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廢棄的白蟻窩上,常年5千元一斤供不應求,至今無法種植

2020-12-19 騰訊網

夏季氣溫高雨水多,使得山林裡經常保持高溫高溼的環境,而這種環境特別適宜野生菌的生長,所以每年夏季的時候,很多農民朋友會在農閒期間,去山裡尋找採挖可食用的野生菌來賣,好賺些錢。

野生菌雖然都是生長在山林裡,但由於它們對於生長條件有著不少的要求,就使得尋找起來十分的麻煩,但有一種野生菌卻是例外,那就是雞樅菌,雞樅菌是一種和白蟻共生的野生菌,只生長在白蟻窩上,別的地方都不會生長,於是很多專門採摘雞樅菌的農民,只找白蟻窩,運氣好就能採摘到雞樅菌。

(找到生長在白蟻窩上的烏靈參菌柄)

不過這雖然只生長在白蟻窩上,但並非什麼白蟻窩都有,必須是白蟻未遺棄的窩上,若是白蟻窩被遺棄之後,就不會生長雞樅菌了,那麼這被廢棄的白蟻窩是否就沒有用了呢?

其實並不是,在我國南方地區,很多山民會專門去山裡尋找被廢棄的白蟻窩,然後挖開,在白蟻窩裡尋找一番,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在廢棄的白蟻窩上,還會長出來另外一種十分特別的野生菌,雖不能吃,但是價值卻比雞樅菌更高,它就是「烏靈參」。

由於烏靈參的渾身是黑色,長得圓圓的像個蛋,同時還有一股類似雞樅菌的香味,所以在民間也將其稱作「雞樅蛋」。

(挖開白蟻窩)

烏靈參和雞樅菌是真菌界唯二生長在白蟻窩上的野生菌,但不同的是,雞樅菌是生長在沒有被遺棄的白蟻窩上,而烏靈參則生長在被遺棄的白蟻窩上。

烏靈參的形成十分的特殊,並非說只要是廢棄的白蟻窩上就有,還需一種叫做「黑柄炭角菌」的參與。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黑柄炭角菌侵入白蟻廢棄菌圃腔內交織成網,成熟之後部分菌絲集結形成菌核,這個菌核就是烏靈參。

(找到白蟻窩裡的烏靈參)

烏靈參一般在夏季成熟,很多山民都會在這個時候去山裡尋找它,尋找它雖然十分困難,但是也有土法子。在烏靈參成熟之後,會在地面上長出一根根類似碳棒一樣的菌柄(民間俗稱地炭棍),只要找到這個菌柄,就說明地下有烏靈參,然後就可以挖開了,一般挖個半米多深,就能在廢棄的白蟻窩中看到烏靈參。不過成功率也不高,不然在民間也不會有「十挖九哭」一說了。

因烏靈參生長十分特別,因此在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神藥」,在我國廣東民間就有這麼一句俗語:「不怕跌得兇,只怕吊金鐘」,這吊金鐘指的就是烏靈參。

(挖到的烏靈參)

那麼這烏靈參真的那麼神奇嗎?筆者在查閱了一些資料後發現,烏靈參確實有用,在《四川中藥志》裡記載:「除溼鎮驚,補心腎,利小便,止心悸,催乳;治失眠、衄血及產後失血等症。」

到如今,烏靈參也成了我國乃至全世界的一種珍稀且名貴的藥材。據一些藥農說,烏靈參至今還無法種植,只能挖取野生的,所以價格特別昂貴,根據品質,新鮮的常年在2千元一斤到5千元一斤不等,幹品常年在1萬到3萬不等,而且還供不應求。

各位朋友,你們了解烏靈參嗎?你覺得它的這個價格是否是炒作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最高賣到5萬元一斤,至今無法種植,只生長在廢棄白蟻窩上
    尤其是在一些山裡,有很多的奇珍異寶,最讓人熟知的就是東北的人參等,而很多野生物種,有的被馴化後可以人工種植,有的至今依然無法人工種植。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一種菌核,只生長在廢棄的白蟻窩上,常年5000一斤,最高可賣到5萬元一斤。這個菌核就是烏靈參。烏靈參估計很多人不一定熟悉,但是另外一種菌類植物大家近些年估計聽得比較多,這就是雞樅菌。
  • 生長在廢棄的白蟻窩上,常年5千元一斤供不應求,有些人靠它賺錢
    野生菌儘管全是生長在樹林裡,但因為他們針對生長標準擁有 許多的規定,就促使找尋起來十分的不便,但有一種野生菌確是列外,那便是雞樅菌,雞樅菌是一種和白蟻相互依存的野生菌,只生長在白蟻窩上,其他地區都不容易生長,因此許多 專業採摘雞樅菌的農戶,只找白蟻窩,好運氣就能採摘到雞樅菌。
  • 生長在白蟻窩裡,一斤上千元,號稱「菌中人參」,真有那麼神奇?
    導讀:生長在白蟻窩裡,一斤上千元,號稱「菌中人參」,真有那麼神奇?白蟻是農民們討厭的一種昆蟲,因為它主要以植物性纖維素及其製品為主食,而這些東西一般只在種植的農作物、樹木的根、莖中才有,所以白蟻能蛀食多種大田作物、經濟作物、林木、果樹和種苗,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 如果發現白蟻窩上面長有棍子,有可能遇到了稀罕物,一斤五千元
    導讀:如果發現白蟻窩上面長有棍子,有可能遇到了稀罕物,一斤五千元白蟻是村民相當討厭的昆蟲,白蟻特別喜愛啃食家具,而且還會危害農田,白蟻窩更是大的超出想像。最深的白蟻窩能夠達到數十米深,白蟻天敵少,繁衍能力超強。是蟻類之中家族較為龐大的一種。
  • 竹林裡才有的野味,千元一斤被捧上神壇,卻沒多少農民敢種植
    再有十來天,2019年就要過完了,這一年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充滿了酸甜苦辣,上半年的時候,出現了「香椿自由」、「水果自由」,不少農民朋友一看水果的行情大好,便跟風擴種,結果下半年水果價格大跌,甚至有些地區種植的蘋果、梨、柚子等之類的水果還出現了幾毛一斤賣不動的情況。不僅是水果,就連一部分蔬菜類作物也是如此,讓不少農民朋友直呼「太苦了」。
  • 叫參卻並不是參,1斤賣到3000塊,至今仍然無法人工種植
    導讀:叫參卻並不是參,1斤賣到3000塊,至今仍然無法人工種植隨著夏季的來臨,農村野外的各種各樣的菌類,開始紛紛萌發。很多野生美味的菌類,又到了採摘的好時候,像一些名貴的菌類,很受大家的歡迎,有的菌類由於對於生長環境要求極高,直到現在還無法進行人工種植,比如味道鮮美的雞樅菌。就是其中的一種。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菌類,雖然是菌類,但名字卻被叫做參。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一種神奇的菌類,這種菌由於藥物價值極高,價格不菲,而且人工無法進行種植,被村民稱之為:可遇不可求。
  • 農村男子搗毀廢棄白蟻巢穴,就在這時,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驚喜
    農村男子家裡突然出現了很多白蟻,這真是把他愁壞了,所有的木製家具都被他們破壞來了,而且怎麼弄都弄不完,於是他就跟隨白蟻找到它們的巢穴,打算一窩端了,誰知道裡面竟然沒有多少白蟻,可能這是一個廢棄的白蟻巢穴,就在這時,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驚喜原來他看到了烏靈參,烏靈參交織成網狀
  • 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
    導讀: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又是炒作嗎?筆者就知道這麼一種野生菌,它是生長在白蟻窩裡的「果實」,市場價一公斤上萬元,很多人就不認識它。這種野生菌就是「黑柄炭角菌」,很多朋友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它在民間的俗稱,肯定有很多朋友聽過,叫做「烏靈參」。
  • 這種水果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沙梨王」,一斤賣30元,供不應求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這種水果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沙梨王」,一斤賣30元,供不應求。我國地域遼闊,農村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一說起水果,大家都能想到自己家鄉的特產,由於水土、天氣等因素,可能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山頭產出來的水果味道就是不一樣,因此就有那裡的水果最好吃的說法,價格也能好賣,於是很多農民就會對水果進行嫁接,跟風種植,在農村,農民對橘子、柚子、蘋果、柿子等水果嫁接是最多的,但是這些水果嫁接成活率很高且普遍,導致賣不出好價錢,如今有人花14年的時間反覆嫁接研究出一種嫁接水果
  • 10斤果僅3斤肉,卻常年賣30一斤,如此賺錢農民能大量種植嗎?
    昨天家裡小孩看到有小朋友在吃榴槤就買了一個,35塊錢一斤,稱了下5斤左右老闆就收了175元,重重「大果」拎回家把果肉全剝出來後稱了一下僅有一斤半的榴槤肉,還沒去掉榴槤肉裡面的核。算一下如果10斤的榴槤也就只有3斤肉而已,而10斤榴槤起碼要300-350元,也就是說一斤榴槤肉就要100塊錢左右。
  • 地下一寶物,價值比「人參」還高,1斤10000元以上,有種植過嗎?
    有種植過嗎?江南一帶風光秀麗,層巒疊嶂,讓人很容易被景色所吸引,自然條件優越。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多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雨水充裕,四季溫差略小,非常適合一年兩熟或三熟的農作物種植。大地的平坦與氣候的適宜,孕育著萬千優質植被的生長,大部分的植被人們都可以見到,但是有一些卻是極不容易被人看到的。比如生長在地表之上的,就能夠輕易發現,而生長在地下的呢?就不好發現了。
  • 生在竹林裡,常被人忽視,卻不知「果實」珍貴,248元一兩
    有一種生在竹林中的野生菌,地上部分像是縮小了的鹿茸形似蟲草,「果實」卻長在數米深的泥土裡,目前千元一斤。大家看看圖片上的這種植物,相信很多人看過會誤認是一種「蟲草」植物。事實上,這是一種寄植物,學名叫黑柄炭角菌,當地人叫它「烏靈參菌」。
  • 浙貝母藥用價值很高,幹品售價60元一斤,種植賺錢嗎
    其實浙貝母在全國各大藥店都有售賣的,不過種植面積不是很廣,所以浙貝母在市場上形成了供不應求的狀態。浙貝母藥用很廣,可以用於清熱化痰、散結消腫、止咳,還能主治風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等。目前浙貝母幹品售價為60元一斤,那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接下來為大家分析。
  • 從5元一斤飆升到22元一斤,海南今年檳榔生果收購價創新高…
    進入今年下半年,陳國明發現,檳榔收購價一路「飆升」,從原來的5元/斤漲到現在的22元/斤,這讓他深受鼓舞,打起了精神決心管理好家裡的檳榔。檳榔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熱帶經濟作物之一。近20年來,海南檳榔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已超越橡膠成為海南省第一大經濟作物,成為海南眾多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 這款莖葉菜採收期長,5元一斤供不應求,口感清爽
    但是食用南瓜莖葉在農產品市場還很少,價格很高,剛上市時每1kg批發價達10元左右,而且供不應求,深受廣大市民喜愛。現將其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選擇早春種植,地塊應選擇冬閒田塊,春季易澇、夏秋易旱是本地區的主要氣候特點,因此,必須選擇排澇方便、設施齊全的地塊。  在南瓜莖葉生長前期,即6月中下旬,每隔7天噴1次,連噴2次;在南瓜莖葉生長中期,即8月中旬,每隔5天噴1次,連噴2次;後期視情況而定,如果價格高,效益可觀,葉面施肥配合殺菌劑混合噴灑,反之,則不追肥施藥。
  • 黑枸杞價格一斤高達40元,種植前景和效益怎麼樣呢
    黑枸杞與紅枸杞生長性質一樣的,對土壤要求不嚴,沙土、沙壤土、粘土、鹽鹼地均可種植。目前黑枸杞價格一斤高達40元,比紅枸杞高了一半,那麼種植一畝黑枸杞能賺多少餞呢?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其實黑枸杞在市場上確實很少見,但功效和價格都高於紅枸杞,如果有條件可以值得一試。下面為大家分析其種植前景以及效益,一起看看吧。
  • 人稱「瓊珍」,一斤最高可賣3千元,還很難買到,敢種的人卻不多
    這就造成了一些資源的匱乏,從需求的角度出發,一些就搞起了特色種植,來滿足市場的需求,不過在經過一番洗禮之後,卻發現真正適合種植的卻不多。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東西,它讓人們不敢種植它了。人稱「瓊珍」,一斤最高可賣3千元,還很難買到,敢種的人卻不多。
  • 只長廢棄蟻巢上,不識貨以為是「野地瓜」,其實上千一斤!
    只長廢棄蟻巢上,找到需碰運氣烏靈參並不是一種人參,但是營養和藥效卻不比人參差,它其實是一種真菌,一般只長在雲南、四川大山裡,而且生長環境十分特別,一般只長在地下0.5米至2米黑翅土白蟻廢棄蟻巢上。因為生長環境十分特別,所以野生資源非常稀少,也不容易被找到,一般都需要碰運氣!國寶級珍稀藥材,上千一斤烏靈參是黑柄炭角菌菌絲體形成的菌核,不但有藥用價值,還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是中國國寶級的珍稀中藥材。
  • 巖石縫中這野草,花似長喇叭,常以為是雜草,卻不知千元一斤
    自從農村開始實行承包到戶以來,不僅很多的田地被承包到戶了,有一些地方的山也會被人承包,農民會在山上進行一番開墾,會綜合考量下,看能不能種植一些什麼農作物。有的山上泥土比較多的話,適合種植一些茶樹之類的,要是石頭多一些,那就不是很好弄了,可能還需要開墾一番。
  • 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就比如5月的桑葚果實,在以前人們都覺得它只是一種可以吃的野果子,可發展到如今居然成為了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產業,還衍生出很多相關的東西,比如桑葚酒、桑葚果醬甚至是用桑葚作為調味料做成的烤鴨等食物,直接把桑葚當作一種產業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