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17日,位於緬甸撣邦萊的莫山弄掌大寨裡,誕生了一名男嬰,父親是漢族人,母親是撣族人,他們給這名男嬰取了個中文名為張奇夫,泰國名為「坤沙」,還有一個緬甸名「關約」,那時候父母萬萬沒想到,日後這名男嬰成為了金三角最大的毒梟。
金三角這一帶地方出現過在無數的電影和電視劇當中,取材八九不離十,幾乎都是販毒,因為金三角是全世界著名的製毒區域。
在很多年前,這一帶地方並不是用來製毒的,它之所以成為製毒區,源於我國解放戰爭,國民dang戰敗,剩下的殘部往臺灣、港澳地區潛逃,其中第8軍、第26軍的殘部帶領著數千人往緬甸逃去,一直到了金三角一帶。
這些殘部紮根了下來,為了得到源源不斷的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開始大量種植鴉片,當年香港來的「跛豪」就曾經來此地與他們合作,後來才成為香港的大毒梟。
坤沙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從小母親就去世,由叔叔撫養,他曾參加了反共抗俄軍政大學,在此期間接受過正規的,完整的軍事相關的訓練,為他日後成為大毒梟埋下了重要的伏筆,在父親去世以後,坤沙繼承了土司一職。
1961年,國民dang殘部大部分撤出了金三角,一時間,這一帶出現了「群龍無首」的局面,坤沙看準這個機會,趁機招兵買馬,壯大實力,成為緬甸的著名大土司,並且開始涉足毒品生意,並且在數年間,就把最強大的對手羅興漢擊敗,將大部分的毒品生意收於囊中。
坤沙的壯大早已威脅到緬甸政府,一直在尋找機會剿滅坤沙和他的部隊,終於到了1969年,政府安排的一場「鴻門宴」,在坤沙頭上扣了一個「死罪」,並判處死刑,但是消息一出,他的強大部隊立馬的展開了各種「營救行動」,整個緬甸都發生了動蕩,可想而知他的部隊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迫於坤沙大部隊的壓迫下,雖然坤沙被判了死刑,也只好退一步,將他關入大牢,讓他不見天日。他的部隊並沒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擁有更強的凝聚力,令其更加壯大,似乎就等著坤沙回來發號施令。
不久後坤沙的部隊還獨自成立了「撣邦聯合軍」,與緬甸軍隊發起戰爭,雙方實力都沒有能壓倒對方,於是這一戰持續了數年,最終在1974年,緬甸政府迫於無奈,將坤沙釋放了,但是沒有讓他離開仰光,兩年後,坤沙被部門的精英手下巧妙地施計就走,從此老虎歸山。
殺不死他,最會讓他更加強大,歸山後的坤沙一發不可收拾,一舉拿下金三角絕大部分的毒品市場,超過80%,人稱「鴉片大王」,手下養了相當於6個師的部隊,數萬人!
不僅如此,野心極大的坤沙,在1993年12月,還獨自成立了「撣邦共和國」,自己來擔任總統!一時間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坤沙不善於管理,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內部一直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這一次自稱總統,並沒有經過內部的商量,這就更加將這種內部矛盾推向了極點。
於是,就開始部隊大規模內訌,有一部分選擇去投靠緬甸政府,坤沙見此狀況,頭痛無比,在此同時,緬甸政府趁機向坤沙拋出了橄欖枝,將潛逃的坤沙特赦,並且提供了各種優待政策,坤沙迫於內部矛盾愈加強烈,在特赦令下達13天後,無奈之下選擇投降,歸順緬甸,他的「王國」也因此坍塌,政府將坤沙及其4個老婆安置在仰光,派人全天保護,實則監視,怕他再搞出個什麼亂子來。
緬甸政府的憂慮一直持續到2007年,坤沙在仰光重病去世,享年74歲,這一位曾經風光無限,所向披靡的大毒梟就此落幕。
本期到這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的看官記得點個關注,避免迷路,我是娛樂一夏扒,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