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尤其是最後一個,家長要抓住

2021-01-12 育兒分享匯

每個家長都希望擁有一個聰明的寶寶,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就開始注重寶寶的大腦發育。家長都希望自己都孩子「成龍成鳳」,希望自家寶寶越來越聰明,成為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就不要錯過孩子「變聰明」的機會!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家長應該留意讓孩子變聰明的幾個階段,好好把握這個良機,如果家長能根據大腦的發育規律,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就能提高大腦的發育水平。

0-1歲:孩子口敏感期

有些小孩子,在1個月左右就會無意識地把小手塞到嘴裡,到了3個月時更是頻繁地吃小手。其實這是孩子到了0-1歲的口敏感期。可以鍛鍊運動肌肉群和肌肉控制的協調能力,還能通過吃手獲取安全感,更能通過吃手認知自我和周圍世界,促進神經發育。

因此,父母要抓住孩子這一個「變聰明」的機會,不要盲目阻攔孩子吃手指,同時堅持母乳餵養,滿足寶寶的吮吸欲。

3-6歲:右腦發育期

孩子3-6歲時,大腦整體發育速度趨於平穩,但孩子的右腦發育速度最為迅速。但由於家長們有意識地鍛鍊寶寶的左腦,降低了右腦的利用率。

哈佛醫學院的瓊斯教授團隊發現,在寶寶智力開發的過程中,右腦掌管著人的記憶力和創新力,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能得到適當地開發,寶寶會更聰明。所以三歲是一個特別的階段,家長應該做好往後教育的鋪墊。

6-12歲:思維能力發展期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7歲之後孩子就進入了思維發展中的「具體運算」階段,也就是抽象思維開始發展了。這時孩子的大腦「硬體」基本已經發育完全了,需要開始注重思維能力的發展。

建議家長選購一些思維力訓練繪本,讓孩子更早接觸思維訓練,提升做事動腦的思維力,從小堅持思維力訓練,孩子的大腦發育怎麼會差呢?

趁著孩子最後一次變聰明,培養各種學習能力,對孩子未來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寶媽們,你家孩子在那個腦發育階段,你有刻意訓練孩子的腦發育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想獲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至少要抓住一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聰明又優秀。現在有很多人在傳父母的智力高低,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上限。但事實上,遺傳因素並不能決定孩子智力上限,影響智力發展的更多依靠父母的成長教育。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在初中前就定型了
    從上幼兒園開始,各種有益智力開發的可能和活動統統安排。這種培養培養方式一直延續到18歲,甚至更久。所以,對於現在很多家庭來說,能夠培養出一個聰明伶俐、善良可愛的孩子就是他們最大的目標。但是,培養孩子也要抓住關鍵時機,盲目的培養只會浪費金錢和孩子的精力,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不要傻傻錯過
    每一個家庭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但是在教育孩子這一條道路上,可不是那麼簡單,要講究正確的方式方法,還要抓住機會,如果錯誤的方法,錯誤的時機,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培養,也會讓孩子產生一些厭學的情緒。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大多數家長認為,智商是天生的!孩子聰不聰明、是不是學習那塊料,早早就註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智商的測定包含了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推理、言語理解、圖形理解、空間理解等等。 而這些測定的因素,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而提高的。
  • 哈佛大學發現: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抓住機會就能成才
    如何教導孩子,可以說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的環境下孩子的發展不同,但其實哈佛大學心理學教研究表示: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點需要重點觀察,孩子在3個階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家長要重視, 能夠抓住機會的,孩子更聰明。
  • 哈佛新研究:孩子一生中有3次機會「變聰明」,但並不是「初中」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能教出一個聰明、優秀的孩子,是自己最大的心願。在這條路上,自己省吃省喝就是為了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時機和方法。如果選錯了時機和方法,即使投入再多的精力和金錢也只是白費力氣,還會讓家長們認為是孩子太笨,培養不成,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哈佛新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並不是在初中時期!
  • 哈佛研究:孩子12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要牢牢抓住機會
    因為一個人大腦的發育是有規律的,如果太早了進行鍛鍊,幾乎是看不到什麼效果。錯過了這個重要的時間段,那麼就晚了,想要彌補都來不及了。哈佛的一項研究發現,人的一生大腦是有三個發展關鍵時期。在這些階段中,如果父母可以很好地把握住機會,那麼智力是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一個時期:零至三歲這個時期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速度是非常快,足以稱得上是黃金時期了。
  • 哈佛教授:每個孩子一生都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不是「初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對很多家長來說,能把孩子養育成優秀的人是他們畢生的願望。因此,為了達成這個願望,她們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給他們優渥的物質條件,不論什麼都不願落後於人。然而,父母這樣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不能成才?那是因為他們用錯了方法。教育孩子要講究時機和方法,更要有耐心。
  • 李玫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第一次機會:0-3歲0-3歲是孩子腦發育的高峰期,腦容量的發育變化也是尤為明顯的,可以從初生期的390克,增長3歲時的1000克,足足增長了三分之二。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初中時期
    但對孩子的培育,方法和時間也非常重要,如果是在錯誤的時期培育,那麼速度和效率都會大大降低,這樣培育不但費時吃力,而且還可能會讓父母誤以為孩子是笨的。在一項針對兒童身心、大腦發育的調查研究中,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心理學教授 Richard發現:大多數孩子在一生中都會經歷3次大腦發育頂峰,即孩子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爸爸媽媽若能把握住這三個時機好好培育,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很優秀。
  •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
    恰如其分的讚賞是增強孩子自信心的最佳途徑。要相信任何人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要相信孩子會有進步。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和教育,就像使孩子成長的崎嶇山麓的扶梯,有了它的支持,孩子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像一張白紙,這張白紙交出什麼樣的畫作,與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尤其是0-6歲這段時間,兒童的大腦、運動、語言、情商和社會性都在這個時間段形成。這個階段父母抓住機會,選對方法,有助於孩子發展更加完善!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是這「7年」,家長可要抓住了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家長滿足這三個條件,自己也能在家給孩子做好早教:1. 有充足的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這裡指的是家長用心陪伴我們的孩子,還不是形式上的邊帶孩子邊玩手機;2.給孩子進行早教需要家長不斷學習新的育兒理念以及兒童教育相關知識,用最新最正確的知識來幫助我們教育好孩子。家長們要想給孩子做好早教,一定要抓住孩子一生中這寶貴的7年時間,抓住每一年的關鍵期,那麼這些關鍵期具體指的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骨骼閉合前,孩子身體會釋放信號,抓住最後機會,身高還能竄一竄
    現在這個社會,評價一個人優秀與否,除了學歷和顏值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身高,有一個高個子的孩子是很多父母所希望的,尤其是幾個家長湊在一起,免不了會討論孩子身高的問題,孩子的身高也因此成為家長們所關心的熱點話題。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家長千萬不能錯過
    做了父母以後,我們都能體會到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孩子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寶貝,是父母一生的牽掛,也是父母一生的驕傲,更是父母的精神支柱。作為父母,都想培養一個令自己驕傲的孩子,那麼,如何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呢?
  • 孩子QQ空間有秘密,聰明的家長這樣解密
    騰訊的兩大社交軟體,QQ與微信,似乎有了年齡屬性,大人都玩微信,小孩子玩QQ。騰訊官方有統計,QQ用戶目前集中在95後與00後,現在的中小學生,幾乎沒有一個沒有QQ帳號的,QQ依然是學生黨的最愛,那是他們的私密空間,不可侵犯的隱私領地。 大多數孩子是在父母的幫助下註冊QQ帳號的。
  • 3種徵兆,暗示孩子即將體質長高,最後的長高機會要抓住
    身高不止靠遺傳,通過後天努力父母不高孩子也能長到理想的身高。所以,如果能夠幫助孩子把後天這30%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那麼即便先天優勢不明顯,也能夠通過後天「拼」出一個理想身高!如果孩子骨齡落後生活年齡2歲且生長激素水平正常,則有一些概率會產生晚長或體質性青春期延遲這樣的情況,應由專業醫生做出判斷,從而可以及時檢查。其實孩子在停止長高前都是有預兆的,而出現這些預兆,很可能快要停止長高了。父母和孩子應該抓住所有可以長高的機會!
  • 你還在阻止孩子看動畫片嗎?推薦家長十部讓孩子變聰明的動畫片
    我們班上有一個小男孩,平時和小朋友打打鬧鬧時玩的特別瘋,可是一到要自由玩玩具的時候,別的小朋友就會在那唧唧咋咋的介紹自己做的動畫片的人物作品或者玩扮演動畫片中情境的遊戲,那個小男孩就一個人不說話,靜靜地看著,時不時的露出微笑!觀察很多次後,我就問他:「你怎麼不去和他們一起玩呢?」他眼神黯淡下來說:「他們說的我不知道是什麼?」
  • 孩子是否聰明,就看他有沒有這些特點,全佔的家長就樂吧
    他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就是每次玩之前都會詢問媽媽是否同意,在公眾場合也十分乖巧不吵不鬧,也不會在大人談事情的時候打擾。許多朋友都十分羨慕他們家有小五這樣的孩子,可能這就是所謂別人家的孩子吧。比如說拆玩具,一部分孩子會拆完再組裝回去,這樣的行為就可以鍛鍊自身的動手能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大腦運轉速度。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聰明的家長不會阻止孩子玩泥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孩子手上出現這三個特徵,說明孩子很聰明,各位家長對照下吧!
    撰稿:小尹 |審核:靜好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家的孩子更加聰明有智慧,但現實往往總是事與願違。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聰明,而自家孩子成績倒數還不聽話簡直是天壤之別。當然,這也是因為聰明的孩子都是少數,大部分的都是普通的孩子,畢竟神童如果滿街跑的話,也不太現實。
  • 青春叛逆期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看完大家都沉默了!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並因此而表現不良,那麼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青春期給予彌補和引導,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補,那麼他/她的一生將很難與幸福、健康、快樂結緣。從多年治療與諮詢的經驗中不難看出,無論是高考減壓,還是親子關係,或是早戀、逃學、網癮、叛逆等,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階段給予正確的引導與關愛,上述大部分問題都有解決的可能,可如果將之推延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