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團、招商銀行原董事長秦曉:金融科技行業需要監管,但如何...

2020-12-27 財經網

財經網訊  「金融科技企業開闢了一個更加普惠的金融模式,但相關的監管問題仍然有待監管機構以及銀行業業內人士評估。」招商局集團、招商銀行原董事長秦曉12月12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

招商局集團、招商銀行原董事長秦曉

秦曉表示,受制於成本與風險因素,商業銀行目前無法解決中低收入群體與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而金融科技公司則開闢了一個更加普惠的金融模式,但相關的監管問題也有待監管機構以及銀行業業內人士評估。

對於螞蟻金服的情況,秦曉表示,螞蟻金服進入金融科技領域有四個基本要素。

第一,銀行貸款上98%是源於合作銀行,合作銀行儘管藉助了螞蟻大數據,也必須基於自身評估系統做報備,銀行還是比較審慎。

第二,風險評估、信用評估,在大數據上進行真實性的評估,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第三,風險溢價利息比較高,但這個溢價雖高並沒有信用卡透支高,一部分信用卡透支後的人還能轉到螞蟻平臺來,這個比較危險。

第四是資產轉讓通過打包之後再賣回去可以延續,ABS保證流動性,另外將來適度擴展規模,但螞蟻金服按照銀行的風險處理標準,不會做出太大規模,有人說這是監管套利可能話說的重了些,反過來說我們的監管可能不適應科技公司,需要與時俱進。

另外秦曉還提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金融監管理念與架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是金融監管的巨大變革。第一,央行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從微觀審慎轉向了宏觀審慎,綜合金融機構採取的措施是否會造成疊加效應。第二,金融監管轉向功能監管。第三,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功能。而螞蟻金服這樣的金融科技企業,除了存貸款業務沒有,中間環節完全與商業銀行模式相嵌,我認為應該按照以上三個架構進行監管,但具體如何監管仍有待討論。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持人李亦非:今天下午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題目,就是到底金融科技以及監管的關係,最近媒體報導比較多,今天我們請來了幾位重磅嘉賓,我想請他們幾位就金融科技監管這個題目,首先有請秦曉先生就這個問題發言。

秦曉:各位下午好!科技在改變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的生態或者它自身的系統,目前我們看到的就是科技公司現有的金融機構,這個圖景還在發展我們還要繼續觀察,這個當然會對監管產生挑戰。就傳統的銀行業務來說,有一個問題是它長期解決不了的,就是說對於有一定償還能力,基本上具備償還能力的微小企業和中低收入的群體,我不是指的完全沒有償還能力的,不管抵押品也好還是收入都有,但是還是借不了款的,他借款一個貸款員負責他的業務成本太高了,貸款員的工資比他借款要高很多,成本上過不去。第二,就是對於他的風險控制不了。今天我們也有螞蟻金服來的他也會講,我稍微看了一下資料,這種金融模式是不是對於我們開闢了一個更加普惠的,更加能夠解決改善低收入群體微小企業貸款需求的模式,這個今天要討論的問題,也是我們有待監管機構還有銀行業自身的業內人士去評估。

原來上個世紀末曾經有一個孟加拉的行長,他開創了農民貸款,這個也是全球難題,他的基本模式是和商業銀行合作,由商業銀行批發他來貸,還是很成功的,但是他的規模比較小,如果農民可以貸款的話,我想一些中低收入群體也是可以的。

螞蟻進入這個領域,我看了有四個基本要素,有一定的準備,第一合作銀行貸款上面98%是合作銀行,另外還有一個幫助銀行貸款,還有一個混貸,但是合作銀行類似於孟加拉做批發的銀行,但是在這個角度裡面不是批發的。

第二,就是風險評估、信用評估這是第二點。

第三,是他有一個風險溢價利息比較高。

第四,資產轉讓通過打包之後再賣回去這個可以延續。

從理論上來講,合作銀行如果佔了大頭,儘管藉助了螞蟻大數據的資料,但是必須基於自身評估系統,他也必須做自己的報備,他不能說既然大數據做我不做了,行長作為老的銀行家肯定不會這樣做的。但是,是不是存在著為了擴張,為了多佔一塊領地那麼衝動,有的人說會有,像有些他做大做強,我覺得銀行還是比較審慎的。

如果這麼大的比例是混貸合作,銀行自身應該有,而且這個交易應該市場決定的交易,沒有人去命令。

第二大數據的問題,那就是有效性和他真實性這個是需要,我想這個也是一個概率比,概率減輕了剛才趙駒講了,他們招商銀行實力上面看來確實是有價值的,我覺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為你的數據什麼模型,你之間的權重多大,這個我覺得作為銀行的本身來看首先要考慮好一點這個不太對稱,這個模型是螞蟻的。

第三,就是溢價。這個肯定要有一家,這個溢價高但是溢價沒有信用卡透支高,起碼被迫用信用卡的人還不起透支可以轉這裡來,這個日息按照日息算的這個5%,這個投資之後很危險的,今年銀行業的現象信用卡透支壞帳多了,如果可以做到信用卡透支被客戶接受還好。

最後的一個ABS一個保證流動性另外的將來適度擴展規模,這是這個要素。大部分的混貸跟合作貸都是銀行自己的,大部分不進入表內放在表外了,一放在表外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風險撥備都可以規避開,螞蟻按照銀行的標準風險做不了很大,有人說這個叫監管套利這個話說的重了一點,反過來說我們的監管可能不太適應科技公司,需要我們要與時俱進,需要重新研究。

監管有一個理念跟架構,一個軟的一個硬的,在金融風暴,08年金融風暴以後跟以前的監管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架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是監管機構重大的變革。第一條原來銀行監管,中央銀行對於商業銀行監管微觀審慎原則,我認為每家銀行資本充足率滿足了,這個銀行不會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個08年金融風暴證明不準確甚至錯誤的,因為銀行之間的滲透各種衍生工具的滲透,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這種假設,這種假設不對的。

需要把微觀審慎提升到宏觀審慎,宏觀審慎就是綜合各金融機構他們的採取的措施當中是否會造成疊加效應,你比如說05年我們的股災,本身有問題原來牛市太快了,遇上了風險泡沫,為什麼崩潰因為所有的金融機構全部砍了,你說各種貸款都卡住了,這個就是金融風險。

第二,金融監管轉向功能監管,因為混業多不可能按照機構監管。

第三,他有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功能,銀行也是最大的服務業,這樣三個架構不管怎麼樣組合必須有,像螞蟻這樣的即使是助貸或者聯合貸款當中比例很小,但是尋找客戶,客戶的信用評估過程管理和最後的結束時候他們把這些收回來,這一套東西基本上銀行內部程序,完全嵌入進去了,我們就要提一個問題了,你儘管沒有從事銀行兩條最重要的任務,一個是存款一個貸款,但是中間環節全部嵌入進去了,而且銀行對於你的依賴性不小,這個應該不應該監管,我說應該,但是應該怎麼樣監管你要發執照嗎,發執照具備什麼條件這個有待討論。

主持人李亦非:本身從很多角度分析了科技公司觀點,下面我想問一個問題請秦曉回答一下,你們更多的代表,假設你們代表科技公司的背景,你現在變成了監管者了,你們現在高科技公司做金融可以舉出來三個地方你們應該被受到監管的?

秦曉:剛才講話當中提到了他涉及到流程,因為,監管就是市場的一部分,進入以後的監管有關係,有的行業自由進入不需要監管批,平常業務也不需要監管審查,但是金融是一個管制的,為什麼管制行業?因為金融機構首先你是吸取存款,吸取存款涉及到民眾的利益,這個就是監管,你的準入條件還有你的持續經營這個就是監管。

所以現在的問題你剛才提到的問題也是我要思考的,我回答不了,剛才陳龍講的很精彩,前年也講了一條魚被蠶食,因為一個重構的過程,中國哪些事情自己做的,哪些事交給外包做的,哪些事我不做的,因為專業化分工,我們現在預見不到什麼傳統的金融行業不需要自己做的說自己做不下去。

另外你說不吸收存款也不貸款,我就給你識別客戶、風險定價、售後服務,這個比較模糊了,我把問題提出來,你又提給我了,我現在回答不了,本來傳統銀行內部業務你進去了雖然沒有違反銀行儘管的重要的就是存款,你不放貸款,其實螞蟻在放,咱們把問題留下來,這個可能需要集體智慧。

秦曉: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科技人文兩個,如果說科技可以單獨一個謳歌那個車要翻車的,我們不能得到結論了歷史是進步的,物質肯定進步了,沒有進步就是楊凱生講的更加方便的,但是更加幸福了嗎不知道,我們不能說人的內心世界更強壯了,人更善良了,為什麼很多監管,監管就是因為人是善惡兩面才有監管,這個話沒錯但是對於科學寬容一點,不要本人家說的那麼妖魔化可怕。

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於2020年12月11-12日在中國海南舉行,論壇主題「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

(嘉賓觀點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確認)

(編輯:侯玉坤)

相關焦點

  • 招商集團、中信集團迎來金融董事長首批金控牌照在路上?
    來源:中國經營報本報記者張曉迪北京報導醞釀近兩年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尚未正式出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該《辦法》的試點企業之一,近期,招商局集團高層人事迎來新的血液,人保集團原董事長繆建民調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
  • 香蜜湖金融風險管理2020年會特設四大分論壇,把脈金融風險管理未來
    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副局長童衛華,私募協會副會長、鯤鵬資本董事長彭鴻林,私募協會秘書長莊志雲,私募協會副會長單位招商局資本風控合規部總經理韓軍平等嘉賓出席,近200名嘉賓參會。論壇邀請深圳銀保監局城市銀行監管處處長任雪梅,江蘇世紀同仁(上海)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朱增進,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行長李文榮,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陳欲曉,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黃軼琳等嘉賓進行了主題為「完善公司治理架構、促進中小銀行穩健發展」的圓桌論壇。
  • 招商港口科技賦能結碩果 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精彩亮相
    11月9日上午,借著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東風,招商局集團與平安集團攜手深圳與廣州兩地海關、海事局、交通運輸局,同步在深圳招商局港口大廈和順德新港兩地舉辦「粵港灣大灣區組合港啟動儀式--港口物流及貿易便利化服務平臺上線」活動。
  • 招商仁和人壽去年虧逾4億 招商銀行貢獻超六成保費
    招商仁和人壽將如何利用股東資源,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路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招商仁和人壽披露的關聯方數據顯示,2018年招商銀行及關聯方代理保費收入約為12.8億元,佔公司原保費收入的六成以上,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銀行是其率先利用的資源。年報還顯示,在公司2018年銷售前五的產品中,前四款均主要在銀保渠道銷售。
  • 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從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金融到西方取經來的金融科技,再到前赴後繼的「去金融」,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去金融」是提高融資估值的一時之策還是技術驅動的行業趨勢? 以螞蟻金服為例,以招商銀行二分之一的營業收入、七分之一的利潤,不強化科技公司概念無法支持1.5倍於招商銀行的估值。深層的原因是戰略選擇,與金融業務相伴生的是監管,監管的核心是資本金要求,將股本投資於金融業務以覆蓋非預期損失,還是將股本投入科技研發以尋找未來機會,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 招商證券第五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會議決議公告
    上述候選人中, 粟健先生、陳志剛先生的證券公司董事任職資格尚待證券監管機構批准。向華先生、肖厚發先生的證券公司獨立董事任職資格尚待證券監管機構批准。在擬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當選並獲證券監管機構批准獨立董事任職資格前,原獨立非執行董事將繼續履職。   宮少林董事長因年齡原因,換屆後將不再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長職務。
  • 穿透式監管持續滲透,金融反腐不斷加碼,從不平靜到不平凡,細數銀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朱克鵬在採訪中也曾說:「從近年來金融領域查處的腐敗案件看,銀行業是重災區,案件多發且涉案金額巨大。」而說起金融系統反腐,2019年不得不提的是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他於7月31日被查,是今年以來第一位落馬的國有金融機構一把手、副部級金融高管。
  • 科技賦能主流金融 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華師大賽區圓滿落幕
    會上,在華東師範大學錢旭紅校長、周傲英副校長,以及亞商集團董事長、華東師大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長陳琦偉的共同見證下,「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實驗室」籤約儀式隆重進行。連平提到,近幾年金融行業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所引發的風險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視。一般認為風險涉及四個方面:安全風險、法律風險、信用風險和系統性風險。會上,連平著重講到,行業壟斷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要尤為注意。金融科技發展之後,大而不能倒的現象依然存在,這是監管要特別關注的。在此之外,監管需要面臨的還有多而不能到、快而不能及的問題。 未來監管該怎麼做?
  • 大咖雲集深圳坐論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和5G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成為金融期貨行業聚焦的重要議題。立足於當下特殊的社會背景,本次分論壇著眼於當下金融科技和期貨行業融合發展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聚焦於金融科技對期貨行業服務模式、競爭格局、監管等各層面的影響而展開。
  • 螞蟻集團董事長:沒有國家金融系統安全就不可能有企業安全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螞蟻集團董事長:沒有國家金融系統安全,就不可能有企業安全(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沒有安全保障,就談不上創新和發展;沒有國家金融系統和整個金融行業的安全,就不可能有企業個體的安全。」
  • 冰鑑科技董事長兼CEO顧凌雲:金融科技是典型的「大家閨秀」
    冰鑑科技董事長兼CEO顧凌雲指出,不論是金融還是科技,最終一定要落腳在金融上面。而人口紅利減少自動化興起、監管與金融創新相輔相成、大數據時代到來,是金融科技行業在中國爆發的三個因素。此外,顧凌雲認為金融科技不是傳統金融的顛覆者,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 深度 | 直銷銀行牌照對招商銀行的估值影響 ——國內直銷銀行的商業模式分析及展望【中泰金融·戴志鋒/陸婕】
    此外,京東集團除了核心的零售業務,還布局多元化的業務板塊,包括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京東雲及AI等,生態場景豐富。京東數科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上積累的經驗以金融技術能力有助於招商拓撲銀行快速搭建底層業務架構,提升開發效率。京東數科是京東孵化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業務覆蓋支付、借貸、理財和保險。
  • 銀行民營股東"轉基因":科技新貴上位 傳統勢力漸退
    近年來,趨嚴的監管持續打擊違法違規的問題股東,加之經濟下行施壓,不少來自製造業、房地產等傳統行業的民營股東紛紛退出銀行等金融機構,而以地方財政資金為代表的國資通過接盤或增資,進一步增強在銀行內部的話語權。
  • 新網銀行人事大調整:王航出任董事長 江海任黨委書記、行長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新網銀行人事大調整:王航出任董事長,江海任黨委書記、行長作者:陳佩珍在新網銀行原行長趙衛星宣布任職小米金融副總裁後,新網銀行迎來了新行長和董事長其中,王航、周受資、曹曾俊等3名董事來自新網銀行股東單位:王航為新希望集團副董事長、周受資是小米國際部總裁、曹曾俊是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上述任命正在按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履行相關的任職報告程序。對比新網銀行2019年年報信息,新網銀行此次人事變動主要為董事長和行長變更,即行長由趙衛星轉變成江海,董事長由江海轉變成王航。
  • 外媒關注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加強監管規範控制金融風險
    但是,監管部門一直警惕地關注著螞蟻集團在某些領域的快速增長。  報導稱,中國銀保監會周一發布了有關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包括提高對貸款的資本要求和加強對跨省貸款業務的管控。上海證券交易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中也提到,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的變化可能對螞蟻集團產生重大影響。
  • 盛京銀行副董事長邱火發「扶正」 原董事長張啟陽赴任恆大集團副總裁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盛京銀行(2066.HK)與其第一大股東恆大集團雙雙迎來高層人事變動。4月23日,盛京銀行發布公告稱,張啟陽因工作安排已辭任本行董事長;5月10日,原恆大集團常務副總裁、盛京銀行副董事長邱火發出任該行董事長;5月15日,接近恆大集團人士透露,張啟陽已入職恆大集團,任副總裁。
  • 金融科技只是金融史上的一段小插曲?關於未來銀行生態 六位大咖...
    來源:新浪財經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金融+科技」已成為傳統銀行創新轉型的主要方向。然而新形勢下,如何從理念、方法、基礎架構、業務模式、組織機制等方面整體「轉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金融」,拷問著每一個金融從業者。
  • 秦曉:走出烏託邦
    巴基斯坦動不動就軍事政變,很容易全國就亂了。哪種制度更好?是更有彈性更有包容性,通過大家認同的程序來做事更好,還是強人政府決策效率高,但又不斷推倒重來更好?我以為還是前者好,當然它也需要改進。人物周刊:你之前在政府,後來去了中信和招商局,有沒有考慮過徹底離開這個體制,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者或者企業家?
  • 第五屆中國金融科技安全大會將來,聚焦無接觸金融與信息安全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得實體行業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對於金融行業來說,疫情對「無接觸」式服務的要求,極大的推動了金融科技發展。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的通知》,將行業對金融科技安全的關注推向了新的高點。5月,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主導的移動金融App實名備案開始公示,使得App合規監管步入新的時代。
  • 德意志銀行(中國)董事長:ESG、綠色金融是非常重大的行業趨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在我們看來,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綠色金融應該是2021年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非常重大的行業趨勢,二者在金融業務中的重要性會日益凸顯,而且發展勢頭非常迅猛。」1月7日,德意志銀行(中國)董事長朱彤在第26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提問時表示。朱彤表示,中國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大國,中國政府各個部委都在加速推進綠色金融以及相關方面新的政策措施。「目前德意志銀行在中國有非常活躍的ESG項目和儲備,也正積極在ESG項目標準方面建言獻策,以促進中國與國際綠色金融標準的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