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剝奪人的自由,迫使人為金錢而工作,因為錢意味著生存。金錢的最大好處是使人擺脫貧窮的逼迫,在金錢面前獲得自由。也就是說,不必為金錢而工作了,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了。
可是,倘若一個人只喜歡錢,有了錢仍然只為金錢而工作,怎麼樣呢?他更不自由了,在金錢面前他永無解放之日了。
物質上的貧民,錢越少,越受金錢的奴役。精神上的貧民,錢越多,越受金錢的奴役。
人皆有弱點,有弱點才是真實的人性。那種自己認為沒有弱點的人,一定是淺薄的人。那種眾人認為沒有弱點的人,多半是虛偽的人。
人生皆有缺憾,有缺憾才是真實的人生。那種看不見人生缺憾的人,或者是幼稚的,或者是麻木的,或者是自欺的。
正是在弱點和缺憾中,在對弱點的寬容和對缺憾的接受中,人幸福地生活著。
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我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對於忙,我始終有一種警惕。我確立了兩個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為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麼喜歡的事也不讓自己忙昏了頭。其實,正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更應該從容,心靈是清明而活潑的,才會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樂。
權力是人品的試金石,權力的使用最能檢驗出掌權者的人品。惡人幾乎本能地運用權力折磨和傷害弱者,善人幾乎本能地運用權力造福和幫助弱者,他們都從中獲得了快樂,但這是多麼不同的快樂,體現了多麼不同的人品啊。
世上流行假高貴。房地產廣告充斥「至尊」、「華貴」、「頂級」之類的大詞眼。豪宅,名車,身價,權力,時尚,各種外在的東西被冒充為高貴的符號,到處招搖。這雄辯地證明,真高貴在今天何其稀缺。真高貴的人也可以擁有財富和權力,但他知道,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不在於這些外在的東西。相反,一個人倘若靈魂空虛,內心貧乏,就只剩下用外在的東西來為自己估價了。一樣東西,如果你太想要,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的全部心思。一個人一心爭利益,或者一心創事業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我的勸告是,最後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如實地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亦即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
惡人的謀財害命,是謀人之財,害人之命,這終究屬於少數。今日多的是另一種謀財害命——謀人世的錢財,害自己的性命。其中又有程度的不同。最顯著者是謀不義之財,因此埋下禍種,事未發則在恐懼中度日,事發則坐牢乃至真的搭上了性命。但是,這仍然屬於少數。最多的情形是,在無止境的物質追求中,犧牲了生命純真的享受,敗壞了生命純真的品質。這一種謀財害命,因為它的普遍性和隱蔽性,正是我們最應該警覺的。
價值觀的力量不可小看。說到底,人在世上活的就是一個價值觀。對於個人來說,價值觀決定了人生的境界。對於國家來說,價值觀決定了文明的程度。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利益的衝突只導致暫時的爭鬥,價值觀的相悖才造成長久的鴻溝。
所以,在價值觀的問題上,一個人必須認真思考,自己做主。真正可驚異的是,我們時代的價值觀竟然變得如此單一,大家說著做著的都是一個字:錢!錢!錢!
在婚姻中,雙方感情的滿足程度取決於感情較弱的那一方的感情。如果甲對乙有十分愛,乙對甲只有五分愛,則他們都只能得到五分的滿足。剩下的那五分欠缺,在甲會成為一種遺憾,在乙會成為一種苦惱。婚姻中不存在一方單獨幸福的可能。必須共贏,否則就共輸,是婚姻遊戲的鐵的法則。兩口子爭吵,多半是因為性格的差異,比如你性子急,我性子慢,你細心,我粗心,諸如此類。吵多了,便會有怨恨,責備對方總也改不了。可是,人的性格是難變的,只能互相適應,民間的智慧稱作磨合。仔細分析,比起性格差異來,要對方改變的企圖是爭吵的更重要原因。如果承認差異,在此基礎上各方調整自己的態度,許多爭吵都可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