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一種「三丫苦」,果實如珍珠,葉子才是稀罕貨,廣東人做涼茶

2020-12-26 農看農

在南方地區,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喝湯除溼的說法。南方天氣潮溼,民間以各種滋補藥材燉湯,可以起到除溼養生的作用。當下南方很流行的五指毛桃、觀音對、鐵皮石斛等,拿來與肉類燉湯,鮮美無比,更是下飯的好利器。

每年夏季的炎熱時節,除了飲食上喝燉湯之外,南方民間還有製作各種降火涼茶去暑的習俗。當下城裡那些街頭奶茶與這些民間歷史悠久的涼茶可不是一個層級,並不能相提並論。而民間所制的涼茶,要數廣東地區最有名了。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山裡一種「三丫苦」,果實如珍珠,葉子才是稀罕貨,廣東人做涼茶。

說起廣東人製作涼茶,那有一樣東西就必須了解一下了。在南方山裡有一種植物,名叫「三丫苦」,別名較三角鱉、三支槍、三叉葉等等,只因這種植物的每片葉子都是包含了3片小葉,就像是一把叉子一樣。這種植物在民間的作用可大,在廣東主要有用於製作涼茶,目前廣東地區涼茶種類很多,但大多數的涼茶均含有這種三丫苦,其作用就是起到清涼解渴去暑,於製作涼茶用途是一致的。

在《嶺南採藥錄》記載三丫苦:「清熱毒。治跌打發熱作痛。」如今記載的廣東涼茶24味,其原料當中就包含了三丫苦。但從涼茶方便去看,完全無法具體了解三丫苦這東西。

三丫苦原本就是一種普通植物,除了葉片生長較有特點之外,它的果實也很有意思。當其果實成熟之後,烏黑光亮猶如田裡那常見的龍葵果實,仔細打量的話更新像是珍珠了。這麼誘人的果實,至今也沒有一個老人說可以吃,於是一直以來都被小孩子沒敬畏著,偶爾摘來玩耍打鬧,卻不曾有人摘來吃。

果實看似沒有什麼價值,但卻可以藥用。三丫苦用於製作涼茶的部分是葉子,它比果實稀罕多了。鮮嫩的三丫苦葉子在民間不僅是製作涼茶的好原料,還是還可以用於製作各種糕點。如南方各地農曆三月三,食三丫苦的說法,民間用三丫苦的葉子製作的三丫苦甜糕、三丫苦茶果、三丫苦千層糕等等。

每年在農民3月到來之前,南方農村都會興起一陣尋找三丫苦的熱潮,家家戶戶都往山裡跑,尋找鮮嫩的三丫苦葉子。雖然食用三丫苦在民間很流行,但它的口感酷似龜寧膏,有種苦盡甘來的味道,所以小時候總是不喜歡吃,長大了又很懷念,是許多常年外出務工人員寄託鄉愁的美好信物。

據筆者了解,三丫苦葉子很搶手,它的根莖也有一定中藥價值,只不過更少人了解,在許多農貿市場,常有人採挖三丫苦根莖剁碎了賣,其價格跟五指毛桃根莖差不多,一般識貨的都會購買。至於作用,筆者就不做過多解釋,有興趣可以諮詢專業醫生哦。或者有哪些網友對此了解的,也可以留言跟網友們普及一下哦。

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
    導讀: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農村的大山就是一座寶庫,在裡面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除了少部分以外,大部分野生植物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如香椿、刺老芽、野筍等可作為野菜食用,如夏枯草、
  • 農村山裡一種稀罕野草,其香味堪比麝香,還是治「風溼」良藥
    這種野草有「動物」的味道,香味堪比麝香,做香囊能驅蚊蟲我國地大物博,野生植被資源豐富,特別是在農村的山區裡,野草野菜等各種野生植被資源更是多,而對於這些生長山裡的野草野菜,農民朋友是相當的喜愛,有些不僅野菜野草不僅能吃且營養豐富,最關鍵的是還能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因此住在山區的農民朋友都把山裡的野菜野草當做寶貝
  • 全株都有毒,根卻稀罕貨,3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俗稱「土沉香」
    就比如在農村田邊十分常見的葎草,因為全是長滿了細小的倒刺,容易傷到人,也會和農作物爭搶資源,因此大部分地區的人都把它當成農田邊的害草看待,但在我國河南和安徽一帶,卻有農民朋友把葎草當成藥材種植。諸如此類的野生植物還有很多,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這麼一種野草,它全株都有毒,根卻稀罕貨,3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俗稱「土沉香」。
  • 葉子是稀罕貨,一年能採6次,有人種它致富,又是新騙局?
    那麼前段時間有個年輕人經外地人介紹,發現農村一種野草極具經濟價值,正跟親朋好友一起探討是否能種植。據介紹這野草是消費者熟悉的薄荷。在農村人眼裡,薄荷只不過是一種氣味芳香的野草而已,以前聽說可用於製作食品添加劑,卻不曾了解有人種植它。薄荷在民間又被稱為「銀丹草」,是一種唇形科植物,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中藥材之一。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有薄荷的特徵、栽培分布與用途。
  • 過去農村山裡很多,如今卻成了稀罕貨,磨成粉30元一斤
    對於農村比較熟悉的人應該能夠感受到,農村自然資源不斷被開發利用,有些搶手貨面臨枯竭的地步。以前河裡隨便能捕撈的河鮮,如今也成稀罕貨,一斤30元成市場常態。另外很多人山裡的美味,如今也不多見,遇得上全靠運氣了。
  • 【老石岐】你所熟悉的田艾餅、雞矢藤糕、欒樨餅、三丫苦葉仔
    田艾餅二月的田野上,有一種叫田艾的野草雞矢藤糕田艾餅是老石岐的做法,水鄉那邊則是做雞矢藤糕,雞矢藤在鄉下叫「雞屎藤」,小時候常吃媽媽做的雞矢藤糕。有些人覺得它散發著一種藥性宿臭,有些人會嗜那氣味為馥鬱飽滿的芳香,猶如榴槤之於某些人。欒樨餅、三丫苦四月八,俗稱「佛誕」。中山很多村都做欒樨的餅食。
  • 一種長地上的「芒果」,過去沒人要,如今成稀罕貨,30元一斤
    芒果是我們生活中已經必不可少的一種日常水果。它主要產自我國的海南、廣西等亞熱帶、熱帶地區,每年在4~7月份大批量上市。國內主要的芒果品種有桂七芒果、金煌芒、紅象牙芒、貴妃芒、小臺芒等品種,其中貴妃芒最受市場歡迎。
  • 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
    導讀: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和幾個在城裡生活的朋友聊天,他們感嘆說,還是農村的生活好,可以在房前屋後或者野外開墾一片菜園,想吃什麼菜都可以自己種,不像城裡,基本上不能開菜園種菜,都要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
  • 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
  • 廣東人說普通話被黑最慘的一次!
    雞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是一種文化象徵,融合在廣東人的日常要聽得明白粵語,懂「雞」非常重要有種失敗叫走雞有種忙亂叫騰雞有種懶惰叫偷雞有種貨幣叫一蚊雞必須是帶葉子的綠油油的純青菜不帶葉子的不算,不是綠色的不算加了肉絲的也不合格廣東人對於青菜的執著異於常人
  • 一種植物農民只要果實,誰知葉子也是好東西?1斤20元少有人吃過
    一種植物農民只要果實,誰知葉子也是好東西,1斤20元少有人吃過在農村,最多的就是新鮮空氣了,當然,新鮮空氣是植物提供的。農村有著數不清的植物,很多植物價值無窮,農民的衣食住行都與植物有關,可以說農民離不開植物。
  • 過去只有山裡才有的珍貴中藥,果實很像小葡萄,如今滿大街沒人要
    導讀:過去只有山裡才有的珍貴中藥,果實很像小葡萄,如今滿大街沒人要傳說在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後來丈夫從軍之後,好多年都沒有回來。妻子堅貞的等待著丈夫歸來,由於整日憂慮以及積勞成疾,再沒有等到丈夫歸來就去世了。
  • 【推薦】這種外形神似鳳凰之眼的果實,竟是廣東人過七夕的特殊美食!
    在廣東民間有一習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節」都用蘋婆來供奉。若沒有真蘋婆,便會用假蘋婆果實代替。真蘋婆?假蘋婆?是的!在大湧君介紹假蘋婆之前,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在《西遊記》中,唐太宗為招待取經歸來的唐僧師徒四人,大宴賓客中的一道美味佳餚,其中菜品就有蘋婆種子做的菜餚。此外,相傳明代忠臣海瑞,因患了重病,得友人贈送蘋婆果實一筐,分數次煲粥服用,不久身體就得以康復。
  • 廣東人真的這麼能吃辣嗎?有一種微辣叫廣東辣,專屬廣東人辣味
    前段時間,「廣東辣」上了熱搜頭條。眾所皆知,廣東人飲食習慣一直以清淡為主,據悉,現在很多人在點外賣的時候會給在訂單備註「廣東辣」,這是什麼梗。某位網友在廣東吃夜宵時候,點了燒烤,跟老闆叮囑說要微微微辣。老闆說:知道了,就是廣東辣對吧?
  • 「科普」廣東人養生路子太野?進來教你謹防翻車!
    為了養生廣東人個個身懷絕技各種功能的中草藥廣東大媽一眼就能辨別「看病配涼茶」算是基本操作還有終極法寶煲湯對廣東人來講也是「灑灑水」總之學養生,就找廣東人娶老婆、嫁老公,也要找廣東人能把你養得白白胖胖、身強力壯不信?
  • 廣州11家涼茶店被查封!涼茶添加化學藥只是冰山一角
    因為廣東涼茶不是一種普通的茶飲料,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的涼茶不僅僅是茶,還添加了很多中草藥成分。按照國家非遺網站上的介紹[2],涼茶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溼等功效」、「既無劑量限制,也無需醫生指導」。正因為涼茶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具有一定醫療保健功效的產品,所以,喝了涼茶以後,是否會讓人感覺「有效」就成了涼茶鋪的核心競爭力。
  • 廣東抽檢:標稱廣東泰和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泰和廿四味涼茶(代...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陳娟女) 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8月18日發布的《關於1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31期)》,佛山市順德區容山商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泰和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泰和廿四味涼茶(代用茶)樣品,被檢出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農村一種野果以前不值錢,隨便一撿兩麻袋,現50元一斤成稀罕貨
    #三農#農民朋友們都知道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物種更加非常豐富,在農村有句俗語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大山中的人一般都會在深山中收穫各種各樣的美味,不管是野菜還是野味,這些野味都帶有濃鬱的山區風味,很多時候這些風味會讓人慾罷不能,尤其是山上的一些野果,很多時候是農村小孩的玩具和零食,在城裡很少有人能吃到原滋原味的
  • 民間俗稱「腎草」,遇到記得摘點回家,如今很稀罕,是打結石良方
    說到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筆者接下來就準備給大家分享一種,它的作用就足以證明農村真的是一個暗藏寶貝的地方。這種野生植物就是「貓須草」。貓須草是什麼?貓須草並不像其他野草那樣常見,甚至可以說貓須草在如今很稀罕,它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這幾個省區,常生長在海拔1050米以上的林下潮溼處,至於其他地方的話,很少能見到貓須草。貓須草的價值。
  • 山裡一種「小地雷」,過去農村用於泡酒,喝過都說好,價值很高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山裡一種「小地雷」,過去農村用於泡酒,喝過都說好,價值很高。 中醫的博大精深可以說完美地體現在了各種植物的價值上面。不管是從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是從孫思邈的《千金方》去看中醫的本質,無一不體現著植物本身的價值。絕大多數記載的藥物都源自於農村的那些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