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魂斷藍橋》名揚天下,餘江也有一座藍橋

2021-02-21 掌上餘江

我們可能很熟悉一部美國影片《魂斷藍橋》。

影片講述了芭蕾舞演員瑪拉和軍官羅伊在滑鐵盧橋(中文翻譯為藍橋)上邂逅傾心,然而由於戰爭 無情,在兩人決定結婚之時,羅伊應招回部隊參加戰事。為見愛人最後一面,瑪拉錯過了芭蕾舞團演出,失去工作。

不久,羅伊被誤登上陣亡名單,失去工作的瑪拉幾欲崩潰,淪為妓女。再次遇到生還的羅伊,瑪拉對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對羅伊家族的榮譽和家人的信任,善良的瑪拉不願繼續欺騙他,於是在婚禮前一天悄然離去,在兩人初次見面的滑鐵盧大橋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部影片一經播出,引無數觀眾動容,灑兩行熱淚!

中國,也流傳著一個「魂斷藍橋」的悽美愛情故事。

故事中的藍橋,位於陝西西安市藍田縣縣城西南的藍溪之上。「魂斷藍橋」緣自春秋時期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尾生是個翩翩少年,與他心儀的姑娘相約於藍橋下會面,但姑娘因故未能赴約。後來天降大雨,河中漲起了洪水,而他仍恪守信約,堅持不走,抱著橋中石柱,直至溺死。水退後,姑娘匆匆趕來,見此情景悲痛不已,也殉情而死。

這個故事在《史記·蘇秦列傳》和《莊子》中都有記載,後《國策·燕策》曾寫道:「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李白的《長幹行》一詩中也有雲:「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均讚頌了堅守信約的精神。



所以以後就把愛情之中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了。


看完以上兩座令人惋惜的「藍橋」,我們再來欣賞本土餘江的藍橋吧:

              文:胡祖榮

蘭橋位處餘江縣錦江鎮西北方向通往餘干縣黃金埠的河堤口,原名藍溪橋,是古安仁縣城錦江的重要關隘。因橫跨在藍溪之上,故又名藍溪橋,也稱藍橋。


《欽定四庫全書•江西通志》卷三十四「關津」有載:

藍溪橋,縣西,跨紫雲嶺。


藍溪也叫大橋港、黃莊港,發源於畫橋鎮與黃莊鄉之間的龍鳳尖、扇嶺峰、藍嶺及錦江雲蓋峰一帶高山丘陵地區,流程24.3公裡,在蘭橋下匯入信江。因溪水兩岸遍長藍草,故又名藍溪。


元朝詩人、文學家揭傒斯和邑人李存、陳士周及大宗師吳全節(餘江馬荃人)素有交往,多次到安仁縣遊玩,曾在錦江寫下《雲錦溪棹歌七首》,其中就有兩首詩寫到藍溪。詩文如下:

其二

繞過浮石是藍溪,溪上青山復高低。

山中泉是溪中水,尋源直到華山西。

其三

藍溪南去到藍洲,水底嶄嶄石不流。

回望朱宮雲霧裡,白雲深處更高樓。


詩人筆下,遠處高低起伏的青山,溪間清澈的泉流,水中碧綠的藍洲,雲霧深鎖的高樓,構成了藍溪周圍迷離的景色,如詩如畫。


但揭傒斯到錦江遊玩時藍溪上可能沒有橋,不然寫藍溪怎麼不會寫到蘭橋呢?再者邑人李存《寄薛玄卿》中有「扁舟維在藍溪渡,篙子窮忙非敢侮」的詩句,可見元朝時藍溪之上只有渡而沒有橋。


相傳蘭橋原是一座孝心橋。錦江當地老人講,藍溪上原本沒有橋,只有私人家的渡船,來往坐船要收錢,而且及不方便。藍溪雖然不寬,但由於東岸紫雲嶺十分陡峭,水又很深,每當洪水泛濫時波濤洶湧、漩渦迭起,不知打翻了多少船隻,吞沒了多少生命。

有一位寡婦家住在錦江街上,田地卻在藍溪對岸,來來回回極不方便。他兒子見母親過河艱難,發誓一定要為母親建一座橋。這就是最早的藍溪橋,可惜始建年代無考。


同治版《安仁縣誌》記載:明初,縣人李用章編木為橋,後毀壞;成化年間(1465—1487)砌磚為橋,萬曆十八年(1590)河水暴漲,橋基倒塌,故後改為石材單拱橋。


由於洪水泛濫,石橋也多次被衝毀,所以蘭橋又有「爛橋」之說。

錦江民間有一個傳說,在藍溪上第一次建石拱橋的石匠師傅覺得自己的建橋技術十分了得,橋建成之日請當地一位名士題寫橋名,暗示要「以天下第一橋」名之。

那位名士連連搖頭擺手說:「洛陽橋為天下第一橋,你這橋豈能和洛陽橋媲美?」旁邊有許多急著要過橋的民眾,你一句我一言,有說叫「天下第二橋」的,有說叫「安仁橋」的,還有說叫「紫雲橋」的,建橋的師傅卻默不作聲。

這時有一位行人對師傅說:「我是萬年縣人,讓我第一個從你的新橋上過,就叫萬年橋如何?」那位名士點了點頭,說:「萬年橋?小心駕得萬年船,藝高造得萬年橋。這名不錯。」建橋的師傅想了想,也大聲應和道:「好,就叫『萬年橋』!」 

名士聽罷,提筆蘸墨,正要下筆,不料人群中走出一位白髮老人,高喝一聲:「且慢!」只見老人一個箭步跨上石拱橋,石拱橋橋面頓時往下一沉;老人每邁一步,橋身就搖晃一次。驚得眾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嚇得建橋的師傅面如土灰,不知所以。

白髮老人站在橋中間,回頭朗聲對眾人說:「這樣一座小小的石拱橋,竟然想叫『天下第一橋』『萬年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看還不如叫爛橋吧。」說罷,轉身飄然而去。

眾人回過神來,再看那橋,確實下沉了不少。有幾位膽大的到橋上走了幾步,感覺還行,橋不搖也不晃,只是橋身與引橋相接處有一道明顯的裂痕。

眾人不無惋惜的說:「唉,嶄新的一座橋,就成了爛橋。」那位名士也毫不客氣的揮筆寫下「爛橋」二字,臊得建橋的師傅臉上是一道紅一道白。沒過幾年,這座爛橋就被洪水衝垮了。

那位建橋的師傅通過這次教訓,四處拜師學藝,虛心向人求教,建橋的技術日益提高。爛橋被洪水衝垮後,他在原處重建了一座橋,還是請那位名士題寫橋名,依舊叫「爛橋」。那位名士見師傅虛心謙遜,就把「爛」字去掉旁邊的「火」,寫成了「蘭橋」。


蘭橋四周樹木蔥鬱,景色幽美。尤其是每月的望日前後,明月當空,半圓形單拱倒映在水中,與四周樹木的倒影交相輝映,恰是一副天然水墨畫卷。

清朝邑人、增貢毛獬有一首《蘭橋》詩,稱讚蘭橋美景。詩云:

溪環如帶水悠悠,瀉水錦江作合流。

柳樹堤邊系小艇,桃花浪裡泛群鷗。

長橋走馬春風暖,古寺鳴鐘夜月幽。

好景更宜城上看,詩情無限入譙樓。


這座橋橫跨在藍溪上兩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橋基被洪水衝擊移了位,橋拱才慢慢坍塌。


藍溪橋容易坍塌其實是有客觀原因的。由於東岸紫雲嶺既陡峭,土石又硬,橋基淺引橋短,而西岸是衝積沙洲,橋基下全是泥沙,挖不到底,所以每當洪水衝擊橋基時兩邊都不著力,很容易被洪水衝毀。




民國9年(1920),鄉紳鄒國琛、周孚先等32人捐資,在原址重建蘭橋,當年秋天動工,第二年暮春竣工。

重建的蘭橋橋身長43.1米,寬6.3米,高4.5米。整座橋只一個半圓形單拱,橋拱及橋基皆用麻石。橋面平坦,兩邊有長條青石護欄,人車行走方便安全,當地居民叫它新蘭橋。


解放後,蘭橋被加固成公路橋,橋面改石板為砂石,曾是錦黃公路的必經之處,也是206國道的重要通道。1997年206國道改道,蘭橋不再作公路橋,但仍是當地居民進出錦江的重要通道。


現在,蘭橋作為餘江縣文物保護單位,屹然雄跨在藍溪之上。

胡祖榮,餘江一中語文教師,中教高級職稱。餘江縣地方文化研究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餘江縣新四軍研究學會常務理事,鷹潭市留侯家廟促進協會理事,鷹潭市炎黃文化研究學會研究員,市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叫藍橋?《魂斷藍橋》譯名起源
    《魂斷藍橋》是1940年的電影,被稱為影史三大悽美愛情故事之一,在我看來是最為純粹的愛情片。同樣是費雯麗出演的《亂世佳人》,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愛情並不是重點。《卡薩布蘭卡》的關注點也不單單是愛情,更多的是戰爭背景。
  • 不朽的愛情經典《魂斷藍橋》
    《魂斷藍橋》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的愛情電影,由梅爾文·勒羅伊執導,費雯·麗、羅伯特·泰勒等主演。
  • 電影《魂斷藍橋》主題歌的中國版本(修訂稿)
    >    電影《魂斷藍橋》主題歌----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可謂久唱不衰。 《魂斷藍橋》第一個外國電影版本其實是1931年發行的,而1940年的版本是重拍的,這就是現在人們最熟悉的版本。1940年,當《魂斷藍橋》在中國放映後,國內頓時出現了越劇版、滬劇版等模仿的作品。1941年,中國版的電影《魂斷藍橋》由藝華影業公司出品,其故事情節基本仿照原創編寫,葉逸芳編劇,戲劇家梅阡導演。
  • 【影視金曲】電影《魂斷藍橋》-《友誼地久天長》
  • 「魂斷藍橋」的真正來歷,是我國的悽美愛情故事!
    「魂斷藍橋」的真正來歷,是我國的悽美愛情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奧斯卡大片《魂斷藍橋》,在這部經典影片裡面記錄男女主角愛情故事的名橋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滑鐵盧橋」,明明是「滑鐵盧」為什麼我們要翻譯成「藍橋」呢?
  • 完美的《魂斷藍橋》
    昨晚看了108分鐘的美國經典影片《魂斷藍橋》。實話實說,看電影之前,讀了故事梗概,這樣對欣賞影片是有不同的影響的。對經典大片還是要多看一些,從前對這樣的領域涉獵的很少,足可以看出孤陋寡聞。名著精讀的數量也不夠,經典影片、經典著作對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的,促進人的成長成熟,因此優雅知性的氣質還沒有十分的形成。
  • 好萊塢往事|永遠的費雯麗,一部《魂斷藍橋》叩開所有人的心扉
    而在中國觀眾心目中,這部影片詮釋的愛情是永恆的,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就像一壺歷久彌香的陳酒,被感情細膩的東方人反覆品味。時光沒有減退黑白畫面的美麗, 影片經典橋段和對白被一代代中國大學生在英語聽力課、口語課上反覆練習,但那份感動卻和半個多世紀前一樣,沒打半點折扣。這部超越時間跨度,超越東西方文化背景,「牆裡插花牆外香」的美國影片就是——《魂斷藍橋》。
  • 【曲】【時光留聲機】電影《魂斷藍橋》插曲《友誼地久天長...
    電影《魂斷藍橋》海報 《友誼地久天長》原是蘇格蘭民間歌曲,即蘇格蘭蓋爾語:Auld Lang Syne,後被用作《魂斷藍橋》,Its A Wonderful Life,When Harry Met Sally中的電影主題曲。
  • 悲劇愛情電影為什麼翻譯成《魂斷藍橋》?「藍橋」歷史典故解析
    據說經典愛情電影《魂斷藍橋》最開始時分翻譯為《斷橋殘夢》,意思到位卻不夠唯美。後來編譯組為該片舉行了徵名活動,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斷藍橋」的名字,遂成經典。為什麼會是本文「藍橋」?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藍橋」有什麼故事?關於「藍橋」的兩個典故解析。
  • 《魂斷藍橋》:美得令人心碎!
    電影《魂斷藍橋》以它作為主題曲,伴隨著深情婉轉略帶憂傷的旋律,講述了一個唯美而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魂斷藍橋》改編自羅伯特·E·舍伍德的同名舞臺劇,其實還有一個1931年的版本,由道格拉斯·蒙哥馬利和梅·克拉克主演,後來成為好萊塢大明星的貝蒂·戴維斯在片中飾演男主角的妹妹。
  • 電影賞析《魂斷藍橋》:魂斷藍橋,美麗悽婉的亂世姻緣
    《魂斷藍橋》是1940年的電影,被稱為影史三大悽美愛情故事之一,在我看來是最為純粹的愛情片。同樣是費雯麗出演的《亂世佳人》,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愛情並不是重點。《卡薩布蘭卡》的關注點也不單單是愛情,更多的是戰爭背景。
  • 《魂斷藍橋》:一場愛戀的悲歌
    但是瑪拉卻不能原諒自己,為了維護洛伊和他的家族的榮譽,在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時刻,瑪拉選取了用死亡洗刷自己的恥辱……影片的戲劇化雖然有些小漏洞,但並不影響該片故事性,該片的故事讓人動容,也成為電影史上三大愛情悲劇電影之一。該片片名在開始時中文譯為滑鐵盧橋,卻與拿破崙的滑鐵盧容易混淆,後來定名為《魂斷藍橋》。關於「藍橋」,還有一個中國古代的美麗的傳說。
  • 電影《魂斷藍橋》與「尾生抱柱」竟有這樣的淵源!
    電影《魂斷藍橋》英文名叫「Waterloo Bridge」,又譯為「滑鐵盧橋」,也有人將它譯為「斷橋殘夢」。1940年5月17日,在美國上映。《魂斷藍橋》被譽為電影史上三大悽美不朽愛情影片之一,陸續在英國、瑞典、芬蘭、西班牙、丹麥、法國、中國、日本、西德、希臘等地方上映。
  • 中國好聲音,《魂斷藍橋》費雯麗的配音演員劉廣寧去世
    她1960年考進上海電影譯製廠,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劇)約千部(集),包括《生死戀》、《望鄉》、《葉塞尼亞》、《冷酷的心》、《魂斷藍橋》、《尼羅河上的慘案》、《大篷車》、《苔絲》、《絕唱》、《孤星血淚》、《天雲山傳奇》等影片,她的嗓音優美甜潤而華麗,語言純正流暢,是一位以聲音塑造形象的「銀幕後的公主」。上世紀80年代是上譯廠的輝煌時期,也是劉廣寧作為配音演員的巔峰期。
  • 尾生抱柱,魂斷藍橋,尾生與女子守信的愛情悲劇
    「尾生抱柱」,來自於春秋時期的典故,其實是「魂斷藍橋」的鼻祖,守信大於生命。「尾生抱柱」說的是,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上相會,久等女子不來,水漲,乃抱著橋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堅守信約。出自《莊子·盜蹠》。尾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尾生抱柱又是為何?
  • 魂斷藍橋主題歌《友誼地久天長》,天籟呈現!
    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 《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因被電影《魂斷藍橋》用作主題音樂而家喻戶曉。這是著名挪威女歌手Sissel(西絲爾)演唱版。天籟的感覺!不朽經典仍能觸及我們內心最脆弱的部分. 《友誼地久天長》)原是蘇格蘭民間歌曲。
  • 五十部經典電影之一,《魂斷藍橋》小說版
    、最佳原創音樂獎提名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最受歡迎的愛情電影"之一 《魂斷藍橋》是一部風靡全球半個多世紀的好萊塢戰爭體裁的愛情故事片,它之所以讓人屏息凝神,不只是因為硝煙中的愛情使人沉醉,美麗中的缺憾使人扼腕,更重要的是生命中愛的永恆使人心馳神往…… 《魂斷藍橋》的內容傳奇,文藝氣息濃厚,具有極高的催淚效果。
  • 《魂斷藍橋》:一見鍾情,三日愛戀,永世經典
    首先感謝提供中譯名的那位女士,升華了這部影片的悽美朦朧。「魂斷藍橋」是有中國典故的詞語。《莊子》中寫道:「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與女子約定的地方就叫「藍橋」。後人常常用「魂斷藍橋」形容一方失約,一方殉情。男女最終不能相守。
  • 電影史上三大最悽美的愛情片:《魂斷藍橋》上榜,第三部百看不厭
    電影史上三大最悽美的愛情片:《魂斷藍橋》上榜,第三部百看不厭1.魂斷藍橋主演:費雯·麗、羅伯特·泰勒該片講述了陸軍上尉克羅寧在休假中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瑪拉,兩人墜入愛河並互訂終身,然而羅寧徵召令提前到來,使得這對戀人的愛情面臨考驗。
  • 《魂斷藍橋》主題曲全套,終於找齊了,美到心窩!
    薩克斯版《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作為被電影《魂斷藍橋》的主題音樂,曾被多位歌手翻唱,電影《魂斷藍橋》拍攝於1940年,當時為黑白影片,後來電影公司對這些電影進行底片上色,重新發行了彩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