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之 蔡瀾:人生太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2021-12-12 百合書院

歡迎關注心靈第一大微信平臺,百合書院每日發布親子、國學、佛學、奇蹟課程、心理學、新時代思潮、身心靈、靈氣最新資訊,承接課程宣傳,請點擊上方「百合書院」關注



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蔡瀾

作為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蔡瀾被當下的年輕人熟悉,多是因為一張好吃的嘴和一桿厲害的筆。

如今,吟出「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的黃霑已駕鶴西去,94歲的金庸和83歲的倪匡也鮮少露面,只有76歲的蔡瀾仍活躍著,著書、代言、開網店,精力旺盛,精彩不斷。

蔡瀾,1941年生於新加坡,

祖籍廣東潮州,現居香港。

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電影人、主持人。

《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新周刊》年度生活家,有「食神」的美稱。

在香港,蔡瀾的文字在各大報刊雜誌隨處可見,

簡短、輕鬆、易懂,書籍、電影、旅遊、

美食、時尚、人生,聲色犬馬,家長裡短,無所不包。

香港一些餐廳喜歡懸掛蔡瀾的食評作為宣傳,

或菜單上標出「蔡瀾推薦」四個字,招徠顧客。

他做過四十年電影監製,

為上世紀香港電影的繁榮付出過諸多心血;

寫專欄,出了上百本書,

主持過多檔美食節目,寫食評,開餐廳;

錄製旅遊節目,創辦「蔡瀾旅行團」,帶好友世界各地旅遊。

蔡瀾可謂不負「我活過」三個字。

從高產的電影人、作家,

到人人稱道的美食家、旅遊家。

他以七十餘年的經歷告訴我們

不要悶,要活得有趣。

想活得有趣,很容易。

要活得有趣,有點難。

蔡瀾吃喝玩樂,絕的是樣樣做到精通。

好友金庸這麼評價他:

「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鬆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縈於懷,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

有人曾問過蔡瀾:「你這一生都在寫人生的甜,有沒有寫過苦?」

他笑笑:「我寫苦瓜啊。」

他曾說:「上帝對我們不大公平,生出來苦的事情真的是很多,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我們要報仇,我們要將美好的事情發現多一點,將快樂的事情跟大家講。痛苦的事就一口氣把它吞下去,或者是把它放進一個保險箱,鎖起來,踢到大海裡面去。我不會把辛苦告訴大家,我總是將我的快樂跟大家分享,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蔡瀾的前半生,沒那麼瀟灑。

蔡瀾的父親曾是邵氏電影公司在東南亞的負責人,

從小在戲院長大的蔡瀾自然對電影產生了極大的熱愛,

大學期間赴日學習電影編導。

畢業後,他順利成為了邵氏電影公司的一位製片經理。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

這段時期讓蔡瀾大展拳腳,

走向了其電影事業的巔峰。

在當時風靡亞洲的《龍兄虎弟》

《城市獵人》《福星高照》等商業電影上,

都能看到「監製:蔡瀾」的字樣。

然而,電影的「好賣」,

並不代表它在藝術上是「好」的。

邵氏公司一年生產四十部電影,

蔡瀾曾向邵逸夫提議拍三十九部賺錢的,

一部「為了藝術為了理想的」,

而邵逸夫卻認為

「既然能拍四十部賺錢的電影,

為什麼只拍三十九部」。

面對這種情況,

蔡瀾也以自己的方式做過反抗。

「我那時的心態就是把電影當成一個『大玩具』,

找最好的地方拍外景,

重現當年最好的酒菜。

女人就讓她們穿最好的旗袍,

這些我會很考據的。」

這樣一種「玩家」的心態,

反而讓他逐漸發現了生活的樂趣。

他在電影行業待了將近四十年,

最後決定離開,專心於自己的吃吃喝喝。

後來蔡瀾開始在香港《東方日報》

《明報》《壹周刊》上撰寫專欄,

不單是美食,遊歷見聞、魚蟲花鳥、

甚至情感問題皆信手拈來。

後來,他漸漸發現

寫作能把一個人的快樂帶給很多人:

「我是一個天生喜歡讓別人快樂的人。

總覺得要做點事情,留下點記錄。」



「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

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

這是蔡瀾微博裡的一段自我介紹,

身為美食家,他毫不掩飾對於「吃」的熱情。

先看幾段蔡瀾的美食語錄。

河豚當然不可不談,先是用肉來煮湯,那種甜美,一吃上癮。奇妙的是,冷了也不腥。吃刺身的話,第一次覺得肉甚硬,沒什麼吃頭,但到了第二第三回,細嚼之下,滿口甜蜜的津液,才知道為什麼要拚死去吃。

——《留學時吃生魚》

意粉要做得好吃不易,通常照紙上印的說明,再加一二分鐘就能完美。義大利有一種地中海蝦,頭冷凍得變成黑色,肉有點發黴。但別小看這種蝦,用幾尾來拌意粉,是天下美味。

——《面痴》

到了鄰國西班牙,印象最深的是海鰻的幼苖。用一個陶缽,燒紅了,下橄欖油和大量的大蒜,上蓋,熄火,餘熱把魚焗熟,美味至今難忘。

——《旅行時吃的魚》

品嘗過美食無數,見過珍饈滿桌,

蔡瀾卻只喜歡簡簡單單。

「好的食材簡單的烹飪就能顯現最美的味道」。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小時候媽媽做的一道美食。

那是一隻生的螃蟹,很多膏。

媽媽把它洗乾淨把殼打開,拿醬油浸,

然後再把豆瓣酥搗碎了撒在上面,

再淋一點點白醋,就這樣生著吃。」

蔡瀾一直認為,

最好吃的菜,是媽媽的菜。

「有時,我們吃的不是食物,

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鄉愁。」

如今,年逾古稀的蔡瀾每周依然寫一篇文章,

寫作的間隙去逛菜市場是蔡瀾多年養成的習慣,

就像「進去一個古董拍賣場,必須從容不迫,悠閒地選擇」。

在他眼中,新鮮的瓜果蔬菜遠遠看去,

「好像在說:買我買我!」

蔡瀾會買上整整一袋,心滿意足回家去。

「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

一個人要吃東西的時候,千萬別太刻薄自己,

做餐好吃的東西享受,生活就充實。」

在蔡瀾看來,沒有比好好吃飯更正經的事了。

76歲的蔡瀾談起愛情來,也和談論美食一樣精彩。

「愁眉深鎖的女人,說什麼也討不到她們的歡心,不管多美,也極為危險。這種女人,送給我我也不要。」

「好男人,多數是醜的;英俊的男人,多數很壞;又英俊又好的男人,多數搞同性戀。」

作為情感顧問,

蔡瀾常與年輕人書信往來,

此時他收起了對男人、女人、婚姻關係的吐槽,

正經又風趣地為年輕人解決

暗戀、三角戀、失戀、渣男等感情煩惱。

蔡瀾的情感答疑正如他的個性一般,真誠率性。

「天下沒有理想的妻子這一回事兒。

王爾德說,男人結婚因為他們疲倦了,

女人結婚因為她們好奇,結果二者都失望。」

談到男人和女人看待情感有何不同時,

蔡瀾認為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說有不一樣,那就是女人不太回頭,

不喜歡你就是不喜歡,反而男人拉拉扯扯,

顯得婆媽得多,所以女人比較厲害。」

談及剩男剩女話題,蔡瀾表示,

這是外界賦予的壓力,做個快樂的剩女就好;

儘管去愛,「重要的是不斷充實自己,愛情就來了。」

在蔡瀾看來,愛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病毒」,

雖甜蜜而複雜,但卻可以滋養人生。

戀愛,永遠是值得的。

蔡瀾的妻子方瓊文,亦為電影監製,

已退休,結婚數十年,兩人相敬如賓。

有讀者針對蔡瀾的書發問:「您寫過『可怕的女人』,

如果你的老婆是可怕的女人,怎麼辦?」

蔡瀾笑答:「變身!」

美食、美人、美景,

蔡瀾的一生真可謂色彩斑斕,羨煞旁人。

蔡瀾也一向以笑臉迎人。

「跟蔡瀾相處過的人都認同,

當他出現,就知道是時候放鬆。」

老友金庸這樣評價他。

但蔡瀾在專欄中常常提及的一句話

卻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也有很多痛苦,我怎麼辦?

我就把我的痛苦放在一個保險箱裡,

再用一個鐵鏈把它捆綁起來。

捆綁了以後搬到大海,『當』一腳把它踢下去。」

而這「一笑置之」背後的心酸,卻又有幾人能夠體味。

一次蔡瀾夜間坐飛機,在萬米高空上,

飛機突遇氣流,機身顛簸不止。

身邊一位澳洲人面色土灰,死死抓住座椅扶手,

他卻一直悠然地喝著紅酒。

飛機穩定後,那人不解地問:「老兄,你死過嗎?」

他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說:「我活過。」

因為看得多,經歷得多,

所以看盡之後是看透,

看透之後是看開,

正如蔡瀾所說的「凡事往好處想,

人生觀會變豁達,沒有什麼了不起。」

如此豁達,是歷經世事後的領悟,

而只有精彩地活過的人,才能有資格這樣說。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和圖片源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歡迎原作者聯繫我們。謝謝

《奇蹟課程》 之 《花開富貴·道德經》

你得到的不僅僅是財富自由!

《奇蹟課程》之

《花開富貴-道德經》免費公開課

可長按以下二維碼,直接收聽


課程詳詢以下微信,請長按下面二維碼,自動掃描加好友,請標註「靈氣」二字,因為每天加的人很多,微信常滿,請理解


體驗靈氣請掃描上面二維碼,標註「靈氣體驗

為了讓更多人受益於靈氣,百合書院現在學員中招募靈氣天使,參與課程運作及開展,具體細則請與我聯繫



百合書院的三個天下第一:

靈氣、道德經、奇蹟課程

百合書院理念 :

源於百合,必為精品


《輕而易舉能量豐盛》(《終極靈氣》)北京/瀋陽/濟南/杭州/廣州/成都,火爆開課中!詳情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凰家尚品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四部曲》:人生太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他不喜歡所有標籤,坦言,我只想做個有人味的人。他是知名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電影人、主持人。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也是《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開講啦》特邀講師,《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吃喝玩樂無不在行,文學、電影、書法、金石樣樣精通,被無數人奉為人生典範。
  • 蔡瀾:我決定活得有趣
    他不彈古琴、不下圍棋、不作畫、不嫖、不賭,但人生中各種玩意兒都懂其門道,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更可說是第一流的通達。」倪匡則調侃道:「這樣一個人,來自哪一個星球?在地球上多久了?看來,是從魏晉開始的吧?」香港四大才子。
  • 《我決定活得有趣》如何讓生活過的有趣?蔡瀾的三點經驗就夠用了
    但是這僅僅是他其中的一個小小的身份而已,他還是一個專欄作家,電影監製、電影節目主持人,同時還是一個商人,更是出版了多部書籍而《我決定活得有趣蔡瀾活得真實,初看第一章,嚴重懷疑他在教年輕人學壞,關於婚姻和男女觀念的觀點讓人無法苟同,也許是太超前,也許是蔡瀾先生活得超脫,活得超然物外,不再注重這方面,但是相當多的觀點是積極向上的,值得學習的哦。那麼我們如何讓自己活得有趣些?蔡瀾先生的那三點能夠讓我們活得有趣些呢?
  • 惜字如金的人生導師蔡瀾:最好的人生就是儘量地吃吃喝喝
    這個惜字如金的人生導師叫蔡瀾,是和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 倪匡說「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黃沾說「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金庸說「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而蔡瀾說自己像老頑童,「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 「吃貨」蔡瀾,憑什麼和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01.香港四大才子:人生第一任務,就是吃吃喝喝 蔡瀾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相比之下,好像蔡瀾難見有何過人之處。在讀者眼中,他就是一個散淡的人,每天吃吃喝喝,怎可同以上三人並列呢? 但是,讀罷《萬千風味,都是人生》就會發現,蔡瀾的過人之處,在於懂生活,會生活。在他眼裡,生活與活著,可是大有區別。 蔡瀾曾說,人生「美女美食和美文」缺一不可,少了哪樣都沒了樂趣。
  • 香港四大才子之倪匡
    而後,他給對方寫信,把對方「罵」得心服口服。其實,罵金庸的,是香港四大才子中的另一位:倪匡(Ní Kuāng)。說來很巧,倪匡說話也不利索。過去我寫的文章裡,多次提到香港四大才子。接下來,跟大伙兒聊聊這四個人。
  • 香港最快活的男人蔡瀾:人生最有趣的是吃吃喝喝和傳宗接代
    如今香港四大才子,走得走,退的退,只有這個金庸口中「第一流的通達之人」依舊活得肆意灑脫。他的故事,值得每一個正陷入生活泥沼的人細細品味。被大眾熟知之前,「蔡瀾」這個名字出現最多的地方,是香港電影上「監製」一欄。蔡瀾的父親蔡文宏原是廣東潮州人,早年跟隨著名的電影公司「邵氏兄弟」,來到南洋發展電影事業。
  • 蔡瀾:萬千風味,都是人生
    蔡瀾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在這四位當中,其餘三位都有明確的定位和人設,唯有蔡瀾,似乎有點散漫,他似乎什麼都做,在他的介紹中,我們能看到一大串名頭:「美食家、旅行家、收藏家、電影人、作家」,也許正如蔡瀾自己所說「我的正業是玩」,所以,他一生都在以玩的心態活著,被譽為「香港第一玩家」。
  • 金庸去世:香港四大才子,曲終人散
    這端三位宗師奮筆疾書,另一端,在香港、在大陸、在臺灣,無數個年輕人一頭扎進了武俠夢裡。其中就有金庸的浙江老鄉倪匡、廣州的黃霑和姍姍來遲新加坡歸來的蔡瀾。日後,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這四個並非土生土長的外來人,卻在日後幾十年間影響了香港的文藝界。
  • 蔡瀾:真正的香港「食神」
    如今黃沾、金庸先後作古,「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下了兩個,倪業已封筆,唯有蔡瀾風光依舊,出書,代言,開飯館,上節目,做顧問……忙得不亦樂乎,也賺得盆滿缽滿。 蔡瀾似乎沒有什麼代表作,不過,也不妨礙這小老頭快樂似神仙。
  • 「香港四大才子」之黃沾的快意人生
    「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隨著旋律響起,我們總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香港「音樂鬼才」黃沾。他嬉笑怒罵,鬼馬精靈,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曲,更是與金庸、倪匡、蔡瀾並稱「香港四大才子」,他至情至性的個性,讓他的一生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傳奇。
  • 像蔡瀾那樣生活,有趣自在,瀟灑從容
    蔡瀾是著名的美食家、電影監製、專欄作家和節目主持人,他曾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蔡瀾作為美食家,不僅能吃會吃,還會做各種美食,他常年在外尋找美食,活得灑脫又自在,中國很有名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可見他的影響力非同一般。金庸曾這樣評價他:「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鬆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的失落或不愉快的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
  • 蔡瀾人設「崩塌」:有些人表面上是美食家,沒想到背地裡竟然是這樣的「老不正經」!
    蔡先生的腦洞簡直挖到了外太空,幽默風趣中還耍著賴皮,人生經驗皆付笑談之中。奇妙之處就在於,看似插科打諢,但耐心琢磨琢磨,還真是那麼個理兒。 於是,#蔡瀾回復笑死了#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蔡瀾,是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而他被年輕人所熟識,多是因為一張好吃的嘴,和一桿厲害的筆。
  • 重溫當年的香港四大才子
    今天,我們就從昔日的香港四大才子出發,重溫一下當年香港的輝煌。香港四大才子,顧名思義,就是四位出色的文人,他們分別是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他們的影響巨大,是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金庸金庸原名查良鏞,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 查先生的小說三觀正確、題材廣泛、劇情引人入勝、老少鹹宜。
  • 棒棰島專欄 | 蔡瀾:在煙火氣中,體會人生之妙
    說到美食,每個人都會有數不清的菜名;而說到吃家,大家肯定都會想到——蔡瀾。在1941年的今天,蔡瀾出生在新加坡,在這之後的人生中,不僅做過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還身肩「《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等各種頭銜。才子眼中的「風流人物」監製/製片/電影
  • 蔡瀾:人生的樂趣,從一點點小的罪惡開始
    做人嘛,有什麼事做得多過吃的?刷牙洗臉一天也不過是兩次,而吃,是三餐。問得多,就學得多了。我不能說已經嘗過天下美食,但一生奔波,到處走馬看花,吃了一小部分,比不旅行的人多一點罷了。命好,在香港度過黃金期,是吃得窮兇極惡的年代,兩頭幹鮑不算什麼,連蘇眉也當成雜 魚。 法國碧麗歌黑松菌鵝肝、伊朗魚子醬、義大利白菌,凡是所謂天下最貴的食材,都嘗了。
  • 蔡瀾 | 人生的樂趣,從一點點小的罪惡開始
    做人嘛,有什麼事做得多過吃的?刷牙洗臉一天也不過是兩次,而吃,是三餐。問得多,就學得多了。我不能說已經嘗過天下美食,但一生奔波,到處走馬看花,吃了一小部分,比不旅行的人多一點罷了。命好,在香港度過黃金期,是吃得窮兇極惡的年代,兩頭幹鮑不算什麼,連蘇眉也當成雜 魚。 法國碧麗歌黑松菌鵝肝、伊朗魚子醬、義大利白菌,凡是所謂天下最貴的食材,都嘗了。
  • 蔡瀾:會吃會玩的人,才能過好這一生
    蔡瀾是誰?有人說是蔡瀾是美食家,因為他是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總顧問,曾為香港多家餐廳撰寫點評,有「食神」之稱。 有人說蔡瀾是作家,因為他曾出版過上百本書,是香港《明報》的撰稿人,在香港的各大報刊雜誌隨處可見蔡瀾的文字。 有人說蔡瀾是製片人,因為他做過四十多年電影監製,為上個世紀香港電影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
  • 役物而不要役於物 ——蔡瀾
    哈哈,人生真滑稽。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是好的,所以不必罵年輕人無知,也別嫌老者固執。一切靜觀自得,得個笑字。——蔡瀾我們年輕的時候,嫉惡如仇。 這當然是青年人最好的好處,他們天真,不受世俗汙染,喜歡就喜歡,討厭就討厭,沒有中間路線。年紀漸大,好與壞模糊了許多,這也不是短處,只是人生另一個階段。——蔡瀾
  • 金庸、黃霑、倪匡、蔡瀾,他們真實水平如何?誰是四大才子之首?
    樂天派,享受人生,這是蔡瀾。「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古風濃鬱,灑脫做人,這是黃霑。這是四位才華橫溢的老人,他們是知心好友,都是香港人,都是飽學之士,因此被人們尊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可有才之士多不勝數,為什麼他們四人能夠出位?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解說他們的真實水平。黃霑:殿堂級填詞大師,歌詞中既有國風,又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