長們從來沒想過讓孩子去學音樂。
  • MEDIA · 「橙」星 | 陳曉雯:「腳踏實地」做事,「心懷感恩」待人
    陳曉雯說道。廣電是一門實操性極強的學科,要想明確自己在團隊裡的「擔當」,就需要大把的時間進行線上線下地磨礪與成長。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原本不明確的方向,原本「素昧平生」的操作內容,都是在這個階段逐漸熟悉起來的。去年年底,陳曉雯接到了《青春有你》的實習電話,工作內容的內容是綜藝編劇方向。
  • 不一定瓜子臉才好看,方臉的維密超模陳曉雯,依舊嫵媚性感
    比如,最近很火的維密超模陳曉雯,她就是一個方臉,方臉的她看起來非常的大方、漂亮。陳曉雯來自澳門,是環球小姐大賽澳門賽區的冠軍,在全球的名次也已經排到了前十名,這位90後的小姑娘年紀不大,但實力非常的強,她的顏值和身高在一眾超模中遙遙領先。附幾張圖大家看一下,她是不是一個方臉。
  • 中國唯一:能與四大直轄市等量齊觀的省會,年輕人喜歡來這裡尋夢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中國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GDP上,也體現在各大城市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從一開始的名不見經傳到現在世界城市排行榜上都能看到名字,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而最著名的一點就是北上廣深了,這四個城市可以說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
  • 後浪來了!看,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過去,許多鄉村年輕人離鄉背井、奔向城市,「空心村」比比皆是。而近幾年,人們欣喜地發現,年輕人又陸續回到了鄉村。得益於鄉村振興的推進,許多鄉村早已華美變身,成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美麗家園。而回到鄉村的年輕人,憑藉知識與技能,也有了更多元的發展,走上了與父輩完全不同的安居樂業之路。
  • 日本的「不婚率」越來越高,單身家電卻悄悄興起,備受年輕人歡迎
    近幾日在網絡上討論得沸沸揚揚的「離婚冷靜期」想必大家都有關注,而這一政策出臺的原因,大部分也是為了維持人口數量,畢竟增長率一年比一年低,而在此之前實行的計劃生育到後來的開放二胎政策,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但是實行起來是降低離婚率還是結婚率,或許就要用時間來證明。
  • 金拱門夜店,歡迎您來,歡迎您再來
    幾年前,我們還經常能看到店門口的麥當勞叔叔,或坐在長椅上對每一個來往的路人微笑,或站立著向每一位進店的顧客招手。如今我們卻很難在店裡尋覓到麥當勞叔叔的身影。感覺以後再喊麥當勞叔叔有點不合適了,應該改口叫「金爺」年輕人的夜店據某位不願告知姓名的員工透露,麥當勞之所以24小時營業,就是為了轉型成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夜店。
  • 長沙夜市圖鑑|太平街: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長沙夜市
    其中,年輕人最愛去的地方必有太平老街。每晚在這裡逛逛拍拍的幾乎全是帥哥美女,不少人還是拖著行李箱在逛,看來,最時尚的老街、最網紅的夜市,非此莫屬了。夜色撩人時,太平街的熱鬧點亮了整個解放西。本地人與外地人都出現在太平街,不同的是,有人求一份初品長沙的新鮮,而有人要找到屬於家鄉夜晚的味道。
  • 一種低酒精又帶氣泡的清酒受日本年輕人歡迎,它是怎麼來的?
    他承認在年輕人眼中清酒「有點過時」。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分析師 Akari Ultsunomiya 也認為,傳統清酒的消費人群局限在中年男子。過去,清酒是日本人下班後小酌一杯的飲品。日本白領曾習慣在下班後和同事喝杯啤酒、清酒,再來點威士忌。
  • 老年人還在KTV唱high歌,年輕人都來這裡開黑農藥、狼人殺!
    好時光線下店通過將「狼人殺」「王者榮耀」「網紅直播」等多種時下熱門遊戲進行跨界整合,打造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娛樂休閒平臺,滿足你對時尚和娛樂的一切需求!一位資深「狼友」告訴卓越君,強烈的社交屬性是他喜歡玩狼人殺的關鍵原因,通過人和人直接的對話和觀察判斷來進行遊戲,和朋友一起互相「騙身份猜身份」很有意思。
  • 歡迎光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這裡有一切
    撕裂心肺的悲痛,可能並不常見;失意的哀愁,或許偶偶來一次;但,淡淡的憂傷你一定經常有......何以解憂?歡迎你光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這裡有......但看著看著,我們已經被作者的邏輯深深帶入。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讓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有種想一口氣讀完的衝動,又擔心看到結局。這應該就是一本好書的魅力吧!其實我並不認識東野圭吾,也不認識村上春樹,但對於好的東西我會稱讚。
  • 東莞城中村戴屋莊將拆遷,很多年輕人不舍,這裡有他們的記憶
    文/娜娜的旅行生活(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人生就像一場旅行 ,要麼有「風」 ,要麼有「景」,在自己的旅途中不斷修煉 ,終會讓風停止,讓景留存。這裡擁有45家全球企業500強的公司,而且還有上市公司八百多家,這樣龐大的數額必將會帶來很多的就業機會。這座城市有成千上萬的外來人口,這些人就是來這裡打工的,這個城市為這些人提供了非常多的就業機會,和成長的契機。很多人年輕人都喜歡來這裡,他們來這裡打工和尋求機會,可以說是年輕人的天堂了。
  • 抖音three two one是什麼歌 曲調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
    抖音three two one是什麼歌 曲調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時間:2018-10-17 08:37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three two one是什麼歌 曲調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 three two one開頭的一個英文歌在抖音上非常流行,這個小清新的曲調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
  • 你笑起來真好看 | 「歡迎到我們家裡來」
    你笑起來真好看 | 「歡迎到我們家裡來」 2020-08-20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岸音樂節又雙叒來啦!本周日,我們在這裡等你!
    河岸音樂節又雙叒來啦!本周日,我們在這裡等你!河岸音樂節新的打開方式音樂 集市 求婚/ 戳這裡回顧河岸音樂節vol.1 /上一期對於「什麼是河岸音樂節?」這個問題,我們給出的第一個答案是「年輕人的聚集地」,沒想到,第二場MINI版又解鎖了新的打開方式,自由舞臺上一個男生跟自己的女朋友求婚,給自己的女朋友一個大大的驚喜~
  • 歡迎登機,這裡是FM106.1!
    歡迎登機,這裡是FM106.1!《這裡是四川》節目總策劃、總製片馬新先生介紹說:「雲層之上,四川新聞頻率FM106.1與中國國際公司航空公司攜手探索航旅廣播新模式、拓展聽覺新場景,用聲音來留住和傳播文化,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這裡是四川》不僅為旅客的疲倦飛行途中增添了一抹文化的樂趣,更是一種四川的文化輸出,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國航旅客感悟巴蜀文化,領略魅力四川,打造了一張彰顯文化自信的聲音名片。」
  • 樂清教師風採之省教壇新秀陳曉雯:只因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陳曉雯,女,1980年10月生,原大荊鎮第一小學音樂教師,作為樂清市第一位骨幹教師交流到大荊六小支教,曾獲省教壇新秀、溫州市新聞獎教金農村優秀教師、溫州市學科骨幹教師、市最美教師、市教壇新秀、市音樂學科骨幹和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 為什麼我建議年輕人不要再來深圳了?
    每次談到深圳的話題,都是引來很多人的議論和嘆息,這座城市很發達,也很繁華,關鍵還是還佔著眾多的全國第一,即使如此,在紛繁的忙亂之後,依舊是感覺到一陣陣空虛和寂寞,城市的燈紅柳綠,掩蓋不了這座城市沒有家的事實,無數的年輕人湧來,又每天有無數人的從這裡回去,什麼時候,深圳已經不是追夢的地方了,而是無數人追懷青春的地方。
  • 濟南年輕人的雀躍之地:除了深夜的把子肉,在這裡和...
    本文原標題:《濟南年輕人的雀躍之地:除了深夜的把子肉,在這裡和另個自己一起嗨》原創:77在一座城市待久了你最習以為常的是什麼?其中90後成為現場娛樂消費的核心人群,他們喜歡獨立音樂現場的人、歌以及環境,音樂現場已經成為年輕人熱愛的生活方式。作為中國城市的代表,北京的和上海的演出場所也有地域性差別。爵士和電子在上海更受觀眾歡迎,而北京的觀眾帶著更多的是"渾不吝"的氣質。「英文有個詞叫localization,本地化,就是指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