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提出4.4億年前地球生命大滅絕新機制

2020-12-25 半島晨報
4.4億年前地球曾發生生命大滅絕事件,導致約85%的動物物種消失,國際學界為滅絕原因爭論了30多年。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課題組運用新方法研究認為,火山大噴發導致氣候劇變是這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這項研究對分析現代全球氣候變化也有啟示意義。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4.4億年前地球曾發生生命大滅絕事件,導致約85%的動物物種消失,國際學界為滅絕原因爭論了30多年。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課題組運用新方法研究認為,火山大噴發導致氣候劇變是這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這項研究對分析現代全球氣候變化也有啟示意義。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自5億多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至今,地球上已發生5次生命大滅絕,其中第一次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當時所有動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鸚鵡螺、筆石、珊瑚等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但大滅絕事件使約85%的物種消失。傳統研究認為,當時地球進入了冰川期,以及之後冰川期結束氣溫上升帶來的海洋缺氧,這「兩幕」氣候劇變導致大滅絕。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奧陶紀末期的「兩幕」式生命滅絕,與冰川的形成和消融時間不完全一致,國際學界為此爭論不休。

近期,沈延安課題組開闢新思路,他們在華南地區找到與大滅絕同時代的黃鐵礦,對其中的硫同位素進行高精度分析,提出是火山大噴發觸發並驅動了生命大滅絕事件的新機制。

他們研究發現,奧陶紀末期發生的火山大噴發,將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輸送到20公裡高空,抵達大氣平流層並在那裡形成以硫酸鹽為主的「氣溶膠層」。

「簡單來說,氣溶膠層會『截留』太陽熱量,使地球變冷。但一段時間後,氣溶膠層中的硫酸鹽會『掉落』到地面,火山釋放的溫室氣體佔據上風,又會使地球急劇變暖。」沈延安說,正是這「一冷一熱」的反覆交替導致了生命大滅絕。而「一冷一熱」所產生的不同化學反應物,會隨酸雨等沉降到地表並保存在巖石中,成為數億年後人們追溯破解謎題的「鑰匙」。

衛星觀察表明,近50年來地球大氣平流層的硫酸鹽濃度不斷升高。有人認為是人類活動排放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現代火山噴發造成。沈延安認為,高精度的硫同位素分析法,能為尋求原因和對策提供手段。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是從那個時候至今的5億多年時間中,地球上經歷了至少5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又稱奧陶紀大滅絕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史上第一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了,約85%的物種滅亡,原因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不過具體原因一直有爭議,國際古生物學界為滅絕原因爭論了30多年。
  • 地球│五次大滅絕
    ‍ 在地球的發展史上,生命從無到有,再到多樣化,經歷了長達46億年的時間。
  • 地球上有過幾次大滅絕?最後一張圖竟在預示新一場大「滅絕」!
    」——開角龍寶寶骨骼拼圖製作:Currie等,2016年撰文:江氏小盜龍地球,是一顆與眾不同的行星,它與周圍行星的不同之處就是誕生了生命。到了奧陶紀末期,一場巨變正在悄然到來,位於南部的岡瓦納大陸漸漸向南進入南極,陸地改變了海洋和大氣環流,這導致地球的溫度迅速下降,寒冷的冰川期到來了。降低的氣溫凍結了海水,海平面開始下降,這使得原來生機勃勃的淺海成為不毛的陸地,生物紛紛死亡。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那個時候的恐龍數量眾多,遍布全球,可是後來一顆小行星的撞擊滅絕了恐龍。那麼在恐龍之前的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可能有人認為,4億年前的地球肯定不如現在這麼美麗,事實真的如此嗎?
  • 4億年前的綠色兇手 -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地球歷史上的生命大滅絕地球生物的演化歷史猶如人類朝代的更迭,有繁盛也有衰敗,有迅速的生命演化和輻射,也有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地質歷史中,有五次全球性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每次事件中滅絕的生物種屬都能達到50%以上,其中規模最大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甚至可以抹去超過97%的海洋生物[1]。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二疊紀末大滅絕4月26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對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洋生物滅絕展開研究。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這是有史以來海洋生命遭受的最慘烈打擊。對於滅絕因何發生,數十年來科學界提出很多假說。
  • 地球上唯一藍血生物,活了4億年,救了人類卻瀕臨滅絕
    不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沒見過不代表不存在,也許是還沒被人類探索發覺,也許是曾經出現過,後已經滅絕,像這一生物,就生出了與眾不同的藍色血液,它究竟是何方神聖?這種幾位奇特的生物即是:鱟,也叫「馬蹄蟹」、「蟹兜」等,是地球上唯一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它目前為止,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4億多年,屬於一種生長史非常久遠的海洋生物,也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 讀《生命簡史》有感: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他曾任倫敦地質學會主席,畢生與地質研究為伴,在三葉蟲與筆石動物、節肢動物演化、奧陶紀古地理重建與地層對比、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領域有很深的造詣。  福提還是地學科普達人,除了這本《生命簡史》,他撰寫的《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藏匿的風景》《三葉蟲:演化目擊者》《地球:一段親密的歷史》等系列科普著作影響同樣深遠。
  • 恆星大爆炸曾引發地球海洋生命大滅絕
    3億光年的2顆垂死恆星(超新星)發生大爆炸,可能曾引發地球上200萬年前發生海洋生命大滅絕事件。早在4月份發布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就通過地球上的鐵同位素確定宇宙中曾發生過2次超新星爆炸事件。在海底和月球發現的鐵-60同位素顯示,這些影響地球的超新星爆炸分別發生在170萬-320萬年前和650萬-870萬年前。現在,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重點研究它們對地球產生的影響。研究負責人亞德裡安·梅洛特(Adrian Melott)說:「我本以為超新星爆炸對地球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3億光年距離實在太遠了。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 生物大滅絕
    根據化石記錄,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20次明顯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發生在4.45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3.75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是5個規模最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 而這5個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最著名的是二疊紀和白堊紀的生物大滅絕。本文詳細地解說一下。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二疊紀末,海洋生命遭受有史以來最慘烈打擊,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雖然提出過多種假說,但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生命大滅絕中?
    滅絕事件在整個進化史上非常常見第六次生物滅絕的規模與地球上前五次物種大滅絕基本相同。大規模滅絕事件被歸類為地球上75%或更多物種滅絕的事件。這個數字十分龐大,因為地球上的物種大約有1000萬種,而每個物種中個體動物的數量更多。
  • 人類至今滅絕了4次?地球史前文明高度發達,我們卻無力挽回
    46億年,但是人類文明卻還不到一萬年,但是從各種考古痕跡中可以發現,人類的存在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加久遠,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萬年。有人說,人類的歷史其實和恐龍一樣,前後經歷了4次滅絕,才有了今天的我們。例如說曾經消失的瑪雅人,瑪雅人曾經發展了高度文明,卻在一夜間消失,這個謎團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在瑪雅歷史文獻的記載中,現在的人類是生活在第五個太陽紀,而每一個太陽紀的結束其實就是一個人類的滅絕,也就是說目前未知人類大概已經出現了4次滅絕。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都說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生物滅絕,證據在哪?
    地質史上的生物滅絕事件從地球誕生到現在,總共發生過5次全球規模的超大生物滅絕事件,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生物滅絕事件、2.5億年前的二疊紀的生物滅絕事件,1.85億年前的侏羅紀滅絕事件和6500萬年前的生物滅絕事件,除了這些外地質史上還有很多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後文繼續了解。
  • 北極38度高溫,或釋放遠古病毒,物種滅絕已開始,地球面臨重啟
    地球整個生態圈或因此而重啟!物種大滅絕可能已經開始了!開車的朋友是否發現,撞在汽車風擋玻璃上的昆蟲越來越少;夏天的蟬鳴聲也越來越推遲,即使盛夏季節,原本熱鬧的蟬鳴喧囂聲,也變得越來越稀稀落落。因為,科學家發現30年的時間裡,昆蟲的數量已減少了40%!
  • 35億年前,植物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但為什麼當時沒有花朵?
    因為如今科學家們研究太空,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不過卻從未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發現生命的存在,整個宇宙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只有地球上擁有生命的奇蹟。地球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呢?現代研究認為,是一場「彗星雨」為地球送來了生命的種子,才讓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了第一個生命來,而當時間進入到35億年前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地球上,植物也悄然現身。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地球在超過35億年的時間裡,生物不斷繁衍和多樣化,佔據了地球上的每個生態系統。新物種爆炸的另一面是物種滅絕,也一直是進化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但是這兩個過程並不總是同步的。當物種的快速死去迅速超過新物種的形成時,這種平衡就足以引發所謂的「滅絕」事件。我們理解的大滅絕指的是單一物種完全的消失,也就是絕種。
  • 章魚到底有多奇特,讓33名科學家認為,它在5.4億年前來自太空!
    33名科學家認為,章魚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在5.4億年前來自太空!在科學家看來,章魚身上的某些基因可能是導致它們如此聰明的原因之一,而這些基因並非是來自於地球,而是源自於地外生命。其實在歷史上,關於章魚的研究數不勝數,也有很多的事例證明當擁有著高等智慧,把它們放在密封的玻璃瓶當中,章魚可以利用自己觸角上的吸盤成功地把瓶子打開,順利出逃,如果章魚真的是外星生物,並不屬於地球,那麼它們是如何到達地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