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葬禮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е похороны (2020)◎ 導演: 謝爾蓋·洛茲尼察
◎ 編劇: 謝爾蓋·洛茲尼察
◎ 類型: 紀錄片
◎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 / 立陶宛
◎ 語言: 俄語
◎ 上映日期: 2019-09-06(威尼斯電影節)
◎ 片長: 135分鐘
◎ 又名: State Funeral
◎ IMDb連結: tt10203842
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上映了一部紀錄片,描述了史達林葬禮的「宏偉、恐怖且怪誕」的場面。被導演洛茲尼察稱為蒙太奇電影,紀錄片基於蘇聯檔案影像,導演表示:「
我一直在研究一部於1953年3月5日至8日拍攝的電影,這部電影導演包括謝爾蓋·格拉西莫夫(Сергей Герасимов)和伊利亞·科帕林(Илья Копалин),但是電影在蘇聯政府內部觀影過後就被禁了。直到90年代才重新被發現。」珍貴的影像資料進行重新的編排,黑白與彩色膠片混編剪輯,應該是對原始素材沒做太多加工。沒有解說詞,聲音用了當時蘇聯各地電臺播出的各種沉痛聲音資料。儘管這些呈現方式對於咱們來說可能已經相當熟悉,但沉浸其中,仍然會震撼。洛茲尼察以一場蒙太奇巫術,帶領我們見證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並被告誡,亡魂的症候,試圖以不斷衝破黑白的彩色重生,至此,影像被賦予邪惡生命,而後在觀者肅殺的凝視下被驅魔和封印。導演說最開始想做一個關於蘇聯葬禮禮儀的片子,包括列寧赫魯雪夫等等人還可以對比,但是去到檔案館一看光史達林的影像材料就有35小時,於是就作罷,定了一個具體的主題。剪輯過程中這些影像被剪成18000多個小的片段,工作量之大以至於到了首映威尼斯電影節開幕之後才全部完成。紀錄片呈現的歷史是關於民族或國家甚至領導人,側面角度是觀眾/群眾仰望視角的情緒記錄;從新聞素材的彩色修復到刻意選取的情緒加強畫面(黑白),到人物面孔的視覺蒙太奇,紀錄片的記錄意義也多過了主旨。結合2017年《史達林之死》的英國電影,能看得出史達林的去世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
謝爾蓋·洛茲尼薩,1964年出生於白俄羅斯的巴拉諾威茨齊。1986年畢業於基輔理工大學,1991至1996年在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VGIK)求學。2001年移居德國,現在俄羅斯拍片。洛茲尼薩是俄羅斯最有聲譽的紀錄片工作者之一,他的作品經常用獨特的攝影術記錄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的種種變化,他的電影用詩意且富有敏銳觀察力的影像描繪出當代俄羅斯的各個方面。
點擊下方小程序圖片,觀看完整影片!
史達林之死 The Death of Stalin
導演: 阿爾曼多·伊安努奇
編劇: 阿爾曼多·伊安努奇、大衛·施奈德等
主演: 安德麗婭·賴斯伯勒 、詹森·艾薩克
類型: 喜劇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英國 / 比利時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7-09-08(多倫多電影節)
片長: 106分鐘
點擊下方小程序圖片,觀看完整影片!
經典課程: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堅持不懈的學術專業閱讀,也許做不了專業的學者,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專業的學術讀者。
謹防失聯,可加小編微信,註明: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