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心靈第一大微信平臺,百合書院每日發布親子、國學、佛學、奇蹟課程、心理學、新時代思潮、身心靈、靈氣最新資訊,承接課程宣傳,請點擊上方「百合書院」關注
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蔡瀾
作為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蔡瀾被當下的年輕人熟悉,多是因為一張好吃的嘴和一桿厲害的筆。
如今,吟出「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的黃霑已駕鶴西去,94歲的金庸和83歲的倪匡也鮮少露面,只有76歲的蔡瀾仍活躍著,著書、代言、開網店,精力旺盛,精彩不斷。
蔡瀾,1941年生於新加坡,
祖籍廣東潮州,現居香港。
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電影人、主持人。
《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新周刊》年度生活家,有「食神」的美稱。
在香港,蔡瀾的文字在各大報刊雜誌隨處可見,
簡短、輕鬆、易懂,書籍、電影、旅遊、
美食、時尚、人生,聲色犬馬,家長裡短,無所不包。
香港一些餐廳喜歡懸掛蔡瀾的食評作為宣傳,
或菜單上標出「蔡瀾推薦」四個字,招徠顧客。
他做過四十年電影監製,
為上世紀香港電影的繁榮付出過諸多心血;
寫專欄,出了上百本書,
主持過多檔美食節目,寫食評,開餐廳;
錄製旅遊節目,創辦「蔡瀾旅行團」,帶好友世界各地旅遊。
蔡瀾可謂不負「我活過」三個字。
從高產的電影人、作家,
到人人稱道的美食家、旅遊家。
他以七十餘年的經歷告訴我們
不要悶,要活得有趣。
想活得有趣,很容易。
要活得有趣,有點難。
蔡瀾吃喝玩樂,絕的是樣樣做到精通。
好友金庸這麼評價他:
「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鬆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縈於懷,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
有人曾問過蔡瀾:「你這一生都在寫人生的甜,有沒有寫過苦?」
他笑笑:「我寫苦瓜啊。」
他曾說:「上帝對我們不大公平,生出來苦的事情真的是很多,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我們要報仇,我們要將美好的事情發現多一點,將快樂的事情跟大家講。痛苦的事就一口氣把它吞下去,或者是把它放進一個保險箱,鎖起來,踢到大海裡面去。我不會把辛苦告訴大家,我總是將我的快樂跟大家分享,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蔡瀾的前半生,沒那麼瀟灑。
蔡瀾的父親曾是邵氏電影公司在東南亞的負責人,
從小在戲院長大的蔡瀾自然對電影產生了極大的熱愛,
大學期間赴日學習電影編導。
畢業後,他順利成為了邵氏電影公司的一位製片經理。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
這段時期讓蔡瀾大展拳腳,
走向了其電影事業的巔峰。
在當時風靡亞洲的《龍兄虎弟》
《城市獵人》《福星高照》等商業電影上,
都能看到「監製:蔡瀾」的字樣。
然而,電影的「好賣」,
並不代表它在藝術上是「好」的。
邵氏公司一年生產四十部電影,
蔡瀾曾向邵逸夫提議拍三十九部賺錢的,
一部「為了藝術為了理想的」,
而邵逸夫卻認為
「既然能拍四十部賺錢的電影,
為什麼只拍三十九部」。
面對這種情況,
蔡瀾也以自己的方式做過反抗。
「我那時的心態就是把電影當成一個『大玩具』,
找最好的地方拍外景,
重現當年最好的酒菜。
女人就讓她們穿最好的旗袍,
這些我會很考據的。」
這樣一種「玩家」的心態,
反而讓他逐漸發現了生活的樂趣。
他在電影行業待了將近四十年,
最後決定離開,專心於自己的吃吃喝喝。
後來蔡瀾開始在香港《東方日報》
《明報》《壹周刊》上撰寫專欄,
不單是美食,遊歷見聞、魚蟲花鳥、
甚至情感問題皆信手拈來。
後來,他漸漸發現
寫作能把一個人的快樂帶給很多人:
「我是一個天生喜歡讓別人快樂的人。
總覺得要做點事情,留下點記錄。」
「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
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
這是蔡瀾微博裡的一段自我介紹,
身為美食家,他毫不掩飾對於「吃」的熱情。
先看幾段蔡瀾的美食語錄。
河豚當然不可不談,先是用肉來煮湯,那種甜美,一吃上癮。奇妙的是,冷了也不腥。吃刺身的話,第一次覺得肉甚硬,沒什麼吃頭,但到了第二第三回,細嚼之下,滿口甜蜜的津液,才知道為什麼要拚死去吃。
——《留學時吃生魚》
意粉要做得好吃不易,通常照紙上印的說明,再加一二分鐘就能完美。義大利有一種地中海蝦,頭冷凍得變成黑色,肉有點發黴。但別小看這種蝦,用幾尾來拌意粉,是天下美味。
——《面痴》
到了鄰國西班牙,印象最深的是海鰻的幼苖。用一個陶缽,燒紅了,下橄欖油和大量的大蒜,上蓋,熄火,餘熱把魚焗熟,美味至今難忘。
——《旅行時吃的魚》
品嘗過美食無數,見過珍饈滿桌,
蔡瀾卻只喜歡簡簡單單。
「好的食材簡單的烹飪就能顯現最美的味道」。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小時候媽媽做的一道美食。
那是一隻生的螃蟹,很多膏。
媽媽把它洗乾淨把殼打開,拿醬油浸,
然後再把豆瓣酥搗碎了撒在上面,
再淋一點點白醋,就這樣生著吃。」
蔡瀾一直認為,
最好吃的菜,是媽媽的菜。
「有時,我們吃的不是食物,
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鄉愁。」
如今,年逾古稀的蔡瀾每周依然寫一篇文章,
寫作的間隙去逛菜市場是蔡瀾多年養成的習慣,
就像「進去一個古董拍賣場,必須從容不迫,悠閒地選擇」。
在他眼中,新鮮的瓜果蔬菜遠遠看去,
「好像在說:買我買我!」
蔡瀾會買上整整一袋,心滿意足回家去。
「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
一個人要吃東西的時候,千萬別太刻薄自己,
做餐好吃的東西享受,生活就充實。」
在蔡瀾看來,沒有比好好吃飯更正經的事了。
76歲的蔡瀾談起愛情來,也和談論美食一樣精彩。
「愁眉深鎖的女人,說什麼也討不到她們的歡心,不管多美,也極為危險。這種女人,送給我我也不要。」
「好男人,多數是醜的;英俊的男人,多數很壞;又英俊又好的男人,多數搞同性戀。」
作為情感顧問,
蔡瀾常與年輕人書信往來,
此時他收起了對男人、女人、婚姻關係的吐槽,
正經又風趣地為年輕人解決
暗戀、三角戀、失戀、渣男等感情煩惱。
蔡瀾的情感答疑正如他的個性一般,真誠率性。
「天下沒有理想的妻子這一回事兒。
王爾德說,男人結婚因為他們疲倦了,
女人結婚因為她們好奇,結果二者都失望。」
談到男人和女人看待情感有何不同時,
蔡瀾認為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說有不一樣,那就是女人不太回頭,
不喜歡你就是不喜歡,反而男人拉拉扯扯,
顯得婆媽得多,所以女人比較厲害。」
談及剩男剩女話題,蔡瀾表示,
這是外界賦予的壓力,做個快樂的剩女就好;
儘管去愛,「重要的是不斷充實自己,愛情就來了。」
在蔡瀾看來,愛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病毒」,
雖甜蜜而複雜,但卻可以滋養人生。
戀愛,永遠是值得的。
蔡瀾的妻子方瓊文,亦為電影監製,
已退休,結婚數十年,兩人相敬如賓。
有讀者針對蔡瀾的書發問:「您寫過『可怕的女人』,
如果你的老婆是可怕的女人,怎麼辦?」
蔡瀾笑答:「變身!」
美食、美人、美景,
蔡瀾的一生真可謂色彩斑斕,羨煞旁人。
蔡瀾也一向以笑臉迎人。
「跟蔡瀾相處過的人都認同,
當他出現,就知道是時候放鬆。」
老友金庸這樣評價他。
但蔡瀾在專欄中常常提及的一句話
卻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也有很多痛苦,我怎麼辦?
我就把我的痛苦放在一個保險箱裡,
再用一個鐵鏈把它捆綁起來。
捆綁了以後搬到大海,『當』一腳把它踢下去。」
而這「一笑置之」背後的心酸,卻又有幾人能夠體味。
一次蔡瀾夜間坐飛機,在萬米高空上,
飛機突遇氣流,機身顛簸不止。
身邊一位澳洲人面色土灰,死死抓住座椅扶手,
他卻一直悠然地喝著紅酒。
飛機穩定後,那人不解地問:「老兄,你死過嗎?」
他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說:「我活過。」
因為看得多,經歷得多,
所以看盡之後是看透,
看透之後是看開,
正如蔡瀾所說的「凡事往好處想,
人生觀會變豁達,沒有什麼了不起。」
如此豁達,是歷經世事後的領悟,
而只有精彩地活過的人,才能有資格這樣說。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和圖片源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歡迎原作者聯繫我們。謝謝
《奇蹟課程》 之 《花開富貴·道德經》
你得到的不僅僅是財富自由!
《奇蹟課程》之
《花開富貴-道德經》免費公開課
可長按以下二維碼,直接收聽
課程詳詢以下微信,請長按下面二維碼,自動掃描加好友,請標註「靈氣」二字,因為每天加的人很多,微信常滿,請理解
體驗靈氣請掃描上面二維碼,標註「靈氣體驗」
為了讓更多人受益於靈氣,百合書院現在學員中招募靈氣天使,參與課程運作及開展,具體細則請與我聯繫
百合書院的三個天下第一:
靈氣、道德經、奇蹟課程
百合書院理念 :
源於百合,必為精品
《輕而易舉能量豐盛》(《終極靈氣》)北京/瀋陽/濟南/杭州/廣州/成都,火爆開課中!詳情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