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山裡很多,如今卻成了稀罕貨,磨成粉30元一斤

2021-01-18 農見記

對於農村比較熟悉的人應該能夠感受到,農村自然資源不斷被開發利用,有些搶手貨面臨枯竭的地步。以前河裡隨便能捕撈的河鮮,如今也成稀罕貨,一斤30元成市場常態。

另外很多人山裡的美味,如今也不多見,遇得上全靠運氣了。那麼今天筆者要介紹一種農村稀罕貨,在過去可能不算啥,畢竟以前農村山裡很多,有些人都不屑去挖。

農村人對於葛根絕對不陌生。葛根的價值在於其根部,可食用也可藥用。葛屬於豆科,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其中山東,湖北地區所產的葛根品質最佳。葛在我國的使用歷史十分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發現葛被用於作紡織原料。在古代更有很多對葛根相關記載,如《本草綱目》、《黃帝內經》、《詩經》對葛根都有相關記載,大多書籍指出葛根具有清熱解毒、防暑降溫的作用。

在農村山區,人煙越少的地方,野生葛根資源越豐富,年限越久品質越好。但隨著野生資源被過度開發,目前野生葛根已經不多見了。現在有農民挖到年限久的葛根都是罕見的事件,常被新聞報導。

記得30年前,村裡老人沒事就上山去挖葛根,只要是沒開荒的野地裡,石縫邊上遇到葛根的概率很大。農村人挖到葛根一般用於磨粉泡酒、充飢、衝開水服用,其中用葛根粉衝開水常被老中醫用於清熱降火解毒。過去因葛根資源豐富,許多人對它都沒有太在乎,每個農民有需要的時候就直接去山裡挖,經過幾十年的資源開發,如今野生葛根資源真是要枯竭了。

不過在社會需求不斷增加的前提下,人工栽培葛根不斷在擴大面積,產能逐年上升,逐漸替代了野生葛根的地位,雖然人工葛根品質不如野生葛根,但在野生葛根資源缺乏的前提下,人們不得不選擇人工葛根。

在民間,葛根的主要吃法是磨成粉泡水用於降火。以前窮人拿它充飢,現在已很少見到如此吃法了。葛根也從充飢糧食轉變成了一種養生食材,市面上售賣的價格一般能達到30元一斤,品質越好或者是純野生葛根粉價格還會更貴一些。市面上常見的新鮮葛根主要作為一道菜餚,葛根粉主要作為中藥材使用。

實際研究表明葛根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胺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不知你們是否了解葛根,你們見過野生葛根嗎?你們當地有食用葛根粉的習慣嗎?

相關焦點

  • 一種長地上的「芒果」,過去沒人要,如今成稀罕貨,30元一斤
    但在農村卻有一種長在地上的「芒果」不知各位是否認識呢?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一種長地上的「芒果」,過去沒人要,如今成稀罕貨,30元一斤。這種長在地上的「芒果」其實並非芒果,只是外形酷似芒果而已。它實際是叫地梢瓜,一種西北部常見的野果子。
  • 全株都有毒,根卻稀罕貨,3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俗稱「土沉香」
    導讀:全株都有毒,根卻稀罕貨,3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俗稱「土沉香」在農村野外生長著十分多的野生植物,很多野生植物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但往往由於各個地區對這些野生植物的認知不同,使得它們作用也就變得不同了。
  • 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基本都是住在那種古老的瓦房裡面。這種瓦房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現如今很多人住了鋼筋水泥房都在懷念瓦房的好。
  • 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
    導讀: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和幾個在城裡生活的朋友聊天,他們感嘆說,還是農村的生活好,可以在房前屋後或者野外開墾一片菜園,想吃什麼菜都可以自己種,不像城裡,基本上不能開菜園種菜,都要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
  • 果期僅一個月,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如今35元一斤
    在春天裡送最稀罕的野菜作伴手禮是最不錯的選擇,進入夏天之後野果子逐漸成熟,這送禮佳品就逐漸變成了野果子。野果子如野菜一樣有著純天然的身份,更有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記憶,十分受過來人喜歡。近些年,山裡荒地裡的一種野果子逐漸在農村地區走俏,還賣上了不錯的價格。
  • 這種「野草」常長在樹幹,農村稱它為「天草」如今成稀罕貨!
    這種「野草」常長在樹幹,農村稱它為「天草」如今成稀罕貨一斤上百塊!農村的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有著很多的野果野草野菜,這些都是農村特有的,雖然非常普通,但是有些還是大有作用的呢。小優對農村的野生植物是很感興趣的,經常會去了解,也經常會跟著農民一起去摘一些野菜野草野果子, 也是非常有趣的。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
  • 這種植物在農村山上遍地都是,磨成粉一斤40元
    在農村的山上有非常多種類的野生植物,其中有一種藤子植物,在農村經常用它的藤子當做繩子使用,它的藤子韌性非常強,在農村使用的頻率非常高。農村老人一般稱它為」葛藤「,葛藤在山裡分布非常多,葛藤一般都是成片存在,小時候捆柴都是用葛藤,幾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葛藤的分布。
  • 農村常見野草,可煲湯可生吃,一斤50元磨成粉一斤100,見到珍惜
    在農村,有這麼一種野草,它的根的中部和靠近尾端的地方膨大,如同小小的一個紡錘狀,長三至五釐米,粗一至兩釐米。它的莖十分平滑,呈現一種彎曲或扭曲的模樣,長度可達到一兩米,而莖的分支上有一條條稜,稜與稜之間有一條條凹槽。它的枝葉通常是三枚一簇,葉子十分的扁平,像一個個銳三稜形。
  • 農村這種「孩兒草」曾讓農民頭痛,如今一斤近千元成稀罕貨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於野草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它們成了農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別是春夏季節,雨水充足使得它們快速的生長,很多野草對於農民來說,是一種寶,而在沒被發現它的價值前,它是農民眼中的一大害草。有這樣一種野草,它就是讓農民又愛有恨。
  • 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
    導讀: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農村的大山就是一座寶庫,在裡面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除了少部分以外,大部分野生植物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如香椿、刺老芽、野筍等可作為野菜食用,如夏枯草、
  • 稻田裡一害蟲,唾液能融化肌肉,如今卻成稀罕美味,300元一斤
    說實話,很那時候的農村娃對於稻田裡的害蟲基本上都不怕,一旦見到了就抓起來扔到岸上,然後把它們處理掉。可有一種昆蟲,不僅農村娃害怕,就連上了年紀的老農民都害怕,它就是「田鱉」。 再加上田鱉什麼都吃,連青蛙這種益蟲也不放過,對於農民的稻田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田鱉自然也就成了農民們眼中的一種害蟲了。可田鱉在水中和泥巴是差不多的顏色,又善於偽裝,難以被發現,這讓很多農民對田鱉十分討厭。
  • 水塘裡的1種野味,全身十分之一能吃,過去兩毛1斤,如今一斤難求
    導讀:農村正消失的野味,10斤才出1斤肉,過去很少人吃,如今一斤難求 昨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了一種深山溝裡面的野味——山坑螺,引起了不少人童年的回憶,他們紛紛表示這個在過去確實很多,但是現在非常少見了。
  • 兒時用來餵鴨,生長5年才長成,如今卻要4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了
    就比如5月的桑葚果實,在以前人們都覺得它只是一種可以吃的野果子,可發展到如今居然成為了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產業,還衍生出很多相關的東西,比如桑葚酒、桑葚果醬甚至是用桑葚作為調味料做成的烤鴨等食物,直接把桑葚當作一種產業來發展。
  • 山裡一種「三丫苦」,果實如珍珠,葉子才是稀罕貨,廣東人做涼茶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山裡一種「三丫苦」,果實如珍珠,葉子才是稀罕貨,廣東人做涼茶。說起廣東人製作涼茶,那有一樣東西就必須了解一下了。在南方山裡有一種植物,名叫「三丫苦」,別名較三角鱉、三支槍、三叉葉等等,只因這種植物的每片葉子都是包含了3片小葉,就像是一把叉子一樣。這種植物在民間的作用可大,在廣東主要有用於製作涼茶,目前廣東地區涼茶種類很多,但大多數的涼茶均含有這種三丫苦,其作用就是起到清涼解渴去暑,於製作涼茶用途是一致的。在《嶺南採藥錄》記載三丫苦:「清熱毒。治跌打發熱作痛。」
  • 水稻田裡一種似竹葉的野草,農民痛恨不已,卻是3元一斤稀罕野菜
    不過有些雜草、害草雖然對農作物有害,但是換一個環境卻成了價值不錯的野菜或草藥,就如灰灰菜,它就常生長在農作物田附近,但是它卻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諸如此類的野草還是很多的。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南方農村水稻田裡一種似竹葉的野草,農民痛恨不已,卻是3元一斤稀罕野菜。
  • 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
    導讀: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農村野草多,有一些野草是危害農田的「害草」,還有一些野草則有大用,從古至今被人們當成寶。在農村的水溝邊,常生長著一種不起眼的細長植物,它的學名叫做「燈芯草」,農民朋友也喜歡叫它水燈芯。別小看了這種植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可是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優質的蠟燭芯,幫助古人點亮黑夜。古時候沒有電,也沒有廉價的棉線當蠟燭芯,燈芯草這種天然的植物便成了最好的蠟燭芯來源。
  • 它不止是兒時回憶,如今50元一斤,市場很受歡迎,卻少有人養殖
    大自然給予人們的回饋真的是非常多,尤其是在90年代以前,農村娃從大自然中會索取到很多的東西。就比如兒時的時候,看到的野果,可以隨便地採摘,吃飽了再說,這可能也是很多中年人兒時的永遠回憶了。然而如今,即使是在農村,不少的野果也不敢亂採摘了,指不定這片區域被人承包了起來。
  • 顏色豔麗被誤認有毒,如今卻成為香餑餑,很多人去採摘,一斤12元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顏色豔麗被誤認有毒,如今卻成為香餑餑,很多人去採摘,一斤12元。
  • 農村山裡沒人要的藤蔓,卻是做冰粉的絕佳食材,如今一斤賣上千元
    有人說農村是個大寶藏,這句話說得很對,農村裡面一株普通的植物,放在大城市都可能是個寶貝,農村還有很多植物,大家是不知道它的真正作用,還沒有研究透徹,這不僅僅需要植物學家去研究,更需要食品專家、藥品專家的聯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