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討論】
《擁有——新中國農民戰爭:修辭學的正義》
I Have What? ---Chinese Peasants War:The Rhetoric to Justice
(2013年,HDV,90分鐘,中文字幕)
時間:2015年6月16日(周二)
18:15—20:00
地點:中國美術學院(南山)
跨媒體藝術學院4號樓305室
作者:毛晨雨
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材料專業,現主持第二文本實驗室。2003年來,第二文本實驗室集中在湖南、貴州、湖北等稻作區域開展工作,由此生成的亞文化類型電影產品被稱作稻電影。2012年始,毛晨雨發布媒介社群主義,並在湖南洞庭湖畔的故鄉細毛家屋場建設稻電影農場,以具體實踐之,體感自然、躬耕田畝、種植所獲名「黃金水稻」。稻電影主要作品有:《靈山》(2003)、《細毛家屋場甲申陰陽界》(2004)、《曾武華事件》(2006)、「第二文本三部曲」(2007)、《神衍像》(2008)、《秘密人》(2009)、《豬腳 葡萄酒 死亡迅速》(2010)、《擁有》(2013)、「媒介三部曲」(2014-2015)。
策劃:王音潔
浙江工商大學影視動畫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視覺文化博士,西湖影像促進會副秘書長,杭州兩岸文化交流中心副秘書長。
影介:
解構新中國農民六十年來之生存邏輯,重構農民之主體。
我若一隻革命的鼴鼠,持有符號的牙齒,齧噬所獲者:自我正義、一味修辭產品、二味詩及虛無大道。
Deconstruct the logic of survival of the new Chinese peasants,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the farmers. If I was a revolution Mole, holding sharp teeth.I will have harvest: self-justice, rhetoric products, poetry and nihility.
時間:6月14日——6月19日
策劃:王音潔( 浙江工商大學影視動畫系)
主辦: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影視動畫系
協辦:杭州市西湖影像促進會、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杭州半野藝術空間、杭州兩岸文化交流中心
活動安排
6月14日 周日14:00-16:00
放映+討論 《豬腳 葡萄酒 死亡 迅速》
地點:杭州市西湖影像促進會沙龍文二西路683號西溪創意產業園J棟
6月15日 周一8:30-17:00
放映+討論 《曾武華事件》、《靈山》
地點: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109室
6月16日 周二18:15-20:00
放映+討論 《擁有——新中國農民戰爭:修辭學的勝利》
地點: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4號樓305室
6月18日 周四10:00-12:00
學生創作點評
地點: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16室
6月19日 周五8:30-12:00
A放映+討論 《貴都姐妹》 B學生創作點評
地點: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328室
6月19日 周五18:30-20:30
放映+討論 《神衍像》
地點:杭州半野藝術空間
關於「稻電影」
從2003年在湖北神農架林區拍攝《靈山》開始,我涉足的區域都在水稻種植區,從地域範疇和文化類型可集約於稻作文化,這些作品多專注於水稻的思想和靈魂,我稱它們為「稻電影」。
稻電影系列至今有13部稻電影作品,同時有相當數量的各時期的圖片、影像文獻、研習文本,以及製作電影過程中伴生的圖繪、雕塑、裝置、製品等等,這些被納入稻電影範疇;2012年來我們建造了「稻電影農場」農耕實體機構,出產的胭脂稻「洞庭紅霑」、酒作坊傳統土釀「洞庭燒春」系列白酒,這些也被納入稻電影產品。
如此看來,稻電影是一個追尋自我文化類型化的亞文化類型,相關的知識生產和社會行動,都被納入與電影作品對話的關係平臺上來。我個人已然將稻電影視作一種亞文化類型,逾越電影作品的範疇,聯結著文化和社會實踐。關於稻電影的人類學方法及基礎於社會時間平臺的寫作。
——毛晨雨
作品情況介紹
2008年,《陰陽界》受邀參加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開幕展「趣味的共同體」。
2009年,《神衍像》,中國獨立電影節十佳紀錄片;2009年,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新浪潮單元」特別獎;參展布宜諾斯艾利斯影展「中國單元」展映。
2011年,第五屆雲之南紀錄影像雙年展「稻電影回顧單元」;期間,《豬腳 葡萄酒 死亡迅速》獲競賽單元評委會獎。
2012年,稻電影系列四部作品受未知博物館邀請,參加北京元空間「進化:惑」群展;稻電影系列三部作品參加UCCA「稻電影」專題展映。
2013年,《擁有》,2013中國獨立電影節十佳紀錄片;國內巡展上海k11、北京現象藝術中心、北京草場地工作站、天津泰達藝術、上海OCAT;參加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展映交流;參與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中國紀錄影像學術交流。
此外,2012年,毛晨雨參與創刊中國獨立電影文化的民刊《電影作者》,並責編首輯創刊號:「詞喊革命,還是青年人在隱喻」。
關於潑先生
潑先生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青年學術團體,致力於歧異情境之中的寫作實踐、學術思考和藝術行動。2010年設立潑先生獎,專注文本寫作。2011年涉足獨立出版,倡導預訂模式;2012年發起潑先生互助計劃,挖掘藝術行動在當下的意義。2013年推出潑先生詩歌對照計劃,促進以詩歌為載體的語種間對話。2014年啟動「影像新寫作」工作坊,探究影像寫作於中國的現實意義。2015年與各種未來、副本製作等機構聯合創建「亞洲零年」,重識亞洲的潛能與事件。
潑先生微信號:pulsasir
聯繫郵箱:fenre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