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情商,是懂得邊界感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 | 樊登讀書主創團

來源 | 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從學校到職場,從20歲跨入到30歲,我們如浪花入海衝進廣闊的天地間,我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經驗積累,等待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那麼,怎樣才算一個心理成熟的人呢?

成熟有一個很明顯的標誌,就是對「邊界感」的清晰認知。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的個人空間越來越大,以往我們能容納別人走得很近,現在卻需要一個很大的安全距離,在完全不被侵犯的自我空間內,我們才會感到舒服。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你是邊界感薄弱的人嗎?我們可以用下面幾條特徵來對比一下自己:

不懂拒絕,覺得自己必須對每個人的要求說「是」;

工作討論時經常被人「帶跑」,面對壓力無法堅持自我;

管理不好負面情緒,總是一股腦地訴說給別人;

控制欲強,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

時常想要拯救你親近的人,為他們解決人生問題;

……

如果你不幸命中幾條,那就不得不承認你可能是一個邊界感不清晰的人。

水無界,則世間處於汪洋之中,萬物俱損。

水有界,則系統穩固,萬物生長。

保持適度的邊界感,才能擁有最舒適的人際關係。

1

邊界感,決定你的幸福指數

喬治·戴德在《自我邊界》一書中提出:所謂邊界,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它不像身體上的邊界有一個特定的輪廓,但這種邊界感是在保護我們心理上處於一個舒適的狀態。

邊界感某種程度上等於安全感,因此一旦你的邊界清晰,你會發現一切關係都會健康起來,幸福指數也會越來越高。

親密關係中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

著名作家紀伯倫說過:「在一起的時候要給彼此保留空間——橡樹和雪松並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長。」

兩個人相愛並不意味著兩個人能互相融合,彼此既有共同區域,又有明確邊界,這樣的伴侶關係才能長久。

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謝楠被問到婚姻中自己和吳京做過哪些妥協。

她說其實兩個人根本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要給彼此留空間,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情。

親密關係與自我邊界並不衝突。

你有邊界,你愛的人也有邊界,他的想法和你同樣重要。

雙方都應該分清並適時調整自己的邊界,將真正的愛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和他人的成長。

邊界意識讓婆媳關係相處愉快

據離婚大數據統計,在中國離婚的六大原因中,「婆媳不和」竟然排在第四位。

身邊就有朋友陷入這樣的故事中:

她和老公從戀愛到結婚三年,兩個人剛開始也是琴瑟和鳴,小日子過得很有情調。

但由於夫妻兩人要上班,婆婆退休後說體諒他們工作忙,要過來幫忙打理家務。

生活在一起才發現問題很多,婆婆性格比較強勢,小到平常穿衣服,大到工資花費,事無巨細都要過問。日積月累矛盾越來越深,彼此心裡都不舒服。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式婆媳關係為何如此糟糕!

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被硬生生地捆綁到了一起,互相介入彼此的生活,實際上這就是沒有邊界感。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在各自舒適的區域裡,給予對方最好的幫助和照顧,就足矣。

父母的邊界感決定孩子的幸福感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婭有一個觀點,讓讀書君覺得耳目一新: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但有多少父母誤會了愛的真諦,以為給予便是最好的教育。他們不知道,給予的分寸在哪裡。

中國父母最缺的就是邊界感。

最近來上海工作的朋友就在跟我抱怨,媽媽不放心她在大城市獨居,硬要來陪住。生活的一切都在媽媽的監控之下,沒有自己的專屬空間。

當孩子年幼時,父母用愛滿足孩子的需求,及時回應他,給他安全感。

當孩子成年後,父母就要適時離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讓他去體驗屬於他的無限可能。

尊重邊界,會讓孩子和家長從各種矛盾中解放出來,有助於孩子和父母各自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2

邊界感,決定人際關係的高度

三毛在散文《簡單》裡說:

「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擔。我不多說無謂的閒言,這使我覺得清暢。我當心的去愛別人,因為比較不會泛濫。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越長大才越明白什麼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人際交往中,有邊界感的人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但總有人邊界感模糊,常常會給你壓力,問一些你無法回答的問題: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你怎麼還不結婚?這個是你偶像啊,你不覺得他長得很醜嗎?

或提一些你沒有辦法答應的要求:你幫我做一下這件事唄!不幫就是不夠朋友!

沒有邊界感的人往往讓人想要疏遠,有時候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而那些知深淺,懂進退,有邊界的人,沒有什麼人際關係是搞不定的。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情商》的作者丹尼爾·戈爾曼所說的那樣:「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職場中同樣需要保持清晰的邊界感,就是讓做決定的人,為自己的決定做解釋。

比如團隊發獎金,同事的沒你多,對你抱怨,要求你做解釋。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有邊界意識,因為獎金這個事情並不是你決定的。可以耐心傾聽他的抱怨,表示理解,最後建議他去問領導。

各人有各人的使命,有些決定應該由上級來做,有些決定應該由員工來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權責分明。

3

維護自己的邊界,不侵犯別人的邊界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明確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不逾越他人的界限,讓邊界感更清晰。

建立自己完善的邊界感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建立自己完善的邊界感,為自己和自己的言行負責。

當我們將控制情緒的權利拱手交給他人時,我們就會感覺人際關係變得緊張,這種感覺會讓我們不堪重負、焦慮,甚至抑鬱。

日劇《坡道上的家》女主角最後的自我覺察讓讀書君很觸動:

建立健康的個人邊界我們可以嘗試做到這幾點:

首先,明確自己有權利建立個人邊界。其次,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責任與權力範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最後,要學會拒絕。

當你建立健康的個人邊界,你會讓自己變得更真摯、更寬厚;

面對起伏的生活和無常的命運,你會更加勇敢;

你會更好地主宰你的人生,而不是被四面八方的風浪潮汐裹挾著隨波逐流。

尊重他人的邊界

著名學者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說:「通往地獄的路上鋪滿善意,這些善意就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正確。」

我們總是忍不住地想要控制別人。想要伴侶一定要看自己喜歡的電影,想要父母為自己送出的禮物而開心,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學習。

但是無論在親情、愛情還是友情中,你永遠無法要求別人按照你要求的方式去愛你。

就像《紅樓夢》中賈寶玉和薛寶釵第一次翻臉,就在於寶釵規勸寶玉讀書考舉、進取仕途。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人會大大提升幸福感,但如果一定要別人接受就成了界限侵犯。

同時,對他人提出要求,讓他們做他們並不願做的事,或者阻止他們想做的事,也跨越了他人的邊界。

4

寫在最後

世間萬物皆有所歸,就像色彩和美一樣,當然也包括痛苦。

或多或少,我們每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會因自我或他人邊界感的缺失,而陷入壓力與焦慮之中。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緊,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保持合適的距離,明晰自己的邊界,才能擁有簡單的人際關係,活得輕鬆自在。

正如李雪在《有限責任家庭》中寫道,「一個真正自信、活出自我的人,與他人的關係模式是『你好,我也好』,雙方彼此陪伴,同時又各自精彩,或許從外在成就上看有高低之分,但依然彼此尊重、欣賞,都能綻放自己的活力。」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小 悅 點 在 看 哦 !

文章來源:公眾號「樊登讀書」(ID: readingclub_btfx),作為優質的內容平臺,樊登讀書一直在打磨號內容,精推好書,為無數書友的實際生活帶來改變。關注樊登讀書,和3600萬+書友一起用讀書生活。悅長大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文章精選

相關焦點

  • 所謂高情商,就是懂得邊界感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你是邊界感薄弱的人嗎? 保持適度的邊界感,才能擁有最舒適的人際關係。
  • 真正高情商的人,懂得這樣說話,人緣好
    真正高情商的人,懂得這樣說話,人緣好。1真正高情商的人,說話讓人舒服。生活中,總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無比尷尬,這樣的人,很難討人喜歡。當然,讓人感到舒服的話,並不是奉承,而是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懂得委婉地說,換個角度說。2真正高情商的人,說話有分寸,說話時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
  • 陳數老公曬與表妹親密照惹爭議:懂得邊界感,對已婚男人有多重要
    一 已婚男人的邊界感,全靠自覺這兩天,一則「疑似沈騰深夜出入會所夜會美女,第二天早上才離開的新聞」上了熱搜。據報導說他跟朋友聊了一會兒後,就跟一位「打暗號」的美女一起進了會所,直到第二天早上6點左右才離開,路上還不停地抖動著衣服。事件的真假咱先不追究。
  •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能說會道,而是懂得「裝傻」
    但是,很多人誤解了情商,認為高情商就是性格開朗,熱衷於社交關係,還能說會道。其實不然,真正的高情商,應該是熟知人情世故,懂得人心和人性,然後大智若愚,懂得「裝傻」。就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家書中告誡兒子時所說: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裝傻帶給你的好處很多很多。
  • 你所謂的高情商,其實就是討好型人格
    然後因為他們弱小,所以就不得不去依附別人,所以他們會得出很多人生經驗,那就是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會說話?什麼叫做會說話?他們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你是別指望能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一句鼓勵和善良的言語的。他們只會對於他們可以高攀的人,想盡辦法去阿諛奉承,然後期望從他人那裡得到恩賜和賞賜。
  • 再關心孩子也別侵犯孩子隱私,「邊界感」的破壞,是對孩子的傷害
    3、懂得原則孩子在我們身邊,我們會將孩子當作是一個寶一樣保護著。但是孩子不在我們身邊時,他們很容易會遇到困擾的事情,也會因為沒有不懂原則被人針對。身為家長的我們,沒有辦法在那個環境去幫助孩子,但是我們可以教會孩子什麼是邊界感,讓孩子形成邊界感,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 高情商的女人,都懂得控制情緒
    換句話說,高情商的人,他們樂於啟動自己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以及對方感受到舒適的交往體驗。簡單點說就是,情商高的人,懂得控制情緒,讓人覺得舒服。事實上,一個人的為人處事上,就能夠看見一個人的情商。1小美是公司的老員工了,但是總是在最基層的職位原地踏步,一同進公司的小姐妹不是升職加薪,就是被調到更好的城市去。
  • 許凱婉拒合影被罵上熱搜:沒有邊界感,即便長大了,也是一個「巨嬰」
    01 有教養的家庭 都懂得保持邊界感 我們都知道,嬰兒一出生是沒有邊界感的。 02 關係好的情侶 都懂得保持邊界感
  • 《王貴與安娜》:處理好婆媳關係的關鍵,在於雙方有「邊界感」
    電視劇《王貴與安娜》劇照02好在丈母娘及時出面,高情商幾句話勸走了安娜婆婆,也讓安娜和王貴重歸於好,此後安娜很少再為婆媳關係鬧心。勸婆婆回鄉下,無疑是明智之舉,好的婆媳關係,是有「邊界感」的。在這個婆婆的觀念裡,兒子的家就是她的家,對兒子和兒媳的生活肆意打擾,顯然是「越界」的表現。04安娜第一次去婆家,家裡衛生情況糟糕,但安娜沒有向婆婆表露不滿;安娜知道婆家條件不好,於是婚前婚後都沒跟婆家要過財物;對於王貴私底下往家裡寄錢的事,安娜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真正的高情商的4種境界——心理學:和最高級的人相處是一種享受
    高情商,無疑有很多種的表現,有的人認為高情商意味著能說會道,有的人則認為高情商的人往往比較謙虛。比起智商,情商是一個更加抽象的概念。但總的來說,一個高情商的人,往往是一個有鋒芒的人,但又能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 為何說林鳳嬌是高情商挽救婚姻,懂得與人相處舒服的人生贏家
    林鳳嬌是高情商挽救婚姻,懂得與人相處舒服的人生贏家。正是這個重要事件發生的拐點,曾被多年被冷落的林鳳嬌,完勝了成龍身邊所有美女,包括這位嬌豔無比的美麗新歡。讓林鳳嬌有了出頭之日並脫穎而出,也讓曾多年脫軌的成龍從此願主動回歸正常家庭軌道。讓林鳳完勝成龍身邊的美女新歡。有人說是林鳳嬌的大度隱忍,挽救了其與成龍的婚姻。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分析如下1.
  • |高情商的聊天讓你事半功倍
    他的高情商回復不僅化解了唐國強的尷尬,還贏得了觀眾的好評。他說,所謂縱橫之術只不過是利益聯盟。想要說服別人,就要懂得會說話。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正確運用心理學原理,讓你輕鬆通過聊天獲得他人好感。
  • 楊冪到底是高情商,還是更懂得「接梗拋梗」
    整件事都被「楊冪的高情商」掩蓋,其實楊冪懟人的功力絲毫不亞於她的高情商,而且「報仇不隔夜」。在之後與李佳琦的直播中,楊冪數次差點把他懟哭。比如,李佳琦說別的明星來只有半個小時,楊冪這次是全程。因為後來這些懟人「名場面」,有網友評論:「把刻薄當有趣,把沒禮貌當真性情,這就是高情商?」「楊冪懟佳琦的時候,就很禮貌嗎?」但網友批評的聲音,很快被淹沒於「誇讚她情商高」的輿論浪潮裡。
  • 再讀魯迅的《祝福》:沒有「邊界感」的人,最後都活成了祥林嫂
    歸根結底,是吃了「邊界感缺失」的苦。「邊界感」也就是「心理邊界」,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內心的自我界限。每個人的心裡都設了一道防線,我們不要輕易劃破別人的防線,也要捍衛好自己的防線。邊界感缺失的人,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邊界感缺失的人,總會不知不覺地越界,像病毒一樣侵入別人的生活而不自知。
  • 刻到骨子裡的教養,一定要有「邊界感」
    依我看,教養最好的證明,一定要有清晰的「邊界感」。邊界感,指的是能分得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而有邊界感的一些人,不會強迫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緒和事情,不會熱情過頭,也不會沒節操一般的幹涉他人生活,更不會逼著他人共享利益。
  • 蔡康永:高情商的人,不總是溫暖友好
    所謂情商,絕對不是沒有節制的委屈自己、迎合別人,維護一種表面的友好,而是都能更真實,更舒服地成為自己。高情商,不是一味的遷就別人什麼是情商?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彼此相處舒服。但事實卻是大多數人總在做著讓別人舒服的事,卻得不到自己內心的自我認同。
  • 周杰倫安慰蔡康永:所謂的高情商,是對情緒沒有罪惡感
    無論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無論誰開罪他,他都不會生氣發火;他也很懂得照顧別人,你沒說完,他就懂你的意思;一起出行,他永遠準備充分,在你需要的時候馬上遞上東西。所以大家都喜歡和他來往,有好事也都會叫上他。這,大概就是我們普遍理解的高情商。但他過得開心嗎?並不。擅長和人打交道,確實讓他得到了好口碑,也從交往中得到了資源。但有兩點不好,一是累,二是永遠當配角。
  • 萬茜的迷人之處【浪姐中邊界感最清晰的人】
    這些都源自於恰到好處的邊界感。她應該是姐姐裡邊界感最強的一個人,因為之前基本不參加綜藝節目,所以我們熟悉她的表演喜歡她塑造的角色,卻不了解這個人。帶著這一分神秘,她成為這個節目的黑馬,第一期公演就以131票觀眾喜愛度,獲得排名榜第一。
  • 歐陽娜娜和她數不清的「哥哥們」:原來邊界感才是衡量優質的底線
    但是引起大家過度不適的,還是因為歐陽娜娜作為公眾人物,在攝像機面前沒有與異性保持邊界感的行為。  — 1 — 為什麼要設立邊界感?1、保持邊界感,以免造成親密錯覺。從節目來看,歐陽娜娜的行為已經超過了對於普通朋友的人際邊界。如果只是一兩次此類行為,網友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但是據聞是因為歐陽娜娜超越邊界感的行為過多,才會引發網絡上對她這種過度親密的行為的爭議。
  • 和別人相處時,需要邊界感,這也是彼此給的安全感
    但生活中,大部分人邊界感就很模糊。「拎不清」就是如此,喜歡越界,幹涉他人的生活。有些人,好奇心常常很旺盛,老喜歡打聽與自己無關的事,尤其是別人的私事。這種也屬於沒有邊界感,最好不要討論別人私事,畢竟人言可畏。我們老話常說:「距離產生美」,強調的就是邊界感。但是我們國家的基本組成是家庭,在一個家庭中,邊界更是徹底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