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有太多愛和期許,總會想各種方法測量寶寶的智力,企圖預測孩子的未來。《大頭兒子》很多家長都跟著寶寶一起看過,不少人表示喜歡這部動畫片中的「大頭兒子」,覺得大頭寶寶很聰明,民間也總是流傳「頭大的小孩更聰明」這樣的話。那這些話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新生兒的頭圍是否和智力發展有關呢?
小剛初中在班級裡是學霸,老師同學都非常欽佩他,而他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頭大。一次上課,他回答完一個相對較難的問題後,老師調侃說「頭大的孩子就是聰明啊,腦袋裡想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隨後班裡學生便開始叫小剛「大頭」,還時不時問他「為什麼頭這麼大」,搞得小剛很不自在。
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生兒的頭圍和智力有一定關係,不僅反映了大腦發育程度,還可以間接判斷身體發育狀況。研究顯示,新生兒頭圍在34cm是最合適的,接近這個數,意味著大腦發育越好,比其他頭圍的孩子更聰明,快量量你娃是多少。
人們常說大腦發育好的孩子,都有合適的頭圍,那麼,頭圍接近最佳範圍,究竟對新生兒有哪些好處呢?
出生時少受罪
適當的頭圍大小,有利於孕媽順利分娩,寶寶也能少受罪。順產時,媽媽最先分娩出的是嬰兒的頭部,孩子頭部越大,孕媽面臨的挑戰就越大。而且頭圍偏大的寶寶在產道裡受擠壓嚴重,更容易缺氧。如果頭圍接近34釐米,孕媽分娩難度會降低,寶寶容易從產道中出來,母體和胎兒受的苦都相對較小。
有助於提升寶寶的智商
不少老人都說,頭大的孩子聰明機靈,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用醫學的理論解釋就是:胎兒頭圍正常,說明大腦組織系統發育好,神經系統發育狀況超出同歲孩子,智商就會比較高。
而胎兒頭圍過小,說明營養沒有跟上,發育遲緩,智商相對就會比較低下,需要後天加強營養幫助彌補。
頭圍正常的孩子長得更好看
普遍來說,寶寶頭圍大小,對顏值高低起決定性因素。如果頭圍過大,分娩過程中頭部遭到產道的擠壓會改變形狀,需要一段時間恢復。雖然健康不受影響,但奇葩頭型會拉低顏值,給家長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寶寶頭圍太大或太小,整個人看起來會很不和諧,比如頭大身子小像「大頭娃娃」,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不自信,甚至覺得自己是「另類」,進而變得越來越自卑。
孩子的智力發育與很多方面有關,頭圍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家長不必太在意這一點,可以通過後天教育讓寶寶頭腦更靈活發達。孕期準媽媽也要合理規劃飲食,定期做一些運動控制胎兒的頭圍發育,爭取讓寶寶一出生就從頭圍上贏在起跑線,領先同齡孩子。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