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Tyrus Wong ZaomeDesign
1942年首次上映的動畫電影《小鹿斑比》(Bambi)
被譽華特迪士尼的第5部經典動畫長片。
這個由奧地利作家
菲利·沙頓(Felix Salten)的同名小說Bambi,
A Life in the Woods 改編而成的故事
曾被提名三項奧斯卡金像獎。
白尾鹿作為美國人非常熟悉的本土物種,
躍身大屏幕,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小鹿斑比》歷年各版本各地區海報
排在《白雪公主》(1937)、《木偶奇遇記》(1940)、
《幻想曲》(1940)、《小飛象》(1941)之後,
作為迪士尼歷史上
第五部上映的動畫長篇,
《小鹿斑比》也是第一部
全部角色都是動物的動畫長片,
同時也算是全世界第一部森林動畫片。
這部關於成長與愛的電影可以說是整個動畫歷史的裡程碑,幾乎沒有哪部影片可以像《小鹿斑比》這樣自1942年上映之後,在1947年、1957年、1966年、1975年、1982年以及1988年反覆於影院正式上映,所發行的錄像帶、DVD,直到現在的藍光碟片,更是各種版本眾多。可見這隻小公鹿的魅力有多大了!
然而很少人知道
小鹿斑比紛繁茂盛的森林家園
是出自一名華裔動畫師,
黃齊耀(Tyrus Wong)之手。
據美國媒體報導,
美國著名華裔動畫師黃齊耀(Tyrus Wong)
於當地時間12月30日周五逝世,
享年106歲。
Tyrus Wong
1910年生於廣東,
1919年,9歲的他隨父親移民美國,
而留在國內的母親和姐姐,
他們再也沒有見過。
抵美初期,因為美排華法案父子二人只得逗留在Angel Island島上,後才搬到洛杉磯的唐人街。然而排華法案使得多數華人移民生活異常艱苦,許多人不得不以開餐館和洗衣房為生。Tyrus Wong熱愛藝術,貧苦的生活環境下,他根本買不起顏料和紙張,愛子心切的父親便會用毛筆蘸水在舊報紙上教兒子繪畫。後來Tyrus Wong的天賦被一位老師發掘,在推薦下他拿到了Otis藝術學院的獎學金。之後在藝術學院念書的Tyrus Wong熱愛所學成績優異,即使畢業時期趕上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他仍然積極創作,作品展覽踏遍全美,1932年他參加芝加哥藝術學院含大師畢卡索作品的群展,並和Hideo Date, Benji Okubo一起獲得了西方世界對「東方藝術家」的認可。
1938年隨著第一個女兒的出生,Tyrus Wong意識到他需要一份能夠賺錢的工作,於是投奔Disney,初期在迪士尼擔任插畫動畫師,Tyrus Wong只是繪製海量的Mickey Mouse,他感到工作枯燥麻木,卻沒有失去工作的動力和信心,直到他聽說工作室在準備創作Bambi,他回家繪製了幾幅小鹿於森林之中的草圖,而這些小卻精的圖片當下就吸引了Walt Disney的注意,決定啟用這種中國畫風為小鹿斑比的主要視覺風格。自此,Tyrus Wong對中國風的運用為美國動畫界帶來了一股關注東方的新潮流。在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美國小鎮動畫藝術廊上,經常有Tyrus Wong作品的長期展出。1941年Tyrus Wong離開迪士尼,加入華納兄弟,開始自己25年的任職生涯,並設計出了許多暢銷的節日誕卡片,發行之高竟超過100萬張。
1968年Tyrus Wong從華納兄弟退休,異國他鄉安享晚年。歲月流逝,越發思念故鄉,兒時的記憶又回到眼前,他迷上了放風箏。在家人的陪伴下他經常去海邊放風箏,隨風而起的風箏掛著黃齊耀對遠鄉的思念飛湧至高空,慢慢飄蕩。後來為了推動中華文化在美國的傳播,他還親自研究了中國民間風箏的製作流程並開始製作風箏。
黃齊耀的迷幻世界
mp3:Frank Churchill - Gallop of the Stags
內容來源:網絡整理
文章來源: Tyrus Wong Zaome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