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像接受美一樣接受缺憾

2021-02-28 博學好男人

人的一生中總會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情,面對生活的不完美和不如意,我們既不能放棄自己,也不能苛求自己更完美。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現實,不抱怨、不懊惱,懷著一顆包容的心看待生活給我們的不如意。在輕鬆、滿足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生活得更好,刻意的追求只會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糟糕。

有一位老人,年逾七旬還是孤身一人。並不是他不想結婚,而是因為他一直都在尋找著一個在他看來完美的女人。有人問他:「你活了七十多了,走了那麼多地方,始終在尋找,難道你沒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嗎?」

這時候,老人悲傷地說:「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完美的女人。」那個發問者說:「那為什麼你們不結婚呢?」老人更加傷心地說:「沒辦法啊,她也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些追求完美的人不僅給自己,也給他人設定了一個很高的標準。他們往往接受不了自己或他人的缺點和不足,甚至因為一點小缺點而忽略了其他的優點。

事實上,每個人都優缺點和不足,這是正常的,必須學會接受他們,順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規律抗衡,必然會自討苦吃。所謂「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留些缺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催人奮進。

身體有缺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對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教授的身體狀況眾所周知。21歲時,被確診患有罕見的、不可治癒的運動神經病ALS,叫做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1963年,醫生說他只能活兩年半,並且隨著病情的惡化,他將失去所有的活動能力。然而,這種致命的打擊並沒有擊倒霍金,他也並沒有因為自己喪失所有活動能力而否定自己的價值。

霍金自稱:「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為研究它用頭腦就可以了。」霍金雖然不能用筆和紙工作,卻能藉助描繪在紙上的精神圖像表達他的思想。他的方法使較傳統的需要假說、實驗和觀測的科學方法更加直觀。由於霍金教授無法發聲,只能藉助聲音合成器來發聲,這一組合十分費力,所以他的講演風格既簡練又準確,沒有其他講演者常用的矯揉造作的手法或是廢話。

霍金教授之所以偉大,除了他在學術上的貢獻外,還因為他有著積極樂觀地生活態度。一個失去所有活動能力的人,換在別人身上早就失去生存的勇氣了。然而,他心中沒有仇恨,沒有苦惱,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不甘放棄,積極向上,用自己的執著與樂觀戰勝了身體的缺陷。

其實,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每個人都或多成少的會有些不足,過分地關注自己的缺陷則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按當下的市美標準來看,姚晨應該算是非典型美女。《武林外傳》中的郭芙蓉,使得她人氣驟升,大家記住了她的排山倒海。原以為不過是來去匆匆的青容偶像,但2009年她挾《潛伏》而來,把一個土得掉渣、猛得咋否的王翠平演得生動可愛,大家記住了她的土布衣衫、大煙槍,也記住了她的鮮明特點——大嘴。

從這張大嘴來看,姚晨不是典型意義上的美女,這張嘴大得毫不嬌豔欲滴,也完全沒有朱麗葉.羅伯茨、舒淇的性感動人,但姚晨毫不修飾,還將大嘴的特色發揚光大。

同樣的身材、同樣的搞笑天分,曾志偉和潘長江這一南一北兩大笑星憑藉著多年來在舞臺上和電視螢屏中出色表演,早已被電視觀眾所熟悉。

潘長江是家喻戶曉的笑星,他的矮個子和寸頭早已成為演藝界一道標誌性的風景,作為春節晚會的常客,他的小品和噴亮的歌喉成為了他的兩大法寶。圈內人士評價潘長江時,都稱他是個「能演、能唱、能跳、能翻」的好演員,其實,除了《過河》之外,他還演唱過好多歌曲,拍過多部MTV。

而香港的曾志偉——這個胖敦敦的搞笑高手、香港娛樂界「大哥」,卻憑藉他1.60米的身高和其貌不揚的長相在香港演藝圈沉浮30年,不僅出演過多部喜劇,在螢屏上塑造過不同類型的角色,也是香港主持界數一數二的大哥級人物。

感悟:生命雖短暫,但卻能鑄就永恆;生命雖平凡,卻能孕育偉大;生命雖脫弱,卻能成就堅救。如果你還未想好該扣何珍惜與利用短暫易逝的生命的話,那麼就在漸進地感悟生命中讓生命統放光芒吧!人的一生都難以完類,那就像接受美一樣接受缺憾,不也很好嗎!

相關焦點

  • 金晨回應嘴歪缺陷:接受缺憾,管理好情緒,人生最差不過大器晚成
    」並且附上童年照,證實自己的臉天生就是如此不完美。這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嗎?並沒有。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幸運到完美的人。所有事有所成的人,都是因為他們接受了自己的缺憾,管理好了自己的情緒,並在不斷地努力。沒有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有缺憾,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底色。
  • 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留些遺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催人自進
    有一個圓,被人劈去了一小部分,感到很自卑。它想要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己,為此它到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塊碎片。因為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在尋找的時候,它滾得很緩慢。一路上,它與鮮花為伍,同昆蟲們交談,充分地享受到生活的快樂。
  •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缺憾不足,人要學會知足者常樂
    人生不會有十全十美,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人世間缺憾無時不在。其實,缺憾也是一種美,太過追求完美,人生反而不完美了!
  • 早讀:缺憾,也是一種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憾。」缺憾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為有不完美,人們才會不斷地彌補和完善。我們應該正視缺憾,追求完美。 想這世間,該有多少美裡帶著缺憾?又有多少缺憾流露著美啊!
  • 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才會有更美好的家庭
    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卻總會做出像離家出走、威脅父母這麼偏激、危險的舉動呢?難道他真的「天生反骨」嗎?不,不是這樣的。或許,他只是不如你預想的那麼「完美」。這個「叛逆」的孩子,從小一直在姥姥、姥爺身邊長大,平時與爸爸媽媽的接觸並不算多,所以能夠與父母親密談心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 二丫頭與人生缺憾美
    她們不屬於賈府,也不屬於主流語境,作者是通過冰山一角,折射出另一個世界。她們跟《紅樓夢》中常見的太太小姐丫鬟婆子也不一樣,有其特殊的身份,是對小說人物形象序列的一個補充。這類「靈光一閃」似的人物,有二丫頭、茗玉、慧娘、林四娘等。這篇文章,我們就探討下二丫頭這個人物。只見炕上有個紡車,寶玉又問小廝們:「這又是什麼?」小廝們又告訴他原委。寶玉聽說,便上來擰轉作耍,自為有趣。
  • 有缺憾才是真實的人生
    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在商場裡,有的人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去搶購大家都在買的東西,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還為沒有買到另外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貧窮剝奪人的自由,迫使人為金錢而工作,因為錢意味著生存。
  • 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
    您現在收聽到的是5ndFM《城市陌聲人》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橙子,這個夜晚,我們一起分享故事《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關於缺憾,我相信是每一位聽友人生中都會遇到的。那對於你來說,最大的缺憾是什麼呢?歡迎你在本期節目下方的評論區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 《阿甘正傳》:人生總有缺憾,不完美,才是完美的人生
    之後,洛克菲勒主動默默的離開了,在旁邊看著同學門開心的照相,那一刻的洛克菲勒感到無比悲傷,但他暗自發誓、一定要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多年以後,他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世界的石油大王。。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其人生結果也不一樣。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窮人,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有的是靠我們的雙手去創造奇蹟、奮鬥成功的真理。
  •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更美!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更美!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也沒有完美的人物存在,努力認識自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求全責備,甚至要求別人也同自己一樣,管好自己就好!世上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有其他人沒有或者是不能忍受的地方,一個人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優點,長處,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彌補,我覺得這就是美,甚至更美。
  • 張藝謀《一秒鐘》火了,很多人哭了:完美都是假象,缺憾才是人生
    人生難以兩全,只有經歷失去後,人們才知道對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這種錯位,便是遺憾。後來我們便明白了:哪有什麼完美啊,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便是人生。 面對外部世界,她有時表現得像一個小獸,只有在被保護的時候,才暴露心中的柔軟。 所以,當張九聲幫她教訓經常欺負弟弟的小孩,答應幫她解決燈罩問題後,她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情。有的人生剛剛開始,就遭受情感上的巨大缺失。 相比終日抱怨命運不公、躺地打滾,劉閨女來不及自憐,她有弟弟需要保護,她有一天的生計發愁。
  • 《完美有多美》當人生由多選變成單選,完美不再美,用心走過就好
    文/春風夏海我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總是會有很多選擇,這些選擇著實讓我們為難,為難的是,魚和熊掌總是不能兼得。電影《完美有多美》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由選擇帶來的話題,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並不高,是一部由喜劇開始、以悲劇色彩結尾的文藝片。
  • 美在當下 I 舒淇曝曾被別人嫌醜,自信的女人到底有多漂亮
    我們每個人的缺憾背後都蘊含著我們自身的經歷和故事,正是這些缺憾才能夠塑造一個個獨特的自我。No.2接受並與自己和解最近有一個詞叫做「朋友圈焦慮症」。歌手劉若英在自己的著作《我的不完美》中說到: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者不承認世界上有完美這回事,才能看到自己的美妙之處。不完美對女人來說,並不是缺憾,它是對女人們無情的禁錮。
  • 缺憾,是另一種完滿!
    《讓缺憾,成為人生的美》文 | 楓林秋水
  • 宋佳:接受自己有不被愛的概率,才不會被那些突然抽身的人殺死
    微博上有一句話,簡直是深得我心—「承認自己只是普通的站點,接受自己也有不被愛的概率,才不會被那些突然抽身的人殺死」,女人終究要學會這樣的生離死別。是因為成年人不得不清醒的面對世界,不得不獨立、勇敢和堅強。所以,不被愛對成年女人來說,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恩賜,一種面對殘酷現實世界的絕對清醒認知。
  • 《貓》接受了人臉貓的設定後,依然有不足
    作為一部經典音樂劇改編的電影,《貓》的評分真是慘不忍睹,首映當天IMBD評分不足3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臉CG技術的糟糕運用,合成的貓臉、不和比例的貓身實在令很多人難以接受。不過如果不刻意去想、去注意的話,我們的大腦還是能夠幫我們過濾掉人臉貓的不適的,但即使是這樣,哪怕音樂再好,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不足。首先就是鏡頭的運用。開場的一段時間內鏡頭過於晃動,讓人看了著實發暈,看不清演員的動作;而到了後半場,鏡頭又過於固定,有好幾次至少長達半分鐘地固定於演員臉上,比如唱《Memory》時我無法不注意演員的眼淚or鼻涕似乎都要留到嘴裡去了......
  • 完美世界,並不完美
    菲利普一人在車中,車子突然失控,布奇會毫不畏懼的站在車前,大聲鼓勵菲利普像個男子漢一樣猛踩剎車,並毫不吝嗇對他的誇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希望菲利普不要對自己有誤解,他忍著槍傷,和菲利普的母親談條件,希望自己的死亡可以給菲利普換來今後生活中的自由。
  • 《完美關係》中有哪些不完美?
    ,卻能力不足的遺憾。我們可以從一些成功的文學作品中找到答案,那些讓觀眾念念不忘的人物,往往身上都存在各種缺憾,而我們恰恰能記住那些又愛又恨的角色。就如同我們記得《飄》裡的郝思嘉一樣,她一點也不討喜,愛錢,虛榮,臭美......正因為她的不完美,讀者才記住了她。有時候,缺憾也是一種美,而且是那種刻進骨子裡的美。
  • 電影《醜女大翻身》:有追求美的權利,更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當尚俊知道後並不能接受真相,慢慢的與漢娜疏遠。漢娜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不能和父親相認,閨蜜看到後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漢娜,她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離開了她。漢娜和尚俊說出了這些年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同時她決定在演唱會上親自說出真相。因為她的真誠讓歌迷接受了這樣的她,同時尚俊也被她吸引。影片上映後一直褒貶不一,甚至有觀眾說這就是一部整容醫院的廣告片。
  • 逐漸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但依然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好
    最近幾年,因為接觸了非常多優秀的女性,我越來越覺得,一個女性的世界可以無比開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善良,而是囿於過去僵化的傳統觀念,我們在所難免地會受到過去認知的影響,只有不斷地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至少我知道自己是一名還未畢業的小學生,還有許多要去了解和學習的地方,為了向前跋涉,必須忍受過程中的趔趄,如果還能不怕摔得頭破血流,那應該離突飛猛進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