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邪傷津傷心又傷身
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熱特性的外邪稱為熱邪。熱一般旺於夏季。熱邪為病,稱為外熱病。中醫學中與熱邪相近的病因名稱還有溫熱、火邪等。其實都是指熱邪一類,一般認為溫為熱之漸,火為熱之極,故常統稱為溫熱之邪,火熱之邪。當然,就廣義的熱與火而言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一般來說,熱歸屬於邪氣,而火既可指具有溫煦作用的陽氣,稱為「少火」;又可指火熱之邪,稱為「壯火」。
熱、火兩邪其實是一對兒害人精,只不過傷人程度不同罷了。而中醫一般認為它們是由溫一熱一火的順序發展而來的。熱火之邪
害人的特點有以下六個:
(1)熱為陽邪,易傷津耗氣
熱、火兩邪一旦黏上人體,就會打破人體固有的防線一陰陽平衡,而且,熱、火兩邪會很快鑽入人體,加速陰津向外逃散、蒸發。人體的陰津好比盛在鍋裡的涼水,一旦你在下面加上大火,它就會很快蒸發掉。所以火熱之邪侵入人體的時候,人除了會發熱、怕熱之外,還會覺得口渴、咽幹、大便乾燥,因為它掠奪了我們身體裡的水。而氣是依附在津液之上的,津液是氣的載體,火熱使津液蒸發時,也會順便帶走一部分氣,所以人這時還會出現一些氣虛的症狀,比如乏力、神疲懶言等。這就是《素問·明陽應象大論》中說的「壯火食氣」,火大了,把氣都給吞吃了,很形象。
(2)熱邪炎上
大家都知道,火勢都是向上的,從來沒有火苗向下走的說法。火熱之邪也是如此,它在身體內也是向上走的,所以,那些上火的人都是臉紅、耳鳴、牙疼、咽喉疼、頭痛,卻很少聽見有人說:這兩天上火了,腳疼。
(3)熱邪易生風
熱邪最易讓人肝風內動和血熱妄行。其實,這個時候的生風並不是熱邪直接轉化成了風,而是指熱盛容易導致人肝陽亢奮,肝陽化風,引起肝風內動,這時人就會出現抽搐、角弓反張(身體強制性地向後痙攣,整個脊柱就像反過來的弓一樣,常為肝風內動導致,破傷風時也可見到)的症狀,所以這種內風又有了一個別名叫「熱極生風」。
(4)熱邪易動血
「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熱邪侵襲身體以後就直奔血內,導致血熱,加速血行。這個時候氣控制不了逐漸抓狂的血,所以人體就出現了各種血熱妄行或者出血的症狀,比如牙齦出血、皮下出血、女性月經過多等。
(5)熱邪易擾心神
我們知道,邪氣經常破壞心主神明的作用,而心主管人的神志,是人體的天君,在五行中屬火,火熱之邪本屬於躁動的邪氣,依天性它會很自然、很主動地與和它五行相合的心聯合起來。本來心火就需要腎水的滋潤才會保持這種水火的平衡,不至於出現各種「心火上炎」的症狀,結果,不請自來的火熱之邪闖入人體後,心火就變得莫名強大,腎水失去了制約的能力,於是「心火上炎、心神妄動」的症狀就接連出現,比如說心煩意亂、睡眠不好,嚴重的還會出現狂躁不安。我們經常見到很多發燒的人說胡話的現象,這就是因為熱邪使心神脫絕而導致,一切都是熱邪惹的禍。
(6)熱邪易致瘡癰
火熱之邪在霸佔人體之後,會馬上找一個地方安營扎賽,聚集在一起腐蝕血肉,而人體表現出來的就是紅腫熱痛的瘡癰。《靈樞痛疽)中早就說過,「大熱不止,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命日:《素問,病機十九條》說,「諸痛瘡瘍,皆屬於心」:《醫宗金鑑》說得更加直接,「癰毒原是火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