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中的人總是渴望虛構,而虛構的人物卻渴望真實。」電影界的文學大師伍迪·艾倫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著平均每年一部的產出速度,驚人的創造力讓人豔羨伍迪·艾倫的天才是被公開誇獎的,他在調笑戲謔人性、哲學、藝術方面特有feel,身上有股紐約知識分子的幽默,他早年寫過專欄,後來寫劇本,最後自己當導演,他的作品裡充滿犀利諷刺的臺詞,他不喜歡一本正經的說教,不僅不喜歡,他還會嘲笑這類人,都是一些說空話的書呆子他精通於把人類的痛苦用深刻而幽默的方式演繹出來,這一點,很像默片時代的喜劇大師卓別林所以伍迪·艾倫被稱為繼卓別林之後最偉大的喜劇大師伍迪艾倫的電影不像卓別林的那樣雅俗共賞,卓別林的電影從七歲小兒到八旬老人都看得懂,伍迪·艾倫挑觀眾有限的受眾群導致電影票房不佳,伍迪·艾倫不像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昆汀、諾蘭這些導演為人廣泛熟知他的作品更多被歸入文藝、冷門這些欄目下,伍迪艾倫也知道拍電影不能只顧自我表達,為吸引票房,他拍電影經常找些熱度高的演員,蹭蹭流量當然前提也是他看中這個人適合他劇本中的角色,能演伍迪艾倫拍了很多電影,具體多少我還沒計算過以後會陸陸續續介紹完今天先來一部他早期的作品,奇幻浪漫的《開羅紫玫瑰》01《開羅紫玫瑰》是伍迪艾倫送給影迷的解迷湯,他說電影不等同於人生,人生要艱難得多許多年前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頓拍過一部《福爾摩斯二世》,裡面的男主做夢打破第四堵牆,走進熒幕,和電影中的人物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捉賊戲他在電影裡是無所不能的大偵探,但在現實中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膠片放映員,夢醒後,這個世界不再圍著他轉,這部影片是以喜劇收尾比起這部,以悲劇收尾的《開羅紫玫瑰》在電影人生的探討上要深刻冷靜得多瑟莉亞生活悲慘,丈夫失業待家,整日酗酒嫖娼,自己當爹當媽的養活他,當服務生的微薄薪資僅夠維持兩人基本生活瑟莉亞喜歡看電影,電影裡的美好讓她暫時忘卻現實的殘酷和無聊,她看電影不是看電影,是療傷電影像嗎啡一樣讓她上癮,她把一部剛上映的影片《開羅紫玫瑰》反覆看了5遍,即使對臺詞和劇情已經滾瓜爛熟,她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影片一個次要角色對她產生興趣,竟然在熒幕裡開口跟她說話,湯姆走出熒幕來到瑟莉亞身邊,熒幕內外都被湯姆的「叛逃」攪得方寸不亂熒幕裡的人物沒法繼續演,熒幕外的觀眾有的被嚇得失聲尖叫,有的安然坐在原位研究電影裡滯留的角色,還有剛入場的觀眾大罵影片沒情節,一伙人坐在那聊天,要求退票,這明顯是在揶揄看不懂文藝片的觀眾從電影裡走出來的湯姆真誠勇敢,全心全意愛著瑟莉亞,他不想再回到熒幕裡,他要當個自由人,他決定和瑟莉亞一起生活湯姆把電影裡的那套放到現實生活,發現現實遠比他所處的世界複雜,這裡沒有現成的食物和香檳,口袋沒有現成的鈔票,車子不會自己發動,人人需要工作他個性單純,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是個怪胎,他對待愛情的堅貞感動了一票妓女,其中一個妓女心疼的問道,外面還有你這樣的男人嗎?湯姆是個虛構人物,瑟莉亞知道自己和他不可能有結果,建立在物質上的愛情才是最牢靠的,瑟莉亞在湯姆和湯姆的扮演者之間選擇了後者在現實生活遊歷一番的湯姆帶著一顆碎成渣渣的心回到自己的世界,出來不過幾天,他就嘗到了世間的苦果,他覺得逃離熒幕就是獲得自由,其實熒幕外才是最不自由的地方瑟莉亞拋棄虛幻選擇現實,湯姆帶給她的美好讓她忘記了,現實總是會傷害你她收拾好行囊準備和湯姆的扮演者遠走高飛,當她看到空蕩蕩的影院門口,別人告訴她扮演者早就離開的消息時,她才回過神來,扮演者只是利用她讓湯姆回到熒幕裡新的電影正在上映,瑟莉亞提著行囊看著熒幕上幸福的俊男美女,臉上露出一些微笑,她似乎再一次被「治癒」了
02伍迪·艾倫說他該片劇本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了,直到引入湯姆扮演者這個角色,劇本才最終完成你看,天才也有卡殼的時候瑟莉亞這個角色就是伍迪艾倫自己,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喜歡躲進電影院逃避現實人生在痛苦與無聊中搖擺,叔本華說人要麼沒錢痛苦,要麼有錢無聊,即使伍迪·艾倫名利雙收,也不能擺脫其生也有涯,而苦也無涯的折磨從這部作品能看出伍迪艾倫不相信愛情之類純潔的情感,他絕對拍不出史匹柏的《E.T》,也絕對不是《E.T》的忠實粉絲瑟莉亞是個經典角色,在美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影響下,電影裡常有被丈夫壓迫最後獲得新生的家庭主婦這種角色《開羅紫玫瑰》沒有正面表現這個角色,她一次次離家出走又一次次返回,沒人脅迫她,愛情出現在她面前,照亮她卑微的人生,但湯姆扮演者稍一誘惑,說帶她去好萊塢,她立刻放棄愛情,她明知道正確答案,卻偏偏做下錯誤決定,吃虧後來悔恨,對不幸的懼怕總是能戰勝對幸福的嚮往,這是人的劣根性,不敢拿未來做賭注,目光短淺,看不長遠楊德昌說,電影將人生延長三倍這話的意思是一部電影是一部人生,看電影能讓人在有限的時間裡收穫無限種人生,汲取他人經驗營養自己人生我覺得楊德昌導演太高估我們觀眾了,這種將人生延長三倍的說法太抽象,無法證實,如果看電影就能讓觀眾學到教訓,那現在的電影門票也太便宜了,一個教訓可值千金電影給觀眾的影響微乎其微,人生只有自己經歷才是自己的,那些說看電影品人生的人都是騙子,電影裡的故事都是假的,那品出來的能是真的嗎?但看電影並不是毫無意義,看電影要看好導演導的,好導演會表達,領略他們非凡的創造力就是看電影的意義同一個故事有的導演拍的好,有的導演拍的爛,為什麼他能他不能呢,差距在哪一部電影背後站著一個導演,電影是導演傾訴的工具,看電影是和這些導演對話電影落幕,交談結束,原來的生活還是原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