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缺陷難以治癒?它們在潛意識中成了逃避人際交往的擋箭牌!

2020-12-24 悅讀漫寫

01.性格缺陷難以治癒,源於你潛意識裡的逃避

一位姑娘心儀一個男孩,於是便患上了「臉紅恐懼症」。

她特別害怕見人,只要見到人,臉頰就會不由自主地漲成一個紅蘋果。

有一天,一位哲人聽了姑娘的煩惱,對她說「如果,這種症狀,我幫你治好了,你想做什麼呢?」

她小心翼翼地說:「打算和男孩表白。」然而,她卻開始猶豫了。這種毛病雖然尷尬,可是,真的要治癒嗎?

她逃避著,不停幻想著和男孩在一起的美好,卻遲遲不願意改變「臉紅」的毛病。

她的臉紅也是一種逃避,她太過於在意男孩的看法,渴望和他在一起,實際上,卻相當依賴這個毛病。她在給自己找藉口,這樣,就能推遲告白的時間,沉浸於自己構建出的安全的幻想之中。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到了這樣的小故事,也告訴了人們一個簡單的道理:

有時候,我們明明可以改變某種狀態,卻總是以各種理由在潛意識中不願意做出改變。

不改變,漸漸成為一種藉口,讓我們可以有足夠的理由安慰自己:如果事情不盡人意,那是因為我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我們蜷縮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遭到別人的拒絕。

於是,脆弱的我們打內心裡停滯不前,不願意勇敢嘗試,直接面對看似殘酷的現實。目光卻死死盯著自己的各種缺陷,蜷縮在脆弱的殼中,不願意勇敢走出去,直面別人的眼光。

02.性格缺陷不是不能改變,而是你在潛意識中不願改變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選擇」,也許,很多困擾並非你的本意,你卻在不經意間就選擇了它。

很多時候,我們寧願沉浸在:「我有缺點,所以我沒有辦法改變」的藉口之中,內心深處卻源於害怕直面「殘酷」的現實。你害怕遭受別人的拒絕,不被群體所接納。你害怕直接面對這個世界,害怕滿腔熱情卻遭遇到了對方的冷漠。

缺點,真的就是缺點嗎?

實際上,答案是未必!

你的「缺點」,未必就是真正的缺點。它之所以被你視為缺點,是因為你擔心這種特徵會阻礙你的人際關係,不會被他人所接納,才選擇將它視為一種缺點!

繼續談談那個臉紅的女孩,她是羞愧的,心中暗戀一個男孩,卻始終在逃避著不願意向他表白。

這可以解釋為青春的一種悸動,也許,將這種感情暗藏於心中的狀態也很美好。這樣做,她不會遭遇男孩的拒絕,內心深處永遠充滿希望。她本能地在逃避,也許,男孩永遠也無法明白她的心意。

在她的矛盾情緒中,臉紅成了一種負擔。羞澀的情緒不停地蔓延,她被這種情緒所困擾。

漸漸地,她也意識到這種情緒阻礙了自己的人際關係。

她渴望努力改變這種現狀,卻發現越努力,越會變得不可救藥。

也許,女孩容易害羞的性格經歷,很多人未曾有過,也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大不得了的事情。

但是,生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希望能夠改變的性格特點,比如:過於敏感、容易激怒、性格內向……

我們很擔心這些性格會阻礙我們的人際關係,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但事實上,卻是一種懼怕人際關係的表現。

我們之所以會把這些性格視為一種缺點,是因為害怕擁有這些特點,便無法被群體接納。

可是,人和人相處,本身就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即使你再努力,也無法迎合每一個人,更無法讓每一個人都感到滿意。

面對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將自己悄悄地隱藏了起來,「努力」地改著潛意識中不願改變的「缺點」,實則將這些平淡的性格特徵視為缺點,拿它們當作「避免在與他人關係中受傷」的擋箭牌。

03.接納自己的性格,努力發現性格中的閃光點,你會變得更加受歡迎

害怕被拒絕,不停地以「缺點」為藉口,你實際上在和自己過不去。

任何性格特點都是有兩面的,它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對待同樣的事物,我們必須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你可以從好的角度去詮釋,也可以從壞的角度詮釋它,得到的結論會截然不同。

比如,內向這種特點,也許,很多內向的人都羨慕外向性格的人到哪兒也能吃得開,能結交很多朋友,更夠輕鬆自在地容納於各種團體。

內向,卻需要足夠的時間,似乎才能融入群體,被人們所接納。但是,這並不影響內向性格的人,能夠結交到至深的朋友,也不影響內向的人思考問題比其他人更加透徹。

不停地糾纏於自己的「缺點」?盯著它們不放?實則只是在不停地為難自己。

對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詮釋,能給我們帶來全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們始終將注意力關注於性格中不利於我們發展的一面,不停地企圖改變,盯著缺點不放。那麼,久而久之我們會覺得改變它們實在太難。我們很難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也很難放棄真實的自己。

那麼,為何我們不能嘗試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個性,嘗試發現性格之中的閃光點!

無需糾結個性中的不足,也無需刻意追求完美,在意他人的目光!

我們無需企圖改變性格,不斷地努力,卻又在內心中不停地退縮。不如乾脆不要去想,努力淡化它,嘗試尋找自己個性中閃光的一面,努力發揮到極致!

任何缺點都是逃避現實的擋箭牌?

我們需要努力直面現實!放下擔憂與顧慮,接納性地勇敢地敞開心扉,無需考慮太多,也無需擔心太多。

當你真正放下內心深處的糾結以後,便會發現:原先的困擾早就已經不重要了。失去了內心的困擾,無需迎合他人,你的對抗也就消失不見。此時,你沒準兒就會輕易卸下心中的防備,漸漸成為更加真實的自己。

當你將關注點放在自己的優點中,你的優點也才能更加盡情地發揮出來,在群體中展現出獨具魅力的光芒,周圍人也會給你更多肯定的目光,你也會變得更加受人歡迎!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的意義(豆瓜)
    人際交往的意義即使是眾星捧月級的人物,如果你真誠地對他們感興趣,也會引起他們的關注,贏得他們的合作。人際交往的意義因此他們在信中列舉了一系列有關自己以及他們的寫作方法的問題。人際交往的意義他們非常高興。
  • 性格缺陷的人如何自愈?
    張頌文老師見此尷尬境地,站出來想為相識多年的李夢解圍,給大家講述了《隱秘的角落》片場中的小故事來解釋李夢口中的「性格缺陷」。她自己所歸結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學中被稱為人格缺陷。一般我們講人格健全的人,通常能夠較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有著和大家差不多的理解和表達,與他人建立的親密關係也是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些在人際交往中難以融入的人,他們可能會被我們形容為「冷漠」或者「過激」。
  • 怎樣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合作鍛鍊的5種方法建議收藏
    心理學上把人際交往中,初次見面所形成的對一個人的印象,稱為第一印象,產生的心理影響被稱為「首因效應」。就像我們看到滿背紋身的人,會刻意遠離,潛意識認為那不是什麼好人,甚至會自主地判斷,沒有什么正當工作。
  • 學習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避免人際交往中「發揮失常」的經歷
    在人際交往中經歷「不正常」。在生活中仔細觀察他們待人,遇到各種情況是怎麼處理的,學習他們的相處技巧,從他們身上,找出自己人際交往方面的缺點和不足,及時改善,在這些方面向他們學習,我會繼續,找到適合一套自己的任何人交往的方式。
  • 心理學:人際交往過程中,四步驟提升自身魅力和吸引力,樂於交往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些是純粹的交往,有些是帶有功利之心的交往。每一種交往都是一種人際的互動,人在互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情緒的變化。情緒是一種多變的,情緒是一種動態的,每一種動態的發展對於我們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波動。
  •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人懂得方法,就很輕鬆的能夠和新認識的人聊的很好,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交往密切、資源互助。而那些不懂得人際交往方法的人,初次見面不知道與對方聊什麼?
  • 人際交往最忌諱交淺言深ggggg
    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而在我們周遭的人際交往中,相當一部分人的交際常陷入交淺言深的誤區,這種看似聰明,真誠的溝通,很大程度上等於在給自己埋地雷。 去年十月份,一位普通的大學同學來北京旅遊。
  • 人際交往的邊界感,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多重要?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人際交往的邊界感,很多對於人際關係苦惱的人,並不是不善於交際,而是不懂得如何把握分寸感。比如伴侶之間,老闆和員工之間,朋友之間交往的尺度到底在哪裡?戀人之間該親密無間,還是有各自的小世界,領導者和普通員工之間到底是該保持距離,還是可以做朋友。
  • 人際交往,格局太小、心胸太窄的人,往往有四個特徵,需儘早克服
    人際交往,一個人能否容人,能否包容別人的缺點,在很大程度上能看出他格局的大小,而格局太小、心胸太窄的人,一定是不能容人的。人際交往,你對他人的態度,決定著你們的關係,如果你格局太小、心胸太窄,無法容人,對別人的弱點太過挑剔,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衝突,激起對方反抗情緒,使彼此的矛盾尖銳起來。
  • 14張潛意識測試圖片,看穿你的內心世界!
    在《快樂大本營》,節目組請到精神科醫生分析明星的性格特徵,醫生要求每個人在紙上隨心畫一座房子、一棵樹、一個人,並在不知是誰畫的情況下,對每一幅畫進行分析。當看到這個的畫作時,他通過房子、樹木和人的形象,描述作畫之人的性格特徵:最不情緒化,比較規矩傳統;工作上比較有成就;喜歡結交新朋友,比較開放;
  • 人際交往中,最大的忌諱在於交淺言深
    作者:superpoo好不好玩,來源:否定(ID:Find013),經授權發布一周,剛讀完凱特·福克斯寫的《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裡面提到這樣一段話:一項英式談話的潛在規則拒絕過分認真的交流,是英國人的社交準則。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
  • 《習慣逃避》:如何拯救你的迴避型人格?
    這種父母一般具有低自尊的性格特點,即自我價值感極低,把別人的評價看得過於重要。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幾乎是活在別人的評價裡。他們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獲得別人認可的基礎上,因此在與別人相處時無法做到心理上的平等。他們在潛意識裡總認為自己低人一等,為人處世時有討好別人的傾向。
  • 人際交往中,最容易吃虧的幾個地方是……【原創】
    「脾氣差」「性格孤僻」「不善言談」「為人老實內向」等。 你才發現:人際交往的本質是互惠,實力不夠時人脈只是紙殼子;經營人脈,不要只有數量、沒有質量。 對同一件事情,不同三觀、出生、性格、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與評論。 不同人根據自己口味、偏好、行為習慣進行判斷,所產生的結論會不同,但只要不偏離底線原則,那就都是合情合理的。 原來,人際交往中要學會「求同存異」,學會欣賞他人。
  • 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這五個忌諱,不懂就容易吃大虧
    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以下這五個忌諱,不會輕犯,你會嗎?不懂的話,就容易吃大虧,一起來了解下吧。與寬恕相反的,則是待人苛刻,它是人際交往一大忌諱。人際交往,待人苛刻是自私自利的表現,像這樣的人,往往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對他人總是萬般挑剔,甚至是雞蛋裡挑骨頭。人際交往,一旦觸犯這個忌諱,待人太過苛刻,那麼,必然就是人人厭惡的下場,沒有人願意和你打交道。
  • 來看看影響人際交往的七大心理效應
    在人際交往上,影響關係的,主要有七大心理效應。  首因效應   人們對一個人的態度、行為,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其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繼續交往的積極性就高,於是就有可能「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例如一見鍾情。  你參加了某一個派對,遇到了一個氣質如玉,舉止翩翩的人,你立刻產生了好感,覺得可以和這個人認識一下。
  • 【面試備考】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面試常見考點:「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的備戰技巧。   一、人際交往的概念   人際交往是指未來我們進入機關單位後,要建立和維持自己與他人、團體的關係,這些關係是有目的的、與工作相關的。
  • 如何通過運動改變幾種典型的缺陷性格?
    性格缺陷是人主觀方面存在的問題,自己能意識到性格缺陷固然難能可貴,但只靠思想鬥爭往往難以深刻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運動能夠在改變人的性格方面發揮出物理性的作用,甚至發揮決定性的作用。1.緊張。有此類性格缺陷的人在待人接物和重要場合中,常常由於緊張而大腦一片空白。這些人要克服性格缺陷,應多參加身體對抗激烈的運動項目,比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這是由於賽場上緊張而劇烈,只有保持冷靜沉著,才能從容應對。如果內心經常經受高強度的激烈抗衡的考驗,人在遇事時就會更加從容淡定。2.自輕自賤。
  • 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太弱」,該怎麼辦?6個步驟,幫你提升
    人際交往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因為人要在社會上生存一輩子,免不了要和不同的人接觸、打交道。這時候,人際交往能力強弱的差距就拉開了。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往往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和要求,能得到更多的認可和讚賞,從而能更輕易地獲得幸福感。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 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
  • 孩子總是固執自我,難聽進去他人的意見,家長要小心「性格缺陷」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這種固執自我,難以聽進去他人的意見的情況,那麼你就要小心了,要及時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避免他們的性格出現缺陷。前不久,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在一旁畫畫,我和朋友就在旁邊看著,待到畫畫完成之後,朋友和我炫耀她的孩子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