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部《湄公河行動》讓更多國人認識到了緝毒警察的不易。毒販的殘暴、前線緝毒警察的危險與這個和平的年代看起來格格不入。
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禁毒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對販毒行為懲罰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然而卻總有些亡命之徒為了巨額利益鋌而走險,使得毒品交易屢禁不止;與此同時,在距離我國西南邊境不遠的東南亞,還有著舉世聞名的「金三角」,這進一步加大了我國禁毒工作的難度。
▲金三角地區航拍
「金三角」是一塊舉世聞名的製毒之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和海洛因產地之一。由於當地氣候條件極其適合植物生長,又曾經在英、法兩國殖民時期大量種植罌粟,因而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產地,年產鴉片量可達2650噸以上;該地區海洛因年產量足以滿足全球海洛因兩年的消費量。在這片三角地帶中地形又尤為複雜,三國之間的關係互為掣肘,為毒販提供了極其良好的犯罪環境和躲藏之處。
由於泰國禁毒攻勢日益增強,目前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毒品轉移至緬甸和寮國境內生產,其中又以緬甸為甚。在這個地區也湧現出了許多大毒梟,坤沙就是其中最有名氣,也是最有「成就」的一個。他曾經在金三角地區一手遮天,在毒品界呼風喚雨,在1989年時甚至達到實際控制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80%的程度。更與眾不同的是,他手下不僅有著四通八達的製毒、販毒網絡,還有足足6個師的軍隊。
▲坤沙照片
1933年,傳奇毒梟坤沙出生於緬甸,自稱祖籍雲南大理。他有中、緬、泰三國名字,「坤沙」是他的泰國名字。很小的時候他就世襲了父親的部落土司之位,但由於部落之間的關係緊張,幼年坤沙一直在外流浪、躲避,在這期間他被招募進入軍政大學,接受了基礎的軍事訓練;也一度混跡於國民黨軍殘部之中,學習軍事常識和技巧。這些鍛鍊了他的軍事思維,以及與人相交的能力,為他未來的統兵生涯打下了基礎。
1949年時,坤沙潛回金三角,憑藉自己的經歷和出身娶了一位部落首領的女兒,並很快受到了該首領的重用。此後,坤沙通過收留國民黨軍的殘餘部隊,來擴大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為金三角地區毒梟中的佼佼者之一。1967年時,坤沙集團與當時實力同樣雄厚的羅興漢大戰一場並贏得勝利,控制了金三角地區70%的毒品業務。
▲坤沙軍隊舊照
這樣一位大毒梟的存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如芒在背。緬甸也多次試圖將他繩之以法,但鑑於他手下有著大量軍隊,當局也一直投鼠忌器。1969年時,緬甸假借緬北軍區司令部開會的名義誘騙並逮捕了坤沙。雖然緬政府判處了他死刑,但一直沒敢處死他;為了防止他的部下譁變,緬軍抽調了約1萬人的兵力開始對坤沙武裝進行大規模圍剿。1971年,坤沙舊部組成獨立武裝部隊,與緬甸軍隊抗衡。經過3年對峙,緬甸政府在1974年釋放了坤沙。
1985年,坤沙所領導的軍隊「撣邦軍」,其規模已達到了6個師的水平。由於販毒所得的利潤巨大,「撣邦軍」的武器先進程度一直高於緬甸政府軍。坤沙一度控制了長達400公裡的泰緬邊界線,成立了自己稱王的「獨立王國」。在大約十年的「坤沙時代」中,他身邊常駐的精兵就有3000人。
▲坤沙照片
然而8年後,這支依靠毒品和利益維繫的武裝集團內部已經出現了問題。1995年撣邦部隊徹底分裂,此時的撣邦部隊也被緬甸另一地方組織以及政府軍兩面包圍。坤沙幾乎陷入走投無路之境。
1996年,緬甸提出特赦,尋求和平解決問題。同年1月5日,坤沙武裝開始向政府投降,交出了超過6000件輕重武器以及多枚地對空飛彈。此後數年間,坤沙與自己的4個老婆居住在仰光一所豪宅,並有軍隊保護,直到他於2007年10月逝世。
▲坤沙照片
大部分接觸過坤沙的人認為他頗具個人魅力,而世界各地緝毒工作者則將他稱為「死亡王子」——因為在他控制下的販毒集團多年來順利生產和銷售了大量海洛因,這些毒品不知害死了多少人,讓多少家庭傾家蕩產乃至家破人亡。
坤沙本人也絕非善類,他曾親手殺死了器重他的嶽父,向國民黨軍「投誠」;為了自己的利益多次挑動撣邦人民的民族情緒,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是世界上最願意禁毒的人」。這些虛偽的說辭鼓動了很多熱血青年,也使他得以建立起足以令各國側目的武裝部隊。
參考資料:
《汴河懷古二首》
《左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