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險惡!10萬噸大米訂單剛籤好,印度就一口「黑鍋」向中國甩來

2020-12-25 騰訊網

編輯:格桑

印度一直以來都把中國當做它在亞洲的對手,想要超越中國,處處和中國做對。每次國內發生什麼,印度總喜歡把中國牽扯進來。比如最近印度國內爆發的農民抗議,印度就把此事歸罪到中國頭上。要知道中國可是剛剛和印度籤訂了10萬噸大米的訂單,印度的這種做法無異於是在恩將仇報。

剛和中國籤完大單,印度國內農民就抗議不斷

近日,印度國內不是很太平,國內的農民一直在向政府抗議,原因就是印度政府最近通過的多個農業法案。

在農業法案通過以前,印度農民種植出來的農作物總是有印度政府在託底,政府會以一個最低的保證價格收購農民的農產品。這也就意味著印度農民幾乎不用擔心農產品的成本收不收的回來的問題,糧食價格高了,印度農民就大賺一筆,糧食價格低了,那也有政府託底,左右都不會損害到農民的利益。

可印度農業法案通過後,政府卻表示此後不在對印度農產品價格進行託底,農產品價格完全市場化。這對於印度的農民來說,簡直是個晴天霹靂,沒有了政府的託底,這讓他們感到極為不安。

在他們看來,如果政府不幹預糧食價格,那麼印度糧食市場很有可能會被糧食巨頭把持,進而導致很多農民破產,丟失土地。出於這種隱憂,印度農民開始向政府抗議。目前這場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十天,並且還有可能繼續持續下去。

印度為轉移矛盾,甩鍋中國

對於印度農民聲勢浩大的抗議,印度政府也開始擔憂了。但其又不想改變這些通過的法案,最後印度想了一個很陰險的辦法,就是把矛盾都轉移給中國。

印度消費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長丹維宣稱,目前印度發生的這些風波都不是真正的抗議,其背後的真兇就是中國和巴基斯坦。他說道,印度總理莫迪是人民的總理,怎麼會做出損害人民利益的事來呢,這一定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在背後搞的鬼。

不過,丹維這番毫無根據的指控,很快便遭到其他政客的狠批。馬哈拉施特拉邦政黨溼婆軍發言人阿爾溫德·沙旺特就毫不留情的炮轟丹維已失去理智,「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沙旺特認為,丹維張口就來,是因為人民黨在該邦失去影響力。

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在過去15年來一個位於新德裡的集團,一直假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名義,在全世界範圍內散布抹黑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虛假新聞!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能夠表明該家機構與印度政府有關,但是負責其內容生產的亞洲國際電視臺卻曾專門邀請歐洲議會成員與莫迪進行會面,背後關係不言而喻!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燈籠快報。

相關焦點

  • 剛籤下10萬噸大米訂單,印度就向中國甩「黑鍋」,意欲何為?
    當中國解決難題恢復市場時候,也給各國送去了救命稻草,畢竟他們向我國出口產品,必然能改善自己的經濟。但在近段期間,我國剛剛與印度籤下了10萬噸大米訂單,該國不但沒有感謝,反而直接向我國甩來「黑鍋」,那麼印度這次意欲何為呢?
  • 又讓中國背黑鍋?10萬噸大米訂單剛剛籤訂,印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在這種敏感時刻,為了能夠及時轉移印度國內的矛盾,部分印度政客開始強行向中國和巴基斯坦甩鍋。中巴再次背黑鍋而這直接導致抗議活動再度升級,多個農民團體佔領了印度首都地區的多個高速公路和購物中心。眼看局勢已經逐漸失控,一些印度政府又開始想拿中國和巴基斯坦當擋箭牌。近日印度消費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長丹維在參加活動時竟然公開聲稱,印度當前的風波並不屬於抗議活動,而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在背後進行推波助瀾」。
  • 中國向印度拋去橄欖枝,大手筆買10萬噸大米
    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正是因為如此,吸引了很多國家的訂單,儘管讓他們獲得了樂觀的收入,但還有部分國家依舊不珍惜,而在這次,越南擔心之事發生,那就是我國向印度拋去合作橄欖枝,大手筆直接買下10萬噸大米。中國與印度合作提到印度這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該國與我國一樣,都是一個人口大國,所以彼此之間也有著緊密的聯繫。
  • 30年來首次!中國口糧綽綽有餘,為何從印度進口10萬噸大米?
    就在近段時間,中國就從印度手中進口了大批糧食,引發國際關注。據俄羅斯列格努姆通訊社12月5日的報導,中國以每噸300美元的價格,一次性從印度採購了10萬噸大米,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表示,這是中國30年來首次採購印度大米,自1990年代初以來,中國就沒有進口過印度大米了。
  • 中國和孟加拉尋購印度大米
    原標題:中國和孟加拉尋購印度大米   2020年1月到10月期間印度的大米
  • 中國剛買下10萬噸印度大米,印度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撰文、校對丨南喬 全文927字,閱讀約需2分鐘 當前,印度國內的整體局勢並不樂觀,因為印度的農民正在掀起抗議活動,來阻止政府的所謂新農業法案。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印度官方稱,中國已經開始進口印度大米,這是30年來的首次。據稱,印度貿易商已籤約出口10萬噸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同為亞洲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引發了廣大讀者朋友的熱議。進口是因為短缺嗎?
  • 中國向印度亮綠燈,連夜送來16萬噸水果,越南:我們是「鄰居」
    縱觀南亞國家,印度必須有名字,除了有著世界第二的龐大人口之外,印度的野心同樣不容忽視。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著豐富的水果資源,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市場龐大,因此這些國家都想與我國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這不,越南早在幾年前就成了我們比較固定的水果供應商,可是在合作的過程中,越南向我國供應了有質量問題的水果,因此我國限制了與越南水果的貿易。
  • 往中國出口大米,每斤不到1塊錢,印度稀罕這點錢嗎?
    前一段時間,中國給印度送去了一個超過10萬噸的大米訂單,這是近30年來中國第一次進口印度大米,相信大家之前在市場上也都見不到印度大米,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國本身就是一個糧食大國,而且在進口的時候也都會從越南緬甸這些比較近的國家進口,非常的方便,價格也都很便宜!
  • 印度把握機會,連夜送來16萬噸水果,越南直呼中國:不公平
    中國在拒絕與越南的合作之後,我國的另一個鄰國印度,拋來橄欖枝,連夜送來16萬噸水果供應我國需求,我國欣然接受達成合作,越南坐不住了,直呼中國:我們是"鄰居",這不公平。出現這情況究竟是為何?當我國繼續向越南下達大量訂單需求時,越南開始使用手段,無故漲價,甚至有"以次充好"的行為,向我國提供有質量的水果。我國在發現該現象後,保著之前長期的合作,好心提出問題,但越南仍然固執己見,絲毫不改變。因此我國也做出了相應方案,開始限制對其的貿易需求。
  • 不止中國,越南也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價格低至1元/斤
    據界面新聞1月5日報導,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由於其國內大米供應不足,該國大米出口價格當前已飆升至近9年來最高水平。在此情況下,罕見的一幕出現了——越南開始從其競爭對手印度進口大米,為數十年來首次。
  • 大量印度貨輪開進中方港口,白宮憤怒要求解釋,莫迪心裡樂開了花
    導語:由於國際大米價位上漲,大量印度貨輪開進中方港口,向中國輸送大米,白宮憤怒要求解釋,莫迪心裡樂開了花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最近有大批印度貨輪走海運開進中國港口,運輸了大量的大米輸送到中國境內。據了解得知,原來是中國向印度進口了大量的大米,這還是3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而白宮方面在得知消息的時候非常憤怒,要求莫迪給出解釋,不料莫迪心裡卻樂開了花。中國為何要向印度進口大米眾所周知,中國最為亞洲人口大國之一,在糧食方面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雖然目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但是也得做好充分的準備,適當引進他國的大米。
  • 美國又甩來一口「大黑鍋」 俄羅斯忍無可忍 這回終於破口大罵了!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博爾頓在他剛出版的新書中,就明確表示,普京完全可以操控川普。事實上根本沒有人向我、副總統彭斯或國防部長埃斯珀匯報過此事。」川普稱,自己是對俄羅斯最強硬的人,他還攻擊歐巴馬和拜登執政時期的糟糕政策,導致俄羅斯在國際上「大展拳腳」。
  • 和越南水果說再見,中國向泰國訂購2000萬噸榴槤,越南更慌了
    3月份,越南官方宣布受疫情影響,將不再出口本國大米,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越南是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僅次於印度和泰國,而中國2019年,稻穀和大米的進口量達到了255萬噸。當時,多數人看到這個新聞,都會想,如果越南這麼多大米不出口,中國會不會沒有米飯吃了。
  • 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6個月過去,印度在邊境毫無收穫
    但最近有外國學者卻表示,目前印度所做的一切都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一位名為比姆·布特爾的外國學者,日前在《亞洲時報》上發文稱,中國的印度戰略正在順利地實施,雖然外界很難預測中國的各種戰略或者是戰術,但在對印度的長期戰略上,中國的道路是非常明確的。這名學者稱,雖然中國現在不把印度當成對手,但他們卻試圖阻撓印度,在未來成為中國的對手。
  • 大批印度貨輪抵達中國,中印雙方達成重要合作,印度這下有救了
    近期,印度和中國的邊境地區對峙問題依然存在,印度對於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持有偏見的,把中國假想成為是印度的敵人,還曾經做出過一些決策與中國抗衡。令人感到有些驚訝的是,近日印度做出了一個決定,向中國出售打折大米。
  • 「金融糧」託舉寧夏大米「行健致遠」
    「到10月20日,我們已經完成了90%的收購量。」11月6日,該公司總經理王建華介紹說。 「搶糧」戰取得多贏結果:永寧、青銅峽、靈武、賀蘭等周邊市縣5萬噸水稻順利歸倉,穩穩地託住了種植戶的「錢袋子」;昊鑫收到了足量的優質原糧,保住了加工企業『糧袋子』;不久後,來自寧夏的優質大米將分銷到全國各地居民的餐桌上。
  • 外交部:暴露遏制打壓中國的險惡用心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白宮網站1月12日公布本應在2043年才解密的「印太戰略框架」文本,其中包含「保衛臺灣」「幫助印度崛起來制衡中國」「維持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等內容,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表示,美方一些政客企圖通過解密有關文件留下所謂「遺產」,但這份文件的內容恰恰暴露了美國借「印太戰略」遏制打壓中國、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險惡用心,這實質上是一份「維霸戰略」。
  • 繼大豆玉米之後,美國大米也敲開了中國大門!
    美國大米敲開中國大門日前,美國稻穀協會發布公開信息稱,總計20噸的加州玫瑰大米將出口至中國。此單交易由ADM完成,也是他們首次向中國出口大米,中國方面的進口商為廈門市明穗糧油貿易有限公司。該協會發布的信息還稱,這批大米已經在10月份抵達中國廈門清關。
  • 停課致韓國萬噸牛奶訂單取消,韓國牛奶滯銷已超10萬噸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韓國防疫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天(9月1日),改為線上授課的韓國學校已達7500多所,再次創下疫情後停課學校數量的最高紀錄。近期韓國乳製品行業收到的學校配餐牛奶訂單幾乎已經全部取消,總量預計達1萬噸,約為乳製品行業上半年銷售總量的8%。韓國最大乳品企業表示,今年1-4月,學校配餐奶銷售幾乎空白,直接導致同期銷售額同比下降三成。隨著上個月韓國大批學校再次轉為線上授課,韓國學校配餐牛奶的日平均消費量驟減了八成。