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沙,上世紀金三角毒品帝國的掌舵人!如今豪宅變廢墟

2021-02-15 緬甸中文網

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自稱祖籍雲南大理。他的父親張秉堯是漢族人,也是撣邦萊莫山世襲土司,母親是撣族人。坤沙這個名字則是他在年輕時候到泰國闖蕩所取的假名。3歲時,坤沙的父親去世,他的母親與一名小鎮的稅收員結了婚;但是2年後,坤沙的母親也去世。此後他的繼父又結了3次婚,坤沙被交由他的祖父張純武撫養。20歲時,坤沙繼承了其父的土司一職,開始掌權。

坤沙——這個緬甸撣邦萊莫山土司的兒子,很快便在緬甸、寮國、泰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區混戰中嶄露頭角。上世紀60年代初期,坤沙已經成為金三角地區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一方面與緬甸政府合作,在自己的控制區大力發展罌粟種植,建卡徵收毒品過境稅,建立嗎啡和海洛因提煉廠,直接生產和銷售毒品;另一方面他擊敗和收編各小股販毒武裝,擴大自己的勢力。

坤沙販毒集團——這個舉世聞名的毒梟軍閥,當坤沙的軍隊擴展至八百人,他取得了緬甸佤邦及撣邦大片土地的控制權並將它們發展成鴉片生產地。1960年代初期,他已成為金三角最大毒販。

世界各地反毒品人士,將坤沙稱為「死之王子」,指責坤沙及其組織從事販毒、暴力、謀殺、暗殺及賄賂等活動。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經估計,美國本土的海洛因有60%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區進行提煉的,美國曾為坤沙懸賞200萬美元。前美國駐泰國大使威廉•布朗稱他為「全世界最可怕的敵人」。

1969年,坤沙被緬甸軍方誘捕,被監禁五年後,坤沙的參謀長張蘇泉指揮綁架了兩名援緬甸的蘇聯醫生,要求交換坤沙,震驚世界,後在泰國斡旋下,坤沙被釋放。1976年,坤沙繼續他的販毒事業,並於泰國北部夜豐頌省邊境設立了基地賀猛。他的軍隊一直為爭奪撣邦的控制權而與緬甸政府對抗。

1980年代中期,海洛因的加工提純使金三角逐漸成為世界毒品中心,坤沙事業崛起。1984年,坤沙利用民族情緒號召撣族革命,豎起「撣邦獨立建國」大旗,將部隊改組成「撣邦解放軍」,迅速成長為緬甸一支強大的反政府武裝。在當地華族描述中,撣邦從此成為張奇夫、張蘇泉「二張」的獨立王國,其部隊被稱為「張家軍」,總部設在撣邦東北部泰緬邊境的賀猛。

上世紀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長達400公裡的泰緬邊界線,緬甸撣邦東部與泰國清邁、清萊、夜豐頌三府接壤的狹長地帶都成了他的「獨立王國」。坤沙在泰國清萊府夜莊縣麥開區選擇了萬欣德村(又名「滿星疊」)作為其「王國」的「都城」。在大約10年的黃金時代裡,他身邊有3000名精兵,總部霍蒙駐兵6000人,撣邦從南至北還有約兩萬人的武裝也由他指揮。他本人住在離霍蒙大營約10公裡處一所稱為「白宮」的豪宅裡。

1985年,撣邦3支武裝(SSA、SURA、SUA)合併為MTA,叫蒙泰軍(撣邦擺夷山)阿爾畢(軍隊)、又名:撣邦解放軍,後蒙泰軍力達2.5萬餘人,民兵近兩萬,成為繼緬共之後,金三角地區軍事實力最強的民族武裝。

1990年代初,坤沙事業如日中天,蒙泰軍走私翡翠、寶石、販運軍火;採取措施鼓勵當地人種植鴉片,徵收鴉片稅;在轄區內開設關卡,徵收各種稅費。為維持軍費,坤沙每年徵收的保護稅高達40%。1988年,收取了2億的保護稅,1989年的保護稅為4億。

凡是大奸大惡之徒,往往都極富爭議。坤沙,同樣如此。如果僅僅是製毒販毒或軍閥內訌,那麼坤沙此人也終究不過如此一介武夫而已,但問題是他還有其獨特的的人格魅力與宏圖大志:坤沙堅稱,只有讓貧窮的撣邦經濟有所發展,才能阻止撣邦繼續種鴉片並走私到「嗜毒如命的西方」。他在1983年向採訪他的記者說過:「我的人民、撣邦的人和我,都是為了爭取獨立而鬥爭,我們得不到任何外援,種植鴉片就理所當然成了我們唯一的經濟來源。」

隨著金三角地位被阿富汗逐漸取代以及國際社會的打擊,坤沙的販毒事業開始下坡,但他的人生並未走向消沉:在政治上,緬甸開始走向內部統一。1992年,緬甸軍政府開始向佤族、撣族施加壓力。1993年,坤沙公開宣布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但內部開始走向瓦解,後被迫卸下「國家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的頭銜。1995年,部隊出現分裂,佤聯軍集結1萬餘人部隊,在泰緬邊境擺開決戰架勢,同時政府軍3個作戰師也做好進攻準備。

1996年1月5日,滿星疊坤沙大本營,坤沙率領麾下將士舉行繳槍儀式,然後登上直升機,飛往仰光。據說,坤沙為避免遭美國當局起訴運毒而向緬甸當局投降。美國政府懸紅二百萬美元追捕他,但緬甸當局拒絕引渡他。雖然坤沙已經繳械投降,但是坤沙的舊部繼續佔領緬甸北部,只是已經不再進行毒品交易。

坤沙初到仰光,軍政府給其安排了一棟別墅。緬甸政府曾經聲稱一旦逮捕坤沙就將對他實施絞刑,但是1996年,緬甸政府向坤沙提出了特赦。坤沙隨即率領他的武裝投降,並與4個老婆移居首都仰光,直至2007年在家中逝世。

相關焦點

  • 當年有名的金三角大毒梟坤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今去哪了?
    而「金三角」之所以有名,主要還是此地是全世界有名毒品生產來源地。其實金三角並非最初就產毒品,說起金三角種植毒品,主要與一個英國人有關,1825年,一個英國人發現金三角最適宜種植罌粟,於是就從印度把種子運到此地,並教會當地人種植鴉片。
  • 金三角風雲:坤沙被抓後,佤邦如何在緬北站穩腳跟?
    金三角,是本世紀與上世紀一個臭名昭著的地方,據悉當時全世界一大半的毒品都是來自這裡。而金三角這個三不管地帶由於武裝割據混亂、鴉片泛濫等因素成為全世界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交替不少「毒品王國」。金三角的前世今生金三角最開始並不是毒品王國,是湄公河和美塞河交界處的一塊衝積平原,但是在19世紀,英國人帶著罌粟種子來到這裡,使得這裡成為了毒品王國,在五十年代之後,國民黨的殘軍來到這裡發現最暢銷的是鴉片,來錢最快的也是鴉片,於是開始與他們合作,從此形成了以武裝保護販賣鴉片換取軍費的路子「以毒養軍,以毒供軍」。
  • 坤沙:金三角以毒建國第一人
    眾所周知,金三角是世界聞名的制度販毒基地,以金三角為背景的電影數不勝數。在金三角眾多的毒梟之中,坤沙因謀求以毒建國而名聲大噪。1962年,緬甸軍事政變,新上臺的政府打擊地方武裝力量,坤沙實力弱,選擇宣誓效忠,也正是這一年,國民黨殘軍軍官張蘇泉加入了坤沙,做了隊伍的參謀長。一些研究金三角的學者說:「張蘇泉的軍事才能足以令任何一個毒梟稱霸金三角。」可見張蘇泉於坤沙而言至關重要,而張蘇泉的才能也一次次救了坤沙。自1962年起。
  • 坤沙為何能成為金三角霸主?原來幕後有能人,還和國民黨藕斷絲連
    眾所周知金三角未整改之前,七成的毒品生產都是由大毒梟坤沙所控制的,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坤沙的毒品王國年收益高達5億美元以上。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他是經歷過一次大逃亡以後才真正迎來了他的毒品王朝的。
  • 金三角大毒梟「坤沙」,曾經自成一個國家,成為「國王」
    1933年2月17日,位於緬甸撣邦萊的莫山弄掌大寨裡,誕生了一名男嬰,父親是漢族人,母親是撣族人,他們給這名男嬰取了個中文名為張奇夫,泰國名為「坤沙」,還有一個緬甸名「關約」,那時候父母萬萬沒想到,日後這名男嬰成為了金三角最大的毒梟。
  • 傳奇毒梟坤沙為何得善終——歸順政府,才有活路!
    提到傳奇毒梟,不得不提到坤沙,上個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他控制著「金三角」的毒品製造與流通,被人們稱作「世界第一毒梟」。他說「世界上最痛恨毒品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吸毒者的母親,一個是我。坤沙5歲時母親去世,他由祖父母撫養成人,從小未讀過書。上世紀50年代初,坤沙混跡於流竄撣幫的國民黨殘部中,學會了一些軍事常識和技術。後來,他組織了一支毒品的小小販毒武裝。1962年,坤沙向緬甸政府宣誓效忠。
  • 金三角毒品泛濫,並且試圖成立「國家」,為何三國政府不管控
    金三角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海洛因類毒品產地。它與中東的金新月地區,以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地區,並稱為「世界三大毒品源」。金三角地區地處緬甸、寮國、泰國交界處,因泰國政府在交界點豎立了一塊刻有「金三角」字樣的牌坊而得名。由於擁有亞熱帶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地,金三角的地區非常適合各種植物的生長。
  • 金三角大毒梟坤沙,手握6個師為所欲為,曾宣布獨立要美國承認!
    金三角一帶,沒有人情世故之談,來者為利和權,也充滿權利。想要在這裡一展鴻鵠之志,唯毒品可圖。晚年時,坤沙是金三角的毒王,名利雙收者總會為人詬病。有人贊他果敢無畏,有人鄙他不諳世事,可但凡想要實現理想壯志凌雲、無謂成功失敗的人,都是豪傑,坤沙亦是。
  • 坤沙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幹了什麼讓金三角其他毒梟黯然失色?
    但是,當時的薩爾溫江流域到處都是罌粟,說全民種植罌粟並不誇張。張純武經營那麼大一個馬幫,如果不運送毒品,是絕對無法經營下去的,因為除了鴉片,他無其他東西可運。因此,我們判定,坤沙走上販毒這條道路,是為繼承祖業。當時的金三角,最大的毒販叫羅星漢,這個人是算是金三角的第一代霸主。在羅星漢統治金三角時期,坤沙只不過利用祖父的馬幫,進行小規模的武裝販運活動而已。
  • 傳奇毒梟,雙面坤沙
    坤沙從小跟著馬幫,學會了很多語言,結識了各式各樣的人。少年時代的坤沙去過許多地方,包括「金三角」。金三角地區是在緬甸、寮國、泰國接壤處的一塊區域,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毒品基地。坤沙混跡於山林之中,逐漸成為一支遊擊隊的隊長,從事販毒活動。此時的坤沙,如同一隻爪牙逐漸鋒利的幼虎,不斷積蓄屬於自己的力量。
  • 他是金三角的大毒梟,卻從不允許將毒品賣給中國,只因崇拜一個人
    說起毒品,我們中國人應該對這種東西並不會感到陌生。在中國近代歷史中,英國人就是用毒品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兩次鴉片戰爭更是讓中國耗盡了國力,成為世界其他列強瓜分的對象。但長久以來,毒品行業的高額利潤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隨著積極地發展,新型毒品也越來越多。而國際上對毒品的查處力度,也不斷的增強。
  • 遭大毒梟坤沙掃地出門後 他與佤邦結盟復仇 最終成為金三角新毒王
    在金三角這個毒品王國,能稱為毒王的除了羅興漢和坤沙外,還有一位比較不為人知,他便是坤沙之後金三角第三位毒王魏學剛。此人相比羅興漢和坤沙更加的神秘,外界甚至連他一張清晰的照片都沒有。隨著國民黨殘部退出緬甸,長大後的魏學剛在1975年選擇加入了坤沙參謀長張蘇泉組建的武裝「撣邦聯合軍」。魏學剛憑藉自己敢打敢殺,機智聰明在「撣邦聯合軍」中地位不斷提升,並積累下了不小的財富。而當時毒王坤沙還被緬甸政府關押在獄中,尚未被張蘇泉營救脫逃。
  • 為何大毒梟坤沙從來不向中國輸送毒品?這也是他能夠善終的原因
    被譽為毒品天堂的金三角,歷來都是製毒販毒的中心地帶。雖然說三國領導人對此的打擊力度也不小,但毒販們買通警察、武器裝備優良、人數眾多,很難進行全部殲滅。如果真的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戰鬥的話,不見得政府部隊可以佔到便宜。再加上西方國家各種勢力的阻撓,使得打擊行動更是難上加難。金三角在安穩中持續發展著,毒品也源源不斷的運到全國各地,進行著血腥的資本積累。
  • 他是國民黨特種兵,後成為大毒梟坤沙的副手,隱退後結局怎樣?
    在位於東南亞地區緬甸、寮國與泰國的交界地帶,有一個神秘而又充滿危機的地方——金三角。由於這裡交通閉塞、山巒疊嶂,加上處於三個國家邊境的「灰色地帶」,使得這裡毒品交易泛濫,成為了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
  • 此人是金三角毒梟,卻不向中國賣毒品,揚言:誰賣中國,誰就得死
    毒品這種東西特別容易上癮,很多人因為一時好奇吸食了兩口,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徹底沉迷進去,有些人為了吸食毒品,花費了大量的錢財,甚至落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正因如此國家對毒品一直特別忌諱,進行了大量的緝毒活動。
  • 傳奇毒梟坤沙:麾下部隊達6個師,兩次被抓獲卻安然無事
    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禁毒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對販毒行為懲罰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然而卻總有些亡命之徒為了巨額利益鋌而走險,使得毒品交易屢禁不止;與此同時,在距離我國西南邊境不遠的東南亞,還有著舉世聞名的「金三角」,這進一步加大了我國禁毒工作的難度。
  • 緬甸大毒梟坤沙的一生!
    坤沙是緬甸著名的毒梟,在國際上也非常有名,曾是美國懸賞緝拿的對象,最高峰時期,坤沙控制的毒品貿易量,佔金三角毒品總貿易量的80%。坤沙中文名為張奇夫,坤沙他是自己起的泰國名字,意思為「繁榮的王子」,可見坤沙從小就是個自信的人。
  • 金三角毒販撕逼史
    提起毒品,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金三角。
  • 金三角毒品世人皆知,緬泰政府為啥不派軍隊去剷除這裡的毒販呢?
    金三角是世界三大毒品產地之一,與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地區,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並稱為世界三大毒品源。位於寮國、緬甸、泰國的交界處,這裡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又涉及到三個國家的管轄,因此在很長時間內都屬於三不管地帶。
  • 相比世界十大毒梟的悲慘結局,「死亡王子」坤沙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上世紀80年代,據美國有關數據顯示,美國本土60%的海洛因都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區進行提煉的。為此,前美國駐泰國大使威廉·布朗稱坤沙是「全世界最可怕的敵人」,世界各地的緝毒警察則稱他為「死亡王子」,美國還曾懸賞200萬美元擒殺他。2002年,他又被美國政府列為全球十二大毒梟之一。若根據美國法律,就是判處坤沙10次終身監禁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