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寶寶大腦越聰明

2020-12-24 J媽學堂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之後健康又聰明,而之前哈佛有一項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新生兒健康、聰明的認知。

哈佛大學在研究中發現新生兒的健康與智商與他們出生時的頭圍有關,並且,他們發現新生兒頭圍的大小能夠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智力。另外該研究還顯示,新生兒的頭圍在34釐米左右是最好,這說明寶寶在媽媽腹中得到大腦的發育很好,之後也會越發的聰明。

有很多人都感到疑惑,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新生兒的關注,大多在新生兒的體重方面,因為體重是能夠更好地反映出胎兒在腹中的發育情況,而哈佛大學的這一項研究,也確實發現了人們對於新生兒的認知。

01那麼新生兒頭圍的大小到底和新生兒有什麼關係呢?

1、影響到新生兒的出生

我們都知道如果寶媽在生寶寶的時候選擇順產的情況下,寶寶最先露出的部位就是寶寶的頭部,也是為了寶寶的呼吸做準備。

如果寶寶的頭部過大,就會很容易出現難產的情況,而如果寶寶的頭圍正常,就會使寶寶順產更加的順利,寶寶的頭圍過小,則更加有利於寶寶的出生。

但同時也有研究表明,胎兒頭不過小,雖然能夠有利於胎兒在出生時更加的順利,但是也出現寶寶日後智力發育的隱患,這也就引出了頭圍的大小,直接能夠影響到寶寶的智商發育。

2、頭圍的大小能夠影響到寶寶的智商

寶寶頭圍的大小能夠有效的呈現出寶寶是否在子宮內發育健康,並且也代表著寶寶的大腦神經發育良好,同時寶寶的頭圍正常能夠有效地展現出寶寶的顏值,並且有助於加強寶寶之後的記憶力發展。

但是如果寶寶的頭圍過小或過大,都代表著寶寶在子宮內發育不理想,因為大腦內部的神經是有一定數目的,寶寶的頭圍過大或過小都不會影響到神經的數目,但是會影響到神經的發展,例如寶寶的頭圍過小,就會限制到神經的發展,從而影響到寶寶的智力發展。

因此,哈佛大學的這一項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表明了胎兒的智力發育與頭圍的大小是有關的。

02那麼,在寶寶出生之後,又如何更為準確地測量寶寶的頭圍呢?

一定程度上,在寶寶出生之後第1次體檢時,醫生也會為寶寶進行測量,但是如果寶媽想要自己為寶寶進行測量的話也是可以的。

這個時候,寶媽需要事先準備軟尺一根,之後尋找到寶寶的眉毛的眉弓部位(眉弓就是寶寶眉毛的最高點) 之後找到寶寶眉心,將軟尺的零點放在寶寶的眉心部位,以此為起點,開始測量寶寶的頭圍。

寶媽需要將軟尺繞到寶寶的腦後枕骨結節(腦後的最高點),找到結節的中心點之後,在慢慢地通過軟尺,繞到寶寶的前腦。之後將軟尺的摺疊部位進行重疊,重疊處的數字就是寶寶的頭圍。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出現頭部動來動去的情況,這時候寶媽不要過於的掌控寶寶的頭部,因為寶寶在剛剛出生時,頭部組織較為軟嫩,如果過於觸碰寶寶的頭部,很有可能會對寶寶的頭部造成一定的壓力,使寶寶的大腦發育造成影響。

因此在測量寶寶頭圍時,寶媽應該儘可能的先調整寶寶的情緒,使寶寶處於一個相對安靜的狀態,並且在測量寶寶的頭圍時,動作應該儘快並且輕柔,儘可能的不要按壓寶寶的頭部,在對寶寶的頭圍進行測量。

這個時候寶媽就可以了解到寶寶頭圍的具體數字了,當然如果想要更加專業的數據,寶媽可以帶寶寶到專門的檢測機構,如衛生保健院,讓醫生為寶寶專門進行測量。

03如果寶寶的頭圍過小怎麼辦?

如果在測量寶寶的頭部之後,發現寶寶的頭圍偏小,寶媽應該儘快的讓醫生為寶寶進行就診,排除一些出現疾病的可能。

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為寶寶進行智力測試,看寶寶是否存在智力方面的缺陷。

寶寶頭部偏小,現如今並沒有特別的治療方式,但是寶媽可以通過為寶寶進行補充營養的情況下,讓寶寶的身體更為的健康,在寶寶的飲食當中,為寶寶多添加一些含有DHA的食物,能夠有效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另外通過外界的刺激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04寶寶在後期的發育過程中頭圍的標準應該為多少?

經過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寶寶在出生時的頭圍大小在34釐米左右,是最合適的頭圍距離,此時大腦發育狀態最佳。但是一定程度上,孩子在每一個階段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頭圍數據。

在孩子滿月時,男孩兒的頭圍大約在35~40釐米,女孩的頭圍大概在34.7~39釐米,平均滿月的孩子的頭圍大概在37.1釐米左右。

而在孩子6個月左右的時候,男孩兒的頭圍大小大概在40~45釐米,女孩兒頭圍的大小大概在39.5~44釐米,兩者平均的頭圍大小大概在42釐米。

在孩子12個月時,男孩兒的頭圍大小大概在43~48釐米,女孩兒的頭圍大小在42~47釐米,兩者平均的頭圍大概在45.5釐米。

後期孩子的頭圍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增大。

很多人都認為頭圍大的孩子會更加的聰明,但是事實上頭大的孩子並不代表著大腦就一定發達,而頭小的孩子也不代表孩子大腦發育的不好,因為其標準數據也是大多數統計出來的結果。

並且後期孩子的頭圍大小也跟孩子攝取的營養量有關,如果攝入影響過多,孩子的頭圍也會相對過大一些,反之會相對小一些。

有專家表示,頭圍的指標只是衡量孩子生長發育的指標之一,如果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必須將孩子的全身發育指標進行綜合的考慮,才能夠得到相對規範的結果,因此家長也不用太過於在意孩子的頭圍大小,只要孕媽在懷孕期間攝入的營養充足,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大小數據都會在標準數據範圍內。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越完善,將來智商差不了
    圍繞寶寶頭部一周的最大直徑長度稱之為「頭圍」,頭圍是反映寶寶大腦發育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標。 其實現實生活中,雖然寶寶們沒有那麼誇張的大頭,但從胎兒到新生兒階段,寶寶也的確是先從頭部開始發育的。 準媽媽們在做產檢時,醫生都會通過比較關注胎兒的頭圍,而寶寶出生後,醫生也被不斷測量其頭圍,因為頭圍不僅反映著寶寶身體發育是否健康,也反映寶寶大腦發育是否完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 新生兒頭圍接近這個數,意味著大腦發育越好,量量你娃是多少
    家長對孩子有太多愛和期許,總會想各種方法測量寶寶的智力,企圖預測孩子的未來。《大頭兒子》很多家長都跟著寶寶一起看過,不少人表示喜歡這部動畫片中的「大頭兒子」,覺得大頭寶寶很聰明,民間也總是流傳「頭大的小孩更聰明」這樣的話。那這些話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新生兒的頭圍是否和智力發展有關呢?
  • 研究證明:新生兒頭圍接近這個數字,大腦發育最好,你家娃是多少
    新生兒出生時的頭圍,不僅可以作為參考來評估寶寶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寶寶的大腦發育水平。生了一個「大頭兒子」,是好事還是壞事?李梅生完孩子後休養了幾天,閒下來的時候才在朋友圈裡和大家分享寶寶的照片,除了誇孩子可愛的,更多的是調侃寶寶的頭太搶鏡了。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商高低?哈佛研究:越接近這個數,寶寶智商越高
    誰能想到,,新生兒的體重竟然與孩子未來的智力高低有聯繫?每一個寶寶出生時,首先都會被抱走測試體重。最開始我很疑惑,為什麼與性別相比,醫院更傾向於先告知體重。我的醫生朋友給我進行了解答,這是因為體重是鑑定孩子是否發育完善的重要指標之一,與孩子的智力發育密切相關。
  • 大腦發育越好的寶寶,出生後頭圍越接近這個範圍,你家娃達標了嗎
    護士都說寶寶頭圍34了,可比一般娃要大好多。雖然大家都在調侃,但有位做人腦研究方向研究的朋友很認真的說:「你們還笑人家寶寶,人家娃以後指不定多聰明呢!」這話一出又燃起了閨蜜的「熊熊鬥志」,這要是真的聰明,頭大點怕啥,智商高才是最要緊的啊!
  • 新生兒頭圍和智力有關?研究發現:這個標準最佳,寶寶發育更好
    但事實上,孩子真的是頭圍越大,越聰明嗎?或者說,孩子的頭圍,跟智力真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關聯嗎?答案來了,哈佛大學發布研究成果,了解一下吧。在2018年的9月,哈佛大學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體,就是孩子的頭圍和智力之間的關係,研究進行了5年之久,最終證明:新生兒的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新生兒頭圍會影響智力,那麼是不是說明頭圍越大,寶寶越聰明呢?
  • 哈佛大學新研究: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意味著嬰兒智商的高低
    所以,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在知道寶寶性別之前,首先要知道寶寶的體重。寶寶的體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從寶寶出生的體重中,我們可以知道寶寶發育的狀況如何,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得知寶寶的智力水平。哈佛研究發現,嬰兒出生時「幾斤兩斤」,意味著嬰兒智商的高低!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它追蹤了3900名嬰兒。
  • 寶寶頭圍大小決定智商高低?年齡越小發育越快,父母可自查
    為人父母,最希望的莫過於寶寶聰明又健康,為了滿足這個心願,他們從備孕開始就會做很多的準備。 孕前調整飲食,科學備孕;孕期定期產檢,遠離一切危險物質;就連分娩都會為胎兒著想,有的算日子,提前剖腹產,有的痛的要命都要順產……好不容易熬到了寶寶出生,又開始胡思亂想,尋找各種可以判斷寶寶聰明健康的辦法,比如頭圍。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在初中前就定型了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老人們總是對身高不理想的孩子說「沒事,二十三竄一竄」「沒關係,生完孩子還可以長個」。而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一生中,不僅身高可以抓住關鍵時機進行突擊,大腦發育也可以。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理察,經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大腦發育有三次高峰期。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在「初中」
    哈佛大學有一項相關研究,理察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對大腦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一生會經歷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非很多家長在意的初中階段! 而這個三次變聰明的機會,其實就是大腦經歷了三個發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進行科學的教育和引導,那麼孩子長到後會感激你!
  • 哈佛大學教授:家裡的房間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得出一個結論:家裡的房間越亂,說明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越高,也就是說孩子越聰明。而在大人眼中,家裡亂是不能忍受的。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房間凌亂和髒亂邋遢是兩回事,父母要能分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幼兒階段若能接觸到更多的事物,那麼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會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對於8歲之前的兒童來說,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還尚未完全。
  • 都在說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取決於「智商」的高低?真相是這樣的
    寶寶的體重越接近」這個數「,寶寶的大腦往往越聰明。英國權威雜誌《英國醫學雜誌》曾做過這項研究,對3900個嬰兒進行了全面的跟蹤調查和研究。研究的結果發現,寶寶出生的體重和智商往往成正比的關係。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次「新生兒體重與智力之間的關係」的研究。這項研究也通過體重與智商的高低,作為這項研究的重要依據,也是這項調查,更加明確了體重和智商之間的關係。
  • 新生兒越重越聰明?過重過輕都不好,體重在這個範圍之間才正常
    但是現在,新生兒的體重越來越輕,這是不是意味著孩子身體不健康呢? 最新的調查數據表明,現如今的新生兒體重正常範圍就在2.5公斤到4公斤之間。早產兒大多體重達不到兩點五公斤,而巨大兒的體重則超過四公斤,這樣的體重對這些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都很不利。所以,孩子生下來並不是越胖越好的,在正常範圍內的體重才最健康。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哈佛大學對孩子的智商做過調查:相關的學者一共追蹤調查5000名孩子,最後發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 哈佛研究:寶寶3歲前,多接受以下「刺激」,有助於促進大腦發育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對大腦研究將近二十年,得出一個結論: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甚至會決定他一生的智力水平!在此階段,多接受外部的刺激,可以促進他的大腦發育。 0-3歲,寶寶的腦重會從成人標準腦重的25%增長到85%左右。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寶寶頭圍過大過小,最常見的原因竟然是?
    頭圍反應的是孩子腦和顱骨的發育,而我們主要是怕顱內有病變。呼應標題:也就是說,只要不是顱內發生了病變,發育正常,並不需要焦慮頭圍大小,首先考慮遺傳因素。千萬不能以為寶寶的頭大是聰明,頭小是秀氣,盲目的樂觀。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家長千萬不能錯過
    作為父母,都想培養一個令自己驕傲的孩子,那麼,如何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呢?哈佛大學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3次機會可以變得更聰明,也就是我們說的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關鍵期的,這個關鍵期很短暫,如果錯過了會非常遺憾。讓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兒童大腦神經聯結的變化圖。
  • 哈佛新研究:孩子一生中有3次機會「變聰明」,但並不是「初中」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能教出一個聰明、優秀的孩子,是自己最大的心願。在這條路上,自己省吃省喝就是為了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時機和方法。如果選錯了時機和方法,即使投入再多的精力和金錢也只是白費力氣,還會讓家長們認為是孩子太笨,培養不成,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傷害。哈佛新研究發現,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並不是在初中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