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支付曝光臺App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得實體行業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對於金融行業來說,疫情對「無接觸」式服務的要求,極大的推動了金融科技發展。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鼓勵金融機構推行「無接觸」式服務。
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的通知》,將行業對金融科技安全的關注推向了新的高點。
5月,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主導的移動金融App實名備案開始公示,使得App合規監管步入新的時代。
10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進行了審議,並發布徵求意見。
藉此,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行動支付網主辦的《2020第五屆中國金融科技安全大會》將於11月3日召開。大會齊聚產業鏈各方,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下,「無接觸」金融服務、個人金融信息保護、App合規、人臉識別應用、金融科技風險、金融風控、數據安全等問題,以安全為基,探索未來發展道路。
會議5大看點
看監管。在過去的4期大會中,組委會都邀請了監管層相關領導,解析金融科技監管政策。今年,組委會仍然要求了人民銀行科技司、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等監管機構,分享金融數據安全相關話題。為金融科技企業發展,指明合規之路。
看行業。過去每一期大會,都匯集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近300家,已經成為每年一度的產業交流盛會。而在話題設置方面,會議也注重連續性,一個話題多個角色不同角度解讀,全視角俯瞰產業現狀及未來。
看產品。會議秉持務實精神,圍繞當下熱門技術、產品、案例、市場等企業關心的話題,全方位夯實會議內容,解析當下產業發展痛點。例如本屆大會邀請了網商銀行專家,解析其最新的衛星遙感技術如何與農村金融結合。
看過往。新冠疫情影響下,「無接觸」金融興起,會議將從多方視角,復盤金融科技「抗疫」的發展歷程,邀請代表企業分享金融科技「抗疫」經驗,如工商銀行的非接觸服務創新。
看趨勢。每期大會都圍繞主題,探討當下產業現狀的同時,從多方視角,窺探產業發展未來,而在「無接觸」的新常態下,金融科技產業有著更大的不確定性,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如何實現產業突圍,在這裡尋找答案。
已報名參會的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北京銀行、青島銀行、邯鄲銀行、萊商銀行、華潤銀行、廣東農信、寧波通商銀行、徽商銀行、永豐銀行、梅州客商銀行、東營銀行、廈門農商行、山東城商行聯盟、江南農商行、長沙銀行、鹿泉農商行等等。
已報名參會的支付公司:清算總中心、中國銀聯、螞蟻集團、騰訊、銀聯商務、銀聯電子支付、拉卡拉、壹錢包、京東數科、移卡、嘉聯支付、銀盛支付、付臨門、中付支付、富友支付、國通星驛、順豐、美的支付、翼支付、易生支付、騰付通、快錢支付、通聯支付、盛迪嘉、銀聯易辦事、度小滿、威富通、傳易支付等等。
已報名參會的終端企業:百富、新國都、新大陸、天喻信息、錦弘霖、楚天龍、加減科技、南天信息、升騰、盛思達、艾體威爾、恆寶等。
已報名參會的安全企業:螞蟻智信、BCTC、江南天安、啟明星辰、奇安信、奇虎、安恆信息、鼎鉉、中信網安、愛加密、邦盛科技、雲測、同態信息、成都鏈安、微步在線、默安科技、同盾等。
另有:華為、蘋果、OPPO、vivo、平安集團、深圳電信、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人壽、工銀科技、建信金科、華泰證券、曙光、百行徵信、航天科工、清華大學、暨南大學、成都西南財大、收單協會、商密協會、大數據協會、金融外包協會等產學研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