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真正的香港「食神」

2020-09-11 劉子還

香港文化娛樂業的衰落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曾在八九十年代風光一時的港片已經鮮有佳作。流行音樂更是日暮西山。據說,TVB都離倒閉不遠了。

徐克、陳可辛、王家衛等選擇了北上,林青霞、張曼玉、鍾楚紅等早已隱退,陳百強、張國榮、梅豔芳等駕鶴西去,謝霆鋒在忙著做菜,陳冠希移民美國,張栢芝三個孩子兩個爹,阿嬌下嫁給了整容醫生。新生代的藝人鮮有給人印象深刻者,傳唱率高的粵語歌蹤跡難尋。

當年,」香港四大才子「曾經名滿香江,撐起了香港文娛圈的半邊天。尤其是金庸,已然成了一個文化符號。光是邵氏影業就拍過金庸22部作品,最早可以推至1967年《神劍震江湖》(改編自《倚天屠龍記》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近年來仍舊方興未艾。「華山論劍」四個字甚至刻在了華山山頂。

黃沾留下了「滄海一聲笑」等經典名曲。倪匡的「衛斯理系列」紅了近四十年,改編的影視劇屢創票房記錄。如今黃沾、金庸先後作古,「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下了兩個,倪業已封筆,唯有蔡瀾風光依舊,出書,代言,開飯館,上節目,做顧問……忙得不亦樂乎,也賺得盆滿缽滿。

蔡瀾似乎沒有什麼代表作,不過,也不妨礙這小老頭快樂似神仙。「食神」這個稱號或許就是他的代表作,除了蔡瀾,誰還更配稱作香港的「食神」呢?

01

曾經有人問蔡瀾為什麼做美食節目,蔡瀾就用招牌式的笑嘻嘻的態度回答:」因為名字嘍,『菜籃』嘛。「說的也對,『菜籃』是幹嘛用的?用來裝吃的嘛!

蔡瀾不是一般的愛吃,他吃出了境界,吃出了名堂,吃出了信仰,甚至不惜為美食豎碑立傳,著書立說,一一品鑑,以便大開方便之門,與世人共享。

蔡瀾的身份可不只是美食家。到書店尋覓蔡瀾的著作,電影、遊記、人物、人物、時尚、主持、笑話、人生哲學等等。五門八類,林林種種,花樣多的很。簡單瀏覽一遍,讓你不由得感嘆:」看來這老頭沒暴殄天物,好東西果然沒白吃!「

不過,蔡瀾最廣為人知的身份,還是美食家!


蔡瀾為何會如此鍾情美食呢?追根溯源,還要從祖籍說起,蔡瀾的祖籍乃是廣東潮州。

潮州人是出了名愛吃,愛研究吃。潮州菜也是別具一格,自成一體。

有了這樣神秘的美食基因,再加上因緣際會的後天發酵,一個美食家的誕生也就不奇怪了。

蔡瀾的父親名叫蔡文玄,筆名叫做柳北案,中學畢業後曾經考入南開大學,但是因為家境貧寒,難以湊夠足夠的學費,而不得不投筆從戎,從軍北伐。

蔡文玄的從軍經歷並不長,很快就離開了軍隊。然而,即使做了平頭百姓,仍舊保持著軍人的氣節和文人的風骨,由於為人過於耿介,曾被妻子洪芳娉大罵:「和平時的君子,亂世中的窩囊廢。」


洪芳娉也絕非等閒之輩,做事果斷,敢作敢為,曾經為爭取求學的權力不惜絕食抗議,堪稱女權主義的先驅。沒有這樣的性格,也斷不敢」河東獅吼「!


為了躲避戰亂,蔡文玄帶領家眷來到了新加坡。這個陌生的國度裡,一切都需要從新開始。幸虧,蔡文玄及時發現了自己的文學才華,通過不斷的努力,成為了作家和詩人。又因為掌握多種語言,有機會進入到了邵仁枚、邵逸夫兄弟開辦的海星公司(邵氏兄弟公司前身)工作。除此之外,蔡文玄還當過教師,校長等工作。這樣看來,絕對不是個「窩囊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新加坡,還不是如今的花園國家,生活無著者到處都是。蔡文玄運氣不錯。生活條件很快得以改善。家中一共生了四個孩子。蔡瀾排行第三,大姐蔡亮、大哥蔡丹、弟弟蔡萱。自打來到人世,物質上就相當優越,幾乎沒吃過什麼苦頭。

」達則兼濟天下「,蔡瀾和兄弟姐妹們經常跟父母一起去周濟窮人。蔡文玄更是曾向邵仁枚、邵逸夫建議:每到年底,派發金錢及米糧給那些無依無靠,忍飢挨餓的老人家。

眾所周知,邵逸夫爵士後來在國內蓋了好多逸夫樓,是個著名的慈善家,所以對蔡文玄的建議也多有採納,並委派他主理此事。

蔡瀾現在還記得自己當年和母親、奶媽一起做善事的情景:

年年都有統一的派發救濟物資的時間,三個人每天都到合洛路的新加坡河邊倉庫,頂著夏日的酷暑,在充滿樹膠膠片的臭酸味中,汗流浹背地把兩斤白米、一斤麵粉、一斤白糖,分別稱重後裝入事先準備好的袋子中。一包一包紮緊,分別安放好,準備分發給需要救濟的老人們。一般需要四天才能全部完成。儘管辛苦,但是心中十分快樂滿足。

或許是因為遺傳的緣故,蔡瀾很小就表現出了文學才華,年僅14歲,就在《南洋商報》發表第一篇名為《瘋人院》的影評。從這件事上既可以看出蔡瀾的早慧。《南洋商報》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之一,也是《聯合早報》的前身,如此的大報肯啟用一個14歲少年郎的影評,也可以看出《南洋商報》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別看現在的蔡瀾整日笑呵呵,像個老頑童。想當年也是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小鮮肉,而且頗受女孩子們歡迎。據說,年僅蔡瀾十五歲時,就跟一個比自己大四五歲的女孩初嘗了禁果。不過,這段感情並沒有延續多久,很快因蔡瀾第二年要到日本留學攻讀電影無疾而終。

不要奇怪,蔡瀾不但喜歡美食,也同樣喜歡女人。而且跟對待美食一樣,喜歡主動出擊。

而且他對此毫不掩飾。

作家、出版人許知遠曾好奇地詢問蔡瀾交往過多少個女朋友。蔡瀾想了想,回答說得有幾十個吧?

許知遠不依不饒地追問到底有多少個。蔡瀾笑著回答道:一年一個不過分吧?而接受這次採訪時,蔡瀾已經年過七旬。


02

蔡瀾有過「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的名句。也有過「努力,努力,努力」這樣的人生提醒。

蔡瀾甚至說自己很少睡覺,是個搏命的人。如果蔡瀾不搏命,恐怕也不會有那麼多貴人相助。

1957年起,日本開始擔任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那一年剛好16歲。不得不感嘆老一輩的人實在是早熟得很。


當年,新加坡規定16歲要強制服兵役,或許是需要蔡瀾在日本的」工作「,邵逸夫的哥哥邵仁枚將出國的機會給了他,讓自己的兒子去服了兵役。所以,蔡瀾之後在邵氏兄弟公司做監製,也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幾乎什麼題材都拍,以至於給自己弄了個「鹹濕監製」的綽號。


1963年,22歲的蔡瀾定居香港,任邵氏製作經理。


1970年,同樣出身於邵氏的鄒文懷自行創立了嘉禾電影,在70、80年代與邵氏兄弟形成對峙的局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擁有李小龍、成龍等眾多王牌的嘉禾漸漸超過了邵氏,在香港電影節獨領風騷,盤點從1970年到1999年,這30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其中有14部出自嘉禾。

蔡瀾相時而動,離開了邵氏,跳槽去了嘉禾。經過十多年的奮鬥,開始任嘉禾電影公司副總裁。他監製的一系列成龍電影,《A計劃》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紅番區》等等,讓成龍繼李小龍之後,成為第二位國際功夫巨星。


對於這位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他曾做出了如下的評價:「成龍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輕浮不要緊,輕浮有時候很好的。」


他又說:「人無完人,看一個人最終看的是他的成績和對社會的貢獻,又有幾個演員能達到成龍的高度呢?」


不知道,如果蔡瀾看了成龍的傳記,抑或是知道了成龍對吳綺莉的始亂終棄,對小龍女的置之不理,是不是也會做出這樣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蔡瀾老於世故、圓滑處事的一面。


在拍電影的同時,蔡瀾也開始多方位發展。在當時,「香港四大才子」的名頭已經在香港傳播開來。這四個才華橫溢的男人知名度不亞於當年如日中天的四大天王。

很多香港人都對黃沾、蔡瀾、倪匡當年合作主持香港亞視的《今夜不設防》(Celebrity Talk Show)印象深刻,張國榮、周潤發、林青霞、許冠文、張曼玉、王祖賢、成龍、關之琳、羅大佑、梅豔芳……當時幾乎所有的香港一線明星都上過這個電視節目,三個大才子大膽出位,經常討論性愛話題,甚至於在節目內抽菸、飲酒和講粗口。


因為信馬由韁,毫不「設防」,經常將一些女星弄得面紅耳赤。很多娛樂圈的秘密,都是從這個欄目裡爆出來的,例如張國榮就曾回憶自己在英國的留學經歷,形容那所大學所在的利茲是「窮鄉僻壤」,男人喝不起白蘭地,只有矜貴一點的女人才能喝雪莉酒。

當然,《今夜不設防》在出位的同時,也創造了香港同時段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至今仍舊讓人記憶猶新。

03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蔡瀾出版了許多書籍,還在報紙上開闢了專欄,其中美食類的著作尤其深入人心,美食家的稱呼也漸漸傳揚開來。


蔡瀾順勢而為,做起了美食類的電視欄目。各類美食和美女嘉賓交相輝映,讓觀眾大流口水。再加上他老道的講解,以及幽默風趣的調侃,讓收視率居高不下。蔡瀾又順水推舟,開始向餐飲業進軍,相繼推出過「暴暴茶」、「暴暴飯」及「蔡瀾醬料」等美食產品。

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國內地這個充滿生機的大市場。蔡瀾也是如此。他利用書籍,報刊,電視等諸多媒體推介自己,線上主持飲食類綜藝節目,線下開設美食城,旅行社、售賣本人監製的食品、醬料及茶飲。逐漸在大陸聲名鵲起。


2012年起,蔡瀾開始擔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第二季及電影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總顧問。」


好像聘請了別人,這舌尖上的味道就沒有了保證似的。食神的地位可謂穩如泰山。


無論是香港,還是大陸,抑或是臺灣,像蔡瀾這樣年過七旬仍舊如此具有商業價值的文娛圈人士可以說少之又少。


難怪他要得意洋洋地說:「年輕時候覺得賺錢不算什麼。現在老了,還能賺錢,而且賺這麼多。很過癮哦!」


一天兩天的成功或許是出於幸運,幾十年的成功,若不是有點真本事,恐怕不容易做到。首先,蔡瀾對美食是真心的熱愛。據說,在香港,絕大部分餐廳都掛著蔡瀾的照片,你要是進這家店之前,發現蔡瀾的嘴角往下,則意味著要慎重考慮;要是蔡瀾笑得很開心,則證明這家店的東西還不錯。


蔡瀾尤其鄙視那些所謂的吃播,因為他對美食的熱愛,表現在淺嘗輒止,得其真味即可。


對待美食,蔡瀾就像對自己的形象一樣重視。同時又不乏個性、灑脫和真性情。比如普通人看不上眼的豬油。凡是跟豬油沾邊的美食,幾乎都是蔡瀾的心頭愛。

有人勸他,上了年紀的人應該少吃油膩之物。


他則不高興地回應說:「有一個老人家,每天要吃一大塊肥肉,活到80多90歲,完全沒問題。最重要的是,吃得開懷,吃得開心就行了!」


就是,只許蘇東坡「拼命吃河豚」,為何不許蔡瀾「拼命吃豬油」?


還有,我們品讀蔡瀾的作品,會發現都以海量閱讀作為基礎,用無數血汗澆灌,才能創作出來的文字。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電視欄目,抑或是節目主持,無不鑑證著蔡瀾的勤奮、努力和才情,絕不是敷衍出來的東西。


蔡瀾對吃不敷衍,對感情也是如是。年輕時風流,一旦結了婚,則從一而終,白頭到老。蔡瀾的太太方瓊文與他算是同行,都曾做過電影監製。兩人享受二人世界,一直沒要孩子。


對這個貪吃的老頑童,方瓊文評價說:嫁了這麼個愛吃的男人,那就陪他一起吃;嫁了這麼個不想要孩子的男人,那就陪他一起老。「



兩人銀婚紀念日上,朋友們逼他說出太太的優點。結果,蔡瀾只用了七個字:「會做、愛吃、不管我。」

會做:抓住了蔡瀾的味蕾。


愛吃:有了共同的語言。

不管我:給了他信任和自由。


也許,這就是能夠攜手此生的真諦吧?


對於蔡瀾的性格,有一個小故事體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一次,蔡先生乘飛機出門旅行,途中遭遇了氣流,飛機顛簸得厲害。

一個外國遊客嚇得面色蒼白,雙手緊抓住扶手瑟瑟發抖。


蔡先生可倒好,還是照樣品著紅酒,看上去淡定得很。


外國遊客見他如此不以為意,開玩笑地問道:「老兄,難道你死過嗎?」

蔡瀾輕搖酒杯,懶洋洋地說:「不,我活過。」

外國遊客問:「你難道不怕嗎?」


蔡瀾灑脫地笑著說道:「對我來說,這一生已經活得夠痛快。」(END)


部分參考資料:

[1]《蔡瀾家族》蔡亮、 蔡瀾、 蔡萱,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蔡瀾——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香港食神被火車站特產坑懵了……
    來看看香港食神蔡瀾的經歷吧(《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9月18號他從湖州坐高鐵到北京一個嘴饞,買了一份小零食,準備一飽口福,看這條微博透露出來的還是非常開心的▼但開心不過兩分鐘,打開包裝後,蔡瀾傻眼了,……
  • 「食神」蔡瀾都在推薦的潮州菜
    在香港shopping的時間總是過得非常快,晚餐怎麼解決成了一個問題,沒有WIFI,只好在附近用眼睛GPS導航,發現一家正宗的潮州菜,為何說它正宗
  • 食神「蔡瀾」的點心店來上海了!明天開業,就在新天地!
    食神「蔡瀾」的點心店來上海了!明天開業,就在新天地! 火爆深圳、廣州和北京食神蔡瀾的港式點心店開到上海了
  • 曾diss重慶火鍋不用心的「食神」蔡瀾《我們的師父》收徒,贊香港...
    上遊新聞記者從節目組獲悉,等待著徒弟們的新師父,正是美食界的代表人物、「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同時有著國寶級「食神」稱號的老頑童——蔡瀾。這個把「吃」作為一件「講究事兒」的生活家,憑藉著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影響著幾代人的生活態度。在接下來的節目裡,GSG將同蔡老先生深入繁華大都市的街頭巷尾,感受人間煙火氣,品嘗舌尖上的香港。
  • 開吃蔡瀾!食神家的越南粉!終於開到會展中心!
    "食神"蔡瀾先生帶著他的越南粉來啦 這次安排在了福田CBD! 01 CHUA LAM "食神"蔡瀾先生的店
  • 香港食神蔡瀾念念不忘的福州美食:甜而不羶的羅源碧裡神奇羊湯!
    美食,永遠是人們生活中繞不開的話題,香港食神蔡瀾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而在他的「死前必吃清單」裡,更是提到「肉只有羊了,沒有一個懂得吃的人不欣賞羊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密碼。
  • 食神蔡瀾親自推薦的14種零食,某寶即將淪陷 榜單
    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蔡瀾先生推薦的那些零食,很多是香港、澳門的幾十年的老字號,具有濃烈的「時代感」,但被時代打磨也依舊沒有被五花八門的零食淹沒,一定是值得你細細品味的。
  • 食神蔡瀾的點心店來上海了
    火爆深圳、廣州和北京食神蔡瀾的港式點心店開到上海了!火爆北廣深的蔡瀾港式點心店,來上海了!魔都首店落戶新天地南裡坐擁臨街黃金位置店鋪裝潢由香港資深工作室M.R.STUDIO設計,融入了不少老上海石庫門的建築元素。經典的大地暖色系搭配編織紋理,整體舒適又精緻。牆上還繪有不少以蔡生為主角的漫畫,上天入地、腦洞大開,實在有趣得緊!
  • 「食神」蔡瀾直播首秀,推薦的一本書,道盡了「妙人」的秘密
    今晚七點過後,有生系列的list裡又會增加一個新的項目,「食神」蔡瀾竟然出現在直播間與大家見面。作為「香港四大才子」還健在的兩位之一(另一位是倪匡),已年近八旬的蔡瀾完全沒有顯出老態來,他依舊像個老頑童般與網友互動,而且妙語頻出,他出書上綜藝,雖然身體上已經是個老人,但精神狀態上,他就像個年輕人般有活力,而且這份活力還有智慧所在。
  • 「食神」蔡瀾評價火鍋應該消失,一些外國網民也不樂意了!
    在一檔節目中,素有「食神」美稱的蔡瀾在評價火鍋時說道:火鍋沒有文化價值,讓火鍋消失吧!很多網友不樂意了。就有網友說道:中國火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肉湯到各種醬汁的配料順序。丟掉火鍋暴露了你的無知,暴露了你無法發現事物中的文化細節。還有網友不樂意道:可能是他從未吃過一頓好的火鍋,我替他難過。
  • 在香港,沒人比蔡瀾還會玩
    」在香港,蔡瀾的文章在各大報刊雜誌幾乎隨處可見,許多餐廳以張貼蔡瀾的合照和評語為榮,還喜歡在菜單上標出「蔡瀾推薦」四個字來引導顧客。,八九十年代,他一口氣監製了20多部風靡全亞洲的經典動作電影,一舉成為香港的金牌監製;從1980年代起,他便開始寫作美食專欄,至今出版超過200本書,在香港是家喻戶曉的「食神」,也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總顧問。
  • 「食神」蔡瀾徒弟在江門開店,一雙筷子吃遍港式美食!
    想吃地道的港式茶餐廳,難道去千裡迢迢去香港?NO!NO!NO!    現在江門也有這樣的港式茶餐廳啦!福!利!說!在!前!從7月20號到8月20號,共一個月,凡憑黑卡消費,即可免費獲得一份豬腸粉(每人每卡僅限一份) tips:1、立即購買黑卡2、【粵囍】逢星期三休息這家店的老闆人稱超哥,祖籍江門荷塘人,是香港食神蔡瀾的弟子
  • 這場名廚的「武林大會」,食神蔡瀾都忍不住發大招了!
    傳統派門主:「食神」蔡瀾>蔡瀾,傳統派宗師級別的傳奇人物。蔡瀾大力推薦了盛記大排檔。地道的鐵皮廚房,充滿了香港的市井氣息。店裡主打懷舊粵菜風味,擅長明火爆炒,對火候的控制恰到好處。地址:香港域多利皇后街13號地鋪交通:港鐵香港站C出口,步行約3分鐘地道派掌門人:「點心之王」麥桂培
  • 探秘蔡瀾的香港美食地圖
    享有「亞洲美食之都」的香港,在區區1000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上卻匯集了近10000多家的餐館,可見香港人對於飲食的重視和依賴
  • 蔡瀾:簡單才是茶道,人生也如此
    蔡瀾祖籍廣東潮州、出生於新加坡、留學日本、後在香港發展電影和寫作事業,被譽為「才子」、「食神」、「老頑童」。金庸曾這樣評價過蔡瀾: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達。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生活中的蔡瀾,不僅對吃頗有研究,更是愛茶成痴,但一說起「中國茶道」,他卻是一肚子的火。
  • 香港四大才子蔡瀾的點心店,終於來了!
    今日關鍵詞:#魔都首家蔡瀾港式點心店# 入駐新天地時尚I | 人均80+ | 食神蔡瀾先生主創
  • 食神蔡瀾直播,吃的居然是「不正宗的西餐」?
    之前,食美林理事「食神」蔡瀾在網絡上直播吃港式西餐,有網友笑談說,「這是不正宗的西餐,卻是正宗的香港味道。」
  • 「香港四大才子」之 蔡瀾:人生太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蔡瀾作為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蔡瀾被當下的年輕人熟悉,多是因為一張好吃的嘴和一桿厲害的筆。蔡瀾,1941年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現居香港。作家、生活家、美食家、電影人、主持人。《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新周刊》年度生活家,有「食神」的美稱。
  • 香港食神蔡瀾: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
    飲食版的記者,打電話來問我
  • 九龍城*蔡瀾:香港精神就是,拼命掙錢拼命吃!
    「蔡瀾推薦的香港十大餐廳」「探秘蔡瀾香港美食地圖」……從香港自由行火起來之後,蔡瀾這位食評家就被內地遊客當做了香港美食的代言人,各種版本的「蔡瀾榜單」更成為旅行者的搵食聖經,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蔡瀾還曾是香港有名的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