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繪」讓甜桔柚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甜桔柚之...

2020-12-27 中國日報網

「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慶元甜桔柚』的栽種、管理技巧……」3月5日,應慶元縣竹口鎮黃壇村以及黃壇村經濟合作社邀請,有「甜桔柚之父」之稱的朱志東,如數家珍,在歷時2個多小時的課堂裡,詳述「慶元甜桔柚」栽種、管理方法和銷售故事,引來陣陣掌聲。

「甜桔柚之父」朱志東教授如何修剪枝條

「慶元甜桔柚」是浙江果業升起的一顆「新星」。退休幹部、本土詩詞愛好者吳存燦曾這樣讚譽它:「形巧色鮮映樹間,細皮嫩肉惹人憐,小家碧玉純如許,水土我方最美顏。」日本柑桔專家鈴木富和牧田好高,品嘗了「志東甜桔柚」後也曾興奮地說:「甜桔柚在慶元真正找到家的感覺了!」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藉藉無名到聲名遠播、暢銷國內……近20年來,通過農戶精心栽培、細心管護,「甜桔柚」不僅肥沃了菇鄉大片荒山荒地,一大批種植大戶的腰包,更帶動了周邊百姓在「甜桔柚」樹下增收致富。

五一假期,會溪牛路洋 「甜桔柚」種植區看到,如成年雞蛋般大小的「甜桔柚」滿山遍野。站在高處放眼望去,如萬綠叢中點綴著盞盞黃燈,尤為好看。在陽光照射下,這些綴滿枝頭的「甜桔柚」,雖還未到成熟採摘季節,但已散發出桔柚香,惹人萬般愛憐。天時地利,人勤事順,今年必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致富甜桔柚的前世今生

據《慶元縣誌》記載,慶元傳統水果主要有柑桔、獼猴桃、梨等,到1990年全縣柑桔有9845畝,產量2242噸。9年後,「甜桔柚」這個全省唯一的新品種在慶元出現啦!它的誕生,與朱志東有關。

朱志東是慶元培育種植蜜桔的科技人員之一,也是「志東」甜桔柚的創始人。1998年,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他的志東雜柑試驗場引進了11個新水果品種,其中就包括從日本引進的「甜春」。後來,一場低溫凍害,使得其他新水果品種苗全凍死了,只剩下了12株「甜春」苗沒被凍死。

「那時十幾萬元打了水漂,其他合股人紛紛離去,我搞了10多年蜜桔栽培實在不甘心,決定繼續把試驗場管下去,虧的錢由我來還。」憑著這股韌勁,朱志東咬牙堅持了下來。

1999年開春,朱志東發現這12株「甜春」苗竟奇蹟般活了,這讓他激動萬分。他決定再次培育這個生命力頑強的品種,並突發奇想將它們嫁接到了200餘株蜜桔樹上。

2001年,奇蹟再次出現。蜜桔與柚類育化獲得成功,竟產出了2000多公斤「田椿」果實。「由於果實既像桔子,又像縮小版的柚子,味道還特別香甜爽口,可是想田椿桔柚是日本名子,感覺不好,而且這是我們中國育化成功的新柑橘品種必須叫中國名,」朱志東便給這個新品種起了個名字:「甜桔柚」。

此後,「志東」甜桔柚連續多年獲得國家級省級農博會金獎,甜桔柚已成為香菇後的一大品牌, 慶元甜桔柚享譽省內外,而朱志東也被人們稱為「浙江甜桔柚之父」。

「志東」甜桔柚的成功,使慶元及周邊縣市的果農看到了一條新的出路,很多農戶自發到「志東」甜桔柚基地參觀,學習高接技術,朱志東來者不拒,傾囊相授,覺得甜桔柚普及面還不夠大,他就在《浙江柑橘》、《廣西園藝》等刊物上發表文章,介紹甜桔柚品種特徵與栽培技術,甚至還主動自費趕到外地去幫忙指導甜桔柚的種植。朱志東說:「我就希望把甜桔柚推廣出去,每年都會拿出5、6萬株苗成本價賣給別人,讓甜桔柚可以種到更多的地方。這麼做的目的就想帶領一方百姓脫貧致富,讓甜桔柚成為造福百姓的搖錢樹。」

來自縣農業局產業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縣甜桔柚面積1.2萬畝,其中投產7000畝,總產1.05萬噸,產值1.05億元。已發展規模生產主體20家,培育了8個品牌。

當地百姓口中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誰種甜桔柚誰發財」,一個精品甜桔柚可以賣到五六元錢,一株好的果樹可產上百個精品甜桔柚,能賣到五六百元錢,且供不應求;倉儲用房除了自建外,還需四處租賃,最少的有2處1000多平方米,最多的有七八處6000多平方米;種植大戶出行座駕更新換代很快,有「寶馬」,有「奧迪」,更有大「路虎」,慶元坊間留傳著這麼一句玩笑話:「種植甜桔柚,最差也能開Q5」。

甜桔柚產業火了,也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這13年來我家裡不忙時就到志東果業基地打工,近幾年每年也有四萬多元工資。這份工作給我的家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今年50多歲的吳炳武高興地說。初步估算,僅「志東」 果業有限公司去年支付給施肥、除草、採摘、包裝等環節的農民工工資就達100多萬元。

慶元縣黃壇村:從貧困村到樣板村

「坐北朝南的山坡地為最佳,先挖成寬2米以上的水平帶,再在水平帶的中間挖定植穴或定植溝……」連日來,在慶元縣竹口鎮黃壇村,「浙江甜桔柚之父」朱志東正在為當地的群眾傳授甜桔柚種植技術。

為充分利用閒置的田地資源,有效促進村民增收,黃壇村村兩委組織開展了甜桔柚果苗免費發放活動,並邀請專家給村民進行甜桔柚果苗栽培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知識培訓,為群眾送去致富「大禮包」。

慶元縣黃壇村認為,發展甜桔柚產業是致富道路上的關鍵。

合作社成員採摘甜桔柚

黃壇村位於青峰山腹地,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4℃,降水量1760毫米,無霜期245天。總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這一氣候,最宜於柑橘類生長。可謂甜桔柚種植的天堂。

竹口鎮黃壇村地處浙西南山區、交通不便,這個小村在2009年曾是省級貧困村,基礎設施不全、經濟落後。而隨著有針對性的扶貧工作的推進和甜桔柚產業的蓬勃發展,該村在2018年以甜桔柚成功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黃壇村書記季日滿回憶說:「以前這裡以種糧食為主,甜桔柚種植還很零散。但自2011開始,政策好了,政府會向我們派發甜桔柚苗、化肥和補貼。」同年,黃壇村村支書季日滿帶頭成立了甜桔柚專業合作社,每年通過分紅保障農戶的基本利益。

得益於優越的自然條件,黃壇村種出來的「甜桔柚」香氣濃、品質量高,是柑橘中的上品。在2017年的省農博會上,更被近百名專家和大眾評審高度讚揚為中國最好的柑橘之一。「我們現在甜桔柚根本不愁賣!」季日滿自信地說。

為確保甜桔柚質量,合作社制定了標準化的採摘程序,並在技術、秧苗、栽培、肥料、加工和銷售方面提供統一指導。慶元確立了「慶元甜桔柚」為甜桔柚產業公共品牌,慶元縣農辦也為農戶們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和培訓。

在甜桔柚產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黃壇村在2014年脫貧摘帽,果農的收入逐年增加,預計到2020年人均年總收入將超過5萬元。「種稻子一畝頂多掙一千塊,但高產甜桔柚每畝可以達20000元,那效益可比種糧食高太多了。現在老百姓嘗到甜頭了,積極性很高。」

「甜桔柚是黃壇村生存發展的支柱產業。以前是我們的『脫貧柚』,將來要變成我們的『小康柚』,把它做精、做細。」 村長沈從壽說。

甜桔柚大豐收

「該村緊緊抓住了水果產業這個特色和優勢,改『輸血式』振興為『造血式』振興,提高農戶自主創業的能力,進一步激發了農戶發展種植業的激情。」吳乾儉說,甜桔柚作為黃壇村的地理標誌農產品,黃壇村將利用黃壇地理優勢和交通便利,通過鼓勵全民種植,壯大發展水果產業,打造田園綜合體,努力把黃壇村建成全國有名的「甜桔柚村」,實現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全面落實的大環境下,通過在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服務和質量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慶元甜桔柚已經並將繼續煥發生機和活力。一株果樹,富裕一方百姓,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竹口鎮黃壇村自從引種甜桔柚以來,全村473戶農戶有260戶從事甜桔柚生產,佔總農戶數的55%。而今,甜桔柚產業已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今年7月,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黃壇村以甜桔柚成功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成為我縣水果產業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組織化發展的樣板。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甜桔柚採摘高峰期來臨
    甜桔柚採摘高峰期來臨 發布時間:2020年01月0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   蒼南新聞網1月3日消息:甜桔柚,既有柚子清香,又有桔子鮮甜,兼具桔子和柚子的優點,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採摘期,成為我縣柑橘消費市場上的新寵。
  • 姬松茸、土雞、玫瑰雞蛋、甜桔柚……超多文山當地好貨,在這裡等你...
    慕菲勒紅薯既可作為營養零食,又可當主食,也可當蔬菜,蒸、煮、煎、炸,吃法眾多,一經巧手烹飪,就成為席上佳餚。營養成分與家養雞相仿,但脂肪含量遠遠低於家養雞,優質蛋白質含量高達23.3%,富含17種胺基酸及10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被稱為抗癌之王的硒元素是普通禽類的3-5倍。此外,玫瑰雞的鈣、磷、鐵、鋅以及其他微量元素也均比家養雞高,且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蘿詩藍玫瑰雞蛋是蘿詩藍玫瑰雞所產的蛋。
  • 馬關龍樹腳,成為新的熱門旅遊景點
    2018年,上海援滇幹部來到龍樹腳村,嘆息這裡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於是聯合馬關扶貧幹部,開始為龍樹腳村出謀劃策。援滇幹部引進企業到馬關縣成立添邊農業有限公司,流轉馬鞍山群眾500畝土地種植黃桃和甜桔柚,以「公司+土地+貧困戶」模式發展特色水果種植,破解群眾增收難題。
  • 「我的扶貧故事」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百姓對我的認可丨赫章縣興發鄉...
    水資源匱乏、留守老人多、缺少勞動力、耕地使用率低……面對這些難題,我實事求是,開展扶貧工作。剛到村裡時,村民對陌生的我並不是那麼歡迎,但這樣的僵局持續太久。我通過挨家挨戶地走訪,摸清了村裡的貧困戶情況,然後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扶貧規劃。  我曾經做過記者,在這個職業中有一條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寫出好的稿件,就必須不怕苦,親自到新聞現場,去感受、去記錄。
  • 「我的扶貧故事」把百姓的需求擺在第一位︱遵義市喇叭鎮樂聲村第...
    在進一步摸清該村的基本情況後,我決定著力在「脫貧致富」上下功夫,帶領駐村工作隊,聚焦全村1036戶,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核心要義,利用「4.5.6月」窗口期、「7.8.9月」回頭看,多層次全覆蓋進組入戶,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回頭看和整改完善工作,確保脫貧攻堅結果真實有效。
  • 扶貧題材電影:生動講述脫貧致富故事
    近年來,電影人的目光聚焦這一歷史進程,一批扶貧題材電影與觀眾見面。有的影片以黨的基層幹部為主人公,講述基層幹部在黨的號召下展開扶貧工作,與父老鄉親共同發展鄉村經濟,建設新時代新農村的故事,如影片《幸福快車》《又是一年三月三》《三年》。
  • 「我們的扶貧故事」健康扶貧路上,我們做百姓的「守護神」|都勻市...
    「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場重要戰役,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是扶貧硬骨頭的主攻方向。」都勻市多策共舉,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進一步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幾十年來,國家醫療衛生從無到有,醫療水平從低到高的發展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中一項重要工程,只有讓老百姓有謀生的身體素質,才能為脫貧奔小康墊下牢固的基石。
  • 「我的扶貧故事」讓黨建與扶貧相得益彰|劍河縣南哨鎮南北通社區...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裡長大,畢業後一直在機關從事組織工作的我來說,初到扶貧一線直面群眾開展扶貧工作,無疑是一次挑戰。  南北通社區下轄南哨、北魯、遠通3個村,3個村一無優勢自然資源,二無特色主導產業,仍然是以水稻、牲豬等傳統農業主導產業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帶領自樂村群眾「志」「漁」「智」「樂」|鐘山區...
    四十出頭的村民幾乎聽不懂普通話,我也不太能明白百姓的表達,多虧身邊多了位駐村小能手王運國同志,充當「翻譯」。歷經2個月的「艱難」走訪,詳細記錄了309戶1315人的基本情況,也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日常表達的方言,走訪發現,村民們大多思想比較保守,一部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扶貧先扶志,一定要解決群眾被動脫貧的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滴水穿石:扶貧路上永不言棄|羅甸縣龍坪鎮下儒村...
    我的脫貧攻堅故事裡,沒有波瀾壯闊的場景,只有平凡的點點滴滴。但是這些平淡無奇的鏡頭卻深深地鐫刻在我人生記憶裡,抹之不去。我當過教師,做過編輯、記者、講師,但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次歷練,最可貴的一段人生經歷卻是參加脫貧攻堅。2018年2月,我有幸投身到龍坪鎮下儒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任第一書記、網格員。
  • 「扶貧故事」向洋:紮根一線用情幫扶 山村舊貌換新顏
    綏寧新聞網訊 綏寧縣武陽鎮雙鳴村扶貧隊長向洋,與村支兩委班子一道,用心用情用力,苦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12月28日,記者走進脫貧後的雙鳴村,這裡已是舊貌換新顏,只見磚房林立,環境乾淨,產業興旺,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年38歲的向洋,在部隊鍛鍊二年,退伍後成為綏寧縣武陽鎮中心醫院一名職工。正是脫貧攻堅時,向洋毅然接受單位委派進駐雙鳴村,並擔任該村扶貧隊長。在雙鳴村,向洋與群眾打成一片,走村串戶與群眾座談交流,堅持「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服務百姓難處、用細心為百姓辦事」。
  • 解碼潮州饒平東明村脫貧致富路:扶貧先扶志
    解碼潮州饒平東明村脫貧致富路:扶貧先扶志 愛拼才會富  人間最美四月天,又是青梅成熟時。在潮州市饒平縣東山鎮東明村後山的果園裡,漫山遍野的青梅樹上掛滿果實。  陳宗強在青梅樹下鋪上薄網,抄起竹竿一陣猛敲。大大小小的青梅如同雨落,盡收網裡,一會功夫就收穫了幾十斤青梅。
  • 「鬼滅之刃」作者感謝繪公開
    「鬼滅之刃」作者感謝繪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12-07
  • 中國扶貧第一村脫貧致富報告會 暨「六妙杯」2020首屆中國白茶茶王...
    圖集 「今天,我非常榮幸來到人民網一號演播廳,向全國人民匯報赤溪村人民脫貧致富的情況!」12月6日,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黨總支書記杜家住在「中國扶貧第一村脫貧致富報告會暨『六妙杯』中國白茶茶王賽頒獎典禮」上談到。
  • 「我的扶貧故事」讓扶貧政策飛入貧困百姓家|平塘縣塘邊鎮清水村...
    我家是三口之家,都是縣裡面下派網格員,爸爸在甲茶鎮,媽媽在大塘鎮,扶貧一年以來一家三口回家坐在一起吃飯的次數一隻手數的過來。  因為忙於脫貧攻堅,鮮少回家,有一次回家發現家裡面養的金魚都死了,但是和許多網格員一樣,我也有一本「幸福筆記本」,這個筆記本上記的都是群眾的心願,有的關於飲水、有的關於住房、有的關於交通、有的關於教育、有的關於醫療等。而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將這些心願一一實現。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一線的「排頭兵」|水城縣海坪街道辦事處工作...
    在我成為一名脫貧攻堅工作者後,更加堅定了我對扶貧事業的決心。我經常走訪慰問貧困戶,為了在短時間內儘快了解村裡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起來,背包裡裝著一個寫滿村裡每戶情況的筆記本。「你真心為老百姓實實在在幹一些事情,那麼老百姓也是認可你的。」
  • 「我的扶貧故事」情系三農服務百姓解民憂丨七星關區大河鄉官房村...
    我叫薛朝晉,是畢節市委黨校一名扶貧幹部。時間追溯到2018年初,我主動請纓,背上行囊,下沉基層,來到七星關區大河鄉官房村擔任第一書記,走的那天,看著年幼的孩子和眼裡含著淚水的妻子,以及年邁的父親,我突然有點「後悔」,但縱然有許多不舍,我還是毅然選擇堅持下去。
  • 「鬼滅之刃」特映版「兄妹の絆」「那田蜘蛛山編」特繪公開
    「鬼滅之刃」特映版「兄妹の絆」「那田蜘蛛山編」特繪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雲視網評」「鏡頭裡的故事」展現雲嶺大地小康之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12月11日,由雲南省委網信辦主辦、雲視網承辦、雲南省扶貧辦協辦的16場《鏡頭裡的故事·雲嶺小康展畫卷》大型主題系列直播圓滿結束。西雙版納勐海縣曼杭混村走出了一條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新路子,探索出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模式;曲靖市羅平縣將小黃姜產業發展成為當地特色扶貧產業,帶火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紅河州彌勒市彌陽鎮小河邊村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統一規劃流轉土地1100餘畝建成食用玫瑰種植基地;昭通市開啟了蘋果裡的「糖心」生活等等,這些是雲南省特色產業多點開花發展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