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2020-12-28 村上農民

人們對於各種事物的看法隨著時間的變化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就比如5月的桑葚果實,在以前人們都覺得它只是一種可以吃的野果子,可發展到如今居然成為了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產業,還衍生出很多相關的東西,比如桑葚酒、桑葚果醬甚至是用桑葚作為調味料做成的烤鴨等食物,直接把桑葚當作一種產業來發展。

不僅是桑葚,還有一些東西也是這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水產品,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這就是河蚌,是一種水生水產品,有一些地方把它叫做蚌殼、歪兒,這可能和各地的發音有一定的關係。河蚌有不同的種類,在印象中有三角河蚌、褶紋河蚌、背角河蚌等品種,因為地域的不同,在我國的分布也不盡相同。在筆者的家鄉,還有一種細長的河蚌,也是廣泛存在的。兒時的時候,對於河蚌也是非常熟悉的,那時候門前的那條小河非常的深,但小夥伴們又特別喜歡遊泳,潛泳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方式。

每年夏季的時候,午飯後就會迫不及待地去遊泳了,潛入到河底感受河底涼爽的水溫,十分的涼爽。不過,那時候大人們可不讓大家在大太陽下去遊泳,大人們要求只有在傍晚的時候才能去遊泳,所以小夥伴們也想出了一些辦法,就比如拿一個大木桶,和大人們說去摸河蚌給鴨子吃,大人們就會同意隨時都可以去遊泳了。以前的河蚌是特別的多,一人高水深的地方,正好可以用腳去探索水底的河蚌,小的河蚌可以自己用腳夾起來,大的三角河蚌或者褶紋河蚌,則需要潛入河底才可以摸到。那時候的河蚌幾乎都是給鴨子吃,人們也不會去吃它,嫌棄它裡面的寄生蟲太多,可能那時候被血吸蟲嚇住的緣故。那時候的河蚌特別的多,可是發現大河蚌卻不多,後來才知道,一隻河蚌生長到手掌那麼大,需要4-5年才能長成,這也難怪兒時的時候摸到的都是小河蚌了。

近些年河蚌也成為一種非常火爆的水產養殖項目了,它的應用也非常的多。首先,大的河蚌可以用來食用,營養價值極高,除了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之外,還有較多的核黃素,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有滋陰平肝、明目防眼疾的作用。其次,可以作為魚類、禽類和家禽的飼料。第三,河蚌是珍珠的搖籃,不僅可以形成天然的珍珠,還可以人工培育珍珠。可見如今的河蚌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了,應用也是極為廣泛。

就比如食用河蚌這個產業,由於河蚌的生長需要4-5年才可以長成,所以雖然養殖河蚌的農戶比較多,但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每一次上市都很暢銷,供不應求。尤其像野生的大河蚌解刨出來的河蚌肉價格可以賣到30-40元一斤,單單一些產肉比較多的河蚌毛重也要4-5元一斤了。沒想到曾經用來餵鴨的河蚌,如今成了一種稀罕的美味了。

友情提示下,養殖河蚌需要謹慎,不要盲目養殖,避免損失。

相關焦點

  • 曾用來餵鴨子,如今卻成美味,一次撿上百斤,但40斤才出1斤肉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4斤的河蚌,可能蚌殼就佔了3斤,裡面的蚌肉只剩下可憐的1斤,再把它的那些器官以及不能吃的肉去掉,可食用的硬肉可能只有蚌肉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4斤河蚌差不多能出1兩肉,想要出一斤肉的話,差不多的40斤河蚌才行,可見其出肉率有多低。另外,由於河蚌喜歡生活在河底的泥沙當中,其蚌肉中的泥沙十分多,處理起來很不容易,而若沒有處理好的話,往往一口下去滿嘴泥沙,並且其腥味也比魚蝦重很多。
  • 一種長地上的「芒果」,過去沒人要,如今成稀罕貨,30元一斤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一種長地上的「芒果」,過去沒人要,如今成稀罕貨,30元一斤。這種長在地上的「芒果」其實並非芒果,只是外形酷似芒果而已。它實際是叫地梢瓜,一種西北部常見的野果子。
  • 稻田裡一害蟲,唾液能融化肌肉,如今卻成稀罕美味,300元一斤
    但是在兒時那會,沒有農藥可打,因此在稻田裡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昆蟲及水生生物,有益蟲也有害蟲,比如水蠆、蝌蚪、田螺、螞蟥等。那時候由於不打農藥,稻田裡的害蟲多,因此要經常跟著大人們下田除蟲。說實話,很那時候的農村娃對於稻田裡的害蟲基本上都不怕,一旦見到了就抓起來扔到岸上,然後把它們處理掉。可有一種昆蟲,不僅農村娃害怕,就連上了年紀的老農民都害怕,它就是「田鱉」。
  • 過去一撈幾十斤,常用來餵鴨子,如今成奢侈美味,僅十分之一能吃
    導讀:過去一撈幾十斤,常用來餵鴨子,如今成奢侈美味,僅十分之一能吃兒時那會,一到夏季就喜歡和父親去山裡的溪水或者河邊玩耍,涼快不說,還能在山溪裡、河裡摸魚捉蝦子,玩累了還能摘些野果來解解饞,等到天快黑的時候,再從山溪裡撈一些野味回去加餐
  • 過去農村山裡很多,如今卻成了稀罕貨,磨成粉30元一斤
    以前河裡隨便能捕撈的河鮮,如今也成稀罕貨,一斤30元成市場常態。另外很多人山裡的美味,如今也不多見,遇得上全靠運氣了。那麼今天筆者要介紹一種農村稀罕貨,在過去可能不算啥,畢竟以前農村山裡很多,有些人都不屑去挖。農村人對於葛根絕對不陌生。葛根的價值在於其根部,可食用也可藥用。葛屬於豆科,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其中山東,湖北地區所產的葛根品質最佳。
  • 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
    導讀: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春夏之交,雨水比較充足,使得農村的山林能生長出來許多好吃的野菜,比較出名的當屬竹筍。在這段時間,只要去農村野外的竹林隨便晃一圈,一般都能採摘到十來斤竹筍,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這竹筍不僅是美味的野菜,還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所以這段時間經常會看到農民們在農閒時,背著背簍去竹林裡掰竹筍。其實竹林裡不僅有竹筍這種美味的野菜,還有很多好東西,比如竹蓀及其他生長在竹林裡的野生菌。
  • 它像橄欖卻不能吃,5月正是採摘時,泡茶是好藥材,如今百元一斤
    這種是一些可怕的,還有一些可能只會鬧出一些笑話,只是兒時的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的歷程。今天咱們來說這麼一種果實,它像橄欖卻不能吃,5月正是採摘時,泡茶是好藥材,如今百元一斤。這果實就是胖大海,是一種落葉喬木的果實,這樹木因為它的果實而出名。也叫胖大海,不知道是這樹木先叫胖大海了,還是這果實先被人叫做胖大海了。
  • 它不止是兒時回憶,如今50元一斤,市場很受歡迎,卻少有人養殖
    就比如兒時的時候,看到的野果,可以隨便地採摘,吃飽了再說,這可能也是很多中年人兒時的永遠回憶了。然而如今,即使是在農村,不少的野果也不敢亂採摘了,指不定這片區域被人承包了起來。 今天咱們要說一種兒時回憶,它在如今價格依舊非常貴,但養殖的人卻不多。它不止是兒時回憶,如今50元一斤,市場很受歡迎,卻少有人養殖。
  • 一天挖不到1兩,見到別錯過,它是稀罕的「疳積草」,5元一克
    「疳積草」,5元一克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大多喜歡在自家後院,或者在荒地開一片菜園,在菜園裡種一些自己喜歡吃的菜,也有很多農民朋友從事種植業,專門種植農作物,不管是哪一種,都很討厭一種東西,那就是生長在菜園或者農田裡的野草,這些野草不僅會禍害農作物,造成減產之類的問題,還難以除掉,因此讓農民朋友頭疼不已。
  • 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基本都是住在那種古老的瓦房裡面。這種瓦房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現如今很多人住了鋼筋水泥房都在懷念瓦房的好。那些瓦房的上面有時候還會長出不少的野生植物,老人總告誡我們不要去清理掉,這些植物能給我們帶來好運。
  • 全株都有毒,根卻稀罕貨,3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俗稱「土沉香」
    導讀:全株都有毒,根卻稀罕貨,3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俗稱「土沉香」在農村野外生長著十分多的野生植物,很多野生植物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但往往由於各個地區對這些野生植物的認知不同,使得它們作用也就變得不同了。
  • 5斤吃不到1兩肉,市場2元一斤,都說很好吃,卻少有人買
    5斤吃不到1兩肉,兒時一撈幾十斤,農村拿它餵鴨子,城裡2元1斤成奢侈美味生活好了,美食成為大家生活裡重要一部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見蔬菜及肉食以外,若說到美味食物相信海鮮是所有食材中最富魅力的。其實,在農村的河裡有一種美味卻被人遺忘,它就是河蚌:5斤吃不到1兩肉,市場2元一斤,都說很好吃,卻少有人買。河蚌是一種淡水貝類又名河蛤蜊,河歪、在俺老家叫它歪子,歪兒。河蚌對生長的水質要求不高,生長於農村池塘,溪流或河道中,半潛在池塘的淤泥裡以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
  • 路邊一種「地雷花」兒時拿它塗指甲,價值很珍貴,曬乾10元一斤
    近日以來,挖野菜又成了農村人每天忙碌的事情了。田野當中不管是剛出苗的還是生長旺盛的野菜,都逃不過農村人的眼睛,有人見了就挖回家,絕不含糊一下。筆者老家現在很多人家吃完了自種的蔬菜,剩餘的就靠野菜補充日常時蔬所需。
  • 果期僅一個月,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如今35元一斤
    有人挖野菜是為了圖個樂活,有人挖野菜是青睞它的美味,有人挖野菜是為了當送禮佳品。在春天裡送最稀罕的野菜作伴手禮是最不錯的選擇,進入夏天之後野果子逐漸成熟,這送禮佳品就逐漸變成了野果子。野果子如野菜一樣有著純天然的身份,更有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記憶,十分受過來人喜歡。近些年,山裡荒地裡的一種野果子逐漸在農村地區走俏,還賣上了不錯的價格。
  • 生長在稻田裡,唾液能融化肌肉,如今成餐桌美味,上百塊錢一斤
    今天分享的主題:生長在稻田裡,唾液能融化肌肉,如今成餐桌美味,上百塊錢一斤。筆者的老家是湖南,這邊的糧食主要種植水稻,過去一年兩季,現在大多數家庭一年只種植一季,雖然只種植一季,但自家吃的糧食還是足夠了,糧食的增產得益於種子的優良,以及農藥的高效,打了農藥之後,田地裡的害蟲都被殺死了,所以稻田裡的害蟲很難見到了。
  • 這野果長得像蟲子,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20元一斤,常做成泡菜
    導讀:這野果長得像蟲子,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20元一斤,常做成泡菜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在兒時那會吃過不少野果,之所過那時候吃野果而不吃水果,也跟那個時候的經濟條件有關。以前農村條件不好,都沒啥錢給娃們買零食吃,但那個時候的農村環境卻非常好,野生植物眾多,且又無汙染,所以這些野生植物結出來的野果自然而然就成了不少農村娃兒時的零食。可別小看野果,它們雖然不是人工種植的,但是味道卻不比水果差哪裡去,有些還比現在市面上的水果好吃呢,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那麼多野果被種植。
  • 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
    導讀: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和幾個在城裡生活的朋友聊天,他們感嘆說,還是農村的生活好,可以在房前屋後或者野外開墾一片菜園,想吃什麼菜都可以自己種,不像城裡,基本上不能開菜園種菜,都要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
  • 人稱「菇中極品」,肉肥味美營養高,一斤可賣8元,有很多好處
    這幾年裡,人們在飲食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食用菌產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第5大種植業,那些獨具特色的菌類食材,在市場上備受歡迎,很多人都會購買一些品嘗食用。比如說金針菇、香菇等,它們的食用口感獨特,吸引了不少人購買品嘗,也有人煲湯食用。
  • 兒時的零食,如今一斤98元
    農娃的零嘴,一斤達98元!過去的農村和現在真是不一樣,幾十年前的孩子們,如今早已走出了農村,融入了車水馬龍的城市,而這一代人反而擁有了最珍貴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它就是「地稍瓜」,很多的放牧人會特意地為羊群尋找生長有「地稍瓜」秧子的地方。在生活困難的時候,地稍瓜也曾是人們重要的解餓食物,苦盡甘來,地稍瓜如今終於顯現出了其自身的價值。
  • 農村山裡沒人要的藤蔓,卻是做冰粉的絕佳食材,如今一斤賣上千元
    在農村有一種藤蔓,沒人要,生長在大山裡,這種藤蔓會開花也會結果,果子在農村人看來都是沒用的,也沒有人會去吃。很多農民朋友們並不知道,其實這種藤蔓的果子身價昂貴,如今一斤的價格可以賣到上千元,是製作飲品冰粉的絕佳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