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2021-01-12 騰訊網

大多數家長認為,智商是天生的!孩子聰不聰明、是不是學習那塊料,早早就註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智商的測定包含了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推理、言語理解、圖形理解、空間理解等等。

而這些測定的因素,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而提高的。比如記憶力的載體是海馬體,只要海馬體的神經元細胞長得更多,記憶力越好,而神經元生長連結是可以通過外界刺激、訓練增強的!

所以說智商是天生的這種論調不可信!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會經歷哪三個大腦發育的高峰期?

一、9個月到1歲

在哈佛大學人腦的發展曲線研究中,寶寶到9個月和1歲之間,無論是語言還是高級認知功能都進入了發展的高峰期,這個階段的神經連接建立的速度不僅快,而且數量也比較龐大。

在9個月到1歲之間,孩子其實已經開始學習成人的邏輯思維了,比如見到貓很多寶寶會用「喵喵」代替,用汪汪代表狗,其實就是高級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發展的體現,這兩者發展越好寶寶越聰明!

二、1歲到3歲

1-3歲處於高級認知功能的高峰期!孩子在1歲左右腦重量已經相當於成人腦重的一半,2歲能達到成人腦重的75%,等到了3歲已經接近成人腦重。

可見大腦發育得有多快,而內部的神經連結已經完成了50%,要知道神經元連接越多孩子越聰明,3歲前已經打下了基礎。

三、3歲到6歲

3-6歲階段的孩子,高級認知功能雖然已經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是一生之中的高峰期,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大腦神經元連接已經能達到85%左右,而且邏輯思維在迅速發展,家長要抓住!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在初中前就定型了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老人們總是對身高不理想的孩子說「沒事,二十三竄一竄」「沒關係,生完孩子還可以長個」。而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一生中,不僅身高可以抓住關鍵時機進行突擊,大腦發育也可以。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理察,經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大腦發育有三次高峰期。
  • 哈佛新研究:孩子一生中有3次機會「變聰明」,但並不是「初中」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能教出一個聰明、優秀的孩子,是自己最大的心願。在這條路上,自己省吃省喝就是為了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時機和方法。如果選錯了時機和方法,即使投入再多的精力和金錢也只是白費力氣,還會讓家長們認為是孩子太笨,培養不成,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哈佛新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並不是在初中時期!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初中時期
    但對孩子的培育,方法和時間也非常重要,如果是在錯誤的時期培育,那麼速度和效率都會大大降低,這樣培育不但費時吃力,而且還可能會讓父母誤以為孩子是笨的。在一項針對兒童身心、大腦發育的調查研究中,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心理學教授 Richard發現:大多數孩子在一生中都會經歷3次大腦發育頂峰,即孩子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爸爸媽媽若能把握住這三個時機好好培育,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很優秀。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不要傻傻錯過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大家所認識到的初中生活,如果在這三個時間段抓住了機會,那麼對於孩子的培養會變得格外的簡單,也會使自己的孩子更加的聰明,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基礎。一、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不要傻傻錯過1、第一個階段0-3歲經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孩子大腦的重量,只不過是成人的25%在零到三歲這一個階段,能夠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會達到成人的百分之85,這也就說明在零到三歲這一個時間段,是孩子大腦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間段內,如果讓孩子接收大量外界的信號,會刺激大腦的發育形成。
  • 哈佛大學發現: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抓住機會就能成才
    如何教導孩子,可以說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的環境下孩子的發展不同,但其實哈佛大學心理學教研究表示: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點需要重點觀察,孩子在3個階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家長要重視, 能夠抓住機會的,孩子更聰明。
  • 哈佛教授:每個孩子一生都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不是「初中」
    他們會對孩子失去耐心,有些父母還會因為孩子達不成自己的要求,對他們說一些打擊的話,或者對孩子進行體罰。這些舉動不僅會打擊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會讓他們厭惡學習,所以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哈佛大學兒童行為心理學教授理察,對幼兒身心、大腦發育進行過一次研究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一生有三次大腦發育的高峰期。
  • 李玫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替孩子捕捉一次。第一次機會:0-3歲0-3歲是孩子腦發育的高峰期,腦容量的發育變化也是尤為明顯的,可以從初生期的390克,增長3歲時的1000克,足足增長了三分之二。這麼迅猛的發育速度背後,顯然說明寶寶在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力極強,他們不僅會學習語言發音,會認知身邊事物,會從一個無知寶寶長成聰明娃娃,更關鍵的是0-3歲孩子的大腦,存在可塑性,存在再發育時機。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至少要抓住一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聰明又優秀。現在有很多人在傳父母的智力高低,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上限。但事實上,遺傳因素並不能決定孩子智力上限,影響智力發展的更多依靠父母的成長教育。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家長千萬不能錯過
    做了父母以後,我們都能體會到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孩子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寶貝,是父母一生的牽掛,也是父母一生的驕傲,更是父母的精神支柱。作為父母,都想培養一個令自己驕傲的孩子,那麼,如何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呢?
  • 孩子一生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尤其是最後一個,家長要抓住
    每個家長都希望擁有一個聰明的寶寶,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就開始注重寶寶的大腦發育。家長都希望自己都孩子「成龍成鳳」,希望自家寶寶越來越聰明,成為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就不要錯過孩子「變聰明」的機會!
  • 哈佛研究:孩子12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要牢牢抓住機會
    因為一個人大腦的發育是有規律的,如果太早了進行鍛鍊,幾乎是看不到什麼效果。錯過了這個重要的時間段,那麼就晚了,想要彌補都來不及了。哈佛的一項研究發現,人的一生大腦是有三個發展關鍵時期。在這些階段中,如果父母可以很好地把握住機會,那麼智力是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一個時期:零至三歲這個時期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速度是非常快,足以稱得上是黃金時期了。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寶寶大腦越聰明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之後健康又聰明,而之前哈佛有一項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新生兒健康、聰明的認知。哈佛大學在研究中發現新生兒的健康與智商與他們出生時的頭圍有關,並且,他們發現新生兒頭圍的大小能夠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智力。
  • 哈佛大學新研究: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意味著嬰兒智商的高低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它追蹤了3900名嬰兒。研究發現,新生兒的體重越重,那麼他們的智力水平也就越高。之後,哈佛大學研究了出生寶寶的體重,與智力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寶寶體重和智力之間的關係。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需要家長得好好引導人的天性就容易分心,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常有分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現象。
  •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
    恰如其分的讚賞是增強孩子自信心的最佳途徑。要相信任何人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要相信孩子會有進步。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和教育,就像使孩子成長的崎嶇山麓的扶梯,有了它的支持,孩子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在這些發展中,3歲前大腦發育達到50%,到了6歲孩子智力發育達到70%-80%。想要自家的孩子更聰明,就要抓住這重要的六年。讓大腦發育的好方法就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產生新的突觸,突觸越多孩子越聰明。
  • 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3」個特點,佔了一個也好
    父母在誇孩子的時候,「聰明」應該是被應用最廣泛的詞彙了,是啊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明更優秀呢?很多家長也在思考如何才能開發孩子的潛能。這些父母會更關注孩子的左腦開發,認為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幫助,殊不知,那些右腦得到開發的孩子,各方面都更加的優秀。
  • 哈佛大學教授:家裡的房間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得出一個結論:家裡的房間越亂,說明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越高,也就是說孩子越聰明。而在大人眼中,家裡亂是不能忍受的。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房間凌亂和髒亂邋遢是兩回事,父母要能分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幼兒階段若能接觸到更多的事物,那麼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會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對於8歲之前的兒童來說,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還尚未完全。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出色,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每個孩 子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家長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
  • 哈佛堅持75年研究724人的一生,發現原來影響孩子一生的不是智商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面對這總共加起來約三萬六千天的生命,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活的有價值不僅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對於每個人來說更是非常重要的。對人類研究一直很感興趣的哈佛大學自1938年開始,開展了為期長達75年的研究。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差距巨大
    你平時會把孩子交給電視這個「保姆」,換得片刻安寧嗎?建議你停下來!如果你的孩子,小學時候坐不住板凳,上課搞小動作;初中沉迷網絡難以自拔,不愛學習,多半與看電視有關。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問題不在智力,而在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