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邊界感,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多重要?

2020-12-20 趙苗苗的故事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人際交往的邊界感,很多對於人際關係苦惱的人,並不是不善於交際,而是不懂得如何把握分寸感。比如伴侶之間,老闆和員工之間,朋友之間交往的尺度到底在哪裡?戀人之間該親密無間,還是有各自的小世界,領導者和普通員工之間到底是該保持距離,還是可以做朋友。

很多人都是因為沒有掌握好邊界,而導致親密關係產生很多矛盾,上下級的相處也損失發生誤會和衝突。很多剛畢業沒有幾年的職場小白,由於自身努力和能力,在短短三四年內就升職為公司的中層管理,但是由於自己沒有經驗,就會因為沒有處理好與團隊成員的關係,而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

比如中層會客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後導致同事疏遠團隊內部出現問題,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也有很多中層反其道而行之,覺得要跟下屬搞好關係,每天打成一團,卻忽略了向上管理,自己的上級反而不重視自己。其實中層管理,就是要處理好上級與下級部屬之間的關係,邊界感就尤其重要。

除了正式溝通之外,這時候我們需要在尊重公司價值觀和制度原則的基礎上,用非正式的溝通渠道與上下級和平級之間的同事做好溝通。其實人際交往邊界的把控,就像互相取暖的刺蝟。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刺蝟法,則兩隻刺蝟離得太近,就會傷害到對方離得太遠,又無法互相取暖。只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才能互相獲得對方的體溫,又不至於被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像這隻刺蝟。

小七和老公也曾走過一段爭爭吵吵的彎路,小七是一名二線城市的公務員工作穩定,顏值在七分左右,家境優越,整體算是比較優質的類型。他老公顏值五分,也是公務員,但是家境不如女方好。兩個人剛結婚時,她老公一回家,小七總是滔滔不絕地向他問個不停,不許他離開自己的視線,剛開始她老公都很配合,婚姻是那麼的愜意,幸福而美好。

因為家庭背景的優越感,加上自己性格上的強勢,小七再跟老公相處的過程中就處處都要管兩人之間的感情,毫無一點邊界感。老公有晚睡熬夜的習慣,他出於為對方好的心態,覺得熬夜傷害身體,因此經常嘮叨老公不要晚睡,老公襪子和衣服一起洗,他覺得不衛生,就每次都吵上一下,所有他不習慣的生活方式通通,都想讓老公按他的想法來。雖然有一些初心是為對方好,但是對老公來說就是一種控制,感覺每天都在被安排,所以就越來越反感,越來越有情緒。

半年後,她老公像換了一個人,總是愛理不理,最後他老公說下班後很想自己單獨待一會兒。小七想盡了辦法舌頭上的說話,可是情況卻更加糟糕,小青實在不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老公就不願意和他說話了?他越接近老公越是疏遠他,小七不會溝通,有總是想控制別人,最後鬧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保有精彩的往來與有興趣的期待,就是保持適度的距離,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每天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在他的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說,即使男人深愛他也會周期性地選擇逃避。在此之後,他才會對女人更為親近,女人也需要尊重彼此的差異,不管夫妻間的愛有多深,都不要忽視保持邊界感,這條原則給予雙方一定的自由和尊重,否則再深的愛也會消耗殆盡。在生活中具體如何做?這裡有三點建議。

第一點,不要用為你好去綁架他人

不管是職稱還是兩性相處,總有一些人好心辦了壞事,打著為對方好的名義,一直在做越界的行為,這會讓關係變得更糟。我們要接納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你的為你好,並不是在真的他感覺好,因為兩個人是在不同的家庭和成長環境,你認為不對的事情在對方看來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兒,先從根源上讓小齊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差異,並且學著換位思考去想想對方的感受。這樣小雞在面對老公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的憤怒的情緒了。

第二點,留一個空間給自己,留一個空間裡別人

可以給自己一個抒發情緒的日記本,當你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候,都可以把你的情緒和奇奇怪怪的想法靈感通通的寫下來。一個人文字的表達就是潛意識裡的情緒,很多時候,你寫著寫著氣就會消了,或者寫著寫著自己就找到解決辦法了。等過段時間你再去翻看那些用情緒填滿的筆記時,你會回想到當時的場景,用更成熟的角度去看你的心裡,一定會覺得過去的自己是可愛的。

時間,精力,情緒可視化,其實就是一個幫助清理自己的方式,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和資源,知道自己真實需要的時候,他自然不會太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身上。

第三點,站在平等的角度進行溝通

因為總是要求別人聽自己或者經常在親密關係中越界,其實是一種自卑心理,小七就是這樣,如果老公不聽自己的,他就會覺得是對方看不起他,從而自我否定。大家不要覺得這種情況很奇怪,其實仔細想一想,當你處在一段情感關係中的時候,有沒有不自覺地被這種自卑的心理操控。

據調查,現實百分之六十二的女性朋友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其中有百分之五十三的人沒有意識到。這類人群,常常不自覺地會用越界試圖控制另一半的方式,來增加對自己的認同感,得到一種內心的平衡。所以第二步就是要讓小七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用自己所認為的去衡量彼此,小七清楚地知道自己才是自己小宇宙的中心,自主控制每段感情的距離和付出。

在面對老公的時候,情緒和狀態就自然了很多,所以他也不再用指責的語氣控制對方,而是把那些越界的話轉化為了生命的溝通方式,用更容易讓對方接受的方式表達。比如多用你覺得呢?你說呢?你看怎麼樣?這類的語氣詞作為結尾,老公也就沒有了牴觸情緒很多,溝通就水到渠成了。邊界感不僅是在兩性相處中需要注意,在和父母相處方面也是一樣的。

孔子老先生講過一句話,父母唯其疾之憂,有一種解釋是做子女的,只需要父母在自己有病是擔憂,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擔憂。連和父母的相處,我們都需要一個邊界,在其他的關係中就更需要注意分寸了。一個真正獨立的人,可以在關係中感受到親密,同時也能保持獨立和自主。這世界上沒有誰離不開誰,當你距離越清晰,自我管理越明確時,就越能吸引相同頻率的人,你們會成為彼此取暖的夥伴,而不是那咋的鼻子流血負傷的刺蝟,想要維持長久的關係,並不容易,可你要瓦解一段關係,一句話一分鐘就夠了,無論是感情還是職場,關係的維護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王嶽倫醉酒「壁咚」美女:邊界感缺失,是成年人關係的致命傷
    王導的舉動充分展示了什麼叫「邊界感缺失」。他忘記了自己已婚的身份——當然他說這與醉酒有關,嗯,這個嘛,醉過方知如何。我個人認為不至於醉得連對方是個女人都看不出來,畢竟他還能直立行走,對吧?一舒服就飄,一飄就放飛自我,界限變得模糊,然後……邊界感缺失,是成年人關係的致命傷。一個真正有邊界感的人是始終牢記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底線。比如已婚人士,人際交往中就要適當保持與異性的距離。這種距離既有物理上的和也有心理上的。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避免語帶挑逗口言曖昧。這種舉動真是猥瑣又油膩。
  • 刻到骨子裡的教養,一定要有「邊界感」
    依我看,教養最好的證明,一定要有清晰的「邊界感」。邊界感,指的是能分得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而有邊界感的一些人,不會強迫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緒和事情,不會熱情過頭,也不會沒節操一般的幹涉他人生活,更不會逼著他人共享利益。
  • 所謂高情商,是懂得邊界感
    她說其實兩個人根本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要給彼此留空間,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情。 親密關係與自我邊界並不衝突。 你有邊界,你愛的人也有邊界,他的想法和你同樣重要。
  • 所謂高情商,就是懂得邊界感
    1、親密關係中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 著名作家紀伯倫說過:「在一起的時候要給彼此保留空間——橡樹和雪松並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長。」 兩個人相愛並不意味著兩個人能互相融合,彼此既有共同區域,又有明確邊界,這樣的伴侶關係才能長久。
  •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人懂得方法,就很輕鬆的能夠和新認識的人聊的很好,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交往密切、資源互助。而那些不懂得人際交往方法的人,初次見面不知道與對方聊什麼?
  • 陳數老公曬與表妹親密照惹爭議:懂得邊界感,對已婚男人有多重要
    有網友說的好:這行為舉止,就是親妹妹也不行,更別說是親表妹了。我覺得,能保持跟異性的界限感,是每一個成年人對彼此的尊重。就算是家人,孩子跟父母也一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我們禮儀之邦自古就流傳下來的。
  • 邊界感有多重要,曾軼可你這回過頭了哦
    邊界感有多重要,曾軼可你這回過頭了哦公眾人物能否有情緒?可以有,但「敢愛敢恨」也得先有是非觀。自身有錯卻趾高氣揚煽動網絡暴力,是無知、無理且無法。更重要的是,過邊檢不是走紅毯,法治面前沒有明星通道。追星族再粉偶像也會懂:法律在前,旋律在後。
  • 讓藍盈瑩和何炅來告訴你:邊界感有多重要!
    社交中的分寸感和界限感簡單來講,就是在與人交往中注意尊重別人和保留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領域,也就是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生活空間。在這個私人化領域與外界之間應該有一條界限。如果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界限,就會在社交中失去對自己的保留,把本該作為隱私的東西,大量向別人展示。而如果一個人不尊重別人的界限,那麼就會在社交中顯得沒有分寸,冒犯了別人。
  •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比第一印象更重要的「近因效應」,別忽略了
    朋友小劉是一個生意人,他打電話有個習慣,就是在對方掛斷電話之前,他絕不率先掛斷電話,有一次,我好奇詢問他這麼做的原因,他笑了笑,說道:有些人在電話裡面對你客氣,實際上,掛斷電話後,他不知道在背地裡說你什麼呢,我之所以選擇後掛斷電話,一是表示我對對方的尊敬,二是我想聽聽對方在掛斷電話之前
  • 學習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避免人際交往中「發揮失常」的經歷
    在人際交往中經歷「不正常」。在生活中仔細觀察他們待人,遇到各種情況是怎麼處理的,學習他們的相處技巧,從他們身上,找出自己人際交往方面的缺點和不足,及時改善,在這些方面向他們學習,我會繼續,找到適合一套自己的任何人交往的方式。
  • 人際交往的意義(豆瓜)
    一個人只要真心對別人感興趣,那麼,在兩個月之內他所結交的朋友,就會比一個只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結交的朋友還要多。——戴爾·卡耐基。那麼,人際交往的意義是什麼呢?每一封信上都有大約150位學生的籤名,他們在信中說道,他們知道這些作家很忙——太忙了沒時間來給創作班做講座。
  •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爽快的答應」:9條成年人的社交規則
    成人世界的潛臺詞,你了解多少?07:52來自有書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一句話: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爽快的答應,就是拒絕。深以為然。其實成年人的社交法則中,又豈止是答應與拒絕這麼簡單。行走江湖,總有些「套路」要了解,與人交往,總有些「潛規則」要適應。不是要你深於世故,而是讓我們都能少點尷尬,多點瀟灑。
  • 《乘風破浪的姐姐》:人際交往中,這四種類型的女性值得深交
    哪一些性格的姐姐更圈粉,而哪一些姐姐的性格不太好相處,通過她們在節目裡的表現,隱隱有些答案,也能讓人在看節目的同時,想到成人世界裡的交往方式。而且她這種愛說教的方式,真的在人際交往中很吃虧,誰還不是個成年人,誰還沒有自己的主意,所以伊能靜是個好女人,但不一定是很好相處的朋友。這個節目中,每個姐姐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有些性格會讓人覺得容易親近,有些性格只會讓人遠離,不想和她交往。
  • 在人際交往中你都悟出了什麼道理?
    信任無價,信任易失而難得,惟有以誠相待,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他人的信任,進而建立良好的關係。第二,學會尊重對方。尊重對方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先尊重別人。假如目空一切、唯我為大,甚至嫉妒對方,那麼朋友會感到不舒服,最終會影響感情的持續發展。第三,懂得感恩。
  • 人際交往最忌諱交淺言深ggggg
    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而在我們周遭的人際交往中,相當一部分人的交際常陷入交淺言深的誤區,這種看似聰明,真誠的溝通,很大程度上等於在給自己埋地雷。 去年十月份,一位普通的大學同學來北京旅遊。
  • 誠信與平等,人際交往中的兩個重要砝碼,缺一不可
    因此,人際關係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話題。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經驗討論一下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在我過去的與他人的人際交往體驗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誠信與平等。先討論誠信。顯而易見,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傳達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人與人互相的認知的主要方式與途徑。所以,如果這些相互傳達的,能夠建立相互認知的信息如果存在虛假,那麼我認為對一段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它可能僅僅只是因為它本身可能部分地存在虛假就會徹底改變對方或大眾群體對這一信息製造者的原有認知。
  • 人際交往中,最大的忌諱在於交淺言深
    拒絕過分認真的交流,是英國人的社交準則。這種人際交往的一般方式,外表看上去波瀾不驚,實際上,對於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確是最合適的相處方式。你說這種話我答應了嗎?繼而讓人觸發反感情緒,而並非被你的甜言蜜語撂倒。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指出,關係發展的過程是由較窄範圍的表層交往,向較廣範圍的密切交往發展。在雙方了解程度還不夠的時候,你突然對對方投以爆發式增長的熱情,是難以被人認可的。
  • 成年人交往的大忌,是交淺言深
    成年人交往的大忌,是交淺言深。 言語在交情之後,感情到位了,才有言深的餘地。 蔡康永講過這樣一件事: 他問一位女性朋友:「你先生很好吧」,沒想到這位朋友瀕臨離婚,大概覺得蔡康永話中有刺、或者覺得是在可憐她,又或者覺得是在刺探消息……總之他們的關係疏遠了。 當然蔡康永是無辜的,只是成年人的社交圈裡,自帶許多地雷區,想當初,為什麼不聊聊流行的電影呢?
  • 人際交往中,看不起你的人會有3種明顯的行為,如果遇到儘早遠離
    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管一個人有多厲害,也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歡,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多數時候都是靠利益驅使。如果你能夠給別人帶來好處,別人當然會喜歡你;反之,如果你對別人來講一點兒價值也沒有,必然也會被人看不起。
  • 李湘霸氣回應王嶽倫「出軌」:懂分寸,在婚姻裡究竟有多重要?
    其實,這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言,也是因為王嶽倫在跟異性的交往中,忘記了「邊界感」這回事。 什麼叫邊界感?萬萬不可; 跟異性朋友聊天的內容,越少越好,有必要的話,說些工作上的內容就好,涉及到感情,讓她去問閨蜜或者其他女性朋友。 要知道,一旦逾越了這個邊界,很快就會「越界」,對於成年人來說,男女之間的交往,尤其是有了另一半的前提下,最忌諱的就是曖昧不清,界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