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我的愛人,再見我的愛人——《魂斷藍橋》

2020-10-08 Thepoly

《卡薩布蘭卡》,《魂斷藍橋》,《亂世佳人》被稱為三大悽美不朽的愛情悲劇,他們不但展現了愛情的真諦,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現戰爭的殘酷並發出維護和平的吶喊。

《魂斷藍橋》原名為《滑鐵盧橋》,在三個作品當中故事線最為簡單,也最讓人潸然淚下的一部作品。電影的譯名非常體現中國寫意風格。「魂斷」和「藍橋」既概述了電影悲劇的內核,又通過中國典故讚譽了愛情的唯美。

(唐傳奇記載,藍橋是狒裴航遇仙奴雲英的地方,「藍橋何處尋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說的就是這個故事)中國詩詞出現在譯名中十分常見,像《亂世佳人》《窈窕淑女》等,但是《魂斷藍橋》卻是公認的最動聽的好萊塢譯名。

故事始於戰爭,終於戰爭,愛情結束,戰爭依然伴隨著無限的悲傷在漫天戰火中繼續著。

羅依是英軍上校。在二戰前夕,早已不再年輕的羅伊立足滑鐵盧橋,伴隨著滿腔愁情凝視著一個象牙護身符會想起20年前的一段往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度假的羅伊假期結束,準備回到法國,緣分就在這個時候悄然降臨,躲避空襲時,羅伊認識了芭蕾舞演員瑪拉,兩人一家鍾情,臨別時,瑪拉將自己最珍愛象牙護身符送給羅伊。

一個是單純美麗的姑娘,一個是幽默赤誠的年輕軍官,短暫咱的相遇成為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但是也是將兩個人毀滅的開端。

兩個人的關係很快讓劇團女經理笛爾娃夫人知道,她知道一個女舞蹈演員的地位,同時也看透了這個炎涼的時代,所以,出於對瑪拉的保護,他極力反對瑪拉與羅伊相處。但是情竇初開的二人,又怎會想到以後的事情,這就是愛情,愛情可以排除萬難,也可以製造痛苦。

出行推遲的羅伊無法安奈自己想見到瑪拉的心情,他決定立刻與瑪拉結婚,立刻讓她屬於自己,戰亂時期,這是對瑪拉最真誠的承諾,但是就在二人興衝衝的趕到教堂,卻發現已經延誤的舉行婚禮的時間,二人只好決定第二天再去,然而就在當天傍晚,羅依被召回軍營。即將登臺演出的瑪拉不顧一切來到車站去見羅伊最後一面,但是火車已經起動了。

為愛情奮不顧身的瑪拉徹底激怒了笛爾娃夫人,將瑪拉以及為瑪拉申辯的好友凱蒂一起開除。戰亂年代,每一個崗位是解決一個人溫飽的鐵飯碗,相依為命的二人無法找到餬口的工作,只能對著最後的口糧愁眉不展。

此時羅依來信,說羅依的母親克勞寧夫人將特意到倫敦與瑪拉會面,母親的前來已經表示她對瑪拉的尊重和喜愛,瑪拉高興極了,她仿佛看見了美好生活的開始,但是命運又跟她開了玩笑,就在等待克勞寧夫人中,瑪拉無意間從報紙上看見了羅依陣亡的消息,巨大的打擊使得她精神崩潰,語無倫次。尚未知道實情的克勞寧夫人對眼前人極為不滿,導致二人不歡而散。

原本以為克勞寧夫人可以為自己解決生活的不便,卻不曾想到生活的艱苦根本不算什麼。羅依的死對瑪拉而言才是最致命的打擊,沒有抓住溫飽的稻草,又遭受精神的崩潰,瑪拉對生活徹底失去了希望,為了溫飽,她與好友凱蒂成為了妓女。

冬去春來,瑪拉已經習慣這樣行屍走肉的生活,但是卑微的外表下依然藏著一顆傲氣如蘭的心,她一面笑臉相迎每一個路過的人,一面又在別人喚她寶貝的時候厭惡又絕望,這一天,瑪拉在滑鐵盧車站招攬生意卻正趕上回國的軍隊,茫茫人海中,瑪拉一眼看見了人群中的羅伊,活著的羅伊。

二人四目相對,萬般情緒用上心頭,對於羅伊而言,瑪拉是他活下去回國的希望,是他一直要娶回家的那個人,即便是經歷了慘烈的戰爭,這份感情依然赤誠。

而瑪拉卻早已不再是當初的瑪拉,雖然並沒有戰爭的慘烈,但是地獄般的生活已經刮掉她的純淨,天真,這種從內而外的重生一點都不比打仗容易。至少羅伊歸來,他還是那個滿腔熱血的男孩,瑪拉卻充滿著興奮,失望,開心與悲哀。

羅伊不在,她依然可以卑微的,沒有尊嚴的活著,直到生命的盡頭,而羅伊回來,她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自己屈辱的背景,如果說對一個舞蹈演員的鄙視是門第之嫌,那麼對妓女的排斥是任何語言和努力都無法化解的,尤其是羅依這樣的大家族,瑪拉對自己的經歷更加難以啟齒。

但羅依對瑪拉的忠貞深信不疑,瑪拉的「我只愛過你」化解了他所有的疑問,往事她不願再提,他也不再追問,他只想快速的完成他們未完成的承諾。羅伊把瑪拉帶在蘇格蘭的克勞寧家,克勞寧夫人和羅依的叔叔對瑪拉很滿意,尤其夫人得知當初瑪拉失禮的真相對她更加疼愛,憐惜。

這份寵愛便成為了壓垮瑪拉的最後一根稻草,潛藏在內心的底線和尊嚴驅使瑪拉拒絕做出背叛羅伊的任何事,被迫的也不可以,羅伊值得更好的,她向夫人攤牌,說出自己屈辱的過往還以夫人最後的真誠,請求她不要告訴羅伊,並連夜離開克勞寧家。

最終羅伊從凱蒂口中得知一切,但依然含淚堅定的說:「我一定要找到你。」

無路可去的瑪拉在滑鐵盧橋上迷惘的眺望,一個老妓女向她走來,她滿嘴對妓女身份的厭惡把瑪拉有一次拉回現實,沒錯,她不配擁有美好的愛情,她不配羅伊。一隊軍車緩緩開來,瑪拉堅定的迎車走去,伴隨著人們的尖叫聲,瑪拉終於將自己奉獻給了當初相遇的橋上。

電影中,費雯麗的演出極為出彩,雖然是一部關於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但是主要的悲劇人物就是瑪拉,從電影的開始,我們就已經了解到瑪拉的人物性格,她對生活比較悲觀同時又富有極強的自尊心,她不想拖累別人因此她寧可讓自己受盡折磨,直到最後,她都沒能為自己重活一次

所以,她寧可挨餓也不找夫人幫助,她寧可噹噹妓女也不想拖累凱蒂,她寧可死也不想讓羅伊家族蒙塵,這就是一個純潔的,理想主義的,為愛而活的瑪拉。費雯麗將她演繹的淋漓盡致,以至於《魂斷藍橋》到現在依然備受追捧與喜愛。

戰爭毀滅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戰爭將一個純真善良的女孩逼上絕境,電影中沒有任何反派角色,但是又有很多人被虐心的橋段傷的淚流滿面,卻又無處指責,最後只能一聲嘆息,都是戰爭啊……

- End -

相關焦點

  • 經典電影《魂斷藍橋》:愛上你之後,我再也沒有愛過別人
    現實中,戰士們埋骨沙場,連馬革裹屍還都是奢望,拋下無數悲痛欲絕的未亡人;而在小說Gone with the Wind(《飄》)中,美國南方莊園的女孩子們幾乎都在南北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兄弟或愛人,包括主人公斯嘉麗。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只是千千萬萬個悲情故事中的一個。然而,這個故事與眾不同。
  • 為什麼叫藍橋?《魂斷藍橋》譯名起源
    《魂斷藍橋》是1940年的電影,被稱為影史三大悽美愛情故事之一,在我看來是最為純粹的愛情片。同樣是費雯麗出演的《亂世佳人》,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愛情並不是重點。《卡薩布蘭卡》的關注點也不單單是愛情,更多的是戰爭背景。
  • 魂斷藍橋主題歌《友誼地久天長》,天籟呈現!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李小託,關注我的原創文章李小託撰寫整理 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李小託ID lixiaotuo01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懷想?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 《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因被電影《魂斷藍橋》用作主題音樂而家喻戶曉。這是著名挪威女歌手Sissel(西絲爾)演唱版。天籟的感覺!不朽經典仍能觸及我們內心最脆弱的部分. 《友誼地久天長》)原是蘇格蘭民間歌曲。
  • 完美的《魂斷藍橋》
    昨晚看了108分鐘的美國經典影片《魂斷藍橋》。實話實說,看電影之前,讀了故事梗概,這樣對欣賞影片是有不同的影響的。對經典大片還是要多看一些,從前對這樣的領域涉獵的很少,足可以看出孤陋寡聞。名著精讀的數量也不夠,經典影片、經典著作對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的,促進人的成長成熟,因此優雅知性的氣質還沒有十分的形成。
  • 《魂斷藍橋》:美得令人心碎!
    電影《魂斷藍橋》以它作為主題曲,伴隨著深情婉轉略帶憂傷的旋律,講述了一個唯美而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不過,這個名字容易讓人聯想到拿破崙的滑鐵盧,所以當年我國引進這部電影時,向社會發起徵名,最後選用了一位女士的翻譯,把它定名為《魂斷藍橋》。一直認為這是好萊塢電影的最美譯名,你覺得呢?
  • 影片《魂斷藍橋》名揚天下,餘江也有一座藍橋
    我們可能很熟悉一部美國影片《魂斷藍橋》。影片講述了芭蕾舞演員瑪拉和軍官羅伊在滑鐵盧橋(中文翻譯為藍橋)上邂逅傾心,然而由於戰爭 無情,在兩人決定結婚之時,羅伊應招回部隊參加戰事。為見愛人最後一面,瑪拉錯過了芭蕾舞團演出,失去工作。不久,羅伊被誤登上陣亡名單,失去工作的瑪拉幾欲崩潰,淪為妓女。
  • 《魂斷藍橋》:刻骨銘心的愛情在戰火洗禮下散發出熠熠光輝
    1940年的《魂斷藍橋》就是西方好萊塢愛情類型電影在東方獲得巨大成功的案例。79年過去了,仍然被很多觀眾奉若圭臬,或紀念那些逝去的純真年代,或感慨與愛人攜手一生彌足珍貴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中的愛情故事之所以歷久彌新經久不衰,一方面與英國巨星費雯·麗、美國演員羅伯特·泰勒的精彩呈現密不可分,把深情的上尉羅伊、痴情的芭蕾舞演員瑪拉刻畫的入木三分,活靈活現。
  • 晚安 我的城 | 愛己,而後愛人
    晚安 我的城 | 愛己,而後愛人 2020-12-13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魂斷藍橋》主題曲全套,終於找齊了,美到心窩!
    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
  • 【影視金曲】電影《魂斷藍橋》-《友誼地久天長》
  • 《魂斷藍橋》:一見鍾情,三日愛戀,永世經典
    「魂斷藍橋」是有中國典故的詞語。《莊子》中寫道:「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與女子約定的地方就叫「藍橋」。後人常常用「魂斷藍橋」形容一方失約,一方殉情。男女最終不能相守。這部影片也是這樣一個不得完滿的結局,卻被譽為影史上三大悽美不朽愛情影片之一。
  • 電影《魂斷藍橋》主題歌的中國版本(修訂稿)
    >    電影《魂斷藍橋》主題歌----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可謂久唱不衰。 《魂斷藍橋》第一個外國電影版本其實是1931年發行的,而1940年的版本是重拍的,這就是現在人們最熟悉的版本。1940年,當《魂斷藍橋》在中國放映後,國內頓時出現了越劇版、滬劇版等模仿的作品。1941年,中國版的電影《魂斷藍橋》由藝華影業公司出品,其故事情節基本仿照原創編寫,葉逸芳編劇,戲劇家梅阡導演。
  • 經典歌詞朗誦:鄧麗君—《再見我的愛人》
    《再見 我的愛人》是鄧麗君於1975年發行的專輯《再見!我的愛人》中的一首歌曲,由文採作詞,平尾昌晃作曲。歌曲翻唱自日本原曲《グツドノベィ.マィ.ラブ》(《Goodbye My Love》)。鄧麗君曾數次在演唱會上演唱此歌曲作為壓軸曲目,每當演唱這首歌時,都會不由自主的潸然淚下。
  • 不朽的愛情經典《魂斷藍橋》
    《魂斷藍橋》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愛情電影,由梅爾文·勒羅伊執導,費雯·麗、羅伯特·泰勒等主演。
  • 豆瓣8.8《魂斷藍橋》:一見鍾情,三日愛戀,永世經典
    「魂斷藍橋」是有中國典故的詞語。《莊子》中寫道:「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與女子約定的地方就叫「藍橋」。後人常常用「魂斷藍橋」形容一方失約,一方殉情。男女最終不能相守。
  • 悲劇愛情電影為什麼翻譯成《魂斷藍橋》?「藍橋」歷史典故解析
    據說經典愛情電影《魂斷藍橋》最開始時分翻譯為《斷橋殘夢》,意思到位卻不夠唯美。後來編譯組為該片舉行了徵名活動,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斷藍橋」的名字,遂成經典。為什麼會是本文「藍橋」?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藍橋」有什麼故事?關於「藍橋」的兩個典故解析。
  • 電影《魂斷藍橋》,如果有更圓滿的愛情結局,我也許不會那麼心痛
    藍橋,藍溪之橋,位於陝西藍田縣。唐代裴航科考落第後,在此地遇到了仙女雲英。後常以藍橋喻指男女約會之處。比如黃梅戲《藍橋會》,電影《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的翻譯即來源於此。此部影片的名字,可以說是英譯中的經典例子,比直接翻譯為滑鐵盧橋有意境多了。
  • 好萊塢往事|永遠的費雯麗,一部《魂斷藍橋》叩開所有人的心扉
    這部超越時間跨度,超越東西方文化背景,「牆裡插花牆外香」的美國影片就是——《魂斷藍橋》。Myra Lester: I loved you, I've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瑪拉·萊斯特:我愛過你,就再也沒有愛過別人。
  • 電影《魂斷藍橋》,如果有更圓滿的愛情結局,我也許不會那麼心痛
    早就聽說過《魂斷藍橋》這部電影,不過一直沒有想著專門去觀看。 在觀眾看多了合家歡式的結局後,那些有缺憾的,悲劇的,不完美的,反而成了影史上的經典,如《鐵達尼號》、如《廊橋遺夢》,如我今天要講的《魂斷藍橋》。 費雯.麗飾演的瑪拉是一名芭蕾舞演員,角色也宛如她本人那般優雅和端莊。
  • 電影賞析《魂斷藍橋》:魂斷藍橋,美麗悽婉的亂世姻緣
    《魂斷藍橋》是1940年的電影,被稱為影史三大悽美愛情故事之一,在我看來是最為純粹的愛情片。同樣是費雯麗出演的《亂世佳人》,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愛情並不是重點。《卡薩布蘭卡》的關注點也不單單是愛情,更多的是戰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