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肅宗皇帝為了聯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老可汗

2021-01-17 絕對的史無前慄

我國古代,唐朝前期,中原皇帝為了安撫不斷侵犯的外邦常常用和親來解決,和親人選按理說是要自家的公主,可是哪個皇帝願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遙遠的地方去,所以就經常找人冒替,後宮佳麗如雲 找一個美貌的女子代替公主就是一件平常事。

在唐代,被指派和親的公主就多達十五位之多,這十五位正八經的公主只有三位:

寧國公主,肅宗女兒,出嫁(改嫁)回鶻英武威遠毗伽可汗(後又改嫁);

鹹安公主,德宗女兒,出嫁回紇天親可汗;

太和公主,憲宗女兒,出嫁回紇崇德可汗。

每一位遠嫁外番的漢族公主,除了要擔負起朝廷賦予的安邦重任外,還必須要經受住異國風俗的挑戰。語言不通、水土不服,她們要逐步適應穿獸皮、吃腥肉以及一切的陌生。唐代詩人戎昱有《詠史詩》云:

「漢家青史上,拙計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淨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安祿山發動戰爭後,唐玄宗一路逃往四川,留下太子李亨平定戰亂。由於安祿山軍勢強大,唐軍兵力又不足,無力抗衡,無奈之下李亨只好自立為帝,藉此來鼓舞軍心,另外向回紇借兵求援,回紇派出援軍與唐軍共同瓦解了安祿山父子的勢力。乾元元年(758)六月,回紇可汗向唐朝提出和親請求,唐肅宗為表示對回紇的感謝,只得答應將公主嫁給他。 唐肅宗李亨是個嚴肅的皇帝,對女兒們管教很嚴,最後唐肅宗便封寡居的寧國郡主為寧國公主,並為她置公主府,令她遠嫁回紇。

寧國公主的美貌可謂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如此美貌的公主卻有過兩次婚嫁,第一次嫁給了鄭巽沒多長時間鄭巽就死了,寡居的寧國公主第二次嫁給了薛康衡,薛康衡很快又讓寧國公主做了寡婦。評定戰亂之後,大唐的勢力還是很虛弱,皇帝借著和親來安撫外幫,只好把一個弱弱的女子推上了政治舞臺並讓她擔負起這重大的使命,於是寧國公主只好下嫁給老可汗。  

寧國公主目睹了安史之亂中的生靈塗炭,她很是深明大義非常清楚此次聯姻的重大意義。臨行前,唐肅宗親自送她到鹹陽,並專門撰寫了《寧國公主下降制》。寧國公主淚流滿面的對父皇說:「國家事重,死且無恨!」 說完毅然的轉身告別眾人。寧國公主離開家鄉,越過黃河,千裡迢迢地遠赴回紇。可是,寧國公主嫁出不到半年,老可汗就死了了。按照回紇人風俗,未亡人是要殉葬的。據《資治通鑑》記載:回紇欲以寧國公主為殉。公主曰:「回紇慕中國之俗,故娶中國女為婦。若欲從其本俗,何必結婚萬裡之外邪!」然亦為之剺面而哭。

寧國公主一弱女子身處異邦敢於抗衡,可謂是一位了不起的巾幗英雄,不肯殉葬而自毀容貌用來替代,寧肯毀容我也要活下去,活下去我就有可能回到家鄉。第二年,在寧國公主的不斷努力與爭取下,終於唐肅宗派人把她接回到長安。

八月的秋天天高氣爽,寧國公主終於從遙遠的回紇回到了家鄉,朝中的文武百官全到明鳳門外迎接。杜甫曾賦一首《即事》詩曰:「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貞元元年(785),寧國公主被改封蕭國公主。至於寧國公主後來生活得怎樣?史書上沒有記載。

相關焦點

  • 這位隋朝公主連續嫁給四代可汗為妻,最後還死於唐朝一代名將手中
    這位隋朝公主連續嫁給四代可汗為妻,最後還死於唐朝一代名將手中眾所周知,古代中原王朝為了加強、維護、緩和與一些外族的關係,通常會採用和親的策略,可以說,這是一種政治聯姻,其幾乎貫穿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並對歷史發展有著或隱或顯的影響。
  • 隋朝皇帝的西北經略與突厥可汗的互動
    開皇四年,沙缽略可汗受突厥內訌所迫不得不向隋朝請婚,文帝同意將沙缽略的妻子北周千金公主納為義女,改封她為隋朝的大義公主,由此實現隋朝與突厥之間的政治聯姻。沙缽略為此致信隋文帝:辰年九月十日,從天生大突厥天下賢聖天子、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致書大隋皇帝:使人開府徐平和至,辱吿言語,具聞也。皇帝是婦父,即是翁,此是女夫,即是兒例。兩境雖殊,情義是一。
  • 一心復國的義成公主,為此先後嫁給4個可汗,最後死在路上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會有很多女性的代表讓我們覺得很值得敬佩,今天給大家講述的就是歷史上的公主,她是公主卻不是那樣的繁華富貴的過完自己的一生,她的命運坎坎坷坷,最後還是想要為了匡復自己的國家在鬥爭中而犧牲。那就是我們要講的義成公主。
  • 義成公主一生命運坎坷,她先後嫁了四位可汗,最終為復國而死
    皇帝的一句許婚承諾,公主們即成為政治離間的棋子。開皇十九年(599年)嫁給突利可汗的義成公主,本是隋朝宗室楊諧的女兒,後被封為公主,遠嫁突厥。這位義成公主,並不是隋文帝的親生女兒,應該說是他的侄女,隋文帝兄弟家的女兒,但是是把她當做親生女兒嫁出去的,突厥根本不知道。義成公主,幾乎是感恩戴德地遠嫁突厥。「隔山買牛」的婚姻,哪有什麼浪漫情感?無非是湊合而已。
  • 質邁寒松心逾匪石的和親公主:為救母國連嫁四任可汗最終悲壯而死
    在千金公主篇中,提到東突厥突利可汗阿史那·染幹向隋朝求親,隋朝要求突厥殺死北周的千金公主,才會下嫁公主過去,突利可汗就對哥哥都藍可汗說千金的壞話,導致千金公主被殺。千金公主被殺後,隋文帝楊堅在開皇十七年(597)將宗女安義公主嫁給突利可汗,並對他厚加賞賜。
  • 李輔國:唐朝最牛太監,當宰相誅王爺杖斃皇后,還把皇帝活活嚇死
    肅宗於靈武即位後,念其恩德,便賜名「護國」(後又改名「輔國」),加封其為元帥府行軍司馬,將大唐軍政事宜委託於他。一時之間,李輔國身居高位、權傾朝野,然而李輔國又是一個無才無德之人,掌權不久就將整個唐朝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到後來,李輔國甚至要求朝臣將所奏之事先經他手才能轉呈肅宗。
  • 唐朝宰相苗晉卿,為何轉變為官理念,一心輔佐皇帝治國
    天寶14年,對唐朝影響深遠的安史之亂爆發了。安祿山不顧唐朝正統統治公開起兵反抗唐朝的統治,使得竇廷之放棄陝郡逃往內地。而當時的宰相是楊國忠,他十分嫉妒苗晉卿在朝堂中的聲望,便極力推薦苗晉卿為陝郡太守,想要將他排擠出朝堂。
  • 唐朝皇帝逃跑的有哪幾個?
    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唐朝的國勢出現斷崖式的下降。此時的唐朝,疆域大幅縮水,河西被吐蕃吞併,西域更是沒了影。在山東(太行山以東),軍閥割據,成天打來打去。不要總嘲笑宋朝皇帝擅長逃跑,唐朝皇帝們也沒少亡命天涯。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開創的開元、天寶盛世早已繁華落盡。
  • 最有錢的唐朝公主:出錢給親爹修墓,拿錢充盈國庫,卻死於難產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開放的朝代。集萬千寵愛與於一身的唐朝公主們,不僅不用被送往蠻夷之地和親,而且大多大權在握,打殺駙馬更是常事。在眾多驕縱成性,私德有虧的唐朝公主中。唐肅宗的女兒和政公主絕對是個例外,不僅謹守禮法,賢淑良德,還能文能武,精通商貿。史書對其的評價也很高。唐朝除平陽昭公主外,屬這位和政公最得人心。
  • 能娶公主為妻可光宗耀祖,在唐朝,為何世家大族不願娶公主?
    縱觀歷史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朝代都以娶公主為榮耀,畢竟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兒,任何一位大臣都希望自己能夠和皇帝攀上親戚。只不過在唐朝的時候,就是由於這個朝代比較開放一些,思想也比較先進一些,所以有很多到了一定年齡的公主們也只能扎堆兒出家,選擇做了道姑,在唐朝這種開放的時代,如果一位公主想要順利的嫁給別人,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 太平公主嫁給表哥,其原因很簡單,為了不成為犧牲品
    作為皇家子弟,雖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但是很多也會成為爭奪權利的棋子,他們的人生也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李世民的親孫女,也就是名聲在外的堂堂太平公主,她的一生也多為權謀在奔走。而這位公主並非等閒之輩,她可是讓公主的權利達到了巔峰時期,甚至超過了當時的皇帝。也就是這樣一位權勢頗大,富可敵國的唐朝公主,曾經也為了躲避和親,匆忙嫁給了她的表哥,這是怎麼回事呢?
  • 她一生四次嫁人,其中有三次嫁給自己兒子,最終為了復國死在戰場
    今日故事的主角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她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與突厥和親,甘願犧牲自己去換取隋朝的安定,這種精神的確值得敬仰,她就是隋朝的義成公主。作為隋朝宗室楊諧之女,義成公主因與突厥啟民可汗及親信安義公主同死,隋文帝為了籠絡啟民可汗以控制突厥,於是將義成公主遠嫁給啟民可汗,義成公主悲壯壯烈的一生便從此開始。
  • 隋文帝的「聖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與不同之處?
    聖人可汗和天可汗這兩個稱號的背後透露的是兩位君主將帝國疆域擴張到極致的偉大功績,就相似性上來說,無論是聖人可汗還是天可汗都是突厥、回紇和吐蕃等等這些周邊民族對他們的尊稱,表示將隋文帝和唐太宗都視為本族的最高首領。
  • 一門三皇后,為什麼皇帝都爭著娶獨孤家的女兒
    二姐獨孤曼陀也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母親,死後被兒子李淵追諡曰元貞皇后。歷史上獨孤信總共有七個女兒,最後有三個女兒竟然都做了皇后,這在歷史上尚不多見,究竟是希望做皇帝的人都喜歡娶獨孤家的女兒,還是娶了獨孤家的女兒更容易當皇帝?我們不妨從她們的爹獨孤信說起。
  • 唐朝公主陵被挖開,唐朝皇室醜聞曝光,武則天為何要殺死自己孫女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裡,我國考古人員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把唐朝的公主墓發現並挖掘了出來,而這座墓雖然很早以前就被掃光了,但是也露出了一些不為人知且羞恥的一些歷史,也就是唐朝時期皇宮裡邊的一些醜歷史。武則天這個女人我們應該都特別的清楚了。
  • 唐朝皇族熱衷亂倫婚:公公娶兒媳,兒子娶庶母
    因為老高家是長孫家的舅族,而長孫家又是當今皇家的舅族。他們都是居功至偉的顯赫家族,在朝廷中位高權重,也只有他們才有和皇家聯姻的資格。但伴君如伴虎,家族的男性所承擔的政治風險也就或多或少左右著她們的命運。
  • 林黛玉的母親為什麼不與其他三大家族聯姻,而是嫁給了林如海?
    從正文中我們得知,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母唯一的女兒,也是最疼愛的女兒,而我們在第四回「護官符」裡知道,金陵四大家族聯絡有親,那麼作為賈母最疼愛的唯一一個女兒,賈府為什麼捨近求遠,不與金陵籍貫的其他三大家族聯姻,反而選擇了遠在姑蘇的林家呢?
  • 《唐磚》公主李安瀾,史上嫁給此人,拒絕同突厥和親
    在歷史上,唐太宗也有個女兒與李安瀾有類似經歷,被封為新興公主。那麼歷史上的「李安瀾」,又有著怎樣的經歷餒?安陽公主其一:歷史上的「李安瀾」,她拒絕與突厥和親。劇中的李安瀾,她被突厥親王阿史那看中,便被要求與之和親。李世民本不願與突厥和親,但隨著唐朝內部災情愈演愈烈,使李世民深知此時不能和突厥開戰。
  • 遊牧民族威脅唐朝,李世民:封他兩個兒子為可汗,其國必亡
    原來,薛延陀原本投靠東突厥,因為東突厥的處羅可汗多次欺辱薛延陀,薛延陀對東突厥仇恨日深,唐朝和東突厥對峙期間,為了結合更多的力量來對付東突厥,唐太宗李世民派使者封薛延陀的首領乙失夷男為真珠可汗,允許他建立薛延陀汗國,幫唐朝共同攻打東突厥。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派李靖率領六路大軍徵討匈奴,李靖冒險夜襲陰山,成功滅掉了東突厥,並且俘虜了頡利可汗。
  • 唐朝滅薛延陀汗國:扶持敵國,消滅盟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為了鎮守此地,突厥在此設置了北面可汗。603年,突厥汗國經過了20多年的內戰後,最終分裂為了東西兩部,實力大減。605年,鐵勒部落聯盟延陀部的帶領下建立了汗國——薛延陀建國,定都於貪汗山,其首位可汗為易勿真莫何在薛可汗。薛延陀汗國建立之初就引起了漠北的震動,伊吾、高昌等國都歸附之,薛延陀在此設置了吐屯,以監領其國,徵其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